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生死?她用一根線來告訴你——鹽田千春的裝置藝術

2020-12-15 藝術閒談

偉大的藝術,總能用很簡單的材料創作出令人驚嘆、震懾靈魂的作品,縱觀當代繪畫、雕塑、行為、裝置藝術等,優秀的藝術作品總是恰到好處的把握住了人們心中那最敏感的情感,對生命的思考,對宇宙的試探……藝術家們以自己的藝術形式和觀念態度,向世人展現著自己的精神世界,傳達自己的意識情感,而當我們在觀看這些作品時,突然感受到的某種不可言喻的感觸,便是觀賞者與畫作與藝術家之間產生了生命的、靈魂的、情感的強烈共鳴。

在20世紀的日本談論藝術家,鹽田千春女士必定是少不了的。鹽田千春於1972年出生在大阪,1996年從日本京都精華大學油畫系畢業,隨後她搬到德國,師從著名的「行為藝術之母」——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開始探索行為、裝置藝術。

早期的鹽田千春,嘗試過把紅色的顏料潑滿全身,將自己與身後的白色畫布融合成為一幅作品;把泥漿淋在頭上,將自己與泥土融合在一起。這些作品都通過攝影的方式記錄了下來,這是她開始探索自我藝術形式的最初表現,儘管作品大面積的紅色與白色給人一種瘋狂、恐怖的感覺;儘管挾雜著草石小蟲的泥漬給人一種髒亂、不舒適的感受,但都無疑是十分大膽的嘗試,鹽田千春通過這種方式努力探索著生命意識,並以此來表現她當時的迷茫、矛盾與痛苦。

說起鹽田千春的經典作品,那絕對是由一根根線條構建而成的裝置藝術作品,用蘊含著藝術家對生命、宇宙的思考的絲線,結合現實物品的靈魂點綴,在固定的空間場所裡建構出了令人戰慄的強大場域。紅色的線連接著人生命中的記憶,黑色的線是對恐懼的釋放與展現,白色線是靈魂的永恆,生命的永生。

·《與DNA的對話》

鹽田千春將紅色紗線與鞋子、紙片結合,建構了一個關於記憶、死亡的藝術意境,捆綁在400多隻鞋子上的紅繩向後聚集為一點,鞋內放置有不同內容的手寫紙片,就好像承載著記憶的生命在不斷向前邁進,每雙鞋子都有自己的位置和方向,但最終它們都將回歸到在其身後的同一個終點。大面積的紅線和鞋子在視覺上使人震驚,鹽田千春通過布置壯觀、複雜的場景使人身臨其境,極大增強了源自作者主觀思想情感的感染力。

·《整合—尋找目的地》

這件作品以數根紅線纏繞並懸吊400多個手提箱構成,像人生前走過的道路,也像人死後通往另一個世界的天梯。作品的盡頭,即箱子的截止處,到底還有著什麼?在那裡等待我們的是什麼?我們總是習慣向著遠方奔跑,生死瞬間,那遙遠的地方我們何時才能到達?

·《手中的鑰匙》

當我第一次見到這件作品時,就立刻被深深的吸引住了,宏大的場景,醒目的紅色,生鏽的破船,以及懸掛在空間中的舊鑰匙,那在時光飛速流逝下,生命最後的遺留與喘息,緊緊地扼住了我跳動的心。這件作品是鹽田千春在2015年代表日本參加威尼斯雙年展時展現於世人的,她親自從世界各地的人們手中收集鑰匙,並用紅線將這些帶著珍貴記憶的鑰匙一把一把的懸掛在空中,遠遠望去,這些記憶好似人的靈魂一般,在複雜和神秘的時空中上升、下沉、旋轉、擺動。下方的舊船就像新海誠的《追逐繁星的孩子》動畫中,另一個世界「雅戈泰」的神靈,裝滿了世間萬物的靈魂在「第二世界」的空中漂浮著,帶著觀者追尋著遠方的聲音。

·《在沉睡中》

這件作品鹽田千春以黑線作為主要的表現材料,將24張躺著白衣女人的白色之床交叉纏繞,在整個黑沉沉的一片雜亂絲線中,隱隱透露出一塊塊被割斷的白色,整件作品流露著恐懼、壓抑、消極和死亡,使人看著心生不安、焦慮害怕。在人情緒情感上的強烈撼動也正是這件作品成功的因素之一,不得不說,鹽田千春是一位敏感、真實且富有表現力的藝術家。

·《在沉默中》

同樣令人感到壓抑和恐懼的還有這件,被黑線纏繞的鋼琴與凳子的裝置藝術品,說實話,這件作品比《在沉睡中》更令我害怕。

·《我們要去哪裡?》

這件作品由近300000 碼的白紗編織而成,位於法國的樂蓬馬歇百貨中心,鹽田千春用白色絲線將一百多艘小船固定在該建築的內部空間中,它潔白、安靜,與繁亂的現實生活形成對比,象徵著生命的純潔、永恆。

