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棉花「彈」出的小溫暖

2021-02-10 人民作家


散  文

 

中國政法大學|王兆嘉

 

 

 

接近開學的日子,街角的這家彈棉花店非常熱鬧,門口擠滿了等待彈棉花、製作被子的人。他們兩個人配合得非常默契,一會把棉花放進機器裡,一會把彈好的棉花整整齊齊擺在桌面上,一會又把棉花裝進布皮兒裡……嫻熟的手法、巧妙地旋轉、默契的配合,不一會,一個平平整整、厚厚實實的棉花被子就成型了!一個棉花被子完成以後,那顧客就會滿臉微笑地上前去,一把抱過這溫暖蓬鬆的棉花被子。「謝謝啊!孩子明天就開學了!」取被子的人都是滿心的歡喜,抱著軟乎乎的被子,頗有成就感地離去。還在等待的人,看著抱著被子離去的人,眼裡充滿了羨慕,不過回過頭來,他們又開始期待自己的被子。我和媽媽也是來彈棉花、做被子的,這個店地兒不算大,有兩間房子。一間是專門用來彈棉花的,另一間有著五彩繽紛的布料、綢緞供人們選擇。店裡面基本上都是用機器生產,這夫妻倆的主要工作是放好棉花、裝好被罩,監督這棉花順利成型。夫妻倆在整個製作的過程,安安靜靜的,仿佛這周圍的嘈雜與他們無關。一個棉花被子製作完成後,他們又連忙開始下一個工程。雪白的棉花在機器的吹打下漸漸蓬鬆,從堅硬變得柔軟,整個屋子裡外的空氣中都漂浮著一層棉花的味道。「阿嚏!」我剛來的時候,打了一個大大的噴嚏,棉花悄悄溜進鼻子裡,太癢了!不過這對夫妻已經適應了這樣的工作環境,他們帶著口罩,一直忙碌著。現在是開學季,來這裡做被子的人特別多,訂單也積累了一大摞。但這夫妻倆有節奏地製作著,用行動演繹出了最和諧、最默契的家庭關係。有時候客人等著急了,也會嘟囔兩句。但他們也沒有和客人爭辯,只是忙碌著……這樣一對忙碌卻相互幫助、互相支持的夫妻,讓人心裡不由地感到一份溫暖。大概這樣的溫暖是可以傳遞的,通過這棉被,傳遞給了每一個客人。我們的棉被終於做好了!我輕輕抱起這溫暖的棉被,心中湧起一股暖流。我和媽媽一人抱一個棉被,開心地走出這門店,之前的漫長等待都是值得的。依舊在等待的人張望著,看著我們的棉被,他們滿臉羨慕又滿心期待……夜幕降臨,秋天獨有的涼意襲來,我抱緊了這溫暖厚實的棉花被。回過頭去,店主夫妻依舊圍著機器團團轉。他們忙得忘記了吃飯,他們喜歡看到顧客帶著被子離開時欣喜的模樣。或許這棉被只能陪伴我們一陣子,但是這溫暖卻可以被牢記許久。小小的棉花,輕輕一彈,漫天飛舞;小小愛心,輕輕一彈,溫暖一片。每個學子,都會帶著父母做出的棉花被子走進學堂,也都會帶著這樣一份「彈」出來的小溫暖輕入夢想。


特別推薦(點擊標題閱讀):

    1、為什麼「從小一觀到老一半」?教育專家給你講科學道理!

