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告訴你如何成就「活在當下」的智慧

2020-12-07 無相公子

當今社會,活在當下這句話已是人們的一句口頭禪了,那麼在佛法裡,活在當下的人生智慧是如何實現的呢?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因為篇幅比較大,為了適應大多數人碎片化的閱讀時間,我們通過五篇文章把它說明白。

首先,我們要從理上明白為什麼要活在當下,只有明理了,才會在事上進行實踐。為什麼要活在當下呢?因為過去已過去,再也回不來,未來還未來,妄想也無用。但所有的未來都是你當下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一點一點堆積起來的,每個當下做好了,未來不可能不好,反之,每一個當下沒做好,未來怎麼可能可能好?正所謂「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所以,人真正有可能抓住的就是當下,大家看清楚了,我這裡用的是「有可能抓住」,而不是一定能抓住,因為絕大多數人在當下都會被無窮無盡的妄念和習氣帶的滿世界甚至是滿宇宙地飛,大腦根本顧及不到當下的。工作的時候想家裡的事,在家裡的時候想著工作的事……這種狀況根本停不下來,一輩子就這樣不知所終地飛來飛去,飛到了死亡面前。然後輪迴轉世,再懵懵懂懂飛呀飛,又飛回到死亡面前,生生世世輪轉六道,苦不堪言!

你真正能夠把活在當下修好了,你就可以超越六道,不再受輪迴之苦,乃至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其次,在明白了為什麼要活在當下的道理後,接下來還要明白如何才能做到「活在當下」才行。正所謂「光說不練是假把式」。佛陀給我們普通人開啟了一門四念處的「活在當下」的修行正法。當初阿難在佛陀涅槃前就為此做了請示,他問佛陀,當您老人家涅槃後,我們要依什麼來安住呢,佛陀回答道,要依四念處安住,這個四念處,就是要求弟子們安住在身,受,心和法這四個地方,身就是身體,受就是感受,心就是心性,法就是法則。

好了,各位讀者,今天就到這裡,有什麼意見和想法,請在評論區留言。「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歡迎繼續閱讀下一篇。

