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武威良種繁育輻射農業 冀民眾家門口益貧式增長

2020-12-17 中國新聞網

12月9日,武威優然牧業12000頭奶牛養殖示範園建成投運。 武威市委宣傳部供圖

中新網蘭州12月10日電 (記者 劉薛梅)武威從良種抓起,無論是種植還是養殖都堅持全產業鏈開發,「做到『種出好產品、創出好牌子、賣出好價錢』,這對促進全市農業結構根本性調整將發揮重要的輻射帶動作用。」甘肅武威市委書記柳鵬近日表示。

武威市位於河西走廊東端,南依祁連山,北接騰格里沙漠,境內農業資源得天獨厚,是有機食品、綠色食品的最佳產區之一,日光溫室蔬菜、肉蛋奶以及特色林果等發展優勢明顯。

圖為甘肅武威石羊河節水農業試驗。(資料圖) 南如卓瑪 攝

柳鵬說,良種是現代農業競爭力的核心,掌握了良種,就掌握了市場和產業的主動權。在產業發展中,武威實施特色產業種子提升工程,抓好良種引進、繁育、推廣,高起點、高標準推進產業發展,從源頭上增強產業市場競爭力。

9日,武威優然牧業12000頭奶牛養殖示範園建成投運,該項目是為解決引進的伊利乳業奶源問題,進而引進內蒙古優然牧業。

據武威優然牧業有限責任公司責任人賀李川介紹,該項目選址涼州區長城鎮紅水河東岸,總投資5.32億元,佔地面積1866畝,總建築面積約31萬平方米,主要分為生產區、生活區、飼草料區、糞汙處理區四個功能區域,做到了場內循環使用,場外種養結合的綠色環保型養殖模式,是甘肅省內單體規模最大的示範性牧場。

圖為武威市古浪縣黃花灘六道溝生產基裡,戈壁蔬果進入盛果期。(資料圖) 崔琳 攝

武威優然牧業引進澳大利亞純進口荷斯坦奶牛6000頭,在奶牛單產、原奶品質上得到了質的提升。「引進以伊利、優然為主的奶牛,以牧原為主的生豬,以德青源為主的禽蛋,以華中農業、海升為主的蔬菜等產業關聯度高的扶貧龍頭企業,已組建農民合作社6852家,實現了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組織和特色產業對貧困村、貧困戶的全覆蓋,帶貧益貧效益充分發揮。」武威市農業農村局局長楊青山說。

涼州區是傳統的奶牛養殖區,形成了以榮華新型農業、莊園瑞達牧場、武南金谷豐等為重點的奶產業集群。武威市委常委、涼州區委書記鞠毅說,涼州區將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綠色發展、優質安全為目標,實施奶業振興行動,堅持規模化發展、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經營,種好草、養好牛、產好奶。

近年來,武威把產業扶貧作為脫貧之基、富民之本,「拉開架勢」培育民眾家門口的產業,特色產業發展實現了從小到大、從有到優、從短到長、從低到高、從粗到精、從弱到強的「六大轉變」。

立足沿山區「高原冷涼」優勢、川區「綠洲水土」優勢、沿沙區「沙漠光熱」優勢,武威打破行政區劃界限,打造沿山沿川沿沙「三大特色產業帶」,發展牛羊雞菜果菌薯藥「八大產業」,形成了特色鮮明的區域產業發展帶,讓民眾吃上了穩定增收的「定心丸」。(完)

