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國裝甲洪流的支柱之一三號突擊炮:薩沙的兵器圖譜第204期

2021-01-10 薩沙

作者:薩沙

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

庫賓卡坦克博物館是俄羅斯的國寶,裡面有很多有趣的武器。

謝謝美女攝影師拍完了所有的照片,薩沙帶大家看一看。

二戰德國裝甲洪流的支柱之一三號突擊炮:薩沙的兵器圖譜第204期

今天的主角是三號突擊炮F型。

這是德軍在蘇德戰爭期間的主要裝備,也是蘇軍的戰利品之一。

三號突擊炮是德軍二戰中生產數量最大的裝甲戰鬥車輛,共生產了高達1萬500輛,超過了4號坦克的8800輛。

三號突擊炮是德軍裝甲理念的很好體現。

根據德軍閃電戰理論,造價高昂、結構複雜的坦克,應該配屬裝甲部隊,作為拳頭進行閃電戰。

而步兵也需要裝甲武器支援作戰,就應該由造價低廉、容易生產的突擊炮來完成。

三號突擊炮採用三號輕型坦克的底盤,不安裝炮塔,卻有一門口徑大於三號坦克主炮的火炮。

三號突擊炮的主要任務是支援步兵。

它沒有炮塔,戰鬥時反應較慢,難以和坦克正面對抗。

不過,它安裝的火炮遠強於同型號坦克,掩護步兵是足夠了。

三號突擊炮F型裝備1門43倍徑75毫米長身管火炮,具有極強的反坦克能力,可以從1000米外擊穿30度傾角厚97毫米鋼板。

當時蘇軍所有的主戰坦克,擋不住這門火炮的正面打擊。

沒有炮塔,它的正面裝甲有50毫米,傾斜度很大,有些型號還有30毫米附加裝甲。

這種防禦能力,不亞於T-34坦克。

從1942年3月到9月間,德軍共生產了359輛F型突擊炮。

三號突擊炮在德軍步兵看來,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武器。

它反應較慢,用於協同步兵作戰足夠了。

突擊炮的機動性不錯,裝甲防禦強悍,火炮更是非常厲害,幾乎可以摧毀任何蘇軍野戰目標。

更重要的是,三號突擊炮的造價低廉,僅為4號坦克的一半。

只是,三號突擊炮在防禦中的戰鬥力更強,進攻上則差了一些。

這主要還是它沒有炮塔,火炮只能小幅度轉動。

如果大幅度轉動火炮,就必須旋轉車體,速度很慢。

三號突擊炮和蘇軍坦克正面遭遇,雙方都緊急旋轉炮口,一般來說三號突擊炮難以迅速開炮。

三號突擊炮具有強悍的火力,也曾在蘇德戰爭創造過很多戰績。

史達林格勒戰役期間,德軍軍士長庫特·普弗瑞德納指揮的三號突擊炮F型,在20分鐘內擊毀9輛蘇聯坦克。

因此,他被授予了騎士鐵十字勳章。

而在1943年1月,軍士霍斯特·紐曼在德米揚斯克地區,使用三號突擊炮擊毀12輛蘇軍坦克。同樣獲得了騎士鐵十字勳章。

類似的戰績還有很多。

著名的鋼鐵死神米歇爾·魏特曼上尉,就曾長期駕駛三號突擊炮作戰。

1941年9月魏特曼對一隊俄軍T-26坦克進行了長達半小時的襲擊,輕鬆擊毀其中的7輛。

相關焦點

  • 服役40年的蘇軍BTR-152輪式裝甲運兵車:薩沙的兵器圖譜第185期
    作者:薩沙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庫賓卡坦克博物館是俄羅斯的國寶,裡面有很多有趣的武器。謝謝美女攝影師拍完了所有的照片,薩沙帶大家看一看。服役40年的蘇軍BTR-152輪式裝甲運兵車:薩沙的兵器圖譜第185期今天的主角是BTR-152輪式裝甲運兵車。
  • 公路時速110公裡的BT-5快速輕型坦克:薩沙的兵器圖譜第199期
    作者:薩沙 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 庫賓卡坦克博物館是俄羅斯的國寶,裡面有很多有趣的武器。 謝謝美女攝影師拍完了所有的照片,薩沙帶大家看一看。 公路時速110公裡的BT-5快速輕型坦克:薩沙的兵器圖譜第199期
  • 列寧同志坐過的奧斯丁.普奇洛夫裝甲車:薩沙的兵器圖譜第201期
