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婭·甘地:來自義大利的印度政壇女王(下)

2021-02-06 言出必行

    上篇講到索尼婭告別初戀情人到英國劍橋鎮學英語,在那裡邂逅了未來老公,時任印度總理英迪拉·甘地的長子,拉吉夫·甘地,為了愛情,不顧父親反對,遠嫁印度。婚後迅速融入大家庭,入印度籍、學印地語、穿紗麗、吃印餐,夫妻恩愛,婆媳融洽。誰也沒有想到,這樣平靜的幸福生活會被打破,而且不是一次,是三次.    
    悲劇襲來

    英迪拉一直培養的接班人不是長子拉吉夫,而是二兒子:山奇1980年6月23日,飛行愛好者山奇在駕駛新機型時遇空難身亡。家庭悲劇之餘,接班人空缺突然成了問題,目光一致轉向拉吉夫。這個從未想過從政的家庭好男人糾結了。從本性上講,他和妻子都喜歡靜靜,可母親需要幫手,一些黨內人士更是上升到了黨運國運的高度。
    1981年,拉吉夫辭去印航飛行員的工作,競選議員,步入政壇。第一次正式出訪是1981年7月29日,赴英出席查爾斯王子和黛安娜王妃的世紀婚禮。第一次委以重任,組織國際盛會是1982年亞運會。索尼婭雖萬般不願丈夫從政,也只能接受現實,默默支持。
    山奇去世時,兒子剛百日,遺孀Maneka和婆婆一向不對付,後來英迪拉遇刺後,索性鬧獨立,先是自己組建新黨,後又帶著兒子加入印人黨,當過幾個部長,現在是莫迪政府的婦女兒童部長,兒子也是印人黨議員。

    悲劇再襲

    1984年10月31日,本該寧靜的上午,厄運再次降臨這個家庭。英迪拉由於此前發起打擊錫克教分離主義的軍事行動,在官邸花園被兩名錫克教保鏢槍殺。當時拉吉夫正在西孟邦考察,聽到槍聲的索尼婭立即衝出房間,抱著倒在血泊中的婆婆大聲痛哭。

    英迪拉遇刺對索尼婭影響很大,一來婆婆一直是家中主心骨,有她在就安心。二來這起眼皮子底下的政治暗殺讓索尼婭對身處政治家庭多了份不安,有兩年都沒走出陰影。第三,最重要也是最直接的,就是對丈夫政治生涯何去何從的擔心和害怕。據說索尼婭曾哭著勸丈夫不要當總理,繼續過他們的小日子。

(英迪拉遇刺的地方)

    可事到如今,索尼婭所有的擔心和害怕都已變得不可避免。英迪拉遇刺同日,拉吉夫接任印度總理。不久後正式當選國大黨主席,並憑藉同情票在議會選舉中贏得有史以來最高票的勝利。1984年12月31日,英迪拉遇刺後兩個月,40歲的拉吉夫正式宣誓就職,成為印度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理


    索尼婭從未想過當總理夫人,真當起來卻拿捏地恰到好處,集優雅與親民與一身,對拉吉夫生活上體貼照顧,工作上從不幹政。

(不是我想黑希拉蕊,但左一真的是她。。。)

    而拉吉夫對妻子的愛意也是有增無減,出門牽手,逢人讚美,整個就是政壇恩愛秀。

    悲劇三襲

    拉吉夫任期政績褒貶不一,1989年國大黨敗選,拉吉夫卸任總理,繼續擔任黨主席。內政外交政策中對情節發展有直接影響是:斯裡蘭卡內戰後向其派維和部隊,引發泰米爾猛虎組織不滿。1987年拉吉夫訪斯檢閱儀仗隊期間,一名儀仗隊士兵曾試圖暗殺未遂,拉吉夫躲過一劫。

    可惜這樣的好運沒有常伴。1991年5月21日,拉吉夫在金奈附近的村莊走基層搞競選。晚上10點10分,回家路上,一名婦女上前行摸腳禮,趁機引爆藏在身上的炸彈。拉吉夫穿的衣服,都被炸得支離破碎。這名婦女據悉與猛虎組織有聯繫,暗殺是為報複印度在斯裡蘭卡的維和行動。

