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下達屠羊令,只為羊肉更好吃?專家分析:蒙軍因此而強大

2021-01-11 歷史通寶

成吉思汗是個偉大的徵服者,可能也是個美食家,為什麼這樣說?因為在他發布的命令中,特意對殺羊做出了詳細的規定,宛如是一道菜譜,指導他的戰士們隨時能吃上美味的羊肉。

成吉思汗的命令是這樣的:

首先準備牛羊的膀胱,洗乾淨在裡面充滿空氣,讓它們鼓起來,好像氣球一樣。隨後用骨管伸進膀胱的管孔中,骨管上刻有螺絲紋路,可以卡住。

然後找準牲畜的肋骨位置,在第四到第五條肋條之間,猛地將骨管插進入,再壓迫準備好的充氣膀胱,將裡面的空氣灌到肺臟中。這時,牲畜就會像被電擊了一樣,突然死去。

而按照傳統方式殺羊,大多是要在頸部劃一刀,先放出大量的血,血流乾淨才會死。但是按照成吉思汗的殺羊辦法,羊死後再切割,死後血液流動少,殺羊不見血,血都保留在肉中,味道就會更加好。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覺得自己也會殺羊了?這確實是一份非常詳細的攻略,智力和動手能力正常的人,看了這份命令,馬上就會變成殺羊專家。

如果你認為成吉思汗這道命令,是想讓戰士們吃上更鮮美的羊肉,可就大錯特錯了。這是蒙古大軍天下無敵的奧秘之一,正是這道殺羊令讓蒙古軍隊擁有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優勢。

據後世考證,成吉思汗麾下的蒙古大軍總人數不超過二十萬,卻建立起人類史上最龐大的帝國,徵服了數億人口,由東往西騎馬跑一年,都處在蒙古帝國的統治下。蒙古人武功之盛,可謂空前絕後。

有人可能會認為蒙古人作為遊牧民族,具有很多天生的優勢,馬匹眾多、牧民生下來就是戰士等等,可實際上,被蒙古人徵服的很多民族當中,同樣有很多遊牧民族,蒙古人會的東西,他們也都會,各方麵條件都不弱於蒙古人,那為什麼最後是蒙古人勝出呢?

成吉思汗之所以成為成吉思汗,靠的是細節,做到了極致的細節。他雖然沒有受到過任何系統的教育,但是他對於戰爭有著自己的一套完整的思想和理論。

不論是在戰略戰術、軍隊管理、後勤保障等等方面,成吉思汗都有著自己的獨特之處,稱得上是一位出色的軍事實踐專家。他也是草原民族幾千年生活、戰鬥經驗的集大成者,再加上本人的天賦,終於使蒙古人成為草原民族之中的佼佼者。

還是回到殺羊這件事上,成吉思汗的屠殺羊,主要目的顯然不是為了讓羊肉更美味,而是同樣數量的羊,可以讓蒙古戰士食用更長的時間。簡單地說,就是提高後勤效率,用最少的後勤物資,堅持最長的時間。

據說這種辦法殺死的牲畜,要比傳統的放血殺羊法,增加70%的肉量,肉的口感也會更加柔軟,味道更鮮嫩,保存的時間還更久一些。根據這個比例,三隻羊便可以頂得上原先的五隻羊。

對草原民族來說,行軍上千裡再投入戰鬥,是非常普遍的事情。因此他們不可能像農耕民族那樣,依賴於後方的糧草供應。他們每次長距離行軍,都會有攜帶大量的牛羊,一邊放牧,一邊行軍作戰。

蒙古人更是誇張,經常整個部落一起隨軍遷移,在敵國的領地內安營紮寨,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男子上陣拼殺,女人打掃戰場,收割戰利品,兒童從小學習騎馬打仗,一成年便是合格的戰士。每一個蒙古人都是戰爭機器的組成部分。

從戰士本身來說,蒙古人對後勤的依賴是最少的,他們出徵前都會準備好足夠的肉乾,既小巧又能提供足夠的熱量,渴了可以喝馬奶,連續很多天風餐露宿,都不會影響蒙古人的戰鬥力。

