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學習一種中草藥--【化痰散結】白粉藤

2021-02-07 博羅縣中草藥種植協會

草質藤本,小枝圓柱形,有縱稜紋,常被白粉,無毛。卷鬚2叉分枝,相隔2節間斷與葉對生。葉心狀卵圓形,長5-13cm,寬4-9cm,頂端急尖或漸尖,基部心形,邊緣每側有9-12個細銳鋸齒,上面綠色,下面淺綠色,兩面均無毛;基出脈3-5,中脈有側脈3-4對,網脈不明顯;葉柄長2.5-7cm,無毛;託葉褐色,膜質,腎形,長5-6cm,寬2-3cm,無毛。花序頂生或與葉對生,二級分枝4-5集生成傘形;花序梗長1-3cm,無毛;花梗長2-4mm,幾無毛;花蕾卵圓形,高約4mm,頂端圓鈍;萼杯形,邊緣全緣或呈波狀,無毛;花瓣4,卵狀三角形,高約3mm,無毛;雄蕊4,花葯卵橢圓形,長略甚於寬或長寬近相等;花盤明顯,微4裂;子房下部與花盤合生,花柱近鑽形,柱頭不明顯擴大。果實倒卵圓形,長0.8-1.2cm,寬0.4-0.8cm,有種子1顆,種子倒卵圓形,頂端圓形,基部有短喙,表面有稀疏突出稜紋,種臍在種子背面下面1/4處與種脊無異,種脊突出,腹部中稜脊突出,向上達種子上部1/3處,側窪穴呈溝狀,達種子上部。花期7-10月,果期11月至翌年5月。

藥材基源:本品為葡萄科白粉藤屬植物白粉藤,以根、藤、葉或全草入藥。

採集加工:四季可採,鮮用或曬乾。

生境分布:生於山谷疏林或山坡灌叢,海拔100-1800m。產於廣東、廣西、貴州、雲南。

性味歸經:根:微辛,平。藤、葉:苦,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根:化痰散結,消腫解毒,祛風活絡。用於頸淋巴結結核,扭傷骨折,腰肌勞損,風溼骨痛,坐骨神經痛,瘡瘍腫毒,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根3~5錢;藤、葉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本公眾號圖片、內容為網上下載編輯整理,侵權刪!)

歡迎廣大的中草藥種植戶、合作社、商家企業加入到博羅縣中草藥種植協會的大家庭中來,讓我們攜手共創博羅縣中草藥種植事業的輝煌!會員招募,請聯繫協會專職工作人員

132 8620 2223(羅)


