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爺大媽賣傳統小吃饊子,9塊錢一斤,老手藝沒人傳承

2020-12-15 吃點鄭餐

一個城市最具當地特色的美食通常在路邊小攤上,街頭巷尾的蒼蠅館子裡往往能吃到當地最美味的食物,所謂「世間真美味,猶在市井中」,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今天小編就帶大家尋覓一個街頭小吃攤。

河南一個大爺和老伴在街頭支了一個小吃攤,只賣一種傳統小吃,這個小吃還挺特別,叫做「饊子」,不知道你們聽說過沒?

「饊子」是一種油炸食品,在我國古代,饊子還有一個十分文雅的名字,叫做「寒具」。在古代,清明節有吃「饊子」的習俗,饊子歷經各朝各代傳承下來。

其實饊子並非河南獨有,現在在我國南北多個省份都有吃「饊子」的,但是南北所吃的饊子有所差異,北方的饊子用小麥麵粉製作,大氣灑脫;南方的饊子用米麵製作,精緻小巧。

不僅是漢族人喜歡吃饊子,饊子在少數民族地區也頗為流行。少數民族的饊子風味各異,品種豐富,其中以維吾爾族、納西族和東鄉族等地的最為出名。

河南大爺賣的饊子是用麵粉製成的油炸食品。製作饊子需先將麵團揉成筷子粗細的圓長條,放在油盆子,使圓長條全都抹上油,然後再把抹上油的長條像纏毛線一樣纏在手上,纏好後再拉開,用筷子撐著放在油鍋裡炸。

大爺大媽賣的饊子9塊錢一斤,口感酥脆,顏色黃燦燦的。大爺一邊炸饊子,一邊自豪地說他炸的饊子跟別人家的不一樣,裡邊是空心的。

大爺聽到有人問做這個一個月能賺多少錢?大爺說:「肯定是發不了財,能吃口飯就行,我們也不圖大富大貴。」大爺的臉上洋溢著心滿意足的微笑。大爺和大媽兩個,在街頭擺攤賣饊子,也賣了幾十年了。他們就靠著這個老手藝,賺點能餬口的錢也就滿足了。

大爺炸著饊子,遺憾都說現在饊子已經沒人傳承了,傳統的小吃,做起來麻煩,又賺不到錢,現在年輕人都不願意做了。「再過個幾十年,估計就再也吃不到饊子了」,大爺說完,嘆了一口氣,對著從老祖宗那裡傳承下來的美食,以後卻後繼無人感到可惜。

