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老建築,精心選豆,包裝設計,散步地圖,掛耳套組……我們度過每一天和咖啡有關的日子,也是期待與大家相識的一日。
我們曾在一個盛夏,給大家介紹了大井巷周圍的7家飯館小吃(🔗偶爾,也想遛個班),並將它們收錄在「大井巷散步地圖」中。立春之後再次出發,去了地圖上標記的其他,也發現了地圖之外的好味,為常被問起的「周圍有什麼好吃的呢」,準備了一些答案。
鳳凰山腳下的鄰居,大井巷裡的對門。查文和豔豔總是熱情地招呼我們過去喝茶,「最近新到了野放龍井紅啊」,「白茶煮好了,快來喝一杯暖一暖。」
茶客廳出品的一壺茶飲,用蓋碗萃取了茶味最佳的三道,有時喝到特別中意的,也買了茶葉送人或是自喝。除了純茶湯,也有幾道茶味特調,適合嘗鮮,也適合轉換心情。
一杯特調甜蜜蜜,奶香烏龍茶底,自己熬製的金橘雪梨凍,還有一層奶蓋。
認真算來,茶客廳正式營業也才幾個月,早就多次登上了各個社交媒體的首頁,不定時出現的店長波波也接待了很多的回頭客。好茶配上舒適的空間,一樓可隨意落座,二樓是需要提早預約的榻榻米雅間。
從鼓樓走出,馬路對面就是這家美慄周記,剛好遇上炒慄子的時候,還未過馬路就聞到了慄子飄香。慄子最講求熱呼呼,炒好後就趕緊裝進紅色棉被裡保溫,掀開一角要取慄子稱重時,熱氣不住地往外冒。
再往前走幾步,就是三毛烤雞了,烤雞、酥魚、素燒鵝、各種涼拌菜,適合加餐也適合下酒。
若是走出鼓樓不過馬路,右拐進十五奎巷裡,右手邊接連就是幾家館子,新周記、四灶兒、老弄堂、魚宇居酒屋,隨意選了家四灶兒進去。
店鋪不大,除了一個大圓桌外,不過六七張小方桌,有住在附近的大爺過來約飯聊天喝酒的,也有聚餐閒聊的三兩好友。四灶兒的每道菜份量很大,特別適合多人聚餐,這樣一次便能吃到多道美味。今日,是醉湖蟹打頭,廣式菜心鮮嫩,酒釀饅頭紅燒肉讓人有點貪嘴的停不下來,羊雜鍋仔熱氣騰騰的可下飯了!
再讓我們回到鼓樓,就是中山南路的口子上啊,沿著中山南路往南走,有一家經常排隊的館子,就是遊埠豆漿,現做的招牌燒餅、油條,不管是外帶還是店內吃,都得從隊伍的最末開始等一等。
吃點鹹豆漿啦、豆腐腦啦、拌麵啦、小餛飩啦這些,倒是可以直接點了單尋個空位就行了。牆上的「鹹豆漿請勿攪拌」、「拌麵請儘快食用」仿佛是兩道開啟美味的咒語,照著做就收穫地道杭味了吧。
再沿著中山南路往南,直到一條叫做「城隍牌樓」的巷子,煙火氣可就更旺了,早上來往的是拎著新鮮蔬菜大塊五花肉、提著醬鴨亮增增水產的人。周萍粽子店到今年已是第十七個年頭,年前的時候,店裡的生意很是紅火,來買粽子的就是採購年貨帶回老家的人,一買就是二三十隻,到了中午好幾個口味的粽子就不多或是售完了。
一隻巨大的粽子作為一人食也有些負擔,蜜棗粽子、蛋黃肉粽子、赤豆粽子、白米粽子,都是老底子的那種味道,沒有新奇的花樣,但總是最耐吃的。
杭州人愛吃麵,周萍粽子店的左右有好些麵館,孫記、榮興,往巷子裡走快到十五奎巷交接處,有一家牛小隆牛肉麵館,開店也早已過了十個年頭,附近的人常來打包牛筋、牛雜、牛肉,回家做個湯切個小菜。除了牛肉麵、牛雜粉絲,店內還有牛肉火鍋,配上一碟鳳爪,冬日裡來想必是美滋滋了。
藏匿在後市街裡的這家蔥包檜兒,是曾經在附近就讀高銀巷小學的朋友們極力推薦的,高筋麵粉製作的麵皮韌勁足,薄皮裡的蔥與油條是最經典的搭配,辣醬甜醬自選。葉阿姨在自家門口支起的攤位,從02年便開張了,若是現吃,偶爾你可能會碰上用高數課本內頁包裹的一對蔥包檜兒。
查小文茶客廳
大井巷7號
四灶兒
十五奎巷39號
美慄周記
中山南路
三毛烤雞
中山南路455-457號
遊埠豆漿
中山南路380號
周萍粽子
城隍牌樓巷17號
牛小隆牛肉麵館
城隍牌樓4牌樓2號
蔥包檜兒
後市街44號小區對面
Random旗下食物品牌,提供優質穩定的精品咖啡產品,及自主研發的零售小食。我們尋找四季食材風物,輔以設計的語言,傳遞健康、隨心的生活態度。
2015年成立於中國杭州,期望打造一個結合食物與設計的多元品牌,旗下有食物類品牌Ceremorning,與設計類品牌Random Play。我們尋找健康、有品質的食材風物,輔以設計的語言傳遞用心生活的理念。同時,我們也不斷發掘來自國內外獨立設計師的作品,為公眾推介美好的日用品。
➊
Ceremorning | Random Play
TUE - SAT 12:00 - 18:00
Instagram randomdesignstudio
Weibo ceremorning | random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