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式脂肪酸:日常飲食中的定時炸彈,致你肥胖的元兇!

2021-02-23 醫護多資訊


來源丨活法兒

本文共3748字,30圖,閱讀需10分鐘

蛋糕、餅乾、炸雞、速溶咖啡……這些都是你的最愛嗎?

你也許並不了解它,但一定吃過它,沒準兒還經常吃。

 

它是食品界的「魔法師」,能讓蛋糕、麵包等變得口感鬆軟;能讓餅乾、起酥糕點等變得酥鬆可口;能讓炸雞、炸薯條等變得更加香脆;能讓咖啡、奶茶、冰淇淋等變得更順滑美味.

你應該沒少享受它帶來的迷人口感,可微生物卻並不喜歡它,因為它的營養太差了,微生物靠它很難繁殖。被微生物「嫌棄」的它,保質期比較長,而使用它的加工食品,保質期也同樣較長。它還是健康的「冷面殺手」,使人們患心臟病的風險增加21%,死亡風險增加28%。它還具有超強的增肥力度,吃1口它相當於吃7口油。

如何把它從生活中揪出來並予以取代,是今天重點要解決的問題。

反式脂肪每年導致50多萬人死於心血管疾病,基於這種顯而易見的危害,世界衛生組織呼籲,各國政府採用「取代」計劃,到2023年,徹底消除食品中的人造反式脂肪。隨著人們對反式脂肪的認知度越來越高,關於它的負面報告不斷出現。可如今,含有人造反式脂肪的加工食品,正聯手將我們團團包圍,無孔不入地威脅著我們的健康。

愛吃零食的你為何總瘦不下來

 

在各種脂肪中,反式脂肪的增肥能力最強,是脂肪總體平均效應的7倍。膳食中反式脂肪含量越高的人,在相同食量下越容易肥胖,而且脂肪主要集中於腹部,連內臟脂肪也會增加

 

小心,別吃傻了

 

研究顯示,反式脂肪對可以促進人類記憶力的物質具有抵製作用。因此,年輕時飲食習慣不良,常常攝入反式脂肪的人,在老年患上老年痴呆症的比例更大。

 

 

美國的研究發現,無論年紀大小,常吃含有反式脂肪食物的人,會出現情緒接受和調節困難,也更具有攻擊性。相反,較少攝入反式脂肪的人,則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

被你一口一口吃出的冠心病

 

反式脂肪具有增加血液黏稠度和凝聚力的作用,即便只攝取極低量的反式脂肪,也會大幅增加罹患冠心病的風險。女性若能將反式脂肪的攝入量,降低到攝取總能量的2%,可使患上冠心病的危險性下降53%。美國哈佛大學用14年時間,調查了8萬多名女性的飲食,將攝取反式脂肪最多的小組,與攝取量最少的小組對比,發現前者患糖尿病的危險高出了30%。據日本糖尿病孕婦學會調查,孕婦罹患糖尿病的比例在逐年升高。而且若懷孕初期血糖值過高,生出有心臟病等先天性異常疾病的嬰兒,比率也較高。所以,孕婦應絕對避免食用含人造反式脂肪的食物。

增加不孕不育的概率

 

美國一項研究顯示,大量攝入反式脂肪,會減少男性荷爾蒙的分泌,中斷精子在體內的反應過程,從而降低男性的生育能力。因此,育齡夫婦最好少吃或不吃反式脂肪含量較高的食物。

影響下一代的生長發育

 

母親攝入反式脂肪時,胎兒和嬰兒也會通過胎盤或母乳被動攝入。而反式脂肪會使胎兒或嬰兒更易患上必需脂肪缺乏症,影響其生長發育,還會對青少年中樞神經系統造成不良影響。

反式脂肪對我們的健康危害那麼多,必須要知道它藏在哪裡,才能減少甚至杜絕對它的攝入,隔絕它帶來的負面影響。反式脂肪又被稱為「反式脂肪酸」,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天然存在的,一類是由人工製造出來的。天然反式脂肪,存在於反芻動物的脂肪組織及乳汁中,所以在牛羊奶、乳製品和牛羊肉的脂肪中,甚至進食這些食品的哺乳媽媽的乳汁中,都有天然反式脂肪的身影,但它的含量不高,也並沒什麼危害。

