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國父」甘地罕見老照片,長期與裸女洗澡同睡卻坐懷不亂

2021-12-28 紅潮網

 

英國歷史學家亞當斯出版一本新書,披露印度精神領袖甘地的私生活,稱這位以堅守貞潔而聞名的印度聖雄與裸女睡覺、進行怪誕的性「試驗」。

甘地最後幾年,陪伴在他身旁,照料他生活的阿芭拉(左)和馬努(右),這兩位小美女,當然也參與了甘地的禁慾修煉。

題為《甘地:赤裸裸的雄心》的這本書已在英國發行,不久後也將在印度銷售。由於甘地被印度人視為國家的驕傲,因此該書必然會引起一場風波。

在甘地去世60多年後,亞當斯閱讀了他幾百頁的著作,查閱了有關資料。對這個被視為聖人和印度之父的歷史名人的隱秘生活進行了研究。

甘地一向以簡樸的生活和拒絕尋歡作樂聞名,他對性苛刻而又不同尋常的態度為眾人所知。他自己曾寫道,在他父親1885年去世時,他與15歲的妻子卡斯特巴行房,對此他感到厭惡。有四個孩子的他在晚年生活中,不準已婚夫婦在他修行的住所過性生活。他教育男人有性衝動時洗冷水澡。

亞當斯在接受法新社電話採訪中說:「當你閱讀甘地描寫他性生活的文章後就會發現,他早期有著非常正常的性生活,同地球上幾乎所有的人一樣。

蔣介石夫婦訪問印度時與甘地會晤,蔣一向對周邊被西方殖民者統治國家的民族主義和獨立運動充滿了同情和理解,包括印度。

從1900—1906年,甘地有過兩次禁慾。這兩次的動機主要是為了避免生育。甘地認為動機不是最高尚的,所以導致了失敗。1906年的南非爆發了祖魯人反對英國人的「叛亂」。甘地在納塔耳政府中供職,這份工作使他產生了自我控制性慾的強烈想法。在「平叛」的六個星期中,禁慾的念頭在甘地心中越來越強烈。

於是在1907年仲夏的一個晚上,甘地莊嚴地向妻子加絲杜白立下了節慾的誓言。這時的甘地三十七歲,正值壯年的他性生活便正式結束了。

時過三十年,甘地六十七歲的一個晚上,他睡夢醒來之後發現了自己的性慾衝動。後來他供認:「這是我一生中最痛苦的時刻。」為這件令人誠惶誠恐的事情,他感到詫異不解,心神不安,發誓六周內緘口不言。這次噩夢是邪惡力量對其精神力量的挑戰。他決心奮起應戰,堅忍不拔地堅持下去。

為了徹底根除自己身上一切慾念的殘餘痕跡,甘地進一步加強了與女性接觸的機會。每天他都吩咐一位年輕的女子為他按摩。他往往一邊接受按摩治療,一邊和來訪者交談,或者和國大黨領導人討論問題。此外甘地還和侄孫女摩奴同床就寢數夜,甘地恪守他的禁慾誓言,摩奴遵守其貞潔表白。他們安然入睡,心裡充滿母女之間的綿綿純潔情意。

甘地曾經這樣說過,對於真正的節慾主義者來說,他們的生殖器僅僅起到象徵性的作用,而決不能產生其他功能。他們的精液能轉變為強大的動力,輸往人體的各個部位。一位盡善盡美的節慾主義者必須能夠睡在赤身裸體、花容月貌的女性身邊,但絲毫不為其豔麗姿色而心蕩神搖。

事實上,同他給人的禁慾形象相反的是,甘地晚年經常跟一些年輕性感的女人一起洗澡,他也經常與一個或幾個追隨者同睡一床。不過,亞當斯說,他尚未找到甘地與任何女人交歡的證據。亞當斯推想,「我的解釋是,他期待這些女人給予他刺激,從而他可以表現出抗拒。」