對於大爺大媽老兩口來說,每天在街頭做著饊子,靠著自己的手藝吃飯,這樣的生活就已經很好了。大家喜歡吃他做的饊子,大爺覺得很滿足。

相關焦點

  • 冀東4月早市「奇觀」:一半人賣野菜,男子把大媽野樹葉連盆買走
    早市上的蔬菜,大多來自於附近村莊裡的大爺大媽家自種的菜,幾天沒出來,驚訝發現地攤上擺的菜有些大變化,就是幾乎有一半大爺大媽都在出售野菜。他們有的搭配自家小蔥和菠菜賣,有的賣的全是野菜。這位穿紅衣服的大媽,賣的全是野菜,她說都是自己剛從地裡採回來的,有蒲公英,馬鈴菜,車前草等,每小袋賣2元大的5元。
  • 農村大爺賣「創意小吃」,1斤15元,每天能賣50斤,顧客排長隊
    農村大爺賣「創意小吃」,1斤15元,每天能賣50斤,顧客排長隊隨著我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很多人都願意在平時沒事的時候去尋找一下自己身邊的美味
  • 曲阜大爺街頭賣特色小吃香草肉,一個10塊錢,最多一天能賣1000個
    街頭小吃因食用便捷,味道出眾而深受食客們歡迎,特別是在旅遊景點上,當地的特色小吃很受歡迎,這銷售量就更高了。曲阜是我國著名的旅遊城市之一,這裡有很多的人文景觀,每年吸引大量遊客前來觀光旅遊,有一位曲阜大爺街頭賣香草肉,一個10塊錢,據他說,有一年國慶節一天,他賣出去了1000個。
  • 夫妻街頭賣「金色」小吃,8元一斤遭哄搶,食客:咬一口滿嘴香!
    隨著我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人們對於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吃東西不再僅僅為了填飽肚子,更多人開始在意它所帶來的味覺和精神上的雙重享受,因此不管是酒店裡的山珍海味,還是街頭路邊的廉價小吃,即使所用的食材再簡單,只要經過人們的精心烹飪,有其獨特的口感和風味,受到食客喜愛的,就可以被稱為美食
  • 日本街頭傳統小吃,2塊錢1個,中國遊客一次買20個當飯吃!
    日本街頭傳統小吃,2塊錢1個,中國遊客一次買20個當飯吃!日本是有著特殊風土人情的國家,不少喜愛美食的遊客,都紛紛來到日本,想要大飽口福,日本街頭傳統小吃,2塊錢1個,中國遊客一次買20個當飯吃!究竟是什麼小吃呢?
  • 河南小村莊這種餅一個半斤重,大媽一天輕鬆能賣幾百個
    那可以說美食小吃是最不能缺少的一樣了。當你走進這個地方的時候,美食小吃往往是你最直接能了解和感受的東西。前些日子,作者來到了在河南滑縣的道口鎮,別看這只是一個小鎮,但這裡卻有著許許多多歷史悠久的美食小吃。更因為這裡古時候曾經是交通要道。所以很多的小吃美食就在千百年時間裡匯聚到了這個小鎮裡。在這裡,作者看到了一樣讓人印象深刻的小吃——火燒。
  • 大媽做出來的特色小吃,5元一個天天排長隊,食客:2塊錢夠了
    大媽做出來的特色小吃,5元一個天天排長隊,食客:2塊錢夠了!對於國人來說,餃子不僅僅是美食還有很多其他的含義,比如在重要的日子裡很多人都會吃餃子,這是一個傳統,如今還在被延續著。現在吃餃子已經是很尋常的事情了,餃子這種美食慢慢的演變成為特色小吃了,不同地方餃子的吃法也不一樣,都很有特色。
  • 大媽街邊賣「不起眼」小吃,1塊2元,每天賣500塊,月入過萬!
    美食的定義特別廣泛,每個人的口味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在每個人的眼裡美食的種類也就不一樣,美食不分貴賤,不論是山珍海味還是街邊的小吃,只要是與吃有關的食物只要能夠讓人吃得開心,吃得滿足,都可以稱得上是美食。今天我給大家帶來的美食就是這邊的小吃,我們一起來看一下農村這邊大媽賣的不一樣的小吃。大媽街邊賣「不起眼」小吃,1塊2元,每天賣500塊,月入過萬!
  • 兒時3元一斤的饊子和貓耳朵,原來在家也能做,一分鐘學會,香
    小時候吃的饊子,都是大街上的老大爺吆喝著賣的,那時候是3元一斤,每到早晨就會騎著一輛自行車村裡來迴轉悠,聽見聲音,我就會拿著1塊錢,飛快地跑過去買一點吃,那時候不捨得買一斤,也沒有那麼好的條件,買1塊錢的都能吃一天,特別好吃,泡在麵條裡,或者跟黃瓜涼拌在一起,特別美味。
  • 大媽路邊賣「小龍蝦」,50一斤路人嫌貴,懂行大叔花400包圓
    大媽路邊賣「小龍蝦」,50一斤路人嫌貴,懂行大叔花400包圓!大家買食材都喜歡去超市或者是菜市場,但其實平時在路邊也能碰到很多新鮮的食材,而這些食材的話,通常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碰到了如果你正好認識的話,可能就撿了一個大便宜。
