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肖菁
490餘家企業,13萬打工者,杭州下沙的藍領人數龐大。
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長期駐守在生產一線,每天成百上千次地重複單一動作,他們工作生活在同一區域,他們比散落在城市各個角落打拼的人們更需要心理關懷。
5月21日,本報報導《流水線上的心靈故事》講述了他們的心理困惑。那之後的一個月裡,我們奔走於下沙管委會、浙江省精神病學會、下沙各大職工社區之間,希望在各方通力合作下,規劃出一種有效機制服務於廣大藍領的心理健康建設。
昨天下午,第一場心理幹預實務培訓在下沙舉行。在勞動力如此密集的區域,一個由政府、社區、企業、專家等合力而成的心理幹預長效機制正在逐漸形成。這在全國稱得上是首創。
本報牽線,機制是這樣構成的
為藍領的心理健康服務,如果想起到真正的效果,唯有建立長效機制——調查完下沙藍領的心理狀態後,有專家這樣建議。
根據下沙情況,一個適合的機制應該如下構成:
1、一門心理熱線;
2、一個專業心理診療室;
3、培訓一批有一定專業知識,生活在藍領之中的「發現員」;
4、專業心理醫師定期診療;
……
晚報牽線,在這一個月裡,各方就是按照這個「元素表」開始了逐一配備。
首場培訓來了800人
昨天下午1點半,杭州電子科技大學800人報告廳,濟濟一堂。「老師」是浙江省精神病學會委員兼秘書、浙醫二院精神科副主任醫師林錚。「學生」是下沙管委會的工作人員、下沙各家企業的工會人員,車間主任、以及社區工作人員。
為什麼要培訓?林錚說,當身邊的人出現心理問題,你們能敏感地意識到,並且採取正確的措施。最終的目的是及時救助,避免悲劇,維護健康。
昨天的講堂是培訓的第一站。除了這樣的大規模講堂,接下來,心理健康培訓班也將在各社區裡開辦。首批已經確定的是鄰裡社區的40名工作人員。浙醫二院的3-4名精神科醫生和一名心理衛生病房的護士長將給這些學員授課,講述心理健康常識,常見精神障礙的識別,還有專門針對婚戀、家庭的心理諮詢技巧,自殺危機幹預,以及心理疾病患者臨床觀察和護理的經驗。
宿舍管理員是心事的「發現員」
下沙鄰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個原本用於計劃生育的工作室,現在被變更為「心理診療室」。
十來個平方米的房間,布置著綠色的藤蔓,扶手藤椅舒適親切。裡間則配備了醫療器械和診療病床。
林錚解讀:「安靜、溫馨,不容易引起諮詢者的緊張情緒,這就是適合進行心理診療的空間。」
據管委會有關工作人員說,現在先設這一試點,以後將逐步推廣到整個開發區。
除了社區骨幹接受培訓,機制還強調把心理幹預的「種子」埋到生活中去。
鄰裡社區的宿舍管理員就是這些種子。他們有一項重要任務是,關心職工生活,及時發現職工心理問題。
今年57歲的葉師傅就是一名宿舍管理員,他「管理」著700多號年輕男女。老葉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和了解,發現新生代藍領的主要問題是情感。
找不到對象很苦悶,失戀了要死要活,老葉說他現在重點要學的就是學習分析哪些行為是正常的,哪些行為則需要幹預。
心理出現問題
可以自測
信號一——不忙反而睡不著
工作忙時睡眠很好,不忙了反而睡不著。同時出現頭暈、眼花、注意力不集中等狀況。
專家:不要以為這只是暫時的,這是急性失眠症,需去醫院治療。
信號二——長期睡眠不好
深受失眠困擾,常做噩夢,頭痛,煩躁,容易驚醒。
專家:可能是慢性失眠症。如果有專業醫生幫助,很快就能恢復。
信號三——全身莫名其妙難受
頭痛、胸痛、四肢麻木乏力,反覆就診各大醫院各科室,專家均稱「無大病」。
專家:這是典型的「軀體形式障礙」,是心理問題。可用抗抑鬱、抗焦慮等藥物,配合心理治療。
改善情緒
教你兩招
心理暗示法
比如,考試緊張時,告訴自己「準備充足、一定沒問題」等,給自己正面暗示。而要避免「怎麼又考試了、上次沒考好」等負面情緒。
頭腦風暴
一個人想事情時,一般只有一個角度、一個思路,容易鑽牛角尖。想不通時,不妨借用別人的腦袋和耳朵,讓別人一起分擔你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