相關焦點

  • 【中央媒體看甘肅】甘肅武威良種繁育輻射農業 冀民眾家門口益貧式...
    武威市委宣傳部供圖  中新網蘭州12月10日電 (記者 劉薛梅)武威從良種抓起,無論是種植還是養殖都堅持全產業鏈開發,「做到『種出好產品、創出好牌子、賣出好價錢』,這對促進全市農業結構根本性調整將發揮重要的輻射帶動作用。」甘肅武威市委書記柳鵬近日表示。
  • 甘肅武威:打造祁連山「黃金奶源帶」基地
    走進甘肅武威伊利綠色生產及智能製造車間,10條生產線正高速運轉,經過開箱、灌裝、貼管、裝箱等流程,一瓶瓶優酸乳、純奶等產品整裝待發……2020年12月13日,作為伊利集團在河西走廊布局建設的唯一一家乳製品加工企業,武威伊利綠色生產及智能製造示範應用項目一期項目正式投產。
  • 2018年度擬安排的甘蔗良種繁育推廣基地良種繁育補貼信息公示
    2019年03月07日 15:12 來源:自治區甘蔗良種繁育推廣體系建設廳際聯席會議辦公室 編輯:黃勇椋 2018
  • 農業農村部關於認定第二批國家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的通知
    農業農村部關於認定第二批國家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農村(農牧)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局、黑龍江省農墾總局:  為落實
  • 縣農業農村局到姚河鄉指導茭白良種繁育基地建設工作
    12月18日上午,農業農村局科教與市場信息股股長金美林、特色農業中心副主任儲海峰、縣農投公司副總崔正理一行到姚河鄉民意茭白合作社指導茭白良種繁育基地建設工作。姚河鄉黨委副書記劉理娟以及農業綜合中心相關工作人員參與陪同。
  • 山東打造嘉祥縣大豆良種繁育基地
    新華社濟南8月4日電(記者王陽)記者從山東省財政廳獲悉,山東省財政近期撥付2000萬元用於支持濟寧市嘉祥縣大豆良種繁育基地建設,以促進大豆制種產業發展,穩定大豆種子供應,培育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大豆優良品種。
  • 甘蔗良種繁育的核心技術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生物技術研究所在甘蔗脫毒健康種苗相關領域進行了近二十年的研究,掌握了多項關鍵技術,覆蓋蔗莖綜合脫毒、病原檢測、增殖快繁、田間擴繁及配套栽培技術等環節,建立了甘蔗脫毒健康種苗生產技術體系和甘蔗良種繁育技術體系,培育出了健康的甘蔗種苗,在生產應用上表現較好。  甘蔗良種繁育方法  「現代農業最核心的技術就是種子技術」。
  • 湖北省小龍蝦良種選育繁育中心—「全國蝦王」助推器
    &nbsp當前,小龍蝦產業源頭資源就是種苗繁育,然而我省小龍蝦苗種繁育能力不足、體系滯後,養殖方式簡單粗放、產業鏈延伸不夠,根本不能滿足小龍蝦產業發展需求,小龍蝦良種選育、繁育及健康養殖技術的推廣迫在眉睫。
  • 農業農村部:建立健全白羽快大型肉雞良種繁育體系 保障龍頭企業...
    原標題:農業農村部:建立健全白羽快大型肉雞良種繁育體系 保障龍頭企業養殖用地   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
  • 政策支持白羽肉雞良種繁育體系建設;唐人神:布局「人造肉」
    聽課學習@農業行業觀察【熱點】政策:支持白羽肉雞良種繁育體系建設早在2019年,農業農村部啟動了《國家畜禽良種聯合攻關計劃(2019截至目前,已在河北、江蘇、福建、山東經遴選了4家國家白羽肉雞良種擴繁基地。目前,農業農村部正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編制「十四五」現代種業提升工程建設規劃,將繼續支持白羽肉雞良種繁育體系建設。
  • 良種對糧食增產貢獻率達到45%,種子行業是農業現代化的開路先鋒
    良種對糧食增產、畜牧業發展的貢獻率分別達到45%、40%,為我國糧食連年豐收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提供了關鍵支撐。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張桃林表示,要保持水稻、小麥等優勢品種競爭力,縮小玉米、大豆等品種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加快少數依賴型品種選育。
  • 第二批國家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認定公示