2、畢飛宇筆下那些乘風破浪的女性

3、村上春樹:人若沒有故事,就難以維持「自我」


          

欄目主編:王兆嘉

實習編輯黃雪倩

90後,河南洛陽人,中國政法大學在讀研究生。在各種平臺媒體號發表多篇文章,多次獲得全國大學生文科類學術競賽省級獎項。《人民作家》欄目主編。

本期目錄上期回顧

(點擊文章標題即可閱讀)

投稿指南 

一、徵稿對象

各在校大學生、研究生、中專生、高中生。

二、作品要求

題材、體裁、篇幅不限,尤其歡迎小說。謝絕一稿多投,必須是原創,未在別的平臺上發表過,在紙質媒體上的除外。

三、關於稿費

作品在本平臺發表後七天內的打賞收入,一半給作者做稿費;不管有無打賞收入,本平臺不再另行支付作者稿費。

四、激勵措施

1、優秀的作品《人民作家》編輯部將積極向各大紙質文學刊物、出版社或一些影視文化公司推薦發表、出版或收購影視、數字、動漫、有聲版權;

2、影響比較大的作品和作者,適時組織其作品研討會;

3、發表在《人民作家》上的文學作品,可以參加《人民作家》文學獎的評比;

4、《人民作家》編輯部大型文學活動和採風活動可以視情邀請特別優秀的作者參加;

5、特別優秀的,可以有機會擔當《人民作家》特邀編輯,並作為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人民作家》編輯部出具相關證明。

五、投稿方式

總部:北京市朝陽區芍藥居文學館路45號中國現代文學館B座213室  

信箱:來稿請發renminzuojia@163.com信箱,並註明「大學生來稿」字樣,二周內未接到採用通知的可另投他處。

聯繫人:陳老師  18105113751(微信同號)

要求:來稿請附作者簡介和照片及聯繫方式。

▲上下滑動查看更多

如果您認為文章還可以,轉發的同時在文章後點「在看」,以示鼓勵!

歡迎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閱讀《人民作家》簡介!

謝謝您對作者的肯定和鼓勵!

