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歲月」大椎穴上的血蘑菇

2020-12-23 用三隻眼看世界

每當我用雙手的大拇指按摩好風池穴以後,總是會有意識地撫摸一下頸椎上的大椎穴。雖然,大椎穴上的那塊曾經用青春的力量和血液供養的血蘑菇,早已被血液初始的記憶修復的無影無蹤。腦海裡卻總會飄來「哈腰哈腰掛呀!嘿呦!上海娃呀!嘿呦!抬起頭呀!嘿呦!挺腰起呀!嘿呦!往前走呀!嘿呦!嘿呦嘿呦!嘿呦!」。此時,我會閉上眼睛,靜靜地默誦著這個鏗鏘有力,雄渾悲壯的裝車號子。那是八個男子漢齊聲合唱的天籟,那是與天若日的陽剛氣概!

眼前浮現出一幅白雪皚皚,冰天雪地的深山老林。一堆熊熊燃燒著的篝火直衝雲霄,爆出噼裡啪啦的火星。一條凍板道上已經停滿了等待裝運元木的卡車,五六位駕駛員正在烤火。拖拉機不斷地從林子裡牽引出整根整根的原條。兩臺造材的油鋸噴出的青煙與白色的鋸末混雜在一起飛揚。一輛裝運的卡車已經搭上了兩塊六米長的白松跳板,小工已經撒上了防滑的爐灰。只聽得大肩頭槓的號頭一聲「哈腰哈腰掛呀!」掐鉤,把門一陣噼啪地響聲,八個人的身體同時猛然地向上一拱,大元木慢慢地動窩了,抬起來了。八個勇士,臉憋得紫紅,青筋在脖子兩邊像蚯蚓那樣往太陽穴上蹦跳。頭上的汗珠像水那樣往臉頰流淌,八股熱氣在數九寒天裡向上蒸發。號子聲是從胸膛裡迸發出來,慷慨激昂。邁著寸步,一點點地向前挪動,腳下的冰雪被踩踏出規則的腳印。大地仿佛震動了,發出「嘎吱,嘎子」的破冰響聲。

「順山倒啦」一聲高亢的吆喝從深山裡傳來。一棵參天大樹,帶起一陣風嘯,撲嗵一聲倒下了。地動山搖,枝葉亂飛。餘音在山谷中久久地迴蕩……。

那年,我還不足18歲,正值三九嚴寒的節氣裡來到了東經128度57分,北緯48度33分的小興安嶺北麓巔峰—黑龍江省烏伊嶺林業局上山下鄉。雖然,沒有分配到林場工作。但是,我所在的養路單位在木材生產的黃金季節裡也有一個林班號,也有採伐裝運木材的任務。

單位領導從我們十位上海男知青裡,選派出六位體格比較強壯男生去抬蘑菇頭裝車,湊滿一副半肩來增加裝車的人員,加快裝車的速度。我不理解抬元木裝車為什麼要說成「抬蘑菇頭裝車」。這麼一個簡單的勞動裡難道還有什麼玄機和神秘。詢問爺們輩的蘑菇頭們都說不明白其中的原委和出典來。只是說,你們上海娃一抬元木也就成了上海蘑菇頭了,多新鮮!

帶我抬木頭的黃師傅是山東籍蘑菇頭崇拜的「黃二哥」大小肩、前後槓、掐鉤、把門不管哪一樣都得能叫住人的槓頭。我第一次上肩他就讓了我半槓,就是把繩扣從槓子的中間偏移他一方20多公分,左手還發力緊提掐鉤的鉤梁。使我承受的負載就減少了許多。儘管他手提肩扛的照顧我,我的右肩還是紅腫了,第二天他叫我換左肩抬,起步的時候叫我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扣著槓尖,抬起頭挺起胸。一個月,二個月,三個月。直至我們的左右肩膀被扛子壓破了皮、磨出了血泡,久而久之變成了硬繭,頸椎的大椎穴上長出了類似蘑菇頭的一塊肉疙瘩,俗稱「血蘑菇」方知蘑菇頭的含義。也鑄就了「鐵打的肩膀,粗壯的手。」