相關焦點

  • 每天學習一種中草藥--白粉藤
    來源:本品為葡萄科白粉藤屬植物白粉藤,以根、藤、葉或全草入藥。採集加工:四季可採,鮮用或曬乾。性味歸經:根:微辛,平。藤、葉:苦,寒。有小毒。功能主治:根:化痰散結,消腫解毒,祛風活絡。用於頸淋巴結結核,扭傷骨折,腰肌勞損,風溼骨痛,坐骨神經痛,瘡瘍腫毒,毒蛇咬傷。藤、葉:拔毒消腫。用於瘡瘍腫毒,小兒溼疹。
  • 【周老師識藥】羅浮山道地中藥材介紹(96)——白粉藤
    科:葡萄科屬:白粉藤屬白粉藤是多年生草質藤本植物,長近10米。富含水分,通體無毛。根狀莖塊狀。莖鈍四稜形,有分枝,表面淺綠色,通體被白粉,故名白粉藤;節膨大,易由節處斷離,卷鬚與葉對生,不分枝或先端2分枝。
  • 每天學習一種中草藥--倒吊筆
    功能主治:根:祛風利溼,化痰散結。用於頸淋巴結結核,風溼關節炎,腰腿痛,慢性支氣管炎,黃疸型肝炎,肝硬化腹水,白帶。葉:祛風解表。用於感冒發熱。用法用量:根0.5~1兩;根皮3~5錢;葉2~3錢。1、老年性慢性支氣管炎:本品根60g,生薑6g,水煎分2次服,每日1劑,10天為1療程。
  • 每天學習一種中草藥--【消腫散結、解毒排膿】狗骨柴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主瘰癧;背癰;頭癤;跌打腫痛。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0-60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本公眾號圖片、內容為網上下載編輯整理,侵權刪!)歡迎廣大的中草藥種植戶、合作社、商家企業加入到博羅縣中草藥種植協會的大家庭中來,讓我們攜手共創博羅縣中草藥種植事業的輝煌!
  • 清熱化痰消腫散結的——浙貝母
    具有清熱化痰,開鬱散結之功。用於風熱、燥惡、痰火咳嗽,肺癰,乳癰,瘰癘,瘡毒,心胸鬱悶等症。1、用於風熱、燥熱或痰熱咳嗽。本品功似川貝母而偏於苦洩。1.《本草正義》:象貝母蓄寒洩降,而能散結。①治感冒咳嗽:浙貝母、知母、桑葉、杏仁各15克,紫蘇10克,水煎服。
  • 每天學習一種中草藥--排錢樹
    功能主治:清熱利溼,活血祛瘀,軟堅散結。用於感冒發熱,瘧疾,肝炎,肝硬化腹水,血吸蟲病肝脾腫大,風溼疼痛,跌打損傷。用法用量:枝、葉3~6錢;根0.5~1兩。用藥禁忌:孕婦忌服。①治感冒、發熱:排錢草幹葉三至六錢,水煎服。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②治關節炎:排錢草二至四兩,黃酒二兩。加水適量煎服。
  • 每天學習一種中草藥--石龍芮
    功能主治:消腫,拔毒散結,截瘧。用於淋巴結結核,瘧疾,癰腫,蛇咬傷,慢性下肢潰瘍。用法用量:外用:搗汁或煎膏塗。內服宜慎。1、風寒溼痺、關節腫痛:本品60g,石楠藤、八角楓根各30g,煎水外洗。2、腎虛:本品果實6g,枸杞子15g,覆盆子30g,水煎,每日服2次。
  • 每天學習一種中草藥--龍脷葉
    功能主治:清熱潤肺;化痰止咳。肺熱咳喘痰多;口乾;便秘。用法用量:10~15克,煎服。用治肺燥咳嗽、咽痛失音。①治痰火咳嗽:以龍脷葉和豬肉煎湯服之。(《嶺南採藥錄》)②治急性支氣管炎、上呼吸道炎、支氣管哮喘:龍脷葉6~12克(鮮者9~30克)。水煎服。
  • 每天學習一種中草藥--五色梅
    功能主治:根:清熱解毒,散結止痛。用於感冒高燒,久熱不退,頸淋巴結核,風溼骨痛,胃痛,跌打損傷。葉、枝:外用治溼疹,皮炎,皮膚瘙癢,癤腫,跌打損傷。用法用量:根:1~2兩;枝葉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用鮮葉搗爛外敷。用藥禁忌:本品有毒,內服有頭暈、噁心、嘔吐等的反應,必須掌握用量,防止不良反應。孕婦及體弱者忌用。
  • 每天學習一種中草藥--【清熱利溼】豬屎豆
    功能主治:清熱利溼,解毒散結。主溼熱腹瀉,小便淋瀝,小兒疳積,乳腺炎。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2g。外用:適量,搗敷。(本公眾號圖片、內容為網上下載編輯整理,侵權刪!)歡迎廣大的中草藥種植戶、合作社、商家企業加入到博羅縣中草藥種植協會的大家庭中來,讓我們攜手共創博羅縣中草藥種植事業的輝煌!
  • 每天學習一種中草藥--黃皮核