這就賦予了蒙古人超強的機動能力,能夠穿越沙漠、戈壁等無人區,出其不意地迂迴到敵人的背後,發起致命的打擊。這是後勤負擔極少,給蒙古人帶來的優勢。

不過,戰事的長短是很難控制的,而攜帶的牲畜總是有限的,如何讓攜帶的這些牲畜發揮最大的作用,才是成吉思汗需要解決的問題,所以他專門定下了殺羊的規定。

有句流行的話:細節決定成敗。古人沒有總結出這樣的道理,但不等於他們不會這樣去做。成吉思汗就是對細節把握得特別到位,才能把一個幾萬人的小部落,發展壯大到超級大帝國。

【參考文獻:《元史》、《成吉思汗傳》】

相關焦點

  • 西徵記:成吉思汗將鐵蹄伸向歐亞大陸版圖
    蒙軍長驅直入中亞後,於1220年攻佔了花剌子模的都城撒馬爾幹(Samarkand),其國王西逃,成吉思汗令速不臺、哲別等窮追之。因此蒙軍便西越裏海、黑海間的高加索,深入俄羅斯(Russ),於1223年大敗欽察(Kipchak)和俄羅斯的聯軍。
  • 成吉思汗被西夏王妃咬死在床上?六徵西夏的血海深仇
    唐朝末年,定居在夏州(今陝西橫山縣西)一帶的党項族平夏部,參加了唐朝對黃巢農民起義軍的鎮壓,其酋長拓跋思恭被封為定難軍節度使,爵號夏國公。從此以後,逐漸形成為一支強大的地方割據勢力。宋朝初,党項貴族李繼遷(拓跋恩恭後裔)附遼抗宋,遼國封其為西平王。
  • 成吉思汗:不斷掠奪財富,進行對外戰爭,將天下變成蒙古人的牧場
    成吉思汗在建國之初就有進攻金國的設想,只是沒敢輕舉妄動。金國畢竟是中原上邦,而西夏在自己側翼,如果西夏與金國合力,或出一偏師北進,就可能對蒙古造成極大威脅。為了免除攻金時西夏的側面攻擊,成吉思汗採取了先取西夏的戰略。1205年春天,成吉思汗以西夏接納過仇人亦刺合為藉口,率軍第一次入侵西夏。
  • 北海道最有名的羊肉料理居然叫成吉思汗烤肉
    01 綿羊養殖業催生出的鄉土料理 成吉思汗烤肉(ジンギスカン),是一道以新鮮羊肉為主要食材的 儘管被稱為「成吉思汗烤肉」,並且坊間廣為流傳,它是成吉思汗遠徵時,供麾下將士們果腹的餐食。
  • 成吉思汗用3樣軍糧「橫掃世界」:馬奶,羊肉,最後1個風靡全國
    因此,官渡之戰實質上是曹操與袁紹之間的一場糧草大戰。作為一代天驕的成吉思汗,他率領的蒙古騎兵橫掃亞歐大陸,歐洲人民聞風喪膽。此外,成吉思汗還創建了史上最大的版圖——蒙古帝國。除了驍勇善戰、將領指揮得當外,蒙古大軍的成功,還離不開軍糧的絕色。在蒙古軍隊中有三大類軍糧:馬奶、羊肉和牛肉乾。
  • 成吉思汗究竟如何身亡的?俄羅斯專家學者提出一個羞人的死法
    在中國的歷史上,疆域最遼闊、版圖最大的那就屬成吉思汗創建的帝國,大家都知道成吉思汗是在公元1227年在西夏意外死亡的,哪個時候也正是成吉思汗襲擊西夏的時候,成吉思汗死後為後人留下了歷史上最強大的帝國。並且他死後,被後人秘密埋葬,而不是舉辦風光的葬禮。像他這樣輝煌一生的人最後卻被秘密埋葬,難道這其中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嗎?
  • 成吉思汗打天下,還順便教日本人做羊肉?
    在日本北海道,遍地可見一種料理店,名為「ジンギスカン」,意為「成吉思汗」。這便是北海道最具地方特色烤羊肉料理——「成吉思汗烤肉」,但這日本的烤羊肉,為什麼要叫成吉思汗?蝦夷北境之地阿依努原住民們難道還能是黃金家族的巴特爾(蒙語中的「武士」)不成?和蒙古烤肉又有什麼聯繫嗎?
  • 成吉思汗戎馬一生,卻是一代「明君」
