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用3樣軍糧「橫掃世界」:馬奶,羊肉,最後1個風靡全國

2020-12-24 叮噹貓說歷史

我們著名的官渡之戰,軍糧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一開始袁紹糧多,佔了上風。糧食少,曹操佔了上風,迫使曹操殺了運糧官,穩定了軍心。正當這千鈞一髮之際,許攸前來投奔,並帶來了一則重磅消息——袁紹將軍糧屯在烏巢。聽到消息,曹操立即襲擊烏巢,燒毀袁紹軍糧。袁紹的軍糧被焚燒,被迫撤退。因此,官渡之戰實質上是曹操與袁紹之間的一場糧草大戰。

作為一代天驕的成吉思汗,他率領的蒙古騎兵橫掃亞歐大陸,歐洲人民聞風喪膽。此外,成吉思汗還創建了史上最大的版圖——蒙古帝國。除了驍勇善戰、將領指揮得當外,蒙古大軍的成功,還離不開軍糧的絕色。在蒙古軍隊中有三大類軍糧:馬奶、羊肉和牛肉乾。

馬奶蒙古人是馬背上的民族。馬匹不僅能作為坐騎使用,還能供應馬奶。宋彭大雅所著的《黑韃事略》中有「引食馬乳與牛乳」的記載,可見早在宋代,蒙古人就以馬奶為主食。

在蒙古軍的闊亦田之戰中,成吉思汗擊敗札木合部,乘勝追擊。可札木合邊逃邊放馬,成吉思汗不幸被箭射中脖子,一時昏迷。成吉思汗甦醒過來後,最想喝的便是馬奶。打了仗受傷了,最想喝的就是馬奶。

在《蒙古行》中,歐洲人柏朗·賓格寫道:「蒙古軍人每次出徵,都要帶許多馬匹,以便每次出徵都能到達很遠的地方,不需要考慮馬匹的體力……」

這些馬大多是閹馬,但也會跟隨許多母馬。戰士們和馬同行,隨時可以喝到馬的鮮奶,戰鬥起來自然更加兇猛。又因為馬奶如此重要,據《蒙古行記》記載,蒙古人還用馬初乳作為貢品來祭祀長生天,如《元史》所載:「秋來駐蹕,軍腦兒入宮,馬乳祭天。自然,蒙古人也喝羊奶加牛奶,但是行軍時攜帶的牛羊有限,所以牛羊奶只能做成乾酪。

羊肉串《黑韃事略》記載蒙古人「牧庖者以羊為常,牛次之」,即羊肉串是遊牧民族最常吃的食品。

元史中記載,成吉思汗「掠奪諸部綿羊、馬匹、資財,盡忠於君,不半月,使君飢者多,貧瘠者多」,而窩闊臺評價說:「帝有寬宏大量,忠恕之心,量力而行,華夏之富庶,羊馬成群,旅旅之多,時稱治平。」可見羊肉對於當時蒙古人的重要性。與馬相比,得到羊肉似乎要容易得多,因為當乞食的時候,達魯花赤鎮守斡羅思,「給馬三百羊五千」,比馬的數量多了很多倍。據說成吉思汗出徵時,人睏乏,用水煮羊肉,撒上鹽巴當涮羊肉,可見羊肉也是重要的軍糧。

牛肉乾牛肉乾肉是值得一塊金牌!在遠徵中,烈馬、彎刀、牛肉乾是成吉思汗遠徵的三大法寶,牛肉乾在遠徵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風乾牛肉被稱為「成吉思汗的遠徵糧」。

