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情於山水之間

2020-12-21 騰訊網

寄情於山水之間

原鐵道兵嫩江基地機械連褚麗君

北方的秋天似乎來的匆匆忙忙,昨日還是短衫彩裙,只是一夜秋風,便吹走了燥熱,早上推開窗,一縷清涼的風擠進來,讓人舒爽愜意,太陽不再兇巴巴的了!變得溫暖而柔情,秋天的陽光真好!那秋天的山呢?秋天的水呢?一定會更好吧!終經不住秋風的呼喚,走進山,親近水,體驗秋的婉約,秋的美 ,與秋擁抱!

渾江位於吉林省東南部和遼寧省東北部,是鴨綠江支流,發源於吉林省渾江市龍崗山脈望火樓北側,渾江自東北向西南流經白山市後經通遼市及遼寧省的桓仁,寬甸縣在下露河渾江口注入鴨綠江。

歲月是一條河,躍動著我的歌,江河日夜不停的流淌著,浪花是它的笑,不管前面有什麼艱難險阻都不能阻止它前進的腳步,我們不是也一樣嗎?懷著希望向前走,因為我們相信生活還有詩和遠方!

最美渾江第一灣

渾江口是中朝邊境遼寧省最東端,這裡四季分明,氣候宜人,民風淳樸,青山綠水,景色秀美,」一眼看兩國,一腳踏三界」 被譽為」北方的香格裡拉」

在照片的右邊是鴨綠江,江的對岸是朝鮮,左邊是渾江,在寫有「渾江口」的山後面是吉林省 ,前面是遼寧省,這裡是兩國,兩省,兩江交匯處。

渾江水非常清澈 ,青山倒映在水中,白雲倒映在水中 ,仿佛要將這世間的美好都擁入懷中,岸上青草悽悽 ,牛羊悠閒的享受這美好的一天!

那掩映在林中的小村莊飄出嫋嫋炊煙,溫暖了多少春夏與秋冬 ,那渾江邊的小屋,似散落在江邊的珍珠,訴說著歲月的清靜與寧謐!

有誰知道這個世界上有多少條路,又有誰能說出自己走了多少條路,世界上的路有平坦筆直的大路,也有蜿蜒曲折的小路,還有可以風馳電掣般行進的高速公路,可我只喜歡那一路風景的小路,喜歡路邊的山 ,喜歡一路跟隨的小溪和大川!

看到哨碑 ,心裡踏實,正是因為有了為祖國,為人民日夜站崗的解放軍戰士 ,才有了我們幸福寧靜的生活,是他們為我們付出了青春和熱血,守護祖國的平安,衷心的道一聲:辛苦了!

這座普通的橋連接著遼寧省和吉林省,走過這座橋就是吉林省了!便捷的交通讓世界變小了!

錦州筆架山有三峰,二低一高 ,形如筆架,因此得名筆架山。

從岸邊到筆架山跨海1.8公裡,有一條通往筆架山的路 ,俗稱「天橋」,傳說這是天上的仙女看到小島上的人們來往陸地不方便,便為小島上的人造了這座「天橋」,天橋隨著潮漲潮落而時隱時現,每當落潮時,海水慢慢的向兩邊退去,通道便像一條蜿蜒於海中的巨龍 ,浮現於水中,潮水落盡,天橋便會顯落出來,遊人可以沿此段沙石路直通筆架山,漲潮時,海水會從兩邊向天橋夾擊而來,天橋在海水中逐漸變窄,直至完全隱去。

仙女造橋雕塑

紅海灘位於盤錦大窪區趙圈河鎮,渤海灣東北部,遼河三角洲內,是一處著名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景區旅遊車

紅海灘是由一棵棵纖柔的鹼蓬草織就的,它每年四月份長出地面,初為嫩紅,漸漸的變深,它不為人播種,耕耘,一叢叢,一蓬蓬在鹽鹼滷漬裡,年復一年的生生死死,死死生生,雖然刺骨的海風吹著它,苦澀的海水浸著它,可它依然在光陰荏苒中,釀造出一片火紅的色彩,在每年的十月份,它的顏色更加鮮豔。紅海灘是活的,灘涂每年以50米的速度向海裡延伸,紅海灘始終追趕著海浪的足跡,一步步走向海裡,追隨著生機與希望。

葫蘆島龍灣海濱景區自1990年建成,這裡地跨葫蘆島龍港區和興城龍灣區,景區內山海相接,海岸彎曲,漁舟綽綽,景色秀麗,風光迷人,是全國唯一的自然海灘 ,2003年評為國家4A 級景區。

