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租金貴 「居住」已成申城服務業藍領煩心事-居住 城中村 藍領...

2020-12-27 東方網

  超六成受訪者「需要協助」解決住房問題

  據《勞動報》報導,服務業是上海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據市統計局數據顯示,2015年全市第三產業(服務業)從業人員為855.7萬人,較2014年增加了2%;第二產業從業人員為459.7萬人,較2014年減少了3.6%,原有勞動力向服務業轉移,新增勞動力被其吸納的現象明顯。

  日漸龐大的服務業藍領隊伍背後,「居住難」的問題同樣凸顯。勞動報記者隨機採訪了從事服務類行業的31名藍領職工。其中,「群租」達到13人;有13人蝸居在環境簡陋的「城中村」和地下室等;有兩人居住在招待所;另有兩人居住在工廠自建的員工房內。

  上海交大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助理教授、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沈洋博士告訴勞動報記者,由於服務業經營場所數量多、規模小、地點分散,僱主較少為員工提供住所,且考慮到上海較高的租房和生活成本,這些外來從業人員通常只願拿出收入的20%用以支付房租。居住場所多為老式小區、城郊結合部民房和「城中村」民房。這些居住場所具有費用低、設施陳舊、規劃不善等特點,容易出現群租現象,消防和治安隱患較大,衛生環境髒、亂、差問題突出。

  服務業的從業人員以外來務工者為主,數量龐大、結構複雜,對居住有剛性需求。根據沈洋的報告,上海統計局此前的調查結果顯示,住房問題是外來工留滬的第一大問題,64.4%的受訪者表示需要協助。

  住宅小區群租:有價格優勢,離工作地點近

  群租,是目前上海服務業,特別是餐飲、美容美髮行業中從業人員較多選擇的一種居住的方式。基本人均500元一個月就能解決,廉價的「優勢」,使得雖然政府三令五申並屢出重拳嚴打,但卻是「春風吹又生」。

  阿桂是新涇鎮頗有名氣的年輕髮型師,這天,他領記者來到仙霞西路某小區住宅的6樓———他所在髮廊的員工宿舍。「咚咚咚!!」阿桂邊敲門邊向記者介紹,「以前我們自己人都是直接用鑰匙開,要敲門的基本都是不住裡面的人,我們一般也不給開。」等了一陣,門開了。刺鼻的異味,伴隨著泡麵的氣息一齊從房內飄出。

  記者留心發現,這是一套兩室兩廳的毛坯房,房屋面積大約100平米左右,一共擺放了7張上下鋪的高低床,房內約有11人。「這裡最多時住過17個人,多出來沒床位的,就在廚房那邊打地鋪。」阿桂告訴記者,由於是毛坯房,整個房間缺少合理布局,拖線板、網線被拉得到處都是,好幾處都出現纏繞成死結的情況。對於目前的居住條件,租住在此的員工們大多心態複雜。「上海這邊找房子要便宜、要近,哪找去?」

  記者注意到,就在他們租住的樓道內,懸掛著街道張貼的「抵制群租,人人有責」的標語,顯得格外扎眼。阿桂的室友小何向記者坦承:「我們一直很配合,要查要扔,我們都服從,從來沒鬧過。只要不把我們攆走,其他都好說。」

  小吳是滬上一家小有名氣的連鎖飯店的店長,他店裡的14名員工租住了飯店周邊一個小區的三室一廳。「整個房子的月租金是7500元,非常擠。」小吳說:「除了群租,我們也可以讓員工選擇每月拿300元-500元的房貼,讓他們自己出去找房子住。但是一圈找下來,一方面這點錢找不到適合的房源,一方面對於餐館這種強度較大的服務業,房子就是晚上睡一覺的地方,所以大家出去另找住房的積極性也不大。」

  城中村、地下室:環境簡陋,和老家差不多

  單身獨居的嚴師傅在上海西區一所大學當了多年保安。他每天騎著電瓶車往返於徐家匯和閔行區梅隴。他在那裡的城中村租了個單間,每月租金800元。不過,那邊正面臨拆遷。記者在吳師傅租住的房間裡看到,這是一間堆滿了雜物的私房,四壁早已被燻得黑黑的,除了一張掛著蚊帳的上下床,沒有一件像樣的家具,窗和門都不能嚴絲合縫地關閉。

  在嚴師傅家,用水可以打開自來水,不過為了省錢,他寧可到大概二十米遠的地方打井水來用。而燒水更是奇葩,不用煤氣不用電,用的是一種燒柴的土設備。「這裡的居住環境和我老家鄉下差不多,但就是圖個方便,畢竟是一個人住。」

