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步驟,練成瑜伽坐角式,開髖、抻拉大腿內側肌肉

2020-12-21 Sasha健身醬

沒有舞蹈基礎的人當看到下橫叉,第一反應都是「哇」!仿佛都能感受到大腿被抻拉的酸痛感,下橫叉固然很有難度,但如果能夠循序漸進的練習就容易很多。

瑜伽體式中的坐腳式就是下橫叉的必練體式,當然練習坐腳式的好處遠不止如此。標準的坐腳式不但可以起到開髖的作用,幫助增加髖關節外展的能力,還可以鍛鍊到大腿內側的肌肉群。

而人體重要的臟腑器官肝臟的經絡正是出於這一區域,通過抻拉和延展,還可以疏通大腿內側的肝經,達到排毒養顏,保護肝臟的作用,肝經得到疏通還可以輔助睡眠,所以如果能在睡前練一練坐腳式對睡眠也很有好處。

但是有些練習瑜伽的朋友覺得坐腳式並沒有什麼特異之處呀,練了一段時間也沒見什麼效果。其實不是沒效果而是有一些練習的細節我們沒有注意到,影響了它的發揮,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坐腳式有哪些被我們忽略的細節。

1.兩腿分開的距離越大越好嗎?

坐腳式的基本體式就是坐在墊子上,保持骨盆直立,雙腿向兩側打開,這是為了撐拉腿大腿內側並增加髖關節外展能力。

那麼是不是要將兩腿分開到自己的極限還能起到抻拉的作用。如果陽瑜伽是這樣要求的,但陰瑜伽要長期維持同一個動作,如果一直保持極限狀態很難長久堅持,還會使肌肉長期處於緊張狀態與抻拉形成對抗影響練習效果。

所以在陰瑜伽中坐腳式腿部打開幅度只需要九成即可。

2.腳尖的狀態應該回勾還是繃直?

腳尖的狀態會影響腿部肌肉,無論腳尖是繃直還是回勾雙腿肌肉都會被啟動。

當腳尖回勾時需要注意做到腳掌向身體方向回勾,腳後跟向身體相反方延展,雙腿肌肉收緊,這樣牽拉的是大腿內側肌肉。

當腳背用力壓向地面抻拉時,抻拉的部位主要集中在在小腿上,當腳掌放鬆時也應該同時放鬆雙腿肌肉。

3.身體前傾時膝蓋和腳趾應該向前還是向上?

當腿部打開合適距離時,就到了下一步驟上半身前傾,我們會發現隨著上身前傾的動作雙腿膝蓋和腳趾的方向會發生變化。

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隨著身體前傾膝蓋和腳趾也會跟著由向上轉成向前,另一種是身體前傾膝蓋和腳趾的方向仍然保持向上不變。

那麼這兩種變化有什麼區別呢?主要看練習者訓練的目的,如果以拉大腿內側肌肉為目的那麼可以讓膝蓋和腳趾的方向隨著身體前傾的動作轉動,如果以開髖為目的保持膝蓋和腳趾方向不變效果會更好。

坐腳式雖然是一則非常簡單的瑜伽體式,它的作用卻不可被忽略,正在練習瑜伽的夥伴們一定要儘快掌握。練習時需要注意的是下壓上身時要用髖部的力量帶動全身,這樣才不會給腰部帶來負擔。