長途跋涉常常是曠日持久的,士兵們更需要保存更長時間的軍糧,因此幹肉成為當時蒙古大軍的不二選擇。而且羊肉曬乾後沒有牛肉乾好吃,所以蒙古軍隊大量使用牛肉乾作為軍糧。

宰了一頭牛,得到了100斤的牛肉乾。士兵們把牛肉放在身上以備不時之需。這樣就減少了大批騎兵的裝甲車壓力,使蒙古人的機動更加靈活。

相關焦點

  • 成吉思汗創造的十二個世界之最
    他活到66歲,一生沒有離開過馬背,沒有離開過戰場,他是世界上騎馬徵戰最遙遙的人。蒙古戰馬,不僅長飲黃河、長江、珠江之水,而且吞飲阿姆河、印度河,最後蹄濺多瑙河,三次萬裡西徵,大敗俄羅斯、波蘭、匈牙利、德國。成吉思汗及其繼承者靠快速機動的騎兵進行了多次遠徵,所踏過的土地不能用裡數而只能用緯度來計量。
  • 成吉思汗打天下,還順便教日本人做羊肉?
    成吉思汗烤肉店像這樣的成吉思汗料理店隨處可見,人均價格大約2,000~3,999日元(約123~246人民幣),瑠芽醬來的是北海道成吉思汗烤肉店中的扛把子——【成吉思汗 大黑屋】>將羊肉和蔬菜一起烤是成吉思汗的標準烤法,羊肉受熱出汁順便給蔬菜加上濃厚的口味,不要太爽!
  • 成吉思汗下達屠羊令,只為羊肉更好吃?專家分析:蒙軍因此而強大
    成吉思汗是個偉大的徵服者,可能也是個美食家,為什麼這樣說?因為在他發布的命令中,特意對殺羊做出了詳細的規定,宛如是一道菜譜,指導他的戰士們隨時能吃上美味的羊肉。成吉思汗的命令是這樣的:首先準備牛羊的膀胱,洗乾淨在裡面充滿空氣,讓它們鼓起來,好像氣球一樣。隨後用骨管伸進膀胱的管孔中,骨管上刻有螺絲紋路,可以卡住。
  • 成吉思汗橫掃亞歐大陸,為何不曾拿下「阿三」,他害怕了?
    成吉思汗一生徵戰無數,用區區二十萬的鐵騎,橫踏了亞歐大陸,被譽為名副其實的「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向西,所向披靡,但是為何他沒有拿下南方近在咫尺的印度板塊呢?其實,並不是他不想拿下,而是其中有不能拿下的理由!
  • 「北海道特色美食」北海道必吃——成吉思汗羊肉!樽山雪獸
    要說起北海道特色美食,自然少不了成吉思汗羊肉,烤盤上的擺放也有講究,通常會將羊肉置於中央隆起處,洋蔥等蔬菜沿著盤緣擺放並適時翻面,可參考這篇看看成吉思汗羊肉怎麼吃?在北海道許多賣場都能找到專門設計的成吉思汗羊肉專用烤盤!
  • 北海道最有名的羊肉料理居然叫成吉思汗烤肉
    儘管被稱為「成吉思汗烤肉」,並且坊間廣為流傳,它是成吉思汗遠徵時,供麾下將士們果腹的餐食。但實際上,它與蒙古飲食以及成吉思汗本人並沒有什麼關係。相對合理的解釋是:因為它是羊肉料理,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蒙古人的生活,於是,日本人便以他們最熟悉的那個蒙古人,也就是曾經稱雄歐亞大陸的蒙古帝國皇帝「成吉思汗」,來給這道料理命名。
  • 成吉思汗是中國人嗎?
    尤其是擁有歷史上最廣闊疆域的元朝,它的創建者,在中國史留名的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是否是中國人呢?首先,我們要明確"中國人"這一概念的界定,如果說是只要在中國現今這片領土生活的就是中國人,那將元朝首都定都在中國現在領土範圍的成吉思汗,無疑是一個中國人。然而若是以自古傳承下去,"漢人"這一概念的,作為蒙古族的成吉思汗肯定說不上是中國人。
  • 【冷知識】成吉思汗羊肉鍋為什麼會成為北海道名吃?
    成吉思汗羊肉鍋(圖片來源:朝日新聞網站)成吉思汗羊肉鍋為什麼會成為北海道名吃?成吉思汗羊肉鍋是北海道代表性的地方名吃。大正時代,因為羊毛用量增多,北海道的綿羊飼養數量也隨之增加。1918年,正處於戰爭中的日本為了給士兵製作防寒服,還曾實施過「100萬匹綿羊增殖計劃」。
  • 成吉思汗與蒙餐蒙藥
    等到把這鍋湯燴好,經軍隊裡眾將官、士卒品嘗後,都稱讚此湯的味道堪稱一絕,比平日裡吃的燒烤羊肉等佳餚還要好上幾倍。後來,經過民間廚師數百年來進一步的完善、加工,逐步形成了各地餐桌上極具民族風味特色的佳餚。成吉思汗與紫銅火鍋據傳,成吉思汗率兵大舉進攻西夏時,有一天,因為連續作戰糧草供應不足,戰士們個個挨飢受餓,戰鬥力下降。
  • 走進蒙古帶你領略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陵園,品味「手扒羊肉」!
    他正為這裡的清秀山水而入迷,手中的馬鞭突然掉在地上,隨從人員正待拾起馬鞭,被成吉思汗制止,他說,這個地方很美,我死後可葬於此地。於是,他的部下就將馬鞭埋在地下,上面立起了敖包。成吉思汗死後,靈車經過伊金霍洛一帶時,車輪陷於泥濘之中,動用了五個部落的人騎馬拉車,依然紋絲不動。這時候,大家想起了成吉思汗生前說過的話,就將這個地方作為他的陵地。
  • 成吉思汗最後打到哪裡才回來?
    成吉思汗統一了蒙古,然後殺入中原,先後攻打西夏和金國。 但成吉思汗死時,兩國都是被打破,但沒有滅亡。 一說成吉思汗就是被西夏求和進貢的王妃,咬斷命根子才死的,地點是六盤山下清水縣(今屬甘肅) 打敗西夏和金國以後,成吉思汗西徵花剌子模,首先滅掉中亞的西遼。
  • 嗨皮羊的第一位食客,居然是……成吉思汗