  • 在越南,「龍蝦」都是街邊的小吃,一隻重1斤,價格便宜卻沒人吃
    小吃是很多人都特別熟悉的,大家平時都喜歡吃,街上的小吃在大家的印象中都是特別便宜的,但是在越南旅遊的時候,在越南的街上,經常會看到一些賣龍蝦的大媽,看到中國遊客都特別高興,因為大媽賣的東西是很多中國遊客都喜歡吃的,就是海裡面的大龍蝦,不過在越南,龍蝦都是街邊的一種小吃,一隻重達一斤的龍蝦
  • 農村遇到位大爺,眉毛白的像「老神仙」,說起年齡讓人笑,啥情況
    於是在一個周日的早上,我們一行3人驅車70公裡來到影友的家鄉山西省萬榮縣一個叫蓮花村的地方。遠遠望去,村口一片橘紅,一位大娘在暖暖的陽光下旋著柿餅。當地的影友介紹說,萬榮縣地處旱垣,歷史上有栽種柿子樹的傳統,這裡的柿餅非常有名,早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被日本國指定為進口農產品。
  • 果子、饊子、丸子、螞蚱腿香酥炸貨 炸出「年滋味」
    生意紅火店鋪門前排長龍新年必備的炸貨中要數饊子是最傳統的了。2月11日下午3時,記者來到宿城順河路旁的一條小街,這裡有一家遠近聞名的饊子鋪。還沒到地方,遠遠就看見長長排列等候的隊伍,走近一看,「萬順金饊」的招牌下是一間很不起眼的小店,一對夫妻正忙著炸饊子,一個炸一個賣,忙得不亦樂乎。店鋪的主人名叫謝萬順,賣饊子已有二十五六年了。他說他父親也是炸饊子的,也算是子承父業了,附近的居民都喜歡到他這兒買饊子,還有好多慕名而來的家遠的市民。「老闆,給我稱4斤饊子。」「好的,不過你先去那邊排隊等候片刻,要給先來的稱。」
  • 河南十大任性美味小吃盤點!鄭州125家最地道的人氣飯館你收藏了嗎→
    河南傳統風味小吃,此品種被收入《中國烹飪百科全書》。做法:以豌豆、柿餅等為原料製成,色呈黃綠,滋味香甜,是健脾胃、解熱毒的夏季食品。賣豌豆餡的沒有固定攤點,均為推車、挑擔沿街叫賣。秦朝稱甘繆膏湯,漢稱膏湯積殼茶,是我國歷史悠久的傳統特產,土貢食品。
  • 夫妻賣早餐小吃,一天用掉兩袋麵粉,生意火爆,食客:都是老顧客
    夫妻賣早餐小吃,一天用掉兩袋麵粉,生意火爆,食客:都是老顧客!中國美食文化博大精深,而且已經傳承了有上千年的歷史了,中國美食文化流傳至今,依然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要說起中國的美食文化,有很多的人都是比較喜愛的,而且也可以根據他把各種各樣的食材做成不同種類的美食吃起來很滿意,都是非常不錯的,而這些中國美食,不光是中國的吃貨們喜歡,連一些外國人,品嘗到這些美食的時候也都是非常的喜歡。
  • 大嬸路邊賣「創意小吃」,一斤10元,一天5鍋不夠賣,顧客天天來
    大嬸路邊賣「創意小吃」,一斤10元,一天5鍋不夠賣,顧客天天來。
  • 大爺賣「祖傳」小吃,2元一個,1天賣上千個,別的地方吃不到!
    大爺賣「祖傳」小吃,2元一個,1天賣上千個,別的地方吃不到!美食是人人喜歡吃的,但是每個人對於美食的定義都是不一樣的,最貼近我們生活的美食,一般都不會出現在那些高級飯店裡面,在很多人的眼中,最貼近生活的美食就是街邊的小吃了,這邊的小吃價格便宜,而且味道吃起來也很好吃,有些街邊小吃,在別的地方都是吃不到的,在路邊有一個大爺,賣的是一種祖傳小吃,一般都賣2元一個,一天就能賣出上千個,之所以會這麼受歡迎,是因為別的地方都是吃不到的。
  • 徐州大姐賣特色小吃,一天出攤3個小時賣1000斤,低於10塊錢不賣
    徐州是華夏飲食的發祥地,因此這裡有很多的特色小吃,徐州的4大名吃分別是羊肉,米線,油燙鴨,炒螺螄。在這4大名吃中炒螺螄是最不起眼的,而且現在人們飲食頗為講究,感覺螺螄不太衛生,但是在徐州炒螺螄依然擁有很高的人氣。
  • 開封30年老店,手工麻葉9元一斤,一天上百斤不夠賣,飯店搶著訂
    街邊各式各樣的小吃,每天換著花樣地吃都忙不過來。城區之中還保留著時代的印記,穿梭在街頭小巷,感受到的是安靜與祥和,縱然是街頭喧鬧的叫賣聲,也是那麼地和諧,顯得煙火味十足。美味的小吃多數都隱藏在小巷子中,而這一家開了30年的炸麻葉老店,卻是在菜市場裡面。
  • 北京百年老字號早餐店——增勝魁,傳承口味,這樣的店怎能不愛
    百年三代傳承——增勝魁增勝魁,就賣兩樣東西:糖油餅和豆腐腦。「增勝魁小吃」簡簡單單的牌匾,一個小門門,這就是增勝魁了。人是真多,門兒都進不去,真是讓人有些著急。快排到我們時,我聽到前面有位大爺喊:「六個糖的,四個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