  和嚴師傅差不多、蝸居在簡陋環境裡的還有清潔工老楊。採訪他時,就是在他租住的地下室裡。六月的申城,傍晚六時,天色依然明亮,可老楊的房間已是伸手不見五指。並且,需要忍受著隔壁水泵運轉時發出的聲響,呼吸著陣陣的黴味。

  2000年,隻身從安徽六安來滬的老楊,來到長寧區天山路某小區,擔任清潔工。「那時工資就300多元/月,但地下室可以免費住。」老楊告訴記者,迫於生計,他沒有猶豫便接下了這份差使並住了下來,然而這一住,便住到了今天。老楊也有幾位地下室的室友,結果不到半年,他們都因為住不慣而離開,再無後來者。記者造訪時,是5月上旬,也能感受到絲絲氤氳的溼氣。

  「用最少的錢住下來。」無論是建造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城中村私房,還是高樓的地下室,都超出了當下城市人對於居住要求的底限。為什麼做這樣的選擇?記者調查發現無論是嚴師傅還是老楊,他們多為非上海農村戶籍,月薪3千-5千,年齡集中在35歲以上,通常只願花收入的20%左右租房。他們基本是保安、清潔工這樣的群體,僱主較少為基層員工提供住宿,僱員只能自行租房。

  藍領公寓:乾淨整潔,但一房難求

  當然在上海打拼,也有很幸運住得不錯的。

  一間裝修一新的宿舍,6張床鋪,全新床品,拉起帘子,還有一個小小的私人空間;床下的寫字檯,可以放上電腦,擺設相框。90後小沈對目前的工作很滿意,「公司提供環境那麼好的宿舍,我沒有理由不好好幹吶。」

  在魔方公寓位於浦東的九號樓項目,記者見到了正在宿舍休息的小沈。說是宿舍,其實並非小沈所在企業建造的,而是開拓國內長租公寓市場的企業魔方公寓建造的藍領公寓。企業和藍領公寓籤下合同,租下宿舍,解決員工的住宿需求。

  小沈老家在江蘇,現在是一家電子製造企業的客服,月薪有4000元。「以前公司不包住,我住過群租房,便宜的也得七八百,貴的租金超過1000元/月,但休息、衛生都沒有保證。」後來,小沈把「包住」納入找工作的條件之一。「我年紀小,薪水不高,不可能拿很多錢去租房。」小沈現在所住的九號樓,平均床位在600元/月左右,衛生、廚房、休息等公用區域有專人打掃。

  魔方公寓副總裁李亮介紹,九號樓藍領公寓項目更多的客戶是星級酒店、連鎖餐飲店等服務行業。「在居住管理方面,目前我們只與單位籤訂合同,不接受個人租客申請。房租由承租單位繳納,租客的個人信息也一併傳送給我們,由我們向當地相關部門報備。」李亮表示,魔方公寓每間宿舍都有煙感噴淋,整棟樓內都禁止使用燃氣,並安排專人每天查房,對違規用電的情況立即沒收設備並給予警告。

  乾淨、安全、價格實惠……不過由於藍領公寓屬於新生事物,加之考慮到管理的方便程度,這幾個長租公寓都暫不接受個人租客申請,而是與企業籤訂合同,因此受惠的面比較有限。有業內人士分析,「這樣的規定使得一些自僱者(個體經營戶),例如小型服務業企業的藍領等,被排除在外,而他們又是城市生活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36%受訪藍領對居住現狀不滿意

  勞動報調查問卷結果顯示,在上海服務業藍領中,有近四成受訪者對當下居住表示不滿意。僅5%受訪者表示很滿意,較滿意的有14%,45%的受訪者表示基本滿意,不滿意者佔比36%。

  在私密性、上班近等各項指標中,受訪藍領最看重居住條件的依次是:離工作場所近、費用省、私密性、裝修配套硬體好,投票佔比依次是32%、28%、21%、19%。然而,這些居住指標在現實中卻很難得到滿足。

  上海交大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助理教授、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沈洋博士曾於過去五年間,在上海市中心和城郊的六間餐廳對超過60位受訪者進行了訪談,並選擇其中一家大型餐館當服務員,進行參與式觀察研究。她告訴勞動報記者,她造訪了部分受訪者在上海的住所,包括員工宿舍、群租房和城中村等多種類型,情況不容樂觀。

  「當時,一家大型連鎖型餐廳的員工宿舍免住宿費,一個月水電費為50元。一間宿舍六個床位,廁所整個樓層共用,熱水供應時斷時續。由於宿舍靠近飯店的中心配送廚房與大型冷庫,每天凌晨4、5點卡車開始在附近出入,幹擾員工睡眠質量。」沈洋介紹,還有就是城中村。「所有居住在城中村的受訪者家中都沒有獨立的廁所、廚房和浴室。房屋人均面積約為10平方米,每間租金300到800元。她曾走訪過市郊的莘北村和市區的白玉坊,這兩個農民工聚居區集中體現了城中村的典型———存在犯罪與火災隱患,它們都已被拆除,住在其中的農民工也因此搬離。」