相關焦點

  • 正確進行瑜伽開髖練習,清掃骨盆垃圾,滋養子宮
    想要提高或者是想要做到一些比較有難度的瑜伽體式,我們不僅需要循序漸進的練習,此外我們還需要輔助的練習——開髖訓練說到開髖,大家腦袋想到便是劈橫叉和劈豎叉。但是從生理學方面來說,開髖是由6個不同的方向。橫叉叫做髖關節的外展,豎叉的前腿叫做髖關節的彎曲,後退是髖關節的伸展,髖關節還有3個方向:外旋、內旋、內收。這6個方向的打開才叫做真正意義上的開髖。
  • 瑜伽女神式:瘦大腿最好的動作,沒有之一,為什麼你練了沒效果?
    瑜伽女神式,下女神式功效:1、激活強化大腿內側肌肉,消除大腿內側拜拜肉。相信大腿內側松、軟、無力是很多人的煩惱。而且大腿內側的肌肉覺知比較差,不容易被啟動和激活,你會發現在很多明明可以鍛鍊到大腿內側的站姿體中,大腿內側依然是放鬆沒有收緊的。女神式可以完美解決這個問題,激活大腿內側,喚醒大腿內側的覺知2、美化臀型,特別是臀外側。這也是很多人的煩惱。
  • 瑜伽中的瘦腿體式,減去大腿內側的贅肉,緊緻肌肉形體更修長!
    腿部脂肪過多就會增加雙腿的重量,而負責控制腿部的各部分肌肉就沒有了發育空間,就拿控制大腿內側活動的內收肌來說,它的主要功能就是控制大腿內收,讓雙腿向中間併攏的更緊實,作為腿部的穩定肌群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穩定骨盆,保持平衡,在自我調節的過程中實現身體的和諧發展。
  • 拉伸就是拉韌帶?再拉就斷了!37張拉伸動圖,超讚拉抻細節!
    「瑜伽拉伸拉的不就是韌帶嗎?」 「錯,當然不是!」 拉伸的是肌肉、肌腱、筋膜。 這和肌肉和肌膜的解剖學有關。肌肉由數千個肌纖維構成,每條肌纖維裡有無數個肌原纖維,而肌原纖維能讓肌肉進行收縮、放鬆及延展。
  • 瑜伽樹式:腳放膝蓋內側就一定是錯的?說錯的人,實力不夠而已!
    瑜伽樹式:上方腳能不能放在膝蓋上是因人而異的!按照計劃今天介紹樹式。這是我們遇到的第一個站立平衡體式。也是一個基礎體式。在《瑜伽之光》裡,第二個介紹的體式就是樹式。書裡說樹式的攻效是:增強腿部肌肉和平衡感!
  • 她從35歲才開始練瑜伽,3年就能有這效果
    有很多練瑜伽的朋友,你們練瑜伽3年都是什麼效果呢?其實我知道,根據大家的體質不同,效果肯定也千奇百怪,但是今天小密要介紹一個人,她從35歲開始練瑜伽,本來這個年紀確實有點不太容易,但是你麼可以看看她的效果,3年就能練成這樣,是不是特別厲害,不過不要眼紅啦,還是跟著來一起練習吧。
  • 大腿內收肌 在瑜伽練習中是多麼重要
    大腿內收肌,看似不重要的肌肉,不止在瑜伽練習中,在生活中都扮演著非常非常重要的作用。看下內收肌的結構和位置,處在我們人體腿部內側緣,對於腿部的內收和外展有直接關係,還和骨盆的轉動有關,比如說下面的這些體式。
  • 6個瑜伽體式,幫你強化容易忽視的大腿內收肌群
    練瑜伽,我們經常會做開髖和拉伸大腿內側的練習,但很少有人關注和加強大腿內側髖內收肌群的練習。事實上,想要真正的保養膝和髖,關鍵在內收肌群。而練瑜伽,也不要只做開髖的拉伸練習,加強練習同樣重要。此外,髖內收肌群從某種程度來說,屬於人體核心的一部分,激活髖內收肌群,不僅可以幫助更好的激活啟動盆底肌(產後的女性要多練習),而且還可以有效的改善腿型,消除大腿內側拜拜肉,練就大長腿。所以,練瑜伽,請一定不要忽視了重要的大腿內收肌!
  • 4個瑜伽開胯體式多練,讓你的腿變得柔軟
    柔軟雙腿是瑜伽練習者邁不過去的一道坎,為了更好地練習瑜伽和吸收各種體式的效果,讓雙腿變得柔軟是很有必要的。否則,許多瑜伽體式將很難做到位,體式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談到雙腿要柔軟,開髖和開胯練習是瑜伽初學者需要學會的動作。
  • 10個重點大腿內側訓練動作,燃脂消除大腿內側贅肉脂肪瘦腿
    你是想擁有芭蕾舞演員的大腿,還是健美先生或者身體靈活的瑜伽大師的大腿呢?也許你的訓練目標是練得像滑雪者或滑板者的大腿。沒有關係,如果你想把自己的大腿練得更為緊實、纖細,你最好就要開始鍛鍊一下我們在下面所列舉的10個動作。
  • 瑜伽如何塑造腿部曲線?大腿內側肌肉多錘鍊,不僅美腿而且健康
