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油作為調味料中的一員,深受「廚房達人」的喜愛,尤其是烹飪食物時加入醬油,會讓菜品的顏色變得更好看更有食慾。為了追求色澤,很多人放入大量的醬油,殊不知醬油吃多了對身體並不好,只有正確的量才能讓醬油的作用發揮到極致,到底吃多了醬油對身體有哪些壞處呢?
做菜少放醬油對身體沒有什麼影響,反而會讓菜的色澤更誘人以此來刺激食慾,但是醬油吃多了身體就會受不了。醬油吃多有什麼壞處?
醬油中含有一種可能致病的物質單氯丙二醇。通過實驗發現食用大量醬油後,動物肝臟和呼吸系統中會殘留這種致病物。儘管目前對人體沒有做過相關實驗,但還是應少食用較好。
醬油中的單氯丙二醇在進入胃腸道後會被腸分解,有可能被肝臟代謝。如果經常食用醬油,則會增加肝臟和胃的負擔,很可能會引起肝臟中毒。因此,不建議每天大量使用醬油。
另一個原因是在運輸生產和銷售的過程中,由於不衛生的環境,醬油中可能會有更多的傷寒桿菌,因此對人體也非常有害。
雖然醬油不能吃的太多,但是作為重要的調味料,醬油還是可以吃的,只是如何吃才更健康呢?
1、醬油分開用。生抽多用來涼拌菜,而老抽多數是熱菜使用。許多消費者將老抽與生抽混合在一起使用,實際上存在很大的健康風險。老抽中的細菌總數略高於生抽,如果將老抽當作生抽使用很長時間,可能會使人體抵抗力較弱,容易患腸胃炎和其他疾病。
2、發黴醬油勿使用。醬油保存不當很容易發黴,因此醬油的儲存也應該很費力。為了有效防止醬油長黴,可以在醬油中滴幾滴食用油,或者放幾瓣去皮的大蒜或幾滴白葡萄酒,可以起到更好的防黴效果。
3、醬油使用時間。做菜時注意將醬油加入菜中的時間,好的醬油是自然發酵的,含有胺基酸和豐富的風味物質。儘管可以增加加熱後的香氣,但是過度加熱的營養物質會發生反應或揮發並流失,顏色變深。烤魚、烤肉,應及早加入醬油;炒菜等一般的烹飪方法,最好在即將出鍋之前加一點醬油,以免鍋中的高溫破壞胺基酸。
醬油是用新鮮的黃豆發酵加工而成的,所以從原食材方面來講醬油對身體的損害很小。只是發酵過的醬油含鹽量都比較高,多吃的話會增加肝臟的負擔,尤其是對於有高血壓和肝臟疾病的人來說特別不好,吃醬油的時候每次加入幾滴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