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廣東的名雞,新崛起的不說,食在廣州的形成發展和鼎盛時期,也就是清末民初,最有名的是清遠麻雞,龍門鬍鬚雞,海南文昌雞。但這裡有個冷知識:其實清遠麻雞,龍門鬍鬚雞,都是廣州雞。
清遠雞的產地,清遠市區清城區和清新區,即前清遠縣——五代南漢以及宋、元、明、清等朝,清遠縣均屬廣州府(路)
鬍鬚雞的正產地,惠州市龍門縣——自建縣至清末,龍門縣均屬廣州府。
另外當時還有一種廣州的禺北雞,原產番禺的一種中小型三黃雞。因為廣州市郊逐漸城市化和工業化,市區生存空間,已經消亡。
這三者都是大廣州的小型食用雞種,是基於地理位置,經過商業化篩選的品種。體型小,肉質嫩,生長周期短。清遠雞和鬍鬚雞的成名,也是廣州市在美食方面的超然地位,加上商業化的選擇,逐漸形成的。
而文昌雞,是大型的三黃肥雞,食味不同,屬於外來的一種補充。後來八九十年代廣州飼料雞泛濫,食客生厭,標誌性時間是清平(雞)飯店的關張。才有了相對老韌肥香的湛江雞崛起,應該也算是間接接過了文昌雞棒。
傳統美食概念上的廣東省,含現廣東、海南省、廣西的北海、欽州,也可算上早期的港澳。如果是粵菜,還要加上廣西的白話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