    人們說悲傷讓人堅強,如果可以選擇,我寧願不要堅強。可惜生活常常不容選擇。

    這次爆炸徹底改變了索尼婭,畫風一下子從這樣:

    變成了這樣:

    很多人懷疑她會離開這塊傷心地,回到義大利。畢竟這兒讓她失去了平靜生活,失去了婆婆,現在又失去了丈夫。

    可此時的她,不僅入了印度籍,也有了印度心。

    《小王子》裡有一段話,是狐狸被小王子馴服後說的:「你知道嗎,我不吃麵包,麥子對我毫無用處,我對麥田顏色更是一向沒有感覺,但這一切都因你的到來而改變。你走後,每當風吹麥田,麥穗起舞,麥子的顏色就會提醒我,有個金黃色頭髮的王子,曾經走進我的生命,並和我有過美好的相遇。

    印度對於索尼婭,就是這麥子的金黃色。 

    她選擇留了下來,避開公眾視線,默默撫養兒女。作為前總理遺孀、尼赫魯·甘地家族的主人,索尼婭不斷接到領導國大黨的邀請,但都拒絕了。

    接下去幾年,國大黨有些不濟,輸掉了1996年大選,一些黨內高層分道揚鑣,大佬們再度勸說索尼婭出山,用尼赫魯·甘地家族的威望重振百年老黨。1997年底,索尼婭終於同意出山,1998年當選黨主席。

    英迪拉的影子開始顯現,悲痛的歷練更是讓小宇宙爆棚,小女人變身女強人。2004年索尼婭帶領國大黨贏得大選,組成執政聯盟,鑑於義大利裔身份,最後選擇前財長辛格作為總理人選,但索尼婭的實際領導地位心照不宣2009年國大黨再勝,辛格也成為繼尼赫魯之後唯一幹滿兩任的總理。

    2014年,印人黨在莫迪領導下強勢回歸,國大黨再度退居反對黨陣營,索尼婭繼續擔任黨主席,迄今已有18個年頭,是國大黨成立以來任期最長的黨主席和印度獨立以來首位外國出生的掌門人。


    這個義大利姑娘,也許從未想過有朝一日會遠嫁印度,進入政壇,從總理夫人到一黨之首。

    她想要穩穩的幸福,生活卻給她狠狠的三擊。無論是自己選擇的南轅北轍還是生活拋來的波瀾壯闊,她都能迅速進入角色,回擊出完美的拋物線。

    看了她的故事,你還有什麼理由不堅強?

點擊查看:

索尼婭·甘地:來自義大利政壇女王的印度(上)