我們六個上海知青按行規是一副半肩,就是3根槓子,2隻掐鉤,1一根把門。幾個月來只要不是超粗超長,直徑在50公分以下,4-6米長的元木都能抬起來裝車。就是超長超粗的元木也能與老蘑菇頭並兩副肩來裝車。成為響噹噹,呱呱叫上海蘑菇頭。

凡是在一起出過汗,流過血,拼過命的人,都有著同甘共苦的深厚感情。靈驗了抬蘑菇頭們的一句行話:肩膀齊論弟兄!齊心協力,互相照顧,義字當先。尤其是好吃的食品和燒酒必須分享。

我們與林區的蘑菇頭們同化了。對燒酒產生了極其特殊的感情。沒有女人可以活著,可要是沒了燒酒,恐怕一天都活不了。我們這六位上海知青,不管拉出哪一個來,都能喝酒,也敢喝酒,一頓弄個斤把八兩的,對我們來說就是小菜一碟。勞累了一天,喝點小酒,侃侃大山,弄幾句葷嗑,就是我們最享受的時候。酒在我們的心目裡,不僅可以驅寒壯膽,更主要的還可以解乏壯勁。

直到現在,我仍然喜歡喝燒酒。

作者:野夫

來源:知青情緣

相關焦點

  • 「知青歲月」無法忘懷——我的知青歲月
    馬克思有句名言:資本的每個毛孔都流著血和骯髒的東西。我想問那些炫富的「富二代」, 你家的財富就那麼乾淨?就沒有原罪?不好說, 說不好, 不說好。我這樣的家庭背景在那階級歧視的年代, 想當兵?做夢!想留城?妄想!唯一去向, 上山下鄉。我很清楚, 當然大家都清楚。可我母親拎不清, 說啥不讓她獨養兒子離家, 更不用說務農。
  • 「知青歲月」知青經歷留下的不只是記憶
    男知青住在廚房東側的樓下, 房門正對著廚房那張湊合擠下六人的小餐桌。小屋約八平方米, 曲尺型搭著大小兩張床。知青Y和C合睡一張大床, S獨自睡小床。屋內昏暗, 南頭有小窗。有時男知青厭煩廚房外間嘈雜時, 就會關上門, 自個兒對著南窗眺望。女知青住在閣樓上。閣樓是男知青小屋及與小屋相連的後外廊的上夾層。
  • 「知青歲月」留守知青:北大荒讓我多活了這20年
    我從來就沒想返城——那時候是真苦,也是真有意思——開燈起夜一看枕巾上全是血——「別說一個腎,兩個腎都移植得起!」——那年動了8次手術 花了80萬——感謝北大荒,讓我多活了這20年——農場這個地方到現在我也沒待夠。人物簡介:李乃利、鶴崗知青,1949年3月31日生於山東日照。
  • 「知青歲月」我家出了三個知青
    他在發言中處處突出自己出身貧下中農,母親67歲了,還在鄉間勞動,從而批判剝削階級家庭出身的教師,思想上「血統論」影響很深。會後,群眾對W的發言議論紛紛,頗有意見。大家認為W是領導幹部,應當站得高,看得遠,應當講政策,信口開河,發洩私憤,這是不妥當的。四妹就讀的重慶二十四中學的學生是到蒼溪縣插隊落戶。學校召開家長會,請蒼溪縣貧下中農代表楊某介紹蒼溪情況。
  • 「知青歲月」知青孫玉勤和方立強夫婦的「玉強牌」
    創造這個品牌的是哈爾濱女知青孫玉勤和她的丈夫寧波知青方立強,這個品牌是這兩個返城又下崗的老知青安身立命之本。創造這個品牌的是哈爾濱女知青孫玉勤和她的丈夫寧波知青方立強,這個品牌是這兩個返城又下崗的老知青安身立命之本。其實,我以為他們更珍愛的品牌,是他們一胎所生的三個兒女。因為有了這個品牌,才有了「玉強牌」。這個故事還得從頭道來。話說1968年,一向寂寞的地處七臺河的北興農場(32團)突然生機勃發,只因為來了一大批生龍活虎的男女青年。
