「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這樣一句妙趣橫生的話語,不知戳中了多少家長輔導孩子寫作業時的痛點。
而所有作業中最難的當屬寫作文了,特別是三年級孩子作文入門那叫一個難,相信很多家庭一聽孩子今晚作業是「寫作文」,腦袋瞬間一個變成倆大。
然而,作文寫作入門並不是沒有技巧,拿我兒子來說,進入三年級以後,已經寫了數篇作文,大部分作文只要我稍作點撥,孩子的思路就能打開,寫起來並不費力,而且孩子寫的每一篇作文還被老師當範文來表揚。
如下圖所示,孩子寫的第一篇作文是《分班所想》,當時孩子所在年級有一個班被拆開,所有學生被平均分入其他6個班中去,對班上學生而言,無論是新分來的學生還是原班級的學生面對此事都會有一定的想法,而且這種作文又無處可抄,因此老師讓孩子學學寫自己的真情實感。
寫這篇文章時,我先跟孩子聊了聊當時的情形,問了問當時老師是怎樣介紹這幾位新同學的,有沒有讓你印象深刻的話?當老師說這些話時,你是怎樣想的,你和同學們的表現是怎樣的?
結果孩子很清晰地描述了老師說的自己記憶最深的幾句話,而之所以孩子記憶深刻是因為觸動了孩子的內心,而文章的中心正是要抓住孩子此時內心深處最真實的想法,寫出來就是一篇有真情實感的好文章。
第二篇作文,是開學後第二周周日作業,老師讓家長帶孩子出去玩一玩,寫篇小遊記。對詞彙睏乏的小學生來說,寫景的文章最難寫,在啟發孩子寫寫景作文時,一方面要引導孩子按一定的順序選取最典型,印象最深刻的景物來寫。另一方面要對抓住所選取景物的特點進行細緻的描寫。
所謂「按一定順序」,即是遊記遊覽順序,也是寫作順序,起著過渡和承接的作用,如上圖所示,本文小作者的遊覽觀賞(寫作)路線是:公園門口大柳樹——進入公園後滿園的樹木——園內小路旁的小草和花兒——樹上的鳥兒。
這樣一來,既抓住了公園內典型景物特點,又條理清晰,層次分明,結尾再總結一下,升華一下感情,就是一篇不錯的文章了。
孩子第三篇作文是《考試以後》,此文和《分班所想》一樣,是孩子在學校真實經歷的事情,寫作時要引導孩子迅速扣住考試以後的所思所想,抓住自己面對老師,父母以及公布分數,面對試卷時各個階段的內心活動,將孩子真實的想法寫出來。
小學生寫作要想入門快,就要引導孩子去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讓孩子大膽地去思考,去豐富,去創作構建自己的內心世界。
這之後,在學了《鋪滿巴掌的水泥道》這篇課文後,《上學路上》又成為孩子們的小練筆,孩子在寫這篇文章時,我徹底放手了,大膽地讓孩子去觀察路上的人和景,以及所經歷的印象深刻的事情,於是就有了下面這篇充滿童真童趣的文章。
孩子寫的最後一篇文章是《看我露一手》,寫此文時,我讓孩子想想自己哪一方面技能是其他同伴沒有的,當你表現出來能震驚大家的,於是孩子想到了自己六一兒童節上臺表演鋼琴獨奏時的事情,先寫開始練琴時的艱難,到熟練練琴後的興致,再到表演節目時的自豪,結尾用「敢於挑戰自己就有機會迎來成功。」一句話提高了全文的思想高度。這篇作文雖然中間一段過長,字也寫得潦草,但還是得到了老師的讚賞。
那麼,如何指導三年級孩子寫出一篇像樣的作文,要把握以下幾個原則:
一、要鼓勵孩子寫經歷過的事情,寫出真情實感。
二、作文開頭切記點題,開門見山,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少跑題。
三、寫作之前,一定要理清寫作思路,要引導孩子選好要寫的內容,不要面面俱到,選最能突出寫作目的,最貼題的典型事件來寫。
四、無描寫,不作文。
五、多看書,豐富孩子的閱歷,打開視野。
最後,推薦給大家我兒子最近最看愛的書——沈石溪的動物小說和曹文軒的系列小說,沈石溪和曹文軒的小說文筆乾淨細膩,情感飽滿動人,一方面能豐富、細膩孩子的情感,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孩子的閱讀和寫作的能力,希望大家可以買給孩子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