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重訓練到底有沒有增肌效果?

2020-12-20 東方體育

自重訓練到底有沒有增肌效果?

2019-04-02 15:21  健身學媽於的的

經常會有一些朋友來問我「我想練肌肉,必須要去健身房擼鐵嗎?」「我自己在家跟著keep練不行嗎?」

有很多人都聽說過「自重訓練」,也知道有一些輕巧便攜的增加運動難度的小道具,比如彈力帶、小啞鈴、瑜伽球等。

在人們的普遍印象裡,自重訓練伴隨的是「肌肉維度小」「靈活性高」「爆發力強」「柔韌性好」。

事實上,很多人都不清楚怎麼進行自重訓練,是否可以用身體自重或者小道具替代健身房裡的大部分器械,自重訓練對於增肌有沒有用……

今天這篇文章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什麼是自重訓練?

顧名思義,自重訓練是利用自身的體重作為阻力,來增強身體力量和動作的靈活性。自重訓練絕大多數屬於閉鏈運動,即遠端固定近端運動,強調自體感受。

比如徒手深蹲、引體向上、伏地挺身等,需要多關節協同完成,在傳統意義上對於關節壓力更小,相對更安全 。

自重訓練的變化形式較多,不僅對肌肉和心血管健康有益處,還可以提高平衡性、敏捷性和協調性等運動技能。

我們熟知的體操運動員,肌肉發達與柔韌性同時具備,對身體有超強的控制能力。他們在訓練的時候都是以自重訓練為主,幾乎很少使用器械,同樣也有發達的肌肉。

相關焦點

  • 根據這套自重訓練計劃,不去健身房,在家鍛鍊也能全身增肌塑形
    許多想要增肌塑形的朋友,由於不能去健身房,缺乏必要的器械和場地,對於如何訓練就會比較茫然。其實只要掌握了正確的增肌原理和訓練方法,我們在家一樣可以練就發達的肌肉,獲得好身材。增肌要遵循漸增超負荷原則漸增超負荷原則指的是隨著我們訓練水平和肌肉水平的提升,我們的徒手自重訓練強度也要隨之提升,在次數、組數或者動作難度上要有所進步,才能讓肌肉始終保持受到足夠的負荷而增長
  • 看完這些你就明白了「自重訓練」和「器械訓練」的區別
    」自重訓練「和」器械訓練「,到底哪個適合自己,看完下面這些就明白了。「自重訓練」的優點1.自重訓練訓練最大的優點就是「方便,快捷」「佔用空間小」不受時間,地點,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訓練,不需要任何器械,全部徒手訓練,更不需要佔用空間,一組簡單的動作,長期堅持下去,依然可以達到預期的效果,對於工作工作繁忙的人來說,是一個最大的福利。
  • 什麼是自重訓練?自重訓練的好處有哪些?
    說起自重訓練,大家可能會有點迷茫,認為就是在鍛鍊的時候增加器械重量。其實自重訓練是利用自身的重量進行的訓練,不依靠健身房中的各種器械。既能讓你省錢也能讓你取得不錯的效果,自重訓練讓你能夠更加自由的去安排訓練,讓你的時間更自由。自重訓練不亞於在健身房鍛鍊的效果。
  • 如何讓自重訓練的效果最大化?
    對於有經驗的健身者來說,自重訓練至少在標準的運動中(深蹲、伏地挺身、伏地挺身、仰臥起坐等)不如負重阻力訓練有效。舉個例子,當你做伏地挺身的時候,你的身體大約有60%都在承受壓力。如果你的體重是180斤,這意味著你在做相當於100斤以上的臥推,當然,這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一個熱身重量,但這並不意味著自重訓練完全無效。輕重量、高強度訓練的力量增益當然會小得多,但是自重訓練仍然有效果,也可以稍微增加肌肉質量。然而,關鍵是你的自重訓練必須進入疼痛區,如果你想要增長肌肉,你需要帶來乳酸,這將導致釋放生長因子。