人造反式脂肪又分為兩種,一種是有意生產的,一種是無意中產生的。

 

「有意生產的」人造反式脂肪,主要存在於「氫化植物油」中,它成本低、口感好且保質期長,被用於替代動物奶油和黃油,還能在加工後變身為「人造奶油」、「起酥油」、「奶精」等美味的食品原料,全面佔領「甜食領域」。

 

「無意中產生的」反式脂肪,是在油脂的加工或烹調過程中出現的。當植物油在180℃以上長時間加熱,就會產生反式脂肪。而且加熱的時間越長,反式脂肪含量越高。想想餐館裡和油炸食品車間裡,那些長期翻滾的油鍋,就是反式脂肪的藏身之所。

 

在各種各樣的加工食品中,人造反式脂肪通常會用化名,出現在配料表中,現在就來讓它顯出原形吧。 

 

這些名稱迥異的人造反式脂肪,最喜歡藏身在哪些加工食品中呢?下面就來個大盤點吧。

 

糕點類重災區

奶油蛋糕、蛋撻、泡芙、起酥點心、甜甜圈、各種派、薄脆餅、華夫餅、月餅、冷凍甜品等。

糖果類重災區

巧克力,麥麗素,含巧克力的糕點、餅乾及冰淇淋,太妃糖、奶糖等。

飲料類重災區

 

咖啡伴侶、冰淇淋、奶昔、奶茶、固體飲料、即衝型糊粉狀食品(如粉狀麥片、椰子粉、芝麻糊粉等)。 

麵包類重災區

 

奶油麵包、漢堡、牛角麵包、奶酪麵包、披薩。

餅乾類重災區

 

曲奇、夾心餅乾、威化餅乾、酥性餅乾。

 

膨化食品類重災區

 

薯片、雪米餅、蝦條、蝦片、爆米花、鍋巴、米果等。

油炸食品類重災區

 

麻花、油條、方便麵、江米條、炸雞、洋蔥圈、薯條等。

 

調味品類重災區

 

花生醬、沙拉醬、固體湯料等。

可以看出,反式脂肪會出現在各種我們喜愛的甜食和零食中,貌似我們離不開這些心頭之愛,也就逃不出反式脂肪的傷害。

 

在全面封殺人造反式脂肪之前,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天對它的攝入量,應限制在食物能量的1%以下。相當於一個成年人,每天最多吃2.2克反式脂肪。

 

不過,一般的脂肪,身體花7天左右可以代謝掉,而消化1.5克反式脂肪,則需要51天,這也是某些快餐食品會致人肥胖的原因。

我國國標規定,食品中使用了氫化植物油時,營養成分表中應標註反式脂肪含量,但如果該含量低於0.3%時,就可以標註為「0」。也就是說,包裝上的「0」,並不意味著不含反式脂肪。

反式脂肪這麼壞,怎麼才能一口不吃?

很可惜,這很難做到。因為它在現有食物中,大量存在。主要分成兩類:一類是天然的,一類是人工製造的。

天然的,主要來源於牛羊等動物的肉和乳製品,一般含量較低。經研究證明,沒有什麼危害。

人工製造的,主要源於油脂加工和烹調。如反覆使用的煎炸油,和氫化植物油及其產品(包括人造奶油、人造黃油、起酥油等)。

尤其是氫化植物油,人們曾因「價格低廉、不含膽固醇、能延長食品保質期」等,特別推崇,並用它廣泛取代黃油等。

如今,人工製造的反式脂肪在食品行業,被廣泛使用。

劃重點!只要食物標籤中,出現氫化植物油、人造黃(奶)油、人造植物黃(奶)油、人造牛油、人造(植物)脂肪、氫化油、代可可脂、起酥油、精煉植物油、食用植物油、黃奶油、蛋糕油、酥皮油、麥淇淋等字樣,那就是反式脂肪,沒跑了。