在海邊的西北坡上建有望海樓,登高遠眺,雲水茫茫,海天一色 ,猶如身處人間仙境。

  望海樓的南面坡地上建有隨山勢蜿蜒曲折的上下兩層均可觀海的觀海長廊。

觀海長廊的下層

自然世界四季輪迴,春時嫩芽點綴,夏來綠蔭圍湖,秋至彩林滿目,冬看雪裹山巒,正是因為四季分明,我們的人生才能看到如此多的色彩,如果只是千篇一律的春暖花開,其實也是一種遺憾,秋風是一雙神奇的手 ,把大地描繪得如此色彩斑斕 ,讓我們的眼睛捨不得眨一下,唯恐落下一處美景,秋風吹響了冬天的號角,也許不用多久,大地將是一片冰封雪飄,我們將再也看不到秋的模樣,但那只是秋天在寒冬來臨之前,把自己的生命掩藏起來,在冬日的雪被下積蓄力量,等待下一個春日裡,再一次揮灑與鋪張,金色的秋天是一首歌,但是我更相信雪裹山巒,不染阡塵的冬天也一定是分外妖嬈的!

我們不可能看遍世界的所有美景,可是在這個秋日裡,我看到了這個世界是多麼美 ,我是那麼幸福!

我們的人生也如這四季一樣,有年輕時候的神採飛揚 ,有中年時候的負重辛勞 ,有晚年時候的沉穩豁達 ,我們的一生如同旅行,在旅行的路上有快樂,有痛苦 ,有希望 ,也有過失望,但是不管怎樣,我們始終向前走,因為我們知道,這些都是我們的生活所必須經歷的,當你走過一程又一程的時候,你會發現,前面一定有美景等著你!

在這個秋天裡,我與光陰對話,我與草木深情相許,在這山水之間尋找溫暖和愜意,我是熱愛它們的, 想必它們也是愛我的!