從生到死是如此快速的過程,鹽田千春將它們的瞬間轉化以藝術作品的形式長久地呈現在觀者面前,使我們在感受視覺震撼的同時,能探究人的本身,思考生命的意義,觀察世界的真實。

看完這篇文章,不知各位小夥伴有什麼感觸呢?可以在下方留言

(聲明:內容為原創,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如果喜歡,歡迎點讚、收藏、關注和分享!愛您~)

相關焦點

  • 鹽田千春:抽出藝術的線,纏繞生死的苦
    鹽田千春1977年幼兒園時的模樣不過很快,她就發現「好像在畫畫這條路已經走到極限,好像畫畫只是畫別人的畫;卻與自己一點關係都沒有」,於是轉向行為藝術。1994年大二時,鹽田態度鮮明的行為作品《成為繪畫(Becoming Painting)》便是她渴望掙脫枷鎖的吶喊,她用紅色的塗料潑向了自己和身後的畫布,讓自己和畫布在某個視角中融為一體。
  • 鹽田千春(Chiharu Shiota)
    ,除了以波點符號著稱的草間彌生,還有這位以絲線製作浸入式裝置的藝術家的鹽田千春,她創造出龐大複雜如同神經脈絡般的網狀裝置,引發人們思考存在的意義。鹽田千春(Chiharu Shiota),1972年出生於大阪,工作生活在柏林。1996年從京都精華大學油畫系畢業以後,她搬到德國,師從Marina Abramovic。作品包括裝置、行為、錄像。「我將來想作為藝術家存在於世,除此之外我不想幹任何事」12歲的鹽田千春立下了如此願望,並通過繪畫訓練在大學時進入了京都精華大學油畫室。
  • 評展|在森美術館讀鹽田千春:「靈魂的顫動」與裝置的平面化
    從藝術生涯的開端,絲和線一直是鹽田千春作品的代名詞。在進入展廳的第一個裝置空間《不確定之旅》中,她像在空間中作畫一樣揮舞著手臂,讓線條構成一個個交錯的平面,進而逐漸填滿整個空間。虯結、糾纏、扭曲、繃緊,線的關係當然也無限種可能,也如作者所說,可以影射人心和關係,但這些含義或指稱都不是理解其視覺性的重點。
  • 鹽田千春最新裝置將展出 觀眾受邀見證創作過程
    8月18至21日,行為和裝置藝術家鹽田千春(Chiharu Shiota)的最新裝置作品將在薩克勒美術館(Arthur M. Sackler Gallery)進行創作,觀眾將受邀觀看作品的創作過程。鹽田千春因大型而又錯綜複雜的裝置作品而聞名,在這些藝術作品中,她試圖探索人的身體、記憶與遺失之間的關係。
  • Chiharu Shiota (鹽田千春)
    All photos by Sunhi Mang鹽田千春說,想要表達的情緒是憂愁和不安時,她選擇是紅線。但是當面對恐懼時,她則選擇黑線。她的藝術世界仿佛就是用絲線繞成的溫柔與張力並存的空間,滿滿都是情緒的線索。
  • 展覽| 鹽田千春:靈魂的顫慄 & 雷安德羅·埃利希:太虛之境
    她居於德國柏林,並曾經在英國、美國、澳大利亞等許多國家舉辦過個人展覽。鹽田千春還是2015年威尼斯雙年展日本館的代表藝術家。 鹽田千春的作品常常以個人的經驗或情感出發,但卻通過自我拷問來追尋意識、邊界和存在等普遍性的概念。她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用黑色或紅色布滿整個展覽空間的大型裝置,成為當代藝術中一個獨特的符號。
  • 三月風物詩,女性與靈魂模本,女性藝術家―鹽田千春
    名校志向塾名美工作室本期作者:名美炒慄子編輯:名美大黃狗談到三月,你會想到什麼?春色,仿佛太尋常。櫻花,卻又嫌太早。無論是我自己還是他日前往看展的友人,在這個浸入式裝置展上,都咀嚼到了一種意難平的沉默。
  • 日本藝術留學:鹽田千春!靈魂的顫慄!
    要說最近最火的美術展,當然是鹽田千春的展啦。2019年6月20日 - 10月27日,位於六本木的東京森美術館舉辦了鹽田千春目前為止最大規模的個人展。作為東京第一藝術喵,這種大展本喵自然不能錯過啦。現在就跟著本喵進入鹽田千春的「線」的世界吧。在觀展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鹽田千春。
  • 紅紅火火過牛年,這些「紅起來」的裝置藝術你get到了嗎?
    你可還曾記得那些「紅起來」的裝置藝術?△草間彌生裝置藝術「花痴」這便是鹽田千春的作品《對話DNA》△《對話DNA》這位來自日本的藝術家鹽田千春非常善於利用編織線製作錯綜複雜的沉浸式裝置來看她在威尼斯藝術雙年展上的代表作品《手中的鑰匙》