相關焦點

  • 印國大黨陷領導危機:「百年老店」仍難告別尼赫魯-甘地家族
    創立於1885年的印度「百年老店」、目前的主要反對黨國大黨又陷入了領導層危機。8月24日,國大黨高層在印度首都新德裡舉行了長達七小時的會議。這場「馬拉松」式會議後,印度開國總理尼赫魯的外孫媳、前總理拉吉夫·甘地之妻索尼婭·甘地未能「成功」辭去國大黨臨時主席一職,國大黨領導層又回到了原點。
  • 印度疫情告急,確診破6萬當晚,全國人為何為他祈禱
    印度斯坦時報5月11日最新消息,昨晚,印度前總理曼莫漢·辛格出現發燒症狀,被送往印度醫學科學院接受治療後,病情平穩,暫無大礙。無論是在政壇還是在民眾那裡,辛格的形象一直非常好。他是著名的經濟學家,同時也是資深政治家,作為國大黨元老,曾擔任印度總理兩個任期。辛格出身貧寒,對下層民眾的苦難感同身受,對他們的訴求也了如指掌。在他的政治生涯中,一直在為印度的農民問題奔走呼號,主張積極採取措施消除貧困。
  • 印度的精神領袖甘地,為何終日不穿衣服只著白布
    當時為了擺脫殖民者的侵略,印度出現了不少民族英雄和領袖。在這些靈魂人物中,有一個人以一身白布,手搖紡車的形象入駐中國的歷史教科書中。他就是印度最偉大的領袖,有著印度「聖雄」之稱的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這位瘦骨嶙峋思想者,終日只著一身白布,象徵受苦、純潔、抵制英貨。
  • 印度「國父」甘地罕見老照片,長期與裸女洗澡同睡卻坐懷不亂
    英國歷史學家亞當斯出版一本新書,披露印度精神領袖甘地的私生活,稱這位以堅守貞潔而聞名的印度聖雄與裸女睡覺、進行怪誕的性「試驗」。
  • [「聖雄」甘地] 的名言
    他就是印度獨立運動領導人、國大黨領袖莫 漢達斯·卡爾姆昌德·甘地。甘地出身於印度一個古老的家族。英國殖民當局嚇壞了,他們想起甘地的「非暴力」主張,便改變了策略。1931年1 月,殖民當局釋放了甘地,撤銷了取締國大黨的禁令。隨後,與甘地達成了協議:甘地改變 不合作態度,停止不合作運動,而當局則釋放政治犯,允許沿海人民煮鹽。這就是《甘地— 艾爾文協定》。《甘地—艾爾文協定》只是滿足了印度人民部分要求,印度依然沒有獲得獨立。
  • 一直不明白,為何當年甘地絕食一下,英國就同意讓印度獨立了?
    在英國的眾多海外殖民地中,印度是最大的殖民地之一。英國女王曾經讚美印度,是鑲嵌在大英帝國這頂皇冠上最珍貴和閃耀的鑽石。可見印度在英國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傳言當年甘地絕食一下,英國就同意印度獨立了,真的是這樣的嗎?
  • 索尼婭·德勞耐的繪畫
    全世界只有不到3%的人關注了  藝術視界周刊你真的真的很了不起陳粒最後還是鬆開了祝星的手傲寒好像也還是沒能嫁給馬頔抽完一支蘭州的宋冬野和他的董小姐各奔東西趙雷再也找不到他的南方姑娘貳佰的玫瑰小姐終於做了老闆娘堯十三唱完了他的北方女王
  • 繼日本之後,印度也在修改教材:1962年印度戰勝中國?
    《印度快報》2016年5月26日的報導稱,拉賈斯坦邦在面向八年級的新編社會科學教科書中,並沒有提到「印度國父」甘地遇刺的事情。 甘地遇刺,這是上世紀40年代發生的重要歷史事件,全世界都知道這件事。當時甘地遇刺,幾乎影響到了印巴分治各自獨立的進程。甘地遇刺後,英國末代總督蒙巴頓說,一定是印度教徒幹的對不對?
  • ...印度|奧斯卡|巴霍巴利|甘地傳|豆瓣|巴哈拉拉德瓦|裡茲瓦·罕|...
    除了前陣子翻紅的《誤殺瞞天記》,印度的好片可不止這些,今天我為大家精選了12部口碑與票房雙贏的印度經典影片,絕對能讓你一飽眼福。推薦理由:印度電影歌舞巔峰水準,一代印度影人的嘔心力作,英國電影學院獎提名。
  • 可愛又可怕的甘地
    甘地和家裡人是虔誠的印度教毗溼奴派信徒,是堅決不吃肉的。甘地一個同學對他說,你知道為什麼英國人這麼強大,成天欺負我們,因為他們吃肉,於是甘地開始為印度之崛起而吃肉,偷偷吃了1年甘地爸爸死了。甘地在印度成績很一般,笨笨的,想去英國學法律,將來做律師,那一年大約是1888年,四五千盧比就可以在英國呆3年。
  • 「甘地」在美國也沒倖免