你愛吃的薯片、餅乾、方便麵、蛋黃派、速溶咖啡、速溶奶茶等,相當一部分都含反式脂肪。

一個簡單的判斷標準是:超市賣的,口感香、脆、滑、膩,多油食物,使用氫化植物油的機率較高。而富含氫化植物油的食品,就可能有反式脂肪。

丹麥是世界上首個限用反式脂肪的國家,距今已有16年。隨著該國食品中反式脂肪含量大幅下降,其心血管疾病發病率下降幅度,超過其他發達國家。

2009年-2010年,瑞士、奧地利、冰島先後立法,禁止反式脂肪食物銷售。2018年5月,世界衛生組織發布「取代」行動指導方案,爭取到2023年,徹底清除全球食品供應鏈中使用的人造反式脂肪。1個月後,美國發布禁令,自2018年6月18日起,美國市場上的加工食品將不再允許添加氫化植物油。我國2013年1月1日正式施行《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要求:食品配料含有或生產過程中使用氫化和(或)部分氫化油脂時,在營養成分表中應標示反式脂肪(酸)的含量。

2013年,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人平均每天攝入反式脂肪是0.39克,遠低於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值(小於1%)。

該報告援引2011年及以前數據。彼時,國內街頭的奶茶店,還沒到三步一攤的密度;外賣尚未鋪天蓋地,職場人吃得最多的是食堂+自帶……

被稱為「續命神水」的奶茶,是反式脂肪的重災區。此前有新聞傳出,很多店裡標牛奶、拿鐵的茶飲料才會用鮮奶。而標奶茶的,就是用奶精粉。

多吃果蔬。新鮮蔬果、糧食穀物、魚肉蛋,不含人造的反式脂肪。少用油。調和油、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等油中,含有少量反式脂肪。同時,油炸方式會產生較多反式脂肪。

看食物標籤。購買加工食品時,要注意看食物標籤/成分表,選擇不用氫化植物油或反式脂肪含量較少的食物。(遺憾地說,包裝食物幾乎全部淪陷)

要當心的是,食品生產商會用各種噱頭,來掩蓋氫化植物油之實。要小心被矇騙。

少吃或不吃糕點餅乾。尤其是別拿餅乾、蛋糕、油條,當主食。餅乾吃到飽,反式脂肪攝入就超標了。

發現沒?