    作者:薩沙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庫賓卡坦克博物館是俄羅斯的國寶,裡面有很多有趣的武器。謝謝美女攝影師拍完了所有的照片,薩沙帶大家看一看。列寧同志坐過的奧斯丁.普奇洛夫裝甲車:薩沙的兵器圖譜第201期今天的主角是奧斯丁.普奇洛夫裝甲車。
  • 曾經是全世界性能最好的坦克T80y:薩沙的兵器圖譜第152期
    作者:薩沙 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 庫賓卡坦克博物館是俄羅斯的國寶,裡面有很多有趣的武器。 謝謝美女攝影師拍完了所有的照片,薩沙帶大家看一看。 曾經是全世界性能最好的主戰坦克T80y:薩沙的兵器圖譜第152期
  • 魔鬼火焰製造器蘇聯TO-55噴火坦克:薩沙的兵器圖譜第168期
    作者:薩沙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庫賓卡坦克博物館是俄羅斯的國寶,裡面有很多有趣的武器。謝謝美女攝影師拍完了所有的照片,薩沙帶大家看一看。薩沙的兵器圖譜第168期今天的主角是TO-55噴火坦克。TO-55噴火坦克是著名的T-55坦克的改進型,成為一種噴火坦克。而噴火坦克是特種坦克,多用於攻堅作戰。
  • M43突擊炮,義大利和德國「共享」的坦克殲擊車
    M42突擊炮的前裝甲厚度為50毫米,與M15/42坦克的裝甲一致;炮塔裝甲的厚度增加到了70毫米,因為不再使用旋轉炮塔所以可以忽略掉裝甲的重量;側面裝甲為45毫米,比原來的M15/42坦克厚了3毫米。車體則使用螺釘和鉚釘兩種傳統的工藝組裝;懸掛和轉向架同樣非常古老,所以M42突擊炮根本無法高速行駛。
  • 二戰德軍裝甲部隊大出風頭,騎兵部隊卻鮮為人知,百萬軍馬維持千裡...
    二戰中,德國最高指揮部分配給每個師一個滿編的成建制的偵察營,而該偵察營使用的就是軍馬和少量的自行車。 1943年4月,德軍正式組建新兵種「裝甲部隊」(包括坦克和反坦克、重型突擊炮、裝甲偵察、裝甲步兵和摩託化步兵部隊)。原來的騎兵逐漸被吸收到其他步兵單位,或被改造成輕型的半機械化部隊,但昔日的老兵們仍然習慣穿著傳統的鑲金邊騎兵服,軍官們仍然自豪地把自己稱為騎兵。
  • 二戰中蘇聯製造大量反坦克槍,為何沒有對德國裝甲部隊造成傷害
    於是反坦克槍就在一戰後期大行其道,被各國推崇,到了二戰還大放異彩。所以當蘇德戰爭爆發後,面對德軍的鋼鐵洪流,蘇聯人不慌不忙,舉起了他們手中的反坦克步槍,將德軍的裝甲集群打得屁滾尿流,成為蘇軍的心理依靠。1937年服役的德軍三號坦克,裝甲正面厚度47毫米,蘇軍反坦克槍不能擊穿;但是它的頂部裝甲厚度只有10毫米左右,其它各部位的裝甲厚度也不高,沒有超過37毫米厚。
  • 二戰1943年7月德國王牌第102勳章步兵師之血戰庫爾斯克戰役
    這場戰役德國為進攻方,蘇聯為防守反擊方,從兵力上的對比就知道是一場不對稱不切實際的進攻戰役,對德國來說當時是挑戰了世界之最。作為弱者卻敢於亮劍。德國102步兵師德國二戰中三大王牌步兵師之一,該師獲得勳章最多,參加東線作戰次數最多,102步兵師從1940年到1945年見證德軍從強盛還衰敗的整個歷史進程。
  • 盤點二戰時那些超重型坦克:德國鼠式188噸勇奪第一
    二戰初期,德國憑藉著多兵種協同的閃電戰橫掃歐洲,其裝甲集群突擊無往不利,但隨著戰爭的發展,各國發展出了各種反坦克武器,以及更大、更重、更強的坦克,使德國裝甲集群優勢越來越小。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二戰時各國研發的那些超重型坦克。A39"陸行龜"重型突擊坦克A39重型坦克,是英國於1944年研發的一款超重型突擊坦克。它採用固定炮塔結構,外型類似德國的突擊炮。
  • 「烈火戰馬」——納粹德國四號中型坦克
