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蘭臺令君,我來回答!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話題,爭議也很大。拿破崙和成吉思汗都是世界歷史上首屈一指的軍事家,前者幾乎統一了歐洲大陸,而後者則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徵服者。問題問的是他們兩誰厲害,所以我想「厲害」這個詞應該不僅僅指的是所謂的「軍事成就」,應該從政治、軍事、經濟以及對後世的影響等多方面綜合考慮,那麼如果以此為標準的話,無疑拿破崙要比成吉思汗高出一籌,下面我們慢慢來說。
如果單單從軍事角度上看,成吉思汗打下的疆土面積要遠超拿破崙,先後滅了40多個國家,徵服了720多個民族,打下了超過3000萬平方公裡的領土,殲滅各國軍隊更是不計其數。而拿破崙在自己的巔峰時期也只是接近統一歐洲而已,而且事實上這種軍事徵服也是不穩定的。拿破崙遠徵俄國失敗後,就有許多附屬國倒戈投入反法聯盟的懷抱。而且兩者發動戰爭的性質也有所不同,而且成吉思汗所發動的戰爭幾乎均帶有滅國性質,而拿破崙則不然,,拿破崙戰爭的目的是為了他國臣服於法國皇帝的權威,建立一個所謂的「歐羅巴合眾國」,當然這個理想的政權組織形式必須以法國為領頭羊。總而言之就個人軍事成就來說,成吉思汗還是略強於拿破崙的。但成吉思汗對拿破崙的優勢也就僅此而已。
馬克思曾經說過:「拿破崙拿破崙已經了解到現代國家的真正本質。」這是非常公正的評價。從政治上說拿破崙的出現結束了法國大革命以來的十年動亂,消除了無政府主義(在這一點成吉思汗同樣統一了蒙古,結束了各部各自為陣的分裂局面,建立了一個所向披靡的政權)。拿破崙沉重打擊了腐朽的歐洲封建勢力,推進了歐洲民族意識的覺醒,促使資產階級社會的發展,並建立了一套相對平等社會制度,懂得如何去保護人民的私有財產。一部《法國民法典》(也叫《拿破崙法典》)建立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足以讓他留名青史,成為了不朽的豐碑。這部法典也成為了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民事法律所參照的主要藍本之一。
而成吉思汗建立的大蒙古國,曾經也頒布過一部成文法典,史學家稱作為《成吉思汗法典》,這是一部帶有部落民主色彩的君主政體制度,其基本精神還是體現了子女要服從父母的意志,弟弟要聽從各個的勸誡,妻子不能違背丈夫的意願等思想,雖然也具有一定的時代性,但相比《法國民法典》對世界的影響,還是相形見拙的。
對於被徵服的國家,儘管拿破崙認為這些國家應該為法國的利益所服務,對被徵服地區的人民進行了很大程度上的剝削,但也對當地的人民實行了一系列懷柔的政策。比如在對待瑞士的問題上,他調和了瑞士各黨派的矛盾,建立了聯邦制,保持了該國的獨立性。對於法國徵服的西班牙和德意志地區,他取締了宗教裁判所,廢除了農奴制度,效仿法國模式制定憲法,鼓勵工業生產。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社會的發展與民族國家的形成。
而成吉思汗對待被徵服地區的人民,經常會採取一些慘無人道的手段。他在發動侵略戰爭的過程中實行「只要敢於抵抗蒙古大軍,破城後就屠戮殆盡」的政策,而且此人生性殘暴,曾經說過:「人生最大的樂趣,在於把敵人斬盡殺絕,搶奪他們所有的財產,看著他們的親屬痛哭流淚,騎他們的馬,佔有他們的妻子和女兒。」他和他的軍隊摧毀了數不勝數的城市,殘害了不計其數的百姓和孩子。1215年鐵木真攻佔金朝中都也就是現在的北京城,對城中居民實行了長達一個月之久的屠殺,焚燒了整個城市,超過百萬人在這場浩劫中喪生。在徵服花刺子模的戰爭中,蒙古軍隊更是肆無忌憚實行恐怖政策,以武器屠戮民眾,遇城則屠,殘存無幾而驚恐的花剌子模人事後回憶,蒙古兵因血腥屠戮(集數十場作戰)開始惡名昭彰。
拿破崙本人非常熱愛科學,自己在數學上也是小有所成,他發現和證明了「拿破崙定理」,即「以任意三角形各邊為邊分別向外側作等邊三角形,則他們的中心構成一個等邊三角形。」當年他率領著一大批科學家加入他遠徵埃及的隊伍,並在那建立了埃及科學院,任命蒙日為院長,自己擔任副院長。在統治法國期間,拿破崙定時出席研究院的會議,邀請院士們報告科學進展,將許多獎賞授予科學家,包括伏特、戴維等外國的科學家。在帝國時期的理工學院的畢業生中,最終成為法國科學院院士的多大16人。這足以證明拿破崙對科學的重視程度。而成吉思汗在這方面是無法企及的。
其實我認為,成吉思汗和拿破崙並不在同一個維度,鐵木真是一個偉大的徵服者,但他的侵略戰爭也給世界人民帶來沉痛的災難。而拿破崙儘管不失為一個接觸的軍事家,但相比鐵木真還是略遜一籌。不過拿破崙比鐵木真更偉大,蒙古鐵騎呼嘯而過留下了是百姓的痛哭聲,而拿破崙的所作所為對歐洲乃至世界歷史的發展卻產生了重要的積極作用。因此作為英國首相的邱吉爾才會肯定拿破崙的偉大。
文:蘭臺令君。
圖:來源網絡,侵權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