  • 「知青歲月」我夢中的額吉
    額吉的丈夫長期在旗裡住院,額吉便承擔起了家裡家外的一切重擔,她勤勞、節儉、智慧、剛強,帶著四個孩子起早貪晚的在草原上勞作。由於我初來乍到,語言不通又不會幹活,每天額吉都會通過手勢或者各種各樣的實物來教我日常生活所用的蒙語。很快,我學會了燒水、做飯、拾糞等一些簡單的家務。每當吃飯時,額吉都先給我盛上一碗熱氣騰騰、香氣撲鼻的奶茶,再放上炒米、加上奶幹。
  • 「知青歲月」竹林生香
    我到了山上竹林,看到一個個竹筍搖頭晃腦,我不再發熱了,因為每個男知青和每個女知青吃竹筍吃得無精打採。有女知青把竹筍做成筍片,但怎麼晾曬呢?一沒有地方,二沒有時間,三沒有太陽。幾天之後,女知青做的筍片發生了黴變,有的長出斑點塊狀,有的腐爛成稀?
  • 芒市知青歲月|肖甦民:知青故事兩則
    芒市有多美,我們生於斯、長於斯和居於斯、業於斯的人最想表達;芒市有多好,曾經歲月如歌揮灑青春熱血的芒市知青最想讚美。為紀念他(她)們這段珍貴的歷史,表達芒市人民的感恩之情,更好地激發全市各族人民熱愛家鄉、建設家鄉和永遠跟黨走的堅強意志,芒市委黨史研究室特推出「芒市知青歲月」欄目。本周推出第11期,肖甦民:知青故事兩則║遮放鎮知青║
  • 黑龍江引龍河農場的知青歲月
    「小姑娘」在審訊記錄上按上手印,滿不在乎地拿起桌上的一頂狗皮帽,往自己頭上一扣,開門欲出。保衛幹事怒從心起,一把揪住他腦袋死命摁在桌上,大喝一聲:「你跑不了!」「小姑娘」後來被判了三年徒刑,這或許是十七歲的他始料不及的。保衛幹事到處煊耀:「我分場有史以來的特大盜竊案,我十六小時就破了!」我們聽了,心裡沉甸甸的,悶得透不過氣來。
  • 「知青歲月」殺年豬迎新年
    那天早上才5點多鐘,天還黑漆麻胡的,陳華就叫上他的老丈人和我,一同騎車去蘇家。陳華騎的是一輛三輪車,上面放著殺豬燙豬毛用的大腰盆,一套殺豬用具。他的老丈人就坐在三輪車上。我騎著鳳凰自行車緊跟其後。到了蘇家隊,天才有點麻花亮。二七媽已燒開了兩大鍋熱水。二七把我們帶到他家大門口的豬圈,打開豬圈的柵欄。身上已圍上橡皮圍裙,腳上換好長靴的陳華大步跨了進去。
  • 「知青歲月」第一次探親
    這一年春節前夕我和幾個戰友請好假,早上我們一行人坐上連裡去團部拉物資的馬車。因為下鄉後頭一次回家大家心情格外的高興,一路上有説有笑很快就到了團部,一打聽從密山過來的客車,下午一點多鐘車才能到,於是我們買好車票,就在團部附近等起車來。
  • 「知青歲月」藏在木箱裡的青澀時光
    一隻老木箱塵封著歲月的沉重。一摞信件,一支鋼筆,記錄著一段辛酸,書寫一段往事。那是1969年3月,春節剛過,乍暖還寒。剛過15周歲的我,跟隨上山下鄉大軍,乘坐一輛長途客車,顛簸著來到百裡外的偏僻異鄉。與我結伴而行的還有兩隻木箱,一隻黑色的,裝著蚊帳、線毯、冬夏衣服等。
  • 「知青歲月」烏加河畔水煮魚