責編:方迎欣《白浪情》

相關焦點

  • 捷映|寄情於山水之間,寄山水於短視頻中
    山水風光,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騷客的喜愛之地,時至今日,名勝古蹟,自然山水更是人們日常旅行的喜愛之地,不僅可以去領略大自然的造化鍾神秀,天地的鬼斧神工,更能寄情於山水,追尋心中的那一片桃花源。山水有情,不僅是大自然的萬般變化,更是人把情感寄託於山水,才造就了這引人入勝的無限風光,每一幅秀麗的畫面,不僅是自然的傑作,更是作者真實的內心情感。旅行的意義在於沿途的每一處風光,都是內心情感的一份表達。
  • 寄情於山水之間——精品山水畫折射人生感悟
    提筆繪山水,抒情天地間。山水畫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的最愛,是畫家對大自然景色的讚美,也是對人生感悟的一種刻畫。古語有云:江山美如畫,人生苦無涯。這大好的河山與柴米油鹽的生活一對比,往往能折射出許多對人生的感悟與體會。今天與大家分享幾幅精品山水畫,一起來品讀畫中的人生感悟吧。
  • 寄情於「山水」之間,用鋼筆書寫情懷
    於是,筆者最近也入手了兩款筆下文創最新推出的一款「山水鋼筆」,作為顏值控的筆者最初還是被這款裝滿山水詩意的鋼筆的情懷所吸引。▼古風古韻 眾所周知,山水畫是中國特有的書畫。山水鋼筆的外包裝盒給人的第一感覺及類似於中國古代文房四寶中的墨盒一般,類似於黑色的墨盒的包裝盒上還有漢字中的一些書寫筆畫,慢慢的中國風。
  • 寄情於山水之間,相忘於江湖之上
    漸漸明白,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糾纏於俗世的紛擾,不如寄情於山水之間!最近兩年,告別了前些年繁忙而熱鬧的生活,日子逐漸歸於悠閒與寧靜。曾記得學習時有個蘇州的老教授這樣說:「蘇州是需要靜下心來才能發現美的地方!」是的,匆忙的腳步怎會看清周遭的一切美好的事物?世間從來都不缺乏美,缺乏的是發現美的能力!
  • 寄情於山水之間——畫家王寧滿紙雲煙,洋溢山水之美
    山水畫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具東方氣質的藝術門類,是藝術家情感的外化,這也是我們常說的「寄情於山水之間」。如果你對王寧的山水畫有足夠的了解,你就會發現他的山水畫裡充滿著他的柔情與豪邁。遊歷祖國大江南北,山川湖海,每一次遠遊都充滿著對藝術的無限追求,飽覽大好河山,胸中山水奇天下,所作青綠山水,峰巒雲影,處處令人神往,呈現連綿的氣勢。用筆精微,設色妍麗,工而不刻。筆墨基礎紮實,法度嚴謹,構思精妙,把絢麗的色彩同水墨協調起來,不拘一格,自成一派。
  • 「寄情山水」與園林的關係
    可以說「天人合一」對士人們潛移默化的影響,讓他們發現了大自然山水風景之美。對美麗風景的自覺開發,揭開了古老的自然崇拜、山川祭祀的神秘外衣,逐漸地在士人圈子裡滋生了熱愛自然山水風景的集體無意識,導致遊山玩水這一現象,成為一種風尚。士人為官做事之時,仍不忘山水之樂,一旦為官失意往往寄情山水。因此,名山大川無不留下各種士人的遊蹤。
  • 王可峰:寄情山水間
    王可峰,山東濟南人,師從段濟渝先生學畫,研修於山東美協山水、花鳥培訓班,進修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主題性花鳥高研班 。現為濟南市美術家協會會員,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其畫擅山水,兼工寫花鳥。其山水不局限於師承某家某派,而廣泛師法歷代畫家之長,將傳統的筆墨技法加以變化,又注重師法造化,從大自然吸取創作源泉,並完善表現技法。作品筆法流暢凝重,鬆柔秀拙,用墨濃淡乾濕,或筆簡色淡,或濃重滋潤,酣暢淋漓,極盡變化;構圖新奇,無論是全景式場面宏闊,還是局部特寫,都表現出景物突出,變幻無窮。
  • 與詩人寄情於山水,品人之情感
    古代詩人在鬱郁不得志時,大多喜歡借怡情山水,聊以忘憂。今天雪陽要給大家講解幾首古代詩人寄情於山水的古詩,品味詩人所體現的情感。第一首詩是常建的《題破山寺後禪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由於詩人的仕途失意,所以寄情山水,遊覽名山古剎,雲遊四海,尋幽探勝。這首《題破山寺後禪院》題詠的是佛寺禪院,抒發的是作者忘卻世俗、寄情山水的隱逸胸懷。此詩抒寫清晨遊寺後禪院的觀感,以凝鍊簡潔的筆觸描寫了一個景物獨特、幽深寂靜的境界,表達了詩人遊覽名勝的喜悅和對高遠境界的強烈追求。所以這首詩感覺起來有點想我們現在遊覽名勝後寫的觀後感,寫的同時更加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 縱寄情於重慶山水之間,這些新晉4A景區,去了才知道這麼美!
    高山、峻岭、峽谷、流水構成一幅完美的山水畫卷,遊覽路線全程都是下行的道路,層層深入,讓人神往。春日的武隆,仙女山、天生三礄、芙蓉洞等,都非常適合帶上家人遊玩。04墊江愷之峰旅遊區愷之峰旅遊區位於墊江太平鎮,以山水牡丹為主題,是西南地區最大的「山水牡丹、藥用牡丹」核心種植基地