  • 減脂與增肌的訓練計劃有很大的區別?並不,主要關鍵點還是在於它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減脂訓練與增肌訓練的主要區別,以及如果你現在要減脂,在減脂訓練上要更為注重什麼?本文要點減脂訓練與增肌訓練最主要的區別到底是什麼?增肌到減脂的轉換,你減脂期計劃在訓練上要更為注重哪些東西?在減脂期間難道就不能增肌嗎?
  • 在家健身減肥,你知道什麼是自重訓練嗎,原來這麼方便靈活
    哈嘍,大家好,我是小編木木,今天的木木依舊想跟大家一起探討一下健身方面的內容,不過今天木木想給大家講的是一個叫做自重訓練的訓練方式,不知道大家對自重訓練了解多少呢?有沒有開始進行這種訓練方式呢?首先木木要告訴大家的是,自重訓練常見的就是我們經常做的伏地挺身等等都是特別常見的自重訓練的內容。那麼大家在進行這些練習的時候,有沒有發現對我們的健身有什麼好處呢?今天木木就給大家講一講自重訓練的好處。在日常的健身中,木木也曾看到很多人對自重訓練這種方法,發表自己的不同看法。
  • 自重訓練是什麼?
    自重訓練是什麼?任何你能想到的地方都可以進行自重訓練,它會使你擁有掌控身體的能力,自重訓練運動時,運動的肌肉比較多,因為它是複合動作,需要多個肌肉群系統作用,練出來的肌肉更具協調性,不會產生過大的肌肉塊。自重訓練其實也是力量訓練的一種,雖然原始,但基礎的訓練方法總是能收穫意料之外的鍛鍊效果。
  • 掌握了解自重訓練,以及其中的好處,讓你不再忽略自重訓練
    導語:說到健身,其實大多數的健身人士都是比較現實的,他們並不會去考慮這些動作的來源以及其他方面,只要訓練效果好,只要綜合性價比高一些,就是他們的最佳訓練動作選擇。所以說,當我們不知道選擇怎樣的健身訓練時,不妨先將這些健身訓練的好處了解一下,就能夠根據自身的需求選擇自己所喜歡的健身方式了。今天在這裡說一下,對於自重訓練而言,有哪些好處是我們所忽略的。
  • HIIT體脂控制訓練:想高效的增肌必須要科學控制自己的體脂
    今天為大家整理一組完美的HIIT訓練動作,HIIT訓練不僅是完美的減脂訓練動作,其實HIIT還是增肌期體脂控制訓練,如果在增肌期你想要的更好的進行增肌,除了飲食的控制以外,你還要控制好體脂,只有將體脂控制在一定的比例內,如果體脂控制不好,那麼增肌訓練的效果就會大大減弱,所以在增肌期除了日常的增肌訓練以外
  • 一組自重訓練,實現增肌燃脂,讓你提高身材比例,塑造好身材!
    減肥的路上,如果你一味的節食,而不進行健身鍛鍊,那麼你瘦下來後身材就會比較乾癟,沒有線條感。生命在於運動,堅持鍛鍊的身體,體能素質會有所提高,身材線條也會有所改善。雖然單純地進行飲食控制,可以減掉我們身上多餘的脂肪,但是身體的肌肉量卻無法有效提升,反而會有所消耗,你的代謝水平會下降,身材也容易反彈。
  • 自重真的也能增肌嗎?
    Chris最早也是從自重開始的,這位主角和Chris一樣當初受《囚徒健身》這本書啟發開始了自重之路!小姐姐從健身開始基本每天都要在操場上練習很長時間,隨著健身時間的變長,她解鎖的高難度動作也就越來越多,手倒立,後水平等高難度自重動作,這也讓她的身材慢慢發生了很大變化!
  • 增肌訓練前,訓練後吃什麼,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健身想要增肌就需要多吃,保持較高水平的血糖濃度,尤其是在訓練前中後的飲食特別要注意。 訓練前: 為了保證訓練過程當中有充足的能量,要在訓練前1個小時加餐碳水化合物,以多糖類食物為主(糙米、藜麥、玉米、紅薯、燕麥、全麥麵包)。
  • 減脂跟增肌的訓練真諦,原來你一直不知道