相關焦點

  • 勞動觀察:上海服務業藍領最憂心居住問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是正解
    「居住」已成申城服務業藍領煩心事 36%受訪藍領對居住現狀不滿意 據勞動報調查,在上海服務業藍領中,有近四成受訪者對當下居住表示不滿意。僅5%受訪者表示很滿意,較滿意的有14%,45%的受訪者表示基本滿意,不滿意者佔比36%。
  • 農民工居住報告:上海②|集體宿舍、棚戶區與群租房
    2014年,上海市政府發布《關於本市開展「城中村」地塊改造的實施意見》,確立了「城中村」改造的具體範圍,即上海市郊老城鎮地區範圍內以集體建設用地為主、村民宅基地和其他建設用地交錯、本地人與外來人口數量比例嚴重倒掛、違章搭建現象和環境問題突出的地塊。某徵收地塊,居民盡數搬離,門、窗已被磚頭封住。
  • ...套(間)藍領公寓籌建目標完成!價格實惠,拎包入住,不少房源正招租
    截至目前,杭州已累計開工藍領公寓項目92個、房源4.11萬套(間),圓滿完成籌建總目標,其中1.64萬套(間)房源已啟動租賃受理,萬餘戶外來務工人員入住,藍領公寓發揮民生實效。租金實惠,一鍵租房,當天入住
  • 9號樓公寓另闢蹊徑盯準都市藍領做生意
    原標題:9號樓公寓另闢蹊徑盯準都市藍領做生意日期:[2016-12-02] 版次:[B07] 版名:[買樓王·市況] 字體:【大中小】 除了都市白領、大學畢業生,都市藍領工人的居住狀況也受到了關注。更有連鎖長租公寓的運營集團也盯準了這一塊。日前,「連鎖集中式長租公寓」運營商——魔方生活服務集團旗下品牌9號樓公寓,在廣州舉行「新集體主義」品牌推介會。該品牌即是針對密集型企業,為其員工提供2-8人間集中管理的多人居住空間方案。
  • 最低租金100元!杭州又一批藍領公寓開始招租!包括蕭山多處!
    近日,杭州又一批藍領公寓開始招租!包括蕭山多處!具體都在哪?有需要的小夥伴看仔細啦!蕭山區廣澤小區藍領公寓廣澤小區藍領公寓由廣澤小區84號樓改建而成。臨浦三弘羽絨宿舍改造藍領公寓項目臨浦三弘羽絨宿舍改造藍領公寓項目位於臨塘線與103省道交叉口西北角原三弘集團公司,項目由原三弘羽毛國際有限公司宿舍改建,改建設計的房源共4棟,273 套,總建築面積約12500平方米。琥珀酒店琥珀酒店藍領公寓項目由原琥珀酒店改建而成,7月底已開工。
  • 杭州規模最大藍領公寓正式對外招租 首推創意配套樓
    石橋南苑藍領公寓。下城住建 供圖  2018年以來,下城區聚焦「緩解低收入外來務工人員租房難」問題,積極響應市對區三年籌建藍領公寓3200套(間)任務工作目標,通過自加壓力實現了「三年任務、兩年完成」。先後建成王馬裡藍領公寓1.0版、華豐悅居藍領公寓2.0版,以及石橋南苑藍領公寓3.0版,提供有效房源3252套(間),成為杭州市首個完成籌建任務的城區。
  • 租金低至400元,杭州這些藍領公寓招租啦!
    租金標準 房屋租金價格根據戶型而定,租金價格區間為650-950元/床/月。 更多點擊這裡查看。 江幹區 錢塘智慧城藍領公寓 錢塘智慧城藍領公寓位於三衛路與九環路交叉處的三衛家園,小區綠化率高,環境優美,交通便利,物業管理嚴格。
  • 一年2000多萬的魔獸成藍領了
    作為火箭的兩大巨頭之一,一年領著2236萬美元薪水的霍華德,在這個賽季快成史上最貴的藍領球員了。火箭夏天引入勞森,球隊整個陣容相對上賽季更有了加強,只是這賽季開始以來,火箭打得根本不像一支去年進入西部決賽的球隊,哈登被場外新聞纏繞著,勞森還在酒駕,上賽季主帥麥克海爾下課,火箭本賽季註定不太平。
  • 節後用工市場需求快速攀升 58到家阿姨成藍領「香餑餑」
    相關報告顯示:春節後一周各崗位藍領需求均有大幅上漲,其中普工、服務員需求缺口最大,用工招聘數漲幅同比上漲56.9%。快遞、倉管、司機等職位火熱;月嫂、美容師、廚師等高薪服務型人才備受歡迎……藍領已成為節後用工市場中的重要群體。
  • 【藍領日誌】「職多多」通過線上、線下結合,想為藍領提供一條龍服務