    如果你練習瑜伽的目的僅僅是為了塑造身材,那麼你的要求也太低了,學習瑜伽不僅是為了美麗,健康的身體才是最重要的。就拿瑜伽中塑造腿型的體式說起,每天用瑜伽體式錘鍊大腿肌肉的的練習者,她們的目的僅僅是為了美腿嗎?其實並不然,堅持這些動作還有更大的作用!
  • 怎麼瘦大腿內側的肉?才能減少大腿的摩擦
    3.抬起左腿,然後慢慢靠近牆面,在右腳掌的平行處稍稍向下位置,彎曲左腿,使小腿與大腿呈九十度,左腳掌貼於牆面。4.此時能明顯呢感到手臂肌肉、腹部肌肉和大腿肌肉的拉伸,保持身體穩定,靜待3-6個呼吸的時間。
  • 大腿內側沒力量?8個瑜伽體式,增強腿部力量,打造纖瘦美腿
    具體來說,人體的大腿肌肉可分為股前肌群、股內側肌群、股後肌群三大部分,其中,股內側肌有伸屈膝的功能,股前肌群和股後肌群的平衡力和柔韌性保證了髕骨在溝骨之間的正常運行軌跡,各部分互相配合,相互作用。大腿內側脂肪堆積、肥胖,肉肉變得鬆弛,都是這些肌肉出現問題導致的,只有通過訓練,才能完美展現出肌肉美感。
  • 開髖是新手必經之路!簡單3式瑜伽,助你無痛開髖
    對於瑜伽練習者來說,首先就應該練習開髖,只有開髖之後才能夠進一步的練習,人體比較大的關節有沒有靈活性對於新手練習瑜伽來說極其重要。不過每一個人的體質並不相同,在開髖過程中所需要的時間也會有所區別,有一些人在練習一段時間之後也沒有任何的進展,此時也會消退瑜伽的熱情,更會出現煩躁的情緒。在練習瑜伽時,首先就應該去除浮躁的情緒,只有如此才能夠真正達到強身健體的效果,瘦身只是其次,最關鍵的是要把瑜伽當成樂趣。
  • 為什麼建議中老年人練瑜伽?有什麼好處?(建議收藏)
    1、山式站立在墊子上,雙腳併攏,大腳趾和腳後跟相互貼靠,雙手放在身體兩側,掌心貼靠大腿外側,吸氣延展脊柱,整個人向上拔高,呼氣雙肩向下放鬆,腹部內收,注意髖前側上提,尾骨向下微卷,給腰椎空間,眼睛目視前方,停留5~8個呼吸。
  • 練瑜伽,請不要忽視了重要的大腿內收肌群!
    練瑜伽,我們經常會做開髖和拉伸大腿內側的練習,但很少有人關注和加強大腿內側髖內收肌群的練習。而練瑜伽,也不要只做開髖的拉伸練習,加強練習同樣重要。首先,簡單的跟大家介紹一下,什麼是髖內收肌群?簡單的來說,它是大腿內側的一組肌群,起與骨盆下方的恥骨上枝、恥骨下枝、坐骨、坐骨結節等部位,並附著於股骨上。包括:恥骨肌、內收長肌、內收短肌、內收大肌、股薄肌。
  • 大腿內側松松垮垮?這4個動作強化大腿內收肌群,讓你更加緊緻
    但其實大腿內側的肌肉也是不能忽視的,如果不注重它的訓練,你的大腿內側就會比較松,對於整個腿型都有影響。那麼在今天的內容裡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內收肌群,以及如何練好它讓你的大腿內側更加緊緻。恥骨肌恥骨肌是大腿中間室的肌肉,為平整四方形肌肉,位於大腿上側和內側前部。它起自恥骨上支,附著在股骨後表面,主要功能除了能使大腿內收外,還能屈大腿。
  • 瑜伽講堂:初學者如何更好的進入蝴蝶式?附:蝴蝶式變體詳解
    蝴蝶是一個坐著開髖的動作,有非常大的好處。非常適合瑜伽初學者在內的所有基礎學員,在劇烈運動、或者是長時間久坐後練習,它還可以有效的緩解臀部的緊繃感,並增強柔韌性。而今天,我說說初學者如何更好的進入蝴蝶式的練習,並附上一些蝴蝶式的變體,讓大家可以更好的練習。
  • 瑜伽解剖-縫匠肌:連接髖與膝的絲綢之路
    今天分享的這塊肌肉是縫匠肌縫匠肌的拉丁文意思是指裁縫,因為以前的裁縫師傅工作時總是習慣盤腿而坐,而這個坐姿中,縫匠肌會幫助旋轉腿部,因此將這個部位的肌肉命名為縫匠肌。來看一下它的解剖位置,它起於髂前上棘,止於脛骨上端的內側面,就如同連接在髖與膝的一條絲帶一樣,扁扁長長的,所以特別像一條絲綢之路。
  • 來看看為什麼你瑜伽樹式站不穩,腳還總是往下滑?
    零基礎瑜伽入門第1周,應該這樣練。裡面的第一個動作是山式,已經詳細介紹過,今天介紹這個序列的第2個動作樹式。因為你會發現向一側頂髖以後,體式做起來就會很輕鬆,保持的時間相對來說也長。這是因為當你向一側頂髖以後,改變了身體上下力的傳導。本來應該施加在臀部、大腿和小腿肌肉上的力量讓髖關節代償了。下圖,髖頂出去了,正確做法是:腳向下踩,脊柱向上延展,把骨盆拉回到中線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