    導語:成吉思汗這位歷史上的梟雄很多人只知道他創造了元朝,帶領著部下在馬背上打下了天下,但是相比其他的朝代皇帝來說,成吉思汗受到的關注是少了一些。甚至還有輕騎兵之王的稱號,可見成吉思汗在當時有多麼出色了。除了他自身的實力過硬之外,成吉思汗帶兵的能力也是無人可及。不過成吉思汗的幼年還是比較坎坷的,原本確實是出生於一個非常出名的世家,但是後來因為父親被殺,自己所在的部落也因此而分散。所以成吉思汗的幼年顛簸流離,直到後來成吉思汗成長成了一個很有實力的人,聯合其他首領還有父親的就不重新將部落組起來,並且藉此慢慢的發展壯大。
  • 【冷知識】成吉思汗羊肉鍋為什麼會成為北海道名吃?
    成吉思汗羊肉鍋(圖片來源:朝日新聞網站)成吉思汗羊肉鍋為什麼會成為北海道名吃?成吉思汗羊肉鍋是北海道代表性的地方名吃。大正時代,因為羊毛用量增多,北海道的綿羊飼養數量也隨之增加。1918年,正處於戰爭中的日本為了給士兵製作防寒服,還曾實施過「100萬匹綿羊增殖計劃」。
  • 「北海道特色美食」北海道必吃——成吉思汗羊肉!樽山雪獸
    所幸現在許多店家為避免客人隨身物品沾染烤肉香,都貼心的安排柜子或收納籃讓人脫外衣存放,總算不用再一出店就沿路留香~那感覺就像拎著大包現炸鹽酥雞走進電梯,讓人倍感罪惡。要說起北海道特色美食,自然少不了成吉思汗羊肉,烤盤上的擺放也有講究,通常會將羊肉置於中央隆起處,洋蔥等蔬菜沿著盤緣擺放並適時翻面,可參考這篇看看成吉思汗羊肉怎麼吃?
  • 成吉思汗留下的三條遺囑,如何幫助其後人攻滅兩國?
    1、立窩闊臺為大汗 成吉思汗一生有4個嫡子,都是他第一個妻子孛兒帖所生,他們分別是朮赤、察合臺、窩闊臺和拖雷。 這其中,成吉思汗最不喜歡的是朮赤,究其原因,是因為他一直懷疑朮赤並非自己所親生:孛兒帖曾經被成吉思汗的敵人擄走,回來之後生下了朮赤。 而四個兒子中,最受他喜愛的是小兒子拖雷。拖雷聰明能幹,且英勇善戰,在軍中頗有威望。而且,成吉思汗按照蒙古人「幼子守財」的傳統,還把自己視為私產的精兵交給拖雷指揮。
  • 女子拿成吉思汗馬鞭鑑寶,自估值500萬,專家:你站穩我報價格
    導語:女子拿成吉思汗馬鞭鑑寶,自估值500萬,專家讓其站穩前言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在滿足了基本的吃穿住行之後人們便將剩餘的閒錢投資在其他地方,而古玩投資便是人們投資的一大方向,因此各大文玩市場的交易量都有所上漲,這一現象也刺激了造假行業的蓬勃發展,如今的文玩市場魚龍混雜,要想辨別古玩文物還得靠專家們的幫助
  • 成吉思汗是中國人嗎?
    作為四大古文明唯一流傳至今的存在,無論是否有中國這個概念,從古至今的華夏子孫無不為作為一名中國人而感到自豪。但是越是研究中國那悠久的歷史文明,便越會有學者為之而爭辯,其中就包括中國真的是自古傳承,沒有出現過斷代嗎?提出這個問題的專家學者,並不是不了解中國的傳承歷史,相反,只有深度了解了中國的歷史,才會對此有所疑問。
  • 走進蒙古帶你領略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陵園,品味「手扒羊肉」!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陵園。蒙古語「鄂爾多斯」,意為」營殿很多」,而位於鄂爾多斯中部的「伊金霍洛」,意思是「帝王的陵寢」。相傳當年成吉思汗率領軍隊西徵西夏時,經過鄂爾多斯草原。他正為這裡的清秀山水而入迷,手中的馬鞭突然掉在地上,隨從人員正待拾起馬鞭,被成吉思汗制止,他說,這個地方很美,我死後可葬於此地。於是,他的部下就將馬鞭埋在地下,上面立起了敖包。成吉思汗死後,靈車經過伊金霍洛一帶時,車輪陷於泥濘之中,動用了五個部落的人騎馬拉車,依然紋絲不動。這時候,大家想起了成吉思汗生前說過的話,就將這個地方作為他的陵地。