    寫在前面:《藍領日誌》是一個系列報導,挖掘優質藍領項目,在 36 氪首頁搜索 「藍領日誌」 即可查看相關項目,歡迎對行業有關注的朋友一起交流。中勞網成立於2006年,定位藍領就業服務平臺,曾推出「電子勞務」、「打工團」、「中勞通」等服務產品,2014年10月推出核心品牌「職多多」。同年,職多多獲得北京維西資本和青島大學生創投的千萬元融資,2015年6月又獲得華仁創投領投的近千萬融資,目前正在A輪融資中。
  • 什麼是「新藍領」,與傳統藍領的區別是什麼?
    2020-12-31 10:33:42 來源: 逸勞務 舉報   都市新藍領
  • 東莞藍領薪水趕超白領 公司主管辭職當月嫂(圖)
    連日來,羊城晚報記者採訪了東莞、深圳一些在崗或曾經在崗的建築工、月嫂、注塑工等藍領,發現「藍領薪水趕超白領」已經不是個別現象。人力資源專家表示,這一趨勢在珠三角已經越來越明顯,這體現了社會對藍領特別是技術型藍領人才的尊重。
  • 喔趣CEO儲峰:中國的藍領用工規模將在五年內達到美國水平
    聚焦城市服務業藍領,將內部勞動力管理與外部柔性勞動力供應鏈結合 喔趣成立於2015年,聚焦於城市服務業勞動力管理,旗下包含人效雲產品與靈活用工服務兩大核心業務,為一、二線城市的零售、餐飲、物流快遞、安保物業、新經濟等勞動力密集型服務行業提供勞動力預測、勞動力管理、勞動力調度、勞動力供給的全棧服務,通過人力資源數位化,智能排班
  • 藍領司令侯正宇——一個人和一群人的夢想
    我希望能在上海有自己的房子,80個平方的。還娶一個上海太太。希望能成為一個真正的上海人」  當走進大上海,面對面感受它的繁華,候正宇更清晰的感受到了自己和上海這座城市的距離。  「我第一次來上海的時候我感覺上海人是有一點排外的,他們往往叫我們「鄉屋您」(鄉下人)從我的內心裡我也非常希望能融入這作城市,但我自身也感覺我們是有差距的。」
  • 杭州3年籌建4萬套藍領公寓,萬餘戶外來務工人員已入住
    杭州3年籌建4萬套藍領公寓,萬餘戶外來務工人員已入住 2020-12-09 10:05 來源:都市快報 / 記者: / 編輯:徐文罡
  • 蘇州藍領上半年月均到手4416元 近七成計劃充電
    原標題:蘇藍領上半年月均到手4416元 近七成藍領計劃「充電」   日前,英格瑪研究發展中心發布了《2018年半年度在蘇藍領調研報告》。報告重點關注2018年半年度在蘇藍領的工作及生活現狀。調研顯示,今年上半年在蘇藍領平均月到手收入為4416元,較去年同期增加681元,實現大幅度增長,上半年收入與對下半年期望的差額有所減少。
  • 《中國居住服務業數位化發展報告》:居住服務數位化加速,中美時差...
    2020年的新冠疫情,更加速了「數位化生存」的到來,讓數位化轉型成為居住服務業再次聚焦的命題。9月21日,貝殼研究院、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社會數據研究中心、21世紀產業研究院聯合發布《中國居住服務業數位化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梳理居住服務業20年的數位化路徑,指出供需關係、政策、技術正在驅動居住服務業進入數字新時代。
  • 藍領的心事,我們願意聽
    本報記者 肖菁  490餘家企業,13萬打工者,杭州下沙的藍領人數龐大。  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長期駐守在生產一線,每天成百上千次地重複單一動作,他們工作生活在同一區域,他們比散落在城市各個角落打拼的人們更需要心理關懷。
  • 爆雷潮中的長租公寓:租金回報率難超兩成,洗牌加劇馬太效應明顯
    「一線城市運營商愁的是拿到房子,二線城市愁的是怎麼把房子租出去。」該董事長表示。 明源地產研究分析師艾振強曾表示,一線城市相對而言租金收益高,具有較高的槓桿率,不過受較高租金的影響,要發揮槓桿效力必須保證很高的出租率。因此,一線城市運營商若實現規模擴張需要有極強的出房能力,將空置率控制在低位;二線城市則需要拿到低價房源,以及獲取期限足夠長的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