  • 美術教師資格證面試教案:《寄情山水》
    山水畫,簡稱「山水」,中國畫的一種,描寫山川自然景色為主體的繪畫。為了幫助考生能掌握美術《寄情山水》一課,備考全國教師資格證考試,特整理了此課教案,供各位考生參考!
  • 兩世歡:阿原景辭寄情山水的生活是什麼樣的?三件小事一定在其中
    「我想跟阿辭一起,活到白髮蒼蒼」,因為景辭身體的緣故,阿原和景辭選擇離開京城,去寄情山水。《兩世歡》雖然結束了,但觀眾對它的喜歡還遠沒有消散。那麼,寄情山水的阿原和景辭生活會是什麼樣子呢?所以在今後寄情山水的日子裡,景公子和阿原一邊遊山玩水,午後或黃昏前,景公子煮一鍋稚雞湯,和阿原相約桃花樹下,「一碗雞湯,兩個小勺」何等肆意安然!不話桑麻繡鴛鴦如果說稚雞湯是《兩世歡》的一種特殊標誌,那麼鴛鴦荷包/鴨子荷包可以作為阿原和景辭所有愛恨情仇的外化符號。
  • 《知否》原著:明蘭陪顧二遠離京師寄情山水,齊衡終究是後悔了
    我們從馬斯諾需求理論分析一下為什麼齊衡終究是後悔了。遠離京師寄情山水,不僅遠離了爾虞我詐的官場,保得自身性命,而且田園生活更加讓人心情愉悅,不受封建思想所束縛,再也不要把腦袋拴在褲腰帶上,你說齊衡能不羨慕嫉妒恨嗎?
  • 文壇盟主歐陽修,究竟是真的寄情於山水間,還是迫於無奈
    但是晚年間他做了什麼被迫辭官回家,他又真的能做到他所說的「寄情於山水之間麼」?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歐陽修那些鮮為人知的故事。歐陽修出生於北宋時期人才輩出的四川綿陽,他的父親在綿陽軍隊中任職,生下他的時候,已經接近六十歲了,所以對歐陽修是寵愛有加。但是好景不長,歐陽修四歲的時候父親病重死去,從此只剩下歐陽修和母親相依為命。於是歐陽修的母親帶著他去投奔自己的叔叔。
  • 養生當放縱於山水之間 水聲養耳綠草養目
    智者愛山,仁者愛水,古人寄情山水之間,尋找那份閒適,在品味大自然的時候,發現了養生的秘訣。
  • 寄情山水寫山魂一一中國美協會員李發鶴山水作品賞析
    作者:墨笑導語:當代實力派畫家李發鶴,精於國畫,尤擅山水。自幼鍾愛丹青,數十年來,拜摹名家,承其精髓;師法自然,中得心源;博採眾長,融會貫通,師古圖新,匠心獨運,自成畫風。在清華美院高研班深造,結友從師,筆耕心修,筆描心畫,悟道修禪,遊歷群山,以自然造化,寫生與感悟結合,運用道家風水構圖創作,傾情展現大美山河,寄情山水人文筆墨之間,投身書畫幾十載,作品多次在全國書畫展覽中獲獎,秉承傳承、傳播、交流、發展的精神,以傳世的標準要求自己,精謹慎嚴,探索立格,力求創作人們期待的書畫作品!堅信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的美術作品才會激勵人、感染人、鼓舞人。
  • 中考語文常見的古詩中思想感情:寄情山水
    寄情山水 1、田園的悠閒 王維《山居秋暝》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反映了詩人安靜淳樸生活的理想和對汙濁官場的厭惡。 2、昔盛今衰的感慨 姜夔《揚州慢》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過春風十裡,盡薺麥青青。
  • 《田園的憂鬱》:寄情山水只能暫解煩憂,徹底解脫仍需自己努力
    而佐藤春夫受到田園詩人的影響不是淺顯的、表面的,他也把田園詩人那一套寄情山水來排憂解愁的方法摻入了自己的思想中。因此在《田園的憂鬱》中,他直截了當地坦言,男青年就是受不了都市生活的喧囂瑣碎,才選了一個偏僻的鄉村來靜養。「他把自己比喻成一個「回頭的浪子」,他生活在令人窒息的大都會中心,心裡早就渴望著能有皈依溫情而平凡的自然界的一天。」
  • 蘇軾人生最低谷,心情鬱悶寄情山水,寫下以愛之名的抒情名篇
    導語:蘇軾人生最低谷,心情鬱悶寄情山水,寫下以愛之名的抒情名篇欲加之罪蘇軾一輩子作詞無數,他的很多首詞都可以稱得上經典。當他因為烏臺詩案被貶之後,他的作品就變得更加深沉。蘇軾太善良了,一直都是以君子之腹度小人之心,直到發生了烏臺詩案。
  • 翡翠山水牌: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寄於翡翠山水牌也
    古往今來,在文人雅士的創作靈感中山水的重要性無可替代,寄情於山水,抒發胸臆,成就無數詩詞書畫佳作。而這些名作也成為了玉雕師的靈感「繆斯」,刀尖飛舞,集詩、詞、畫於一體的翡翠山水牌,妙然出世,或清新雅致、或大氣磅礴、或意境悠遠,寫意超然。
  • 國畫:寄情於山水之間,醉心於茶飲之事
    陳伯奎《秋江攬勝》場景展示圖陳伯奎,自幼酷愛繪畫,專攻國畫山水,兼工筆、寫意、花鳥、人物,不慕榮利,勤奮好學,努力探索,潛心創作,持之以恆,在原有繪畫基礎上大膽創新涉及山水、花鳥、人物、抽象等探討及創用手指畫梅花,葡子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