    功能主治:行氣,止痛,散結消脹。治腹滿,胃痛,疝氣痛。用法用量:煎湯內服,6~12g。1.治胃痛,腹部痙攣性疼痛:黃皮果核三至五錢。水煎服。2.治小兒頭上瘡癤:黃皮果核,水磨塗。3.治百足咬傷:黃皮核,搗爛敷之。(本公眾號圖片、內容為網上下載編輯整理,侵權刪!)
  • 每天學習一種中草藥--抱樹蓮
    歸肝;肺經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止血。主溼熱黃疸;目赤腫痛;化膿性中耳炎;腮腺炎;淋巴結炎;疥癩;跌打損傷。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生態環境:生於疏林中的樹幹上。l、治聲音嘶啞:抱樹蓮60g,崗梅根30g。水煎服。
  • 每天學習一種中草藥--山小橘
    功能主治:祛風解表;化痰止咳;理氣消積;散瘀消腫。主感冒咳嗽;食滯納呆;食積腹痛;疝氣痛;跌打腫痛食。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鮮葉搗敷。用藥禁忌:孕婦忌服。1、治黃疸型肝炎:(山小橘)根12g。水煎服。(《廣西民族藥簡編》)2、治跌打腫痛:用(山小橘)鮮葉搗爛,酒調外敷。
  • 每天學習一種中草藥--雀梅藤
    功能主治:根:降氣;化痰;祛風利溼。主咳嗽;哮喘;胃痛;鶴膝風;水腫。嫩枝葉:治疥瘡,漆瘡,水腫。用法用量:嫩枝葉:內服:煎湯,0.5~1兩,或入丸劑。外用:煎水燻洗。根:內服:煎湯,9-15g;或浸酒。外用:適量,搗敷。1、治水腫:雀梅藤二層皮。硃砂一錢五分,綠豆粉一兩。研末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七丸,開水送下。
  • 每天學習一種中草藥--【解毒消腫】三枝標
    功能主治:散毒消腫,清熱化痰。主治毒蛇咬傷,跌打損傷,溼疹,皮炎,癰瘡癤腫,急慢性支氣管炎。用法用量:3~5錢,鮮用1~2兩。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本公眾號圖片、內容為網上下載編輯整理,侵權刪!)歡迎廣大的中草藥種植戶、合作社、商家企業加入到博羅縣中草藥種植協會的大家庭中來,讓我們攜手共創博羅縣中草藥種植事業的輝煌!
  • 每天學習一種中草藥--【祛風除溼】買麻藤
    功能主治:祛風除溼;散瘀性血;化痰止咳。主風溼痺痛;腰痛;鶴膝風;跌打損傷;潰瘍病出血;慢性氣管炎。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3錢(鮮者0.5~1兩)。外用:搗敷或搗爛酒炒敷。(本公眾號圖片、內容為網上下載編輯整理,侵權刪!)
  • 為啥結節愛找你:化痰調體湯 化痰散結方 治療結節
    (7)化痰散結方【材料】橘核12克夏枯草19克海澡15克三味藥+這六味藥:陳皮10克、生山楂30克、倉術10克、澤瀉12克、 決明子15克、荷葉6克【功效】散結作用更強,適合於長了結節。(8)外用治結節-木香四子散【材料】木香(行氣)、白芥子(化痰散結)、萊菔子(順氣通便,同時化痰作用也是比較強,有推牆破壁的功效)、(紫)蘇子(化痰順氣)
  • 每天學習一種中草藥--木鱉子
    功能主治:消腫散結,祛毒。治癰腫、疔瘡、瘰癧、痔瘡、無名腫毒、癬瘡,風溼痺痛,筋脈拘攣。用法用量:外用:研末調敷、磨汁塗或煎水燻洗。內服:多入丸、散;煎湯,2~4分。用藥禁忌:孕婦及體虛者忌服。①《本草匯言》:"胃虛、大腸不實、元真虧損者,不可概投。"②《醫林纂要》:"忌豬肉。"
  • 每天學習一種中草藥--【疏肝解鬱】香櫞
    功能主治:具有疏肝解鬱,理氣和中,燥溼化痰的功效。主治肝鬱胸脅脹痛,氣滯脘腹脹痛,痰飲咳嗽,胸膈不利。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6g;或入丸、散。(用法用量請遵醫囑)(本公眾號圖片、內容為網上下載編輯整理,侵權刪!)
  • 每天學習一種中草藥--薑黃
    現代研究:有抗心肌缺血、調脂、抗腫瘤、改善學習記憶、抗肺纖維化、抗肝腎損傷、調節免疫等作用。功能主治:破血行氣,痛經止痛。用於胸肋刺痛,胸痺心痛,痛經經閉,風溼肩臂疼痛,跌扑腫痛。用法用量:煎服,3~10g。外用適量。用藥禁忌:血虛無氣滯血瘀者慎用,孕婦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