反式脂肪含量高的食品都是

營養價值低、高能量、高脂肪、高糖食品

老老實實買菜做飯

少點外賣,少吃快餐

真是又省錢又健康

文章最後,還想提醒大家,請長按二維碼,關注 醫學內刊,每天早上7點鎖定這裡,美好的一天從閱讀一篇有溫度的文章開始,學醫路上你不孤獨,有我陪你。

讓我知道你在看,請點這裡

相關焦點

  • 反式脂肪酸究竟對你的身體做了什麼?
    人造反式脂肪在我們日常飲食中很常見,比如我們吃的零食、烘焙食品和油炸食品往往都含有人造反式脂肪。
  • 反式脂肪酸正悄悄吞噬你的健康
    反式脂肪酸 正悄悄吞噬你的健康  近年來,「反式脂肪酸」成為熱門的健康和飲食話題,因為其對健康的危害,甚至被稱為「餐桌上的定時炸彈」。  「中國的飲食模式從傳統的植物性飲食向西化飲食快速轉變。甜點、紅肉、油炸食品及加糖飲料攝入過多,全穀類和蔬菜攝入減少。與此同時,人們患代謝疾病、癌症的風險大大增加,研究表明,這些疾病與膳食中大量攝取反式脂肪酸密切相關。」
  • 為什麼吃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物會導致肥胖?_健美元素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飲食也發生重大變化。生活中我們喜歡吃的零食,蛋糕、餅乾、巧克力、薯片......香甜可口、口感獨特,這讓很多小孩甚至成人都欲罷不能。但是你知道嗎?這些食物的反式脂肪酸非常高,經常吃這些食物,可能會對身體健康帶來非常不良的影響。
  • 反式脂肪酸、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有什麼區別?
    食物中的「油脂」,主要是「油」和「脂肪」,一般把常溫下是液體的稱作「油」,而把常溫下是固體的稱作「脂肪」。反式脂肪酸(Trans fatty acids,TFA)又名反式脂肪,被譽為「餐桌上的定時炸彈」,反式脂肪酸在食品中的主要來源是加工食品(不完全氫化植物油、植物油精煉過程、高溫長時間烹飪)。
  • 【揭秘】反式脂肪酸的「前世今生"
    按照其來源分,反式脂肪酸有三類:第一類是天然反式脂肪酸,存在於反芻動物脂肪及其乳脂中,是由飼料中的脂肪經過瘤胃中微生物作用產生的少量反式脂肪酸;另一類是不當的高溫烹飪、煎炸等過程中由於油溫過高冒煙導致的反式脂肪酸含量較高;最重要的一類是植物油氫化加工產生的反式脂肪酸,談起植物氫化油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說起人造奶油很多人便會明白。
  • 氫化油與反式脂肪酸的危害:
    丹麥率先規定:從2003年6月1日起,任何含反式脂肪酸超過2%的油脂都被禁止;而從2003年12月31日起,這個規定更拓展到加工食品油脂;同年,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公布的規章指出:自2006年1月1日起,食品營養標籤中必須標註產品的飽和脂肪酸含量及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加拿大、巴西要求反式脂肪酸含量超過0.5克的食品必須在標籤中標明反式脂肪酸的含量;荷蘭、法國、瑞典等國家要求,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必須控制在
  • 0反式脂肪酸=健康?教你如何識別食物中的反式脂肪酸
    斌姐,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品能吃嗎?如何判斷食物中有沒有反式脂肪酸?——網友 22斌姐答疑:22您好!這個問題很好,現在很多朋友都是談「反式脂肪酸」色變,關於反式脂肪酸你究竟了解多少呢?今天一起來聊一聊。
  • 營養師教你如何鑑別垃圾食品:熱量高含反式脂肪酸
    孩子如果是飯前吃,勢必會影響正常飲食,如果飯後吃,就可能造成一天內攝入的熱量過多。趙泳誼提示說,除了看「熱量」外,家長還可以留意碳水化合物、脂肪含量,如果這兩項的比例較高,也提示這個食品的熱量很高。它們不僅會導致身體肥胖,還是高血糖、高血脂等很多疾病的元兇。因此,日常飲食中,出於健康的考慮,我們應當儘量選擇低糖低脂食品。
  • 反式脂肪酸對人體的危害
    這種加工可防止油脂變質,改變風味, 反式脂肪酸中至少含有一個反式構型雙鍵的脂肪酸,即C=C結合的氫在兩側, 而順式結構的脂肪酸中C=C結合的氫只在同側2.產生反式脂肪是植物油經過部份氫化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方法是在少量的鎳、鈀、鉑或鈷等觸媒金屬的幫助下,將氫加入植物油裡產生氫化反應。