    印度駐美使館外,甘地雕像遭破壞據印度《論壇報》14日報導,印度駐美國大使館外的聖雄甘地雕像12日遭到錫克教分離主義者的破壞。對此,印度駐美使館表示強烈抗議。甘地雕像(資料圖) 《印度教徒報》稱,事發當天,美國多地的錫克教青年正舉行和平抗議活動,以聲援印度農民反對農業改革法案。這場和平示威活動舉行不久,就有一批錫克教分離主義分子扛著「卡利斯坦運動」(印度錫克族分離主義的代表)旗幟以及反印度的海報和標語混入其中,他們中有一些人跳到甘地的雕像上,在上面粘貼海報實施破壞。
  • 當全世界都在反法西斯時,「聖雄」甘地建議中國放棄抗日,憑什麼
    1942年4月,在印度國內廣大群眾反英情緒高漲和日本侵略者迫近印度的形勢下,甘地提出了英國「退出印度」的口號,並先後發起了1940~1941年第三次不合作運動和準備發動第四次不合作運動
  • 印度貴族千金的世紀大婚長啥樣?
    早年英國讀書的時候結識了一起讀哲學政治經濟學的A,來自於印度甘地家族的她為人低調謙和,大一放假的時候我還在她房間借宿了一周。多年不見,一直通過網絡保持聯繫。去年年末,我受邀去印度參加她的婚禮,我作為幾千人中唯一一位中國客人,親歷印度甘地家族千金世紀大婚,雙城五日高大上超唯美印度傳統婚禮,之前看到的所謂「印度超奢華婚禮」全都小巫見大巫了。
  • 揭秘甘地的荒誕性實驗:為鍛鍊禁慾意志與兩裸女洗澡同睡
    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1869年10月2日-1948年1月30日),尊稱聖雄甘地,是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領導人和印度國家大會黨領袖
  • 印度農民激烈抗議,莫迪支持者反目成仇,反對派領導人甘地怒懟
    印度農民抗議聲浪不斷印度國會一直在支持農民的鼓動,並尋求撤銷中央農業立法。包括拉胡爾·甘地在內的反對派領導人代表團幾天前也以同樣的要求會見了印度總統。印度國會要求總統拉姆·納特·科文德幹預,要求撤銷三項農業法。
  • 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打不還手、罵不還口,70年後回看有何成效?
    早年的甘地與"非暴力"思想的雛形19世紀60年代,英國侵略殖民的魔爪依然狠狠地抓著印度的大地不放。印度人的委曲求全卻換來了英國殖民者的殘酷鎮壓。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甘地降生了。1888年,甘地留學於英國。在英期間,甘地聆聽基督教誨,把《聖經》的教義與印度國教教義相互融合。
  • 甘地夫人:「印度鐵娘子」,身中16槍,被貼身警衛殺害
    引言大家對「英國鐵娘子」柴契爾夫人或許比較熟悉,但是在離我們不遠的印度,也有一個「鐵娘子」,她就是英迪拉·甘地。她的父親是印度解放後的首位總理尼赫魯,她本人也是印度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理,英迪拉享年67歲,但她並不是自然去世,而是因為一個震驚世界的刺殺行動而去世。
  • 粉筆雕甘地食鹽長徵 微妙微肖
    圖說:印度總理莫迪(右),因桑赫優秀的作品而會見他。圖╱取自桑赫臉書 印度一名二十八歲的軟體工程師薩欽.桑赫(Sachin Sanghe),在空閒時喜愛創作粉筆微雕,迄今累積十五年的經驗,但他的微雕技巧卻是無師自通、一步一步從錯誤中摸索而來,作品主題從神像、人像、節慶到建築都有,維妙維肖,讓人讚嘆。
  • 甘地也被抗議者稱為法西斯和種族主義者,英國市長拒絕拆毀其雕像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英國萊斯特市長拒絕拆除聖雄甘地的雕像,儘管這位以非暴力抵抗而著稱的印度名人被抗議者指控為「法西斯主義者、種族主義者、性侵者」。一份網上請願已經收集了6000多個籤名,要求當地當局拆除這位宣揚非暴力的印度獨立領袖的雕像。這座雕像是2009年當地社區通過籌款而豎立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