相關焦點

  • 聽佛陀告訴你什麼是勝妙獨處
    其實獨處有另一層深意,我請佛陀來告訴你。其實獨處更深的意思在印度佛陀時代,佛說過一部經叫《勝妙獨處經》,經文中大概的故事是這樣的:那個時候佛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當時有個叫上座的比丘,獨住一處,常愛讚嘆獨處的好處,獨自乞食,獨自回來,獨坐禪思。
  • 開悟故事:佛陀滅火,思無常觀不淨,善順善成就
    但是,頭腦還清醒的人,卻脫口高呼:「至尊至聖的佛陀不是正好住在村裡?佛陀啊,請救我們逃脫祝融之災吧!」眾人紛紛默禱。佛的身影竟不知從何處來到火場,莊嚴的聲音剎時令現場一片清涼:「一切眾生都有三把烈火:貪慾之火、怒之火、愚痴之火。我用無上智慧之水,熄滅這三火。如果,我所說的是真的,這場火災應當瞬間消滅!」
  • Max Your Factor把本色活出色 蜜絲佛陀女性論壇
    於是,蜜絲佛陀將以更加深刻的方式展現在中國女性面前,賦予美麗全新的概念——「You X Max Factor 把本色活出色」,來致力於為女性量身打造屬於她們獨一無二的本色之美,同時也作為蜜絲佛陀品牌的未來發展方向。「把本色活出色」女性論壇更是蜜絲佛陀全新品牌概念的首次線下盛典活動,以此幫助發現、創造並鼓勵女性去釋放自己的獨特之美,為社會創造更多元化的女性美。
  • 佛陀教你如何治療懶惰病
    過去舍衛國城裡有一位富翁
  • 佛陀為什麼會說 金剛經智慧不可思議
    受持讀誦此經,能夠理解金剛經,能明白佛陀在金剛經說的實現正等正覺的方法,能夠接受領悟金剛經的般若智慧,能夠按金剛經般若智慧的要求,不斷努力修持。讀誦此經,對一般人,就是不斷讀誦金剛經,反覆地讀誦金剛經。對於有止觀禪修功力的修行者,就是要逐字逐句地進行實修體驗,用實修體驗來一字一句地解讀。
  • 佛教:只因不明白這個道理,侍候佛陀24年的佛弟子,墮入餓鬼道
    佛陀在世時,教出了非常多的大成就者,這些大成就者有些當下就成為了阿羅漢,有些則被授記未來成佛。雖然佛陀智慧廣大,但是其座下也依舊出了一些惡比丘,這些比丘僧人因為未能跟隨佛陀深入佛法,或是成為了外道,或是墮入了三惡道。
  • 火頭金剛宿世淫慾心重 經佛陀指點化為智慧火
    以宿世淫慾心重,經佛指點,化多淫心為智慧火,火光三昧成就而得名火頭金剛。唐代的《一切經音義》卷36:除穢忿怒尊,舊譯名不淨金剛或名穢跡金剛,並拙譯不正,有同毀罵聖者,其實義不然。或名火頭金剛,亦非正譯。梵云:烏芻澀摩,義譯云:焚燒穢惡。此聖者,以深淨大悲,不避穢觸,救護眾生,以大威光,猶如猛火,燒除煩惱,妾見分別垢淨生滅之心,故名除穢。又梵名:摩賀麼羅,唐云:大力。
  • 漫畫《佛陀的塗鴉》,為什麼治癒了無數人?
    創作「佛陀的塗鴉」,不僅極大地幫助了她自己的治療過程,同時也與世界各地的內在成長探索者心心相印。這些佛陀的塗鴉,線條非常輕鬆、自在,也沒有固定的樣子,完全是當下即興的作品。▲ 你內在智慧的自己,  永遠無條件地愛著你。
  • 佛陀告訴我們如何作修行人
    佛陀是世間偉大教育的大導師!教導我們修行人,如何為人處事!慈悲的告訴我們如果做大禮拜,都為我們說的非常明白。四方或六方,都有不同層次的涵義,其中有善的、有惡的,隨著善的去做,將來自然獲得善報。現生中得到人們讚賞,身死後生到天上,享受天福。隨著惡的去做,必定得到惡報,今世可能被判終身監禁,死後墮落,承受苦果。
  • 慧律法師:所有的真愛,盡在佛陀慈悲正法的諦理中
    我們能活多久,沒有人知道。 僧跟俗必需要切記:名利這一把刀,會斬斷人類的良知,人類一碰到名跟利,就忘了自己了,忘了我們原來的佛性了。就像師父剛剛舉這個例子,老法師早就告訴我了,那個時候在南普陀佛學院,他來的時候,他就是私下這樣告訴我,我到現在都很感恩他!名利這一把刀,會斬斷人類的良知,所以,大家務必要淡泊名利,不要爭那個頭破血流。
  • 人生要活成什麼樣,充滿智慧地活好當下,便是最好!