    說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他身體強壯,驍勇善戰,是舉世聞名的戰神。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還有這樣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相傳,數百年前,成吉思汗到貝加爾湖一帶徵戰之時,久攻納塔斯城不下,幾近糧絕,只剩下最後幾十條羊。
  • 不是蒙古人,他卻成為成吉思汗大將,並制定蒙古統一天下的方略
    說起成吉思汗帳下名將,大家都知道,有所謂的「四傑」和「四獒」,就是博爾朮木華黎他們。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是什麼呢?他們都是蒙古人。那麼,成吉思汗有沒有重用漢族名將呢?有人要說了,耶律楚才。耶律楚才是謀臣,不是大將。
  • 大蒙古國因何橫掃世界:成吉思汗收攏了多少非蒙古部落一起賣命?
    文/王凱迪公元1206年,大蒙古國在今天的蒙古高原上建立,孛兒只斤·鐵木真在斡難河上被推舉為成吉思汗。他被蒙古高原上的所有部落擁戴為蒙古帝國的大汗,這一刻的蒙古高原上似乎只有蒙古人的單一民族。事實上,即使是在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國的伊始,蒙古國中依然存在著眾多非蒙古民族。真正的蒙古其實,後世的史料對於蒙古人的界定十分清晰。真正的蒙古人只有包括乞顏部、泰赤烏、捏古思,兀良哈等部在內的「合木黑蒙古」(全體蒙古),這些部落便是所謂「蒙兀室韋」的直系後裔,也就是蒙古人的核心本部。
  • 成吉思汗到底是中國人還是外蒙古人?
    因為歷史淵源的問題,大家可能認為成吉思汗是中國人,但其實,成吉思汗是個標準的外蒙古人。成吉思汗像成吉思汗,即孛兒只斤·鐵木真,又名鐵木真,出生在漠北草原斡難河上遊地區,建立起大蒙古國,尊號「成吉思汗」。
  • 蒙古使者快要餓死,窮漢專門為他殺了只羊,成吉思汗:做我妹夫吧
    帖木侖是成吉思汗唯一的妹妹,從小便備受寵愛,成吉思汗一直想為她尋覓一個良婿。公元1193年,成吉思汗與義父、克烈部的首領王罕關係破裂,兩人反目成仇。由於克烈部勢力極大,因此成吉思汗選擇避其鋒芒,率領部眾離開了自己的領地。  公元1203年,成吉思汗的部眾已經非常壯大,於是向王罕發起進攻。由於克烈部實力非常強大,成吉思汗的部眾多都非常疑慮。為了更快擊敗克烈部,足智多謀的成吉思汗制定了一個反間計,並讓使者術兒徹丹等人前去實施。
  • 他是成吉思汗的「神箭」,率兵兩萬橫掃歐亞諸國,徵服了14個國家
    他還是成吉思汗帳下的四獒之一,南徵北戰為蒙古帝國立下了赫赫功勳。史書記載,哲別是蒙古別速惕部人,早年曾經和泰赤烏部一起進攻成吉思汗。在闊亦田之戰中他投靠了成吉思汗,被賜名哲別(意為箭簇)。1204年哲別被任命為先鋒和忽必來一起討伐乃蠻部,也就是在這一仗中他和忽必來、者勒蔑、速不臺一起被稱為成吉思汗的四獒。後來哲別在蒙古討伐金國的烏沙堡之戰中立下了大功,是成吉思汗伐金的功臣之一。
  • 成吉思汗後代免費享用美餐 倫敦一飯店出新招
    「大汗」後人上千萬   倫敦這家名為「羊肉串」的飯店推出的「DNA尋找成吉思汗後人」活動廣受歡迎,說明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在去世數百年之後,仍然在後人心目中享有很高的威望。   成吉思汗公元1206年統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汗國。通過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他曾將領土版圖擴展到中亞地區和南俄。元朝建立後,成吉思汗被追尊為元太祖。
  • 大劇院上演大型原創交響音樂史詩《成吉思汗》
    大型原創交響音樂史詩《成吉思汗》以奇妙的音樂構思,精湛的藝術手法,追述了蒙古民族披荊斬棘、熔山化鐵,從苦難走向光明,讓東方照亮世界的輝煌歷史進程;再現了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海納百川、鐵骨柔腸、金戈鐵馬、叱吒風雲的豐功偉業和英雄本色。作品氣勢磅礴,神採飛揚,悠揚妙曼,清新靈動。精妙的樂思使靈光不斷閃爍,讓你沉浸在起伏曠達的躍動中。
  • 成吉思汗死因探秘
    成吉思汗是世界史上一位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其一生建立了永垂青史、令人敬仰的豐功偉績。他建立了地跨歐亞的大帝國,所到之處人人皆聞風喪膽。他的軍事智慧現在還在被世界各國廣為傳頌和研究。然而在徵討西夏的過程中,突然傳出成吉思汗暴病身亡。但史書並無記載成吉思汗的病史,身體是健康的,那麼成績思汗是正常死亡嗎?他到底是怎麼死的?這個問題引起了許多人的興趣。正因為死得突然,後世有很多猜想。第一,被咬死說。成吉思汗的軍隊攻無不克,戰無不勝,西夏皇帝聽說成吉思汗親率大軍徵討西夏,驚恐萬分。這時,恰有成吉思汗的使者到來,索要西夏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