他說:「甘地想要知道,性慾能否被控制,因為他感到這是一個非常強的力量。」

亞當斯說,甘地在活著的時候,人們常談論他這些事。但是在他於1948年被暗殺以後,這些事就被他國家偶像的光環所掩蓋了。

相關焦點

  • 揭秘甘地的荒誕性實驗:為鍛鍊禁慾意志與兩裸女洗澡同睡
    他是現代印度的國父,也是提倡非暴力抵抗的現代政治學說——甘地主義的創始人。他的精神思想帶領國家邁向獨立,脫離英國的殖民統治。他的「非暴力」的哲學思想,影響了全世界的民族主義者和爭取能以和平變革的國際運動。  除了非暴力抵抗思想,甘地還有強大的自制能力,其一生都在跟人性做鬥爭。
  • 印度的精神領袖甘地,為何終日不穿衣服只著白布
    當時為了擺脫殖民者的侵略,印度出現了不少民族英雄和領袖。在這些靈魂人物中,有一個人以一身白布,手搖紡車的形象入駐中國的歷史教科書中。他就是印度最偉大的領袖,有著印度「聖雄」之稱的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這位瘦骨嶙峋思想者,終日只著一身白布,象徵受苦、純潔、抵制英貨。
  • 當全世界都在反法西斯時,「聖雄」甘地建議中國放棄抗日,憑什麼
    而被泰戈爾稱之為「聖雄」的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印度國父,卻公開聲明:「假如中國人有我這樣的非暴力信念,就不需要和日本人一樣的最新毀滅手段。中國人可以告訴日本人,『帶著你們的毀滅手段來吧,我們以兩億人給你,可是剩下的兩億人我們是不會屈服的。』」
  • 快來印度火車站,邀請小夥伴一起免費看片
    印度作為人口大國,在大部分人的印象裡就是髒亂差,強姦率高。除了法治的原因外,另外一個導致強姦率高的原因,其實是印度的性壓抑比中國還嚴重。 谷歌為了拓展業務,在印度巴特納火車站提供了免費WIFI,是的,你想的沒錯,在印度最繁忙的火車站,來來往往的路人都在使用谷歌的免費wifi---看黃片。他們看什麼類型的呢?
  • 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打不還手、罵不還口,70年後回看有何成效?
    --甘地是印度著名的政治領袖,被印度人稱為"國父"、"聖雄"。
  • [「聖雄」甘地] 的名言
    他就是印度獨立運動領導人、國大黨領袖莫 漢達斯·卡爾姆昌德·甘地。甘地出身於印度一個古老的家族。甘地和他的信徒們在海邊堅持了三個星期。每天清晨,他們先在海邊祈禱,然後,打來 海水、蒸煮、分餾、過濾、沉澱。勞動是艱苦的,對於由於多次進行絕食鬥爭而疾病纏身, 此時已是60歲開外的甘地來說更不輕鬆。但他自始至終參加勞動,直到被捕入獄。 印度各報對甘地的「食鹽進軍」進行了廣泛報導。沿海各地紛紛響應甘地的號召,自製 食鹽。
  • 印國大黨陷領導危機:「百年老店」仍難告別尼赫魯-甘地家族
    創立於1885年的印度「百年老店」、目前的主要反對黨國大黨又陷入了領導層危機。8月24日,國大黨高層在印度首都新德裡舉行了長達七小時的會議。這場「馬拉松」式會議後,印度開國總理尼赫魯的外孫媳、前總理拉吉夫·甘地之妻索尼婭·甘地未能「成功」辭去國大黨臨時主席一職,國大黨領導層又回到了原點。
  • 印度最奇葩的苦行僧:拋棄貌美妻兒不顧,47年來時刻高舉著右手
    印度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如今的印度擁有眾多人口,但是卻是個並不發達的國家。在印度,貧富差距極大,有錢的人住著極盡奢侈的大房子,有著成群的傭人圍繞。而窮人卻只能住在棚子裡。在印度,現在還時常能夠看到女人在路邊,用骯髒的水洗衣服或者是洗頭髮,這在我們看來,都是很不可思議的事情。
  • 可愛又可怕的甘地
    甘地和家裡人是虔誠的印度教毗溼奴派信徒,是堅決不吃肉的。甘地一個同學對他說,你知道為什麼英國人這麼強大,成天欺負我們,因為他們吃肉,於是甘地開始為印度之崛起而吃肉,偷偷吃了1年甘地爸爸死了。甘地在印度成績很一般,笨笨的,想去英國學法律,將來做律師,那一年大約是1888年,四五千盧比就可以在英國呆3年。