    今天我們來好好講一講這個異同,講一講減脂期跟增肌期的力量訓練安排區別到底在哪。 首先我們得明確的是減脂期跟增肌期最大的區別並不在力量訓練上,也並不在你做多少,怎麼做有氧上,而是在於飲食。 而如果你保持同樣的增肌期飲食,讓你的每日攝入還是比消耗多300大卡,那麼不管你是不是做低重量高次數,你是不是加入了高強度有氧,加入慢跑,每次訓練組間休息都很短心率都很高(常見的減脂期訓練標籤),你依舊不是在一個減脂的狀態,你只不過用了比較低效的方式在進行增肌而已。
  • 自重健身十大黃金法則,愛街健的快收藏
    而如果小夥伴們想通過自重訓練,收穫最理想、顯著的提升效果,那麼接下來的內容就一定不容錯過!我們將給大家分享自重健身的10大黃金法則,讓你在自重訓練中收穫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如果大家的目標是高效增肌的話,那麼就應該在自重訓練時將每組的動作次數控制在6-30次之間。看到30次,許多小夥伴可能會有所質疑、驚訝。 但實際上很多人沒有意識到的是,在每組次數較少、強度較大時,對肌肉、關節的刺激其實也是較為強烈的;而每組次數較多,強度控制適中同樣能達成類似的訓練效果,但此時對肌肉關節刺激較小、恢復更快,更有利於長期的增肌效果。
  • 減脂增肌,一周健身訓練幾次最好?
    一周訓練幾次最好,涉及「運動頻率」的問題。我們往往比較注意每次健身的運動強度和運動時長,卻對運動頻率無感。不少人還會持有「只要動了總有點效果」、「動總比不動好」的觀念,事實卻並非如此。實際上,包括運動減脂、力量增肌在內的健身活動,都對「運動頻率」有一定的要求。
  • 在家健身不花錢也能增肌嗎?五種健身訓練方式優缺點公開
    基本上每一類訓練方式,都涵蓋了基本鍛鍊的肌肉。舉例來說,用「自重訓練」與「器械訓練」鍛鍊同一處肌肉時,效果會隨著執行難易度與使用重量而異,所以按照目標肌肉調整訓練方式的類別,或是用多種類別的方式鍛鍊同一處肌肉,都能夠獲得不錯的效果。
  • 女性通過科學訓練,增肌效果不比男性差,不要再拿性別說事兒
    睪酮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我們的增肌效果,那男女睪酮數量有什麼區別呢?男女睪酮的含量確實有很大差別,但是遠遠沒有謠傳的那麼誇張,說男性睪酮含量是女性的20倍以上,有科學測試得出:成年男性一般睪酮含量為14~25.4nmol/L,而女性一般為1.3~2.8nmol/L,正常女性睪酮再怎麼高也不會超過男性
  • 彈力帶的好處:非常適合拉伸與自重訓練
    其實彈力帶更適合作為輔助性工具,用來搭配自重訓練與肌肉拉伸。下面就是彈力帶的正確打開方式,不熟悉的人請收好。2、搭配自重訓練引體向上單臂引體向上雙力臂前水平團身動作爆發性伏地挺身如果沒有合適的場地或手腕有問題,不要進行。
  • 增肌訓練最重要的四件事
    科學數據,向心收縮和離心收縮的時間比最好是1:2,離心收縮超過6秒沒有額外收益。單組肌肉訓練運動在超過45且接近60秒的時候增肌效果最好。 為什麼是8RM? 科學數據增肌訓練強度每組6-12次;少於這個區間範圍對於力量增長效果更好,多於15次,往往對於肌肉耐力提升有明顯幫助。
  • 自重訓練也能練背?除了引體向上,還有其他的訓練動作嗎?
    在健身房,我們能夠熟練的運用器械做著各式各樣的背部訓練,但如果身邊沒有了器械,我們似乎就無法進行背部訓練了,唯一知道的訓練動作就是引體向上,那麼除了引體向上以外還有其他訓練動作嗎,今天就來教大家另一種背部的自重訓練,和引體向上一樣,只需要一根直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