    根據《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於開展第二批國家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認定工作的通知》(農辦種〔2019〕9號),現將評審通過認定的65個第二批國家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予以公示。
  • 發揮產業集聚效應 促進農業結構調整 武威打造「1+N」奶產業集群
    原標題:【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發揮產業集聚效應 促進農業結構調整  武威打造「1+N」奶產業集群
  • 甘肅蓉寶首屆中醫藥(農耕食)文化節暨金銀花採摘節在武威開幕
    甘肅蓉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琴玲  每日甘肅網訊 8月8日,甘肅蓉寶首屆中醫藥(農耕食)文化節暨金銀花採摘節在武威清容苑拉開帷幕。甘肅中醫藥大學教授杜弢作題為「金銀花的綜合利用」報告等。  甘肅蓉寶希望通過這次中醫藥(農耕食)文化節暨金銀花採摘節會平臺,進一步挖掘我市豐富的中醫藥(農耕食)文化資源,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和社會優勢。
  • 全國水產專家齊聚潛江 研討小龍蝦良種選育繁育
    荊楚網消息(記者陳亦帆)6月13日,中國小龍蝦良種選育繁育研討會在潛江召開。來自湖北省水產科學研究所、江蘇裡下河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浙江省淡水水產研究所等機構的近20位研究員,就中國小龍蝦選育繁殖現狀和技術創新進行了研討,為推進小龍蝦良種選育繁育建言獻策。
  • 甘肅武威:「烤出來」的扶貧車間
    新華社蘭州1月17日電題:甘肅武威:「烤出來」的扶貧車間新華社記者朱藝琳、耿馨寧、白麗萍僅僅一頓午飯的時間,張文博的手機就響個不停。每一通電話都讓他笑開了花。「都是加購『爐盔子』的訂單。」「爐盔子」又叫「年饃饃」,在武威,家家戶戶都要吃「爐盔子」來慶祝農曆新年。武威的主食店不少,可都沒有張文博賣的「爐盔子」火爆。原來,張文博賣「爐盔子」有秘訣。2015年大學畢業後,張文博返鄉開辦了一間糧油店。通過大量市場調查,他發現當地居民非常懷念傳統「爐盔子」的味道。
  • 2018甘肅最美人物|甘肅田地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李曉梅
    李曉梅  李曉梅,女,漢族,現年42歲,中共黨員,現任甘肅田地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2008年,成立渭源縣田源澤馬鈴薯良種合作社,開始了馬鈴薯種薯繁育的產業開發之路。在不幸遭遇車禍殘疾後,她拖著柔弱的身軀,繼續前行。2015年,建設渭源縣馬鈴薯文化博覽苑,已投入資金2億多元。她響應國家號召,為農戶免費投放馬鈴薯良種55噸,探索出「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龍頭企業+金融+精準扶貧戶」「龍頭企業+產業+勞務」的企業精準扶貧模式,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取得顯著成效。
  • 平涼「扶貧牛」走向國際:科技助「紅牛」育良種產好肉
    魏建軍 攝中新網甘肅平涼9月7日電 (記者 魏建軍)近年來,甘肅平涼把發展「紅牛」產業確定為助推脫貧攻堅、實現鄉村振興的「首位產業」,產品已銷往北京、上海、廣州等20多個城市以及俄羅斯、日韓、東南亞、中東等國家和地區,「扶貧牛」真正走上了國際舞臺。
  • 發揮產業集聚效應 促進農業結構調整武威打造「1+N」奶產業集群
    12月13日,我省項目建設傳來喜訊,武威伊利綠色生產及智能製造示範應用項目一期正式投產運行,項目全部建成後,可實現鮮奶日產能1800多噸,單體產能位列全國第三,提供就業崗位近1200人。同時可帶動種植、畜牧養殖、包裝製造、物流運輸等多產業鏈條的快速發展,形成「1+N」奶產業集群。
  • 甘肅推動實施「六大特色農業產業」精準脫貧追蹤報導之薯產業 小...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甘肅推動實施「六大特色農業產業」精準脫貧追蹤報導之薯產業小土豆華麗轉身百味馬鈴薯。不僅僅是安定區,全省各地都進行著有益的嘗試和探索,將旱作農業與糧食安全結合,將撂荒地與產業發展結合,將休耕與農作結合……推進馬鈴薯種植面積穩定增長、產量持續提升。截至2019年,甘肅馬鈴薯面積1026萬畝,較2015年增長5.8%。馬鈴薯種植形成規模,龍頭企業及以合作社為主的新型經營主體起到關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