    所有的經歷都是在成就我們自己,沒有哪一種是多餘的,也沒有哪一種是錯誤的。人的一生像是一場修行,在這場修行裡,沒有過去,也沒有未來。往事已逝,未來還未來,我們有的,就只有一個當下。以當下的方式認真地活著,便不會再有價值的判斷,就像土壤之於樹木,水源之於萬物,即使那些不需要成分,也一樣的滋養著生命,壯大著我們的人生。
  • 活在當下,生活才是你的
    是的,如此放鬆的日子持續了四五個月,小貓咪都已經長成了只大貓咪,我從原來的終日忙碌,無法停下來休息的狀態,變成了如今的慢下來,專注當下,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好好生活。3「慢生活家」卡爾.霍諾指出,「慢生活不是磨蹭,更不是懶惰,而是讓速度的指標」撤退「,讓生活變得細緻,讓你活在當下,用心的去感受生活中種種的美好。是的,活在當下。
  • 生活艱難 我們該如何活在當下
    有一個預測師告訴我的同學說她克夫,結果她從結婚到離婚,她的日子過得一直都不快樂,她滿腦子想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她克夫,天天想,一定形成了一種不利的磁場。其實有些事情我們需要通過預測來解決,但有些事情我們並不需要知道那麼多,不需要想那麼多,我們只需要平平淡淡、本本份份地生活,只需要活在當下。
  • 活在當下:論古羅馬時代的「內卷」和「反內卷」
    他所生活的古羅馬時代充斥著奴隸制、沙文主義、帝國主義和野蠻殘暴的社會秉性,他在詩歌中針對上述時代特徵展開了探討,其智慧對我們當今社會仍有深遠的啟迪。其中,最顯著的一個議題就是「滿足」:如何在充滿焦慮和極端的時代避免壓力和過量;如何在虛假興奮和盲目消費中理性而適度地生活;如何收穫且維繫真愛和友誼;以及如何以恰當的勇氣和耐心面對痛苦和死亡。
  • MBSC佛陀原始正法學會
    一、緣起2500年前,佛陀發現過去正覺者通行的古道,當他沿著這條八正道前進後,完全地了知生命的實相
  • 2.20為什麼網絡瘋傳的漫畫《佛陀的塗鴉》治癒了無數人?
    創作「佛陀的塗鴉」,不僅極大地幫助了她自己的治療過程,同時也與世界各地的心靈求索者心心相印。現在她每天在自己的網站上更新漫畫,通過塗鴉幫助世界各地的人們。這些佛陀的塗鴉,線條非常輕鬆、自在,也沒有固定的樣子,完全是當下即興的作品。每幅畫還配上一句觸動心靈的語句,給看到它的每個人帶來鼓勵和喜樂。
  • 佛陀對文殊菩薩的回答 就是對圓覺法門的開示
    在上一章,文殊菩薩首先向佛陀提出,禪修者如何才能在與外物一接觸時,就生起內心的清淨。要如何修行,才不會墮入對佛法的邪見之中呢?佛陀在聽了文殊菩薩提出的問題以後,感到非常高興。立即回答文殊菩薩,有無上的圓覺法門,能夠讓禪修者當下就生起清淨心。
  • 化淫心為智慧火的妙訣:迴光返照,正念真如
    因為他觀火大而成就,在因地當中成就火光三昧,而悟入了真如佛性;在跡門當中,我示現一個阿羅漢,後來就發廣大願——只要諸佛成道,我就做金剛力士,護持所有修學者,幫助調伏魔障及一些冤親債主的障礙。現在佛陀問我圓通法門,依我個人的整個修學歷程來說,我是如實的觀察:在身心世界當中,這個冷暖的觸覺,我發覺我的身體有時候是清涼的、有時候是熱惱的;有時候是熱惱的、有時候是清涼的。  怎麼會這樣子呢?
  • 哪一條路學佛成就最快捷?
    我不好意思每個人考問,你真懂了氣嗎?真懂了自己的呼吸嗎?不要說諸位,乃至很多出家人,用功一輩子,自己呼吸還認不得耶!翻開《達摩禪經》,上面祖師的批註「安般者二種:一見二觸,鈍根不見」。意思是說,有智慧的人當下就看清楚自己的呼吸;愚痴的人聽了白聽,一輩子也不曉得自己的呼吸,連影子都沒有。
  • 佛陀涅槃前的告誡:這2句話非常重要,一定要牢記!
    在佛教經典《佛遺教經》及《涅槃經》中,都記載了佛陀在涅槃前,阿難尊者向佛問了四個問題,這四個問題都非常重要。第一個問題:佛陀涅槃後,以誰為師?第二個問題:佛陀涅槃後,以什麼安住?第三個問題:佛陀涅槃後,遇到惡人如何調伏?第四個問題:佛陀涅槃後,經典的結集,如何才叫人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