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3年英國提出脫歐公投,到2017年英國脫歐計劃正式執行以來,英國經過了3年的談判才完成了在政治層面的脫歐行動,然而這並不代表英國將與歐盟徹底斷除所有的聯繫。歐盟在成立初期各國曾籤訂許多協議,這些協議需要如何廢除或履行未完成的責任,也是需要經過談判解決的。
然而在關於脫歐之後,英國與歐盟之間的各個領域的聯繫,在其中幾個環節的談判卻始終無法達成共識,那就是漁業、公平競爭環境和履約管理這三個方面上,兩者始終無法給出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而就在最近談判陷入焦灼狀態的時候,英國方面突然有了新的動作,那就是有部分的歐洲漁船遭遇英國海軍戰艦的騷擾。
關於為什麼英國海軍戰艦會突然出手攻擊,其實是為了在漁業經營上向歐盟施壓,在確認兩者的商業協議問題上,漁業是雙方的重點,然而英國希望能在英國水域的漁業特權,而歐盟則希望延續過去定下的配額制度,使得歐洲其他國家的漁船也可以在英國海域內有自己的自由作業權。
另外英國不止派出了軍艦前往英吉利海峽附近執勤,同時還讓1萬多名海軍保持備戰狀態。看樣子英國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這番作為不僅是為了讓英國政府在談判上更有底氣,甚至還打算在過渡期內如果談判無法成功,就做好一切開戰的準備。
不過對於英國海軍派出軍艦前往英吉利海峽的行為,國內外的網民卻並不認同,最近一段時間國際網絡論壇上提到英國和歐盟的時候,都會說到兩個名詞,那就是炮艦外交和鱈魚戰爭,其中炮艦外交一般人不陌生,那就是殖民時代,侵略者利用武力被迫被侵略國妥協的一種手段。
至於鱈魚戰爭,則是英國與冰島就冰島海域的漁業問題展開軍事鬥爭,原本一開始英國憑藉強大的海軍實力曾一度佔據上風。但隨著歐共體的加入,導致英國孤立無援,不得不將本國漁船的活動範圍遠離冰島200裡範圍內。這個情況與現今英國和歐盟的局面非常相似,因此許多人都擔心,英國會再次成為鱈魚戰爭的輸家。
而在海域漁業歸屬的問題上,歐盟成員中最強硬的要數法國,而歐盟之所以在這個問題這麼強硬也是因為有法國的加入,一方面在軍事來說,法國的軍事實力位列第一,主要原因是他的政治和軍事權至今仍保留最完整的獨立性,比起歐洲的另外兩個大國更為強大。
另一方面法國也是英國海域漁業的既得利益者,他們的漁民在英國未脫鉤的時候,仍能在英國海域作業,如果英國將這個權利收回,法國漁民謀生的空間將會大大縮小,這不是法國政府樂見的,尤其是在如今疫情嚴重的當下。為此在英國派出海軍的同時,法國方面表示不會妥協,自己也會執行相應的海軍計劃。
儘管英國如今正式宣布脫離歐盟,但經過這麼多年的歐共體的合作,英國已經與歐盟各國在經濟上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假如英國與歐盟無法達成有效的貿易共識,那麼無協議脫歐將對英國和歐盟本身的經濟和金融市場同時造成巨大的傷害。
為此以英國首相詹森為首的英國政府成立超級委員會,對英國境內的各種物資流通進行管制,以抵禦無協議脫歐產生的一切負面後果。不過如果脫歐是在無條件下的情況進行的話,那麼脫歐之後的英國與歐盟到底將以怎樣的身份共存,或許將是兩者未來最大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