  • KDA課達丨全球十大裝置藝術家
    KDA課達A·Space是一所藝術教育空間,實行工作室導師合伙人事務制,擁有N +藝術導師工作室,線下教學+多維度合伙人入駐,杭州、東京均有設立分中心。她是藝術中心設計學院美術研究生課程的核心教師。她出生在加利福尼亞州的聖莫尼卡,在北非的突尼西亞和法國的巴黎長大。十一歲時,她與家人在美國定居。她畢業於洛杉磯加利福尼亞大學,獲得藝術學士學,並於1971年至1972年在奧的斯藝術與設計學院學習。
  • 鳳凰藝術 | 2018年度十座大型藝術裝置
    沒有什麼會比一座大型藝術裝置更加引人矚目,不行的話,那就來兩座。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有哪些大型藝術裝置驚豔了2018?。以及以下是「鳳凰藝術」帶來的相關報導。裝置藝術,是指藝術家在特定的時空環境裡,將人類日常生活中的已消費或未消費過的物質文化實體、進行藝術性地有效選擇、利用、改造、組合,以令其演繹出新的展示個體或群體豐富的精神文化意蘊的藝術形態。
  • 10點告訴你色彩實驗裝置藝術對幼兒的影響
    五.如何利用色彩語言成為裝置藝術?色彩的語言最重要是能夠表現活潑、優雅、快樂以及民族特色,甚至多元智慧。裝置藝術就是能夠將色彩透過在走廊、牆面以及外觀等位置地方,表現出具有一定代表的語言;裝置藝術色彩是必須的。劉純芳博士在20年間打造了100所亞太地區最頂尖的幼兒園。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色彩、語言以及裝置藝術的表現,讓園所具獨一無二的風格以及準確定位。
  • 藝術家就該有藝術「家」的樣子!
    2000年以後,奈良美智在個展《我不介意你忘了我》中,小屋就成為展示作品的載體。2鹽田千春是與草間彌生齊名的日本著名女藝術家。她經常用面向社會徵集的方法收集日常物件,作為一種生命印記放入作品中,去探討生存和死亡的關係,並溫情地訴說每件事物背後的故事。
  • 宜家新營銷-裝置藝術*CG模特
    裝置藝術一這次的營銷手法運用了裝置藝術,而裝置藝術又是什麼?因為當你走入裝置藝術的空間裡,你也變成了一個藝術品。它不僅提供了傳統界面的藝術:繪畫、音樂、雕塑,還提供了觀賞者以新的方式去探索、去體驗。在裝置藝術裡,你可以觸摸、聞,在多個層面、感官上吸引觀賞者。在多姿多彩的21世紀裡,裝置藝術的與眾不同可以極速吸引人們的注意。因為算是另一種類型的互動裝置,觀眾能對藝術品採取行動。
  • 時尚設計中的裝置藝術
    從裝置-人體和裝置-空間兩方面來談裝置藝術與時尚設計的結合,希望能對各位同學有所啟發。先來搞清楚裝置藝術的定義:裝置藝術=雕塑?可能同學們在平時的學習或者看展的時候多多少少都會接觸到裝置藝術,感覺好像也沒什麼難的,但真要問起大家裝置藝術是什麼?
  • 把膠帶也做成大型裝置藝術 你見過麼?
    裝置藝術家們總是腦洞大開的利用各種材料做出自己想做的藝術作品,來表達自己腦中想要的意境。
  • 裝置藝術下設專業:時尚設計?
    從裝置-人體和裝置-空間兩方面來談裝置藝術與時尚設計的結合,希望能對各位同學有所啟發。先來搞清楚裝置藝術的定義:裝置藝術=雕塑?可能同學們在平時的學習或者看展的時候多多少少都會接觸到裝置藝術,感覺好像也沒什麼難的,但真要問起大家裝置藝術是什麼?
  • 世界藝術|他用一根1500米的線,纏繞4000多次,纏出了一副人像
    今天看了一作品,真的震 驚到我了馬上去搜了作品分享給大家一根1500米的長的線能做什麼?..來!(不到1分鐘哦)默默的重複播放了幾次太神奇了從無到有用一根線織出一張人像光是看著這些線是不是感覺腦袋要炸了雖然這項作品運用了電腦計算但是用一根直線織出這麼複雜的一張張人臉圖像每個都纏繞3000-4000次也是巨大的工作量
  • 裝置藝術×生活丨藝知物當代藝術空間
    「藝知物」是一座線上虛擬藝術衍生、交流社區,以「生活美學創造者」結合藝術和生活器物,圍繞90後年輕人的興趣社區之路,發展成為國內年輕人專屬的生活社區。線下「藝知物當代藝術空間」,位於北京市宋莊藝術區,專注於推動中國年輕藝術力量的發展,為年輕藝術家的培養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