鯊魚,鯊總目動物的通稱,是一類古老的生活在海洋中的軟骨魚類。食物鏈頂層捕食者的身份、霸氣的名字,再加上無數影視文學作品的渲染,鯊魚「殺氣騰騰」的形象已經深入太多人的腦海。
正是這種習以為常,讓我們忽略了很多鯊魚種群背負的辛酸艱難。
了解是保護的第一步。今天綠和君就分享10個關於鯊魚的冷知識,帶你走近這些迷人的海洋生物。
1、牙好胃口才好,鯊魚是如何應對蛀牙的?
海裡可沒有牙醫,鯊魚如果不幸有了蛀牙,它們的牙齒會脫落,新的牙齒就會長出來。不同種類的鯊魚牙齒的替換周期不同,有些鯊魚的長牙能力令人嘆為觀止,一生可以更換3萬多顆!和人類不一樣,鯊魚一輩子都在換牙,整個「魚生」都擁有不斷更新牙齒的超能力。
2、世界上最大的鯊魚是哪一種?
答案是鯨鯊。鯨鯊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魚,全長可達20米,差不多是7層樓的高度。作為濾食性動物,鯨鯊以浮遊生物、巨大的藻類、磷蝦與小型的自遊生物為食。
3、人、狗、鯊魚,誰的嗅覺最靈敏?
鯊魚可以依靠左右鼻孔感知差異定位出氣味的來源,甚至可以追蹤來自數公裡以外的血腥味。如果按照嗅覺的靈敏度來排序,鯊魚除了遠超人類,連一向以嗅覺靈敏著稱的狗在它面前也甘拜下風。因此,這一題的答案,嗅覺靈敏程度排序:鯊魚>狗>人。
4、鯊魚怎麼生出小寶寶呢?
不同種類的鯊魚會有不一樣的繁殖方式,分別有卵生、胎生以及卵胎生,其中最為大家所熟悉的鯨鯊,就是卵胎生的繁殖方式。
雖然母胎「面帶兇相」,但作為一條魚,鯊魚卻是繁衍能力相對較弱的種類。有的鯊魚在生產前,要經歷兩年的孕期,比鯨魚和大象還要長。有些小鯊魚在麻麻肚子裡時還會吃掉其他手足,爭取更多的存活機會。
5、大白鯊真的喜歡吃人麼?
事實上,人在海中溺死的概率是被鯊魚攻擊的132倍。在海洋中尋找食物比我們想像中艱辛,而且也不可能像人類一樣一日三餐如此規律,大白鯊最喜歡的食物其實是富含豐厚脂肪的生物,如海豹或海獅。
6、鯊魚是什麼時候出現在地球上的?
根據科學家的保守估計,鯊魚出現在地球上超過四億年,比恐龍還早兩億年!
7、鯊魚還能保護珊瑚礁?
珊瑚礁為眾多的海洋生物提供了覓食和棲息的場所,科學家發現,當鯊魚從珊瑚礁系統中消失之後,有助於維繫珊瑚礁健康的魚群數量也會驟減,使得珊瑚重新生長的能力下降,因此,鯊魚也是珊瑚礁保護中不可缺少的一環。
鯊魚對於維持大洋、深海和珊瑚礁區域的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
如果作為捕食者的鯊魚數量太少,那麼食物鏈中層的生物會大量增加,從而危及到食物鏈底層的魚類,導致食物鏈失衡,最終可能導致人類無魚可捕。
保護鯊魚和它們棲息的海洋,需要我們共同的努力,了解這些迷人的物種就是一個很好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