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6月5日訊(記者高偉 通訊員徐敏)荊門市東寶區馬河鎮生態環境良好,貧困村民近年依託地理優勢,通過種植香菇脫貧致富。今年疫情之下,香菇的銷售一度成為難題,荊門市郵政分公司通過郵樂平臺銷售馬河香菇。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後,繼續助推農產品銷售轉型升級,一切為了馬河香菇不再「藍瘦」。
從鮮香菇到幹香菇
鐵坪村村民廖啟華尤其擔心,作為馬河鎮建檔立卡貧困戶,他依靠種植香菇在2019年剛剛順利脫貧。今年他家的10棚椴木香菇長勢喜人,卻因交通管制沒有了銷路。如果情況得不到改觀,很容易「返貧」。
針對廖啟華的煩惱,荊門市郵政分公司利用「郵樂小店」自有商品功能,開闢本地農產品同城配送專區。2.5公斤和5公斤兩種規格的鮮香菇很快上線,1000多公斤鮮香菇通過郵樂平臺走上了無數荊門家庭的餐桌,大大緩解了貧困戶的壓力。
鮮香菇不同於幹香菇,保存時間短,極易腐爛,不適合儲存運輸。公司鼓勵合作社將香菇加工成方便儲存運輸的幹香菇銷售,解決了貧困戶在鮮香菇銷售區域上的局限性。
除了幫助分散種植香菇的貧困戶,公司還對接馬河周樹武家庭農場和荊門地華菌類種植專業合作社兩家扶貧主體,帶動20多戶貧困戶通過郵樂平臺線上銷售鮮香菇。
從郵樂小店到郵樂大網
如何把馬河香菇從同城上線發展到全國上網?
荊門市郵政分公司引進了專業運營農副產品的湖北順銘商貿有限公司成為馬河香菇的代理商,不僅承擔香菇的品控環節,同時加強了對供應鏈的管理,馬河香菇在郵樂荊門郵政農村電商扶貧館順利上線。
馬河香菇的銷售大網還在不斷織就。
荊門市郵政分公司積極拓展本地消費扶貧市場,面向集團客戶銷售包括馬河香菇在內的扶貧產品價值達到62.7萬元,僅緊鄰荊門火車站的郵樂購泉口形象店,短短幾天銷售額達8000多元,馬河香菇成為顧客首選。
從朋友圈推廣到「直播帶貨」
直播間內,帶貨主播連麥馬河鎮香菇種植基地。
馬河鎮副鎮長陳宇介紹:「馬河生態環境優,晝夜溫差適宜,非常適合香菇生產,產出的香菇品質佳,口感好…… 」兩位主播在現場一邊試吃馬河香菇製作的菜餚,一邊與圍觀網友互動交流,訂單蹭蹭上漲。
荊門市郵政分公司總經理潘彭恩介紹,「馬河香菇已經成為荊門市精準扶貧主導產業之一,是當地貧困戶增收的主要措施核收入來源。直播帶貨是助力消費扶貧,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的一次嘗試。」
本次直播中,除了馬河香菇,還有掇刀風乾雞、鍾祥葛根粉、京山橋米、沙洋泡藕帶等農產品。直播共吸引了19.45萬人觀看,銷售農產品近2400件,實現銷售額14.12萬元,其中馬河香菇達到了300單。
【來源:楚天都市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