相關焦點

  • 溫暖的記憶——彈棉花
    天氣預報 1日白天:晴,西風3-4級,最高氣溫-6度; 1日夜間:晴,西風3-4級,最低氣溫-18度; 要 聞 溫暖的記憶——彈棉花
  • 彈,彈,彈棉花!冬日裡的溫暖記憶,廈門還有嗎?
    「 彈棉花啊彈棉花,半斤棉彈成八兩八喲,舊棉花彈成了新棉花喲,彈好了棉被那個姑娘要出嫁……還記得這種聲音嗎?
  • 一天彈十幾床棉花冬天他溫暖長沙人
    天氣漸寒,散落在一些居民小區裡的彈棉花機跑得更歡了。彈棉花,一個對長沙人說來另有他義的詞,來源於他們這一行。雖然一天中有八九個小時,他們的臉都被一張大口罩遮著,雖然他們生活在城裡卻總覺自己是過客,一些長沙人的冬天,卻因為他們而有了暖洋洋的感覺。
  • 彈棉花
    斑駁的外牆,一間店鋪,一個中年男子正在那裡「彈棉花」。這早已被人遺忘的行當驟然出現在我面前,我甚感意外。這麼多年後我還能親眼見到兒時耳熟能詳的技藝感到萬分欣喜。記憶中的符號:一根弦一個木槌,彈出的美妙聲音和那濃烈的生活味道。彈棉花是一項古老的傳統手藝,歷史悠久。如今已是很少見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街頭巷尾打鐵、彈棉花、爆米花、編竹筐、補鍋等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行當,曾經是那樣的繁榮而又引人注目。
  • 可可愛愛的寵物貓,卻淪為了彈棉花的小工……
    近日,有粉絲稱:網上出現了一隻貓貓打工仔,每天靠著彈棉花,來賺錢養活自己和鏟屎官…看起來,好不心酸!這隻貓叫@阿里多多醬,是一隻棉花廠的工貓,被後輩們尊為:多師傅。老師傅就是老師傅,這手法一看就不一般…據多師傅介紹,這種傳統的手彈棉花被,看著簡單,其實大有學問。通常一床被子,就需要花費一個月的時間…現在,很多年輕貓都吃不了這個苦,像多師傅這樣的手藝貓已經不多了!
  • 逐漸被人遺忘的老手藝——彈棉花
    提及彈棉花,很多人肯定會很自然地想到《巧奔妙逃》那段搞笑畫面,還有令人記憶尤深的歌曲:「彈棉花呀,彈棉花,半斤棉花彈成八兩八……」當然,那樣的畫面也只能在電視上看到了,現在生活已經看不到彈棉郎背著弓、拿著榔頭去別人家裡彈棉花了。
  • 三十多年老手藝彈棉花,你見過麼?滿滿都是回憶...
    冬日裡,最能溫暖你的是什麼不知道你們的想法是什麼反正對於小編來說是一床十斤的棉被暖暖和和的今天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彈棉花」的那些事「老何,我今天來給我孫子拉一床一米的墊被,你有空不?」市民石理富一進門就喊道。
  • 【打毛被】宜黃即將消失的傳統老手藝--手工彈棉花做棉被
    彈、彈,彈棉花半斤棉彈成八兩八檀木榔頭,杉木梢金雞叫,雪花飄彈棉花在宜黃俗稱打毛被,是一種老手藝了,雖然如今在城市裡已經不多見了,但是40歲以上的宜黃人都會對「彈棉花」有著清晰的記憶。以前彈棉花匠多上門為農戶加工棉絮和紡紗、紡線、棉衣用的棉絮。用的工具有:彈花弓、木捶、磨盤等。鉤棉、彈棉、壓棉、牽紗、揉棉,五道工序下來,才能做出一條手工的棉花被。一個人一天可以做兩條。目前從事這個行業的工人大多已經年過半百,已經沒有年輕人肯學彈棉花了。
  • 彈棉花技藝,半斤彈成八兩八,增加的在哪裡呢?
    彈棉花呀彈棉花,半斤棉花彈成八兩八喲舊棉花彈成了新棉花喲,彈好了棉被那個姑娘要出嫁哎喲嘞呀嘞哎喲嘞呀嘞,彈好了棉被那個姑娘要出嫁那個姑娘要出嫁,彈棉花呀彈棉花為了能養家我彈棉花喲,彈成了這一家去下一家喲
  • 李子柒彈棉花,網友:她居然會彈棉花,這個需要很大力氣啊
    #李子柒彈棉花#「彈棉花呀~彈棉花~半斤棉彈成了八兩八喲。舊棉花彈成了新棉花,彈好那個棉被姑娘要出嫁……」出嫁的姑娘倒是沒有,但我有個可愛的老人家。去年種了我們這很多年都沒人種過的棉花!種的不多,收成也不大好!剛好夠給她做床新棉絮!
  • 彈棉花、補鍋匠……九襄老街上即將消失的傳統手藝