  • 成吉思汗發明的冰煮羊美膩了喉嚨
    呼和浩特滿城飄著草原的香味,除了外焦裡嫩的烤全羊,更好吃的羊肉常常藏在古老的巷子裡。循著美膩的羊羶味,我們來到一家寫著「冰煮羊」的小店,老闆娘一邊招呼著我們,一邊用青城生澀的普通話,給我們講起「冰煮羊」久遠的故事。
  • 成吉思汗與蒙餐蒙藥
    從此,成吉思汗經常用此法犒賞三軍,不過將馬肉換成了羊肉。徵戰多年後,成吉思汗依然覺得當年的吃法味道美妙,遂命人依照銅帽盔製作了一大批紫銅小火鍋,分發到民間,讓更多的平民百姓品嘗到這種美味。從此,紫銅小火鍋便名揚天下,廣為流傳。此外,有傳說稱冰水火鍋的吃法也是成吉思汗發明的。成吉思汗率軍西徵時,進入寒冷的冬季後,軍隊面臨無處取水煮飯的困境。
  • 成吉思汗為何能消滅強大的克烈部王汗?三個動作,一氣呵成
    #消滅克烈部,成吉思汗才真正成為一名軍事家,他的一系列軍事謀略文化思想,在消滅克烈部的過程中,發揮的淋漓盡致,即使在今天,依舊值得學習和借鑑。在成吉思汗消滅克烈部前,這個古老而強大的部落是真正的草原霸主,而成吉思汗也是在克烈部的幫助下,才得以一步步壯大,成了與其並肩的巨頭,但一山不容二虎,成吉思汗和克烈部之間,無論如何都有一場惡戰。這一點,成吉思汗表現出自己卓越的眼光和謀略。
  • 札幌美食|難得能吃到成吉思汗半熟羊肉的高CP值食店
    成吉思汗羊肉是札幌有名的特色美食,如果在這城市想感受道地的居酒屋氛圍,想吃燒肉,也想吃成吉思汗羊肉,那就到「ホルモン酒場風土」吧,它是少數能享用成吉思汗羊肉的居酒屋!在這裡能一次滿足兩個願望。我們這次就點了很多裡面的店家特色品項,如成吉思汗羊肉、大腸、和牛拼盤、檸檬與柳橙莎瓦等,都好吃好喝,沒踩到雷。這裡的羊肉皆是澳洲進口的綿羊肉,這次點了兩種口味,醬油漬、鹽味,肉質新鮮,標榜可以吃半熟(也是該店頗具特色的料理),其他居酒屋很難吃到這樣的餐點。
  • 嗨皮羊的第一位食客,居然是……成吉思汗
    說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他身體強壯,驍勇善戰,是舉世聞名的戰神。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還有這樣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相傳,數百年前,成吉思汗到貝加爾湖一帶徵戰之時,久攻納塔斯城不下,幾近糧絕,只剩下最後幾十條羊。
  • 成吉思汗死因探秘
    然而成吉思汗一生坎坷,在孩童時,父親就被人殺死,母親和他也被人排擠,從部落首領地位轟然墜落至賤民,過著食不果腹的生活,在生死線上掙扎。但生活教會了他要忍耐,這時復仇的種子在他內心深深埋了下來。後來,他依靠父親的結拜兄弟和自己的安答重新奪回了部落首領的地位。而後經過長年累月的部落戰爭,統一了蒙古各部,於1206年建立了強大的蒙古帝國,並開始了對外擴張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