    作為二戰時期納粹德軍裝備的絕對主力坦克,四號中型坦克最初的設計目的是支援步兵作戰,1939年,德國著名將領古德裡安出版《注意!坦克》為坦克作為一型作戰武器投入戰爭的實際應用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為四號坦克投入實戰提供了優於世界各國的戰術指導。
  • 二戰蘇聯SU-152毫米自行火炮號稱動物園殺手據說能打穿費迪南
    說到二戰殲擊車系列,蘇輛和德國都才採用無炮塔結構,而德國當時最著名的殲擊車,主要有兩個型號,三號G型突擊炮,黃鼠狼殲擊車,這兩種殲擊車是德軍二戰時期生產數量最多,戰績最好的兩款車輛,而蘇聯方面,最為經典常規的殲擊車輛,主要是以SU系列殲擊車為主,SU-76是蘇聯第一款戰場自行火炮,
  • 二戰德國大麥克斯坦克殲擊車,大口逕自行反坦克炮的先驅
    大麥克斯坦克殲擊車是二戰德國早期開發的大口徑裝備,雖然威力巨大,但本身並不成熟,在試生產了2輛之後就放棄了,它們的一些設計經驗則用於後期的相關設備身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也算是開山鼻祖了。大麥克斯坦克殲擊車最早的德國坦克殲擊車雖然二戰德國最早服役的坦克殲擊車,是用一號坦克底盤改裝的黃鼠狼1,但是真正從設計上來講
  • 二戰中的德國裝甲部隊,如何從崛起走向巔峰,又從巔峰走向衰敗?
    如果說起二戰中的德國裝甲部隊,估計很多人想到的都是德國裝甲兵開著虎式重型坦克和黑豹中型坦克橫掃戰場,畢竟這是德國最出名的兩款坦克。可若從歷史實際情況出發,德國裝甲部隊也是經歷了一個螺旋式的發展過程,從一窮二白到巔峰時刻,德國的裝甲優勢也並非是一成不變的,甚至有過幾次劣勢時期。
  • 二戰德國Sdkfz251/22,萬精油裝甲車改裝的殲擊車
    二戰德國雖然最終戰敗,但是在戰爭中表現出了高度的資源整合能力,對武器裝備潛力的開發也幾乎達到了極致,其中國產Sdkfz251裝甲車就是這樣一個武器家族,在幾年的戰鬥生涯中,它被開發出至少30種變形車,其中就包括Sdkfz251/22坦克殲擊車。
  • 二戰德國黨衛軍裝甲部隊和國防軍裝甲部隊的不同,誰更強悍一些?
    說到二戰時期的德國的裝甲部隊,黨衛軍裝甲師和國防師裝甲師確實有很大的不同,但誰更強悍一點呢?要從兩個階段看,比如1940年的法國戰役,德國國防軍第7裝甲師和第十裝甲師最為耀眼,在從阿登森林繞過法軍馬奇諾防線戰略穿插起到了決定性作用,當時的德國黨衛軍裝甲師的戰績還沒有那樣耀眼其它部隊總數都還在建設階段,所以法國戰役中主要是國防軍裝甲師負責主攻,黨衛軍裝甲部隊負責戰場協助同時幹一些髒活,比如以抓遊擊隊的名義進行殺人放火,維護員治安等,相當於憲兵部隊。
  • 二戰東線德軍裝甲兵影像紀實第十二輯
    德國士兵駕駛著一輛繳獲的蘇制BA-64輕型裝甲車駛過荒涼的戰場。德軍繳獲的紅軍裝甲戰鬥車輛總數達到了1到1.2萬輛。不過德軍使用並投入戰鬥的並不多。注意車頭的納粹標記。 圖四,終結於史達林格勒的德軍裝甲部隊。幾輛三號和長身管火炮的四號坦克。編號「932」的坦克號碼旁的迷彩圖案和「K」標識很有趣。
  • 二戰坦克丨厚裝甲德國三號坦克
    1934年古德裡安這個裝甲戰術天才提出了以三號為主力,四號為輔助搭配使用的裝甲部隊的構想。其中作為主力反裝甲的三號坦克(雖然後面變了),便是我們今天的主角。行後續款也為50毫米跑)J型(1941):三號主力款,共產2616輛,裝甲提升至50毫米N型(1942):換裝四號坦克替下之75毫米短管炮三號坦克自身有多達12個型號。
  • 二戰1944年諾夫哥羅德戰線德軍第121坦克殲擊營代號德意志之鷹
    德軍第121坦克殲擊營也因此成為當時,德軍在南翼戰線唯一的機動裝甲部隊,該營當時有45輛三號G型突擊炮,而5輛自行20毫米防空裝甲車,也就是德軍當時較為特別的代號家具車式防空坦克,主要裝備的武器是單裝37mm口徑FlaK 43 L/89高射炮,輔助武器:2挺7.92 mm口徑MG34機槍,一挺部署在車體,一挺部署在敞開的炮塔上面,火力可以說十分強勁,37mm口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