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斤未成年龍膽斑,化身四道美味菜
By小企9999
石斑魚深受饕客朋友們喜愛。
石斑雖族群龐大,種類繁多,但隨著海洋資源的過度捕撈,產量日減。好在近年來生態養殖能為人們提供品質不錯且產量穩定的供給。龍膽石斑無疑是其中最成功者,源源不斷滿足著人們對美味的需求。
上圖是同一品種的兩條龍膽石斑魚。圖上方為10月齡的幼魚,體重不足斤。體色較淺,尾鰭偏黃,魚身有不規則黑色斑紋;下方為一齡半的未成年魚,多養七個月,體重已達14斤。魚體變色,整體逐漸呈深體色中分布著白色或黃色的斑點。
廈大海洋系丁老師拍完照,做好各種記錄後,那條14斤的魚完成了它的前期使命。
接下來,交由廈門最富盛名的上青海鮮館廚師把它做成更受普羅大眾喜愛的盤中餐。
酥香魚排:魚皮厚,魚肉彈性好,碼味後掛薄薄的一層粉油炸上桌。筷子夾感覺不好駕馭,直接上手。寬厚的魚排拿在手上,溫熱而踏實。一口下去嘎哧脆響,尖銳的痛快之後魚汁迸發,伴隨著嫩而無刺的雪白魚肉,快感在口腔中肆意奔流。忍不住呼出一個字「爽」!
閩南魚粥是另一種溫潤的熨帖。魚湯煮滾帶皮的肉塊,再放入刻意煮得略硬的米飯,數滾之後,飯粒吸足魚湯的鮮味,將開未散之際,加入芹菜末,紅蔥酥,再狠狠撒上胡椒粉。一鍋讓人慾罷不能的魚粥,既有魚湯的鮮濃,又有菜泡飯的嚼頭,還有魚皮的嬌滑,魚肉的彈性質感,這滋味......
沸騰石斑別有一番極致誘惑。青花瓷盆盛著黃亮的油水,湯麵上密布大紅大綠的椒圈,香味蒸騰中隱約可見盛裝下雪白肥腴的肉片,濃烈香豔。
夾一塊看看,魚肉厚度明顯超過一般的水煮系列。厚實的魚皮受熱收縮,把附著的魚肉擰出各種曼妙的曲線,彷如勾著手指媚笑的精靈。
帶著熱度的魚片入口,吞吐幾口熱氣後慢慢嚼著,感受著魚皮的緊緻,魚肉的活潑,辣鮮的刺激......你就會理解吃這麼原始的需求竟可獲得如此巨大的滿足。
幾斤重的石斑魚頭怎麼做?有了川味沸騰椒麻後就別再剁椒啦;有了閩南魚粥就別再魚頭豆腐湯吧;有了酥炸魚排就別再砂鍋焗哈.......
大家七嘴八舌的搗著亂,直到有人默默掏出兩罐冬陰功湯料。
用上青預先吊好的魚湯煮熟劈砍成塊的魚頭後兌入酸辣的冬陰功味料,一把青蒜下鍋增香配色,造就了一盆新式的冬陰龍膽魚頭湯。
就著酸酸辣辣鮮鮮濃濃的湯水啜吻魚頭,魚鰓、魚唇、魚眼,魚下巴.......
一時間,淅淅索索的聲音不絕於耳。
又有人從背包裡掏出鈴鈴卷。
涮三秒吃,湯水浸潤的豆皮卷還微帶酥脆,又沒有幹炸響鈴的幹噎感,這大概也是許多地方喜歡用油條配湯水吃的原因吧。
感謝這條已經進入輪迴的龍膽魚!感謝為這頓饕餮盛宴付出心血的工作者,餐館經營者,以及愛好美食的親耐滴飯飯之交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