  • 人間脂肪 | 你吃的零食——反式脂肪酸催肥的力量比你想的要厲害太多
    但是如果飽和脂肪攝入量過高,也會導致血膽固醇、三醯甘油、LDL-C升高的主要原因,繼發引起動脈管腔狹窄,形成動脈粥樣硬化,增加患冠心病的風險;也容易引起肥胖,高血脂,高血壓,肥胖等疾病。反式脂肪酸主要來源是:- 天然食物:牛羊肉、乳製品;- 加工食物:包括氫化的植物油、精煉的植物油、長時間的高油溫烹飪。
  • 那些被你吃下去的,是 「會傷心」 的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以下簡稱 「反式脂肪」),就是那些碳原子連結形式為線性的不飽和脂肪酸。它在常溫下區別於液態的 「順式」,是固態的(與飽和脂肪相同)。但來源於動物和乳汁中的天然反式脂肪,已被認為是溫良無害的。
  • 0反式脂肪酸=健康?你可能又上當了
    手把手教你如何科學養育孩子!斌姐,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品能吃嗎?如何判斷食物中有沒有反式脂肪酸?——網友 22斌姐答疑:22您好!這個問題很好,現在很多朋友都是談「反式脂肪酸」色變,關於反式脂肪酸你究竟了解多少呢?今天一起來聊一聊。
  • 反式脂肪酸知多少
    本期食品夥伴網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反式脂肪酸的相關知識,以便於大家對反式脂肪酸有更全面的了解。  一、食物中的反式脂肪酸從哪來?其中,氫化油是食品工業中使用最多的,植物油的氫化是通過在不飽和鍵上加氫,在不完全氫化的情況下,有一些雙鍵從天然的「順式結構」轉化為「反式結構」。植物油不完全氫化才會產生反式脂肪酸,如果完全氫化就不是反式脂肪而是飽和脂肪,因此氫化植物油不能等同於反式脂肪酸。
  • 兒童零食為什麼不能含有反式脂肪酸?
    如果在以前,就算你諮詢專家,恐怕也很難得出一個統一的答案,因為我國還沒有對「兒童零食」給出過標準定義。2020年5月17日,在全民營養周的第一天,中國副食流通協會正式發布《兒童零食通用要求》團體標準,並於6月15日實施,至此,兒童零食終於結束了國內標準的「真空」狀態。
  • 【健康】反式脂肪酸真的是餐桌上的「定時炸彈」嗎? 專家帶你還原它的真實面貌!
    近年來,反式脂肪酸成為媒體和大眾熱議的對象。「反式脂肪酸存在很大健康風險」「反式脂肪酸是餐桌上的定時炸彈」等說法不斷刷屏,在公眾中形成了「全面否定反式脂肪酸」的印象。近日,中國食品闢謠聯盟與中國焙烤食品糖製品工業協會組織專家對反式脂肪酸進行了科普,還原反式脂肪酸的真實面貌。
  • 不要誤以為含反式脂肪酸的油脂比動物性油脂健康
    作者: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 李潭溪主任醫師反式脂肪酸廣泛存在於人造奶油、起酥油、煎炸油、色拉油、人造黃油等食品中,其含量隨食品種類
  • 反式脂肪是什麼來頭?
    脂肪,人人都想甩掉但是「反式脂肪」又是什麼來頭「世衛組織計劃在全球食品供應中停用工業生產的反式脂肪酸」爭取到2023年消除這些有害化合物——2018年5月14日 | 新聞稿 | 日內瓦上文報導提到「有害化合物」大家就能知道是有害物質了人造反式脂肪其實很常見我們經常吃的零食、烘焙和油炸食品
  • 奶精/奶油/氫化植物油/反式脂肪酸食品添加劑之害
    還有實驗發現,人造奶油中的反式脂肪酸易引發老年痴呆症。研究表明,反式脂肪酸對人體的危害比飽和脂肪酸更大。膳食中的反式脂肪酸每增加2%,人們患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就會上升25%。還有實驗發現,反式脂肪酸可能會引發老年痴呆症。
  • 提醒 | 反式脂肪酸知多少
    「避免/零反式脂肪」也成為食品行業重要的一個努力方向。反式脂肪究竟為何物?反式脂肪酸是脂肪酸的一種,因其化學結構上有一個或多個「非共軛反式雙鍵」而得名,是一種不飽和脂肪酸。反式脂肪主要有兩個來源。一是來源於天然食物天然的食物中反式脂肪主要來源於反芻動物,如牛、羊等的肉、脂肪、乳和乳製品。
  • 原創|反式脂肪酸知多少
    反式脂肪酸是脂肪酸的一種,因其化學結構上有一個或多個「非共軛反式雙鍵」而得名,是一種不飽和脂肪酸。反式脂肪主要有兩個來源。一是來源於天然食物天然的食物中反式脂肪主要來源於反芻動物,如牛、羊等的肉、脂肪、乳和乳製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