  • 甘地|以受苦的愛作「真理堅持」的抗爭手段化解憤怒與憎恨
    甘地是印度國父,他在世時已經被尊稱為「聖雄」(Mahatma),其民族主義思想與非暴力的民主運動進路,影響了世界的抗爭者,包括前南非總統曼德拉(Nelson Mandela)與非裔美國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上帝即真理甘地生於印度教家庭,但他本人沒有特定的宗教信仰,對印度教、基督教等宗教都有研究。
  • ...印度|奧斯卡|巴霍巴利|甘地傳|豆瓣|巴哈拉拉德瓦|裡茲瓦·罕|...
    除了前陣子翻紅的《誤殺瞞天記》,印度的好片可不止這些,今天我為大家精選了12部口碑與票房雙贏的印度經典影片,絕對能讓你一飽眼福。甘地傳Gandhi導演: 理察·阿滕伯勒編劇: 約翰·布瑞雷主演: 本·金斯利 / 坎迪斯·伯根豆瓣評分:8.61893年,24歲的甘地(本•金斯利飾)受邀前往南非任律師職,決心在當地帶領印度移民開展非暴力不合作的抗議活動,並因此入獄。
  • 繼日本之後,印度也在修改教材:1962年印度戰勝中國?
    印度篡改歷史的謊言列舉: 謊言一,1962年中印戰爭印度獲得勝利。 據《印度時報》8月10日報導,印度中央邦教委所轄的多所學校的梵文教材中赫然寫道:「眾所周知的1962年中印戰爭,其結果是印度戰勝中國」。 「1962年同中國的戰爭,儘管印度士兵戰鬥到最後一人、最後一刻,但中國取得了勝利」。
  • 「甘地」在美國也沒倖免
    印度駐美使館外,甘地雕像遭破壞據印度《論壇報》14日報導,印度駐美國大使館外的聖雄甘地雕像12日遭到錫克教分離主義者的破壞。對此,印度駐美使館表示強烈抗議。甘地雕像(資料圖) 《印度教徒報》稱,事發當天,美國多地的錫克教青年正舉行和平抗議活動,以聲援印度農民反對農業改革法案。這場和平示威活動舉行不久,就有一批錫克教分離主義分子扛著「卡利斯坦運動」(印度錫克族分離主義的代表)旗幟以及反印度的海報和標語混入其中,他們中有一些人跳到甘地的雕像上,在上面粘貼海報實施破壞。
  • 索尼婭·甘地:來自義大利的印度政壇女王(下)
    上篇講到索尼婭告別初戀情人到英國劍橋鎮學英語,在那裡邂逅了未來老公,時任印度總理英迪拉·甘地的長子,拉吉夫
  • 印度農民激烈抗議,莫迪支持者反目成仇,反對派領導人甘地怒懟
    印度農民抗議聲浪不斷印度國會一直在支持農民的鼓動,並尋求撤銷中央農業立法。包括拉胡爾·甘地在內的反對派領導人代表團幾天前也以同樣的要求會見了印度總統。印度國會要求總統拉姆·納特·科文德幹預,要求撤銷三項農業法。
  • 共產主義旗幟飄揚在印度首都街頭,莫迪這回可是騎虎難下
    雖然印度一直以來都受到西方國家的期待,認為是所擁有的政治制度是「亞型民主制度的典範」,並且其擁有著十幾億人口,潛力巨大,但是一直以來印度的發展都不及中國,雖然在新興國家當中佔有一席之地,然而這主要的原因卻只是因為印度有著巨大的人口紅利而非政治制度。
  • 晚清罕見真實老照片:百年前的窮人生活是這樣子,讓人心酸!
    晚清罕見真實老照片:百年前的窮人生活是這樣子,讓人心酸!晚清窮苦人家,母親帶著孩子流落街頭,可能,越窮越生,越生越窮吧。 晚清罕見真實老照片:婦女坐在地上眼光目視前方,臉上浮現出淡淡的憂傷,與她為伴、在她聲旁的是一隻母雞,生活艱辛貧苦。
  • 晚清慈禧罕見老照片:有一行為很奇葩,還有個很荒唐的特殊嗜好
    晚清慈禧罕見老照片:慈禧即孝欽顯皇后,是鹹豐帝的妃嬪,同治帝的生母,鹹豐帝死後,慈禧和慈安兩宮並尊,稱聖母皇太后,後來奪取政權垂簾聽政,是晚清的實際統治者。圖為晚年的慈禧。
  • 粉筆雕甘地食鹽長徵 微妙微肖
    圖說:印度總理莫迪(右),因桑赫優秀的作品而會見他。圖╱取自桑赫臉書 印度一名二十八歲的軟體工程師薩欽.桑赫(Sachin Sanghe),在空閒時喜愛創作粉筆微雕,迄今累積十五年的經驗,但他的微雕技巧卻是無師自通、一步一步從錯誤中摸索而來,作品主題從神像、人像、節慶到建築都有,維妙維肖,讓人讚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