    夾起一片放在嘴裡仔細品嘗,鮮香嫩滑,麻辣爽口,滿盆的紅油漂浮著嬌豔的辣椒,配上黃燦燦的豆芽,散發出誘人的特有香味,只要看上一眼,聞上一聞,嗓子眼就會立刻產生衝動,恨不得馬上迎接這美味的撞擊。吃水煮魚,並不新鮮,好吃一族至今還未領略過這美味的,大概沒有,只有領略過了這美味,才體會到孔子所說「雖有嘉餚,弗食,不知其旨也」的含義。
  • 50張知青老照片:帶你重回那段無悔的歲月,在最美的青春綻放
    知識青年,簡稱知青,是一個特定歷史時期的稱謂,指從六十年代開始一直到七十年代末期,自願從城市去到農村和農墾兵團務農或建設保衛邊疆的年輕人,這些人中大多數人實際上只獲得初中或高中教育。什麼是知青?知青就是一群小年輕在還不懂得如何生活的時候,就已經把自己料理得有條有理。
  • 「知青歲月」遺留在荒原的故事——我們沒有錯
    這是很久的夙願,寫一寫仍留在北大荒的我的那些知青朋友。在那樣一場「風暴」卷過來又刮過去之後,他們像北方原野上的一顆草籽,默默地留在黑土地裡,從此,他們好像再也無人問津了。是啊,誰會關心一棵小草的命運?它們是微不足道的,似乎毫無意義了,但它們畢竟是一種綠色的生命,冬天,冰雪覆蓋,它們好像悄然無聲的融合在土地裡,但只要春天來了,它們又綠了……八五年春天,我回到了北大荒。
  • 「歲月」一心一意,真是這個世界上最溫柔的力量
    Your kindness, my all directions. 」一心一意,真是一個世界上最溫柔的力量。Single-minded, is really a world's most gentle force.
  • 知青私房菜—人參燉雞湯
    在我們大廣東,什麼都可以煲湯,上到天上飛的,下到地下種的,水裡遊的。
  • 「知青歲月」走上「向陽路」
    參加的第一場戰鬥是到工地修水利,他和戰友抬著上百斤重的土筐,沿著木跳板向大壩上奔跑。不幾天,雙肩被壓得先腫後潰,雙手也布滿了血泡。班長讓他在每天的「講用會」上講一講自己的勞動體會,他的發言稿題目是「胸懷七億三十億,紮根邊疆志不移」,那時他保管班裡的《兵團戰士報》,每天都細看,也學會了幾句詞,沒想到他的這句話成了連隊的口號,在全團也流傳開來。
  • 「知青歲月」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他性格孤獨,為人正直,敢於主持公道,不喜歡出風頭,但一言一行都在知青中具有潛在的影響力。我嫉妒他在我們知青中那種無形的任何人不能匹敵的威信。他暗暗愛著我們的副指導員李曉燕。這一點許多男知青都知道,他自己也在大宿舍裡公開承認過。但卻沒有一個人敢在這一點上開他一句玩笑。我欽佩他公開承認愛情的勇氣和驚人的坦率。從那天起,我把他看成了我的對頭。
  • 世界上居然有一種能吃的血蘑菇
    有些蘑菇看上去鮮豔可口但實際上含有劇毒不能食用,而有些蘑菇看上去非常奇怪,卻是可口營養美食。視頻資料:芒果們蘑菇無疑是我們最常見的美食之一,也是世上種類最多的物種之一。下面我們就來介紹10種被生物學家評為世界上最奇特的蘑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