    「彈棉花呀彈棉花,半斤棉彈成八兩八,舊棉花彈成了新棉花……」彈棉花,是中國傳統手工藝之一,隨著一聲聲弦響、一片片花飛,一堆棉花便壓成了一條整整齊齊的棉被。如今,羽絨被、蠶絲被等被子受到追捧,手工彈棉花製作的棉被在城市裡已不多見。  多年前,大街小巷裡經常能聽到這樣的吆喝聲,彈棉匠挑著裝滿工具的擔子,走街串巷吆喝。  如今隨著蠶絲被、鴨絨被、駝毛被等種類繁多的被子佔領市場,彈棉花的行當在人們的視線中漸行漸遠,但舊時,一家人為了一床新彈出的棉被期待不已的心情,和棉花弓發出的「嘭嘭嘭……的聲響,卻始終不曾被遺忘。
  • 杭城最後一家 彈棉花老字號作坊最近停工了
    放眼整個杭州城,經「棉花同業工會」登記的棉花店就有200多家。「我是溫州人,嫁到潘家來到杭州。1983年,我們覺得原來的店太小了,就咬咬牙到河坊街買了一間,就是現在的河坊街113號。」胡蘭蘭說,「當年的河坊街哪裡是現在這個模樣哦,就是條馬路,中間通8路公交車,店門口還有行道樹。」她回憶了一下,變化大概發生在2000年。
  • 誦讀║鄉情系列:彈棉花
    我小時候所見彈棉花的手藝人,背著工具走街串巷吆喝著上門服務。彈棉花的工具共有四樣。有一張大木弓,用牛筋為弦,木弓頂端呈半月狀,是安裝牛筋的,還有一隻木棰,一根拇指粗呈弓狀的竹竿,一塊磨盤等。彈時,用木棰頻頻擊弦,使板上棉花漸趨疏鬆,以後由兩人將棉絮的兩面用紗縱橫布成網狀,以固定棉絮。紗布好後,用木製圓盤壓磨,使之平貼,堅實、牢固。
  • 宜賓唐棉匠,從業10年,為無數人「彈」出溫暖...
    彈棉花呀~彈棉花~半斤棉彈成了八兩八舊棉花彈成了新棉花彈好那個棉被姑娘要出嫁~
  • 「彈棉花」,一種正在消失的老行當
    12月14日下午,嘉興市南湖區鳳橋鎮西街的阿忠彈棉被店,一位做棉被30多年的老手工藝人唐師傅正忙著把需要翻新的棉花胎放進機器裡;一位老顧客等著取加工好的棉被。隨著冷空氣的到來,氣溫大幅降低,這幾天,彈棉花的生意特別好。
  • 李子柒在線彈棉花,與觀眾分享農村生活,獲粉絲大讚
    新年即將來臨,相信許多小夥伴們也在一直緊張的準備年貨,或者在外地就業的朋友也在買票急著回家,近日,被譽為「東方美食生活家」的微博知名美食視頻博主李子柒,自己的公眾平臺分享自己放假期間,在老家的生活視頻,這次他分享的視頻中是她一身素衣的在自家小院子彈棉花的視頻。
  • 大田老生仔彈棉花藝人,除了技術好,還因為……
    擊查看微大田資訊,小編聯繫:13559093677「風大雨大太陽大,我就是敢打拼」今年一首《大田後生仔》讓大田火出圈今天小編想要帶你認識一位68歲的大田老生仔想當年他一手彈棉花的絕活在大田可是出了名而他開始彈棉花的年紀也是一個妥妥的18歲大田後生仔哦趙明春7歲跟父親學手藝。
  • 村裡來了一個彈棉花,引來眾人圍觀,可把大家稀奇壞了
    前兩天,村裡來了一個彈棉花與做被子的小老闆,真是太稀奇了,第一天開工就吸引了一大批村裡的大爺大媽們前來圍觀。一會這個大爺摸摸這個地方,一會那個大媽摸摸那個地方。主要這個機器是自動化實現彈被套,縫被罩,全部電腦控制,這讓大爺大媽們都感嘆紛紛。主要他們年輕那會,這都全得考手工,現在用了機器,不僅解放了雙手,而且速度快了,做工也足夠精細。鄰居孫大爺感嘆道:現在做這個的可不常見,尤其是城裡的小年輕,估計沒幾個見過彈棉花的,現在都是買裝好的被子,誰去彈這個?
  • 傳統彈棉花做棉被受追捧 市民愛舊翻新
    傳統彈棉花做棉被受追捧 市民愛舊翻新 2013-12-27 10:05:17 來源:中國紡織網 把棉花彈鬆軟手工鋪棉胎、縫製棉被,以前每逢新人結婚或要入冬時,家裡的老人都會飛針走線縫製幾床大棉被
  • 致敬老手藝:彈棉花是常州曾經最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場景
    一位老常州說:「小時候,我們們都把自家種來的棉花拿去彈棉被,請彈棉花的師傅到家中來親自量身定製需要的棉被。以前,這是一門很了不起的手藝,不只是因為家家戶戶需要彈棉被,更是因為這項手藝非常辛苦也很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