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風靡全國的驅蟲神藥,童年回憶寶塔糖,現在為何銷聲匿跡

2020-12-13 周老師教育談

說起寶塔糖,現在的小孩子都很陌生,但是對於七八十年代出生的孩子們來說,這絕對是童年的回憶。作家荊方在他的作品中描述道: 「但是我吃了很多寶塔糖,卻沒有像別的孩子一樣拉出蟲子,媽媽發愁地說,我肚子裡的蟲子太「結實」,不好打……終於有一天喜從天降,我大便的時候拉出了一條長長的、蠕動著的大蟲子!我興奮極了,顧不上擦屁股和提褲子,我從茅廁的角落找到一把小鏟子,用鏟子小心地鏟起那條蟲子,一手抓著褲腰(褲子在膝蓋處沒有提上去),一手舉著鏟子,雙腿倒騰著小碎步,一溜煙地跑到我家廚房門口……」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當時寶塔糖的普及。

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我國醫療水平比較落後,物資匱乏,人們的衛生習慣比較差,特別是在農村,大人們把時間都花在農活上,孩子們基本上處於「散養」的模式。小孩子們又不怎麼講衛生,整天在泥裡打滾,也沒有飯前便後洗手的習慣,因此在孩子身上出現了很多寄生蟲,比如:蝨子和蛔蟲。作為其中之一的蛔蟲非常頑固,為了對付這種寄生蟲寶塔糖應運而生了。

寶塔糖便宜,味道又好,而且驅蟲效果明顯,這是當時的小孩子們唯一盼著吃的藥,在那個年代對於控制蛔蟲病可以說是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是現在為什麼市面上的寶塔糖幾乎銷聲匿跡了呢。

新中國建立初期,物資匱乏,醫療水平比較低下,當時困擾國人的流行病中,最普遍的當屬蛔蟲病了,這是一種寄生在人類和畜類腸道的一種害蟲,汲取宿主的營養,當時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

那個年代,本來就缺衣少食,人們攝入的營養都不夠自己消耗的,還要被蛔蟲分走,這導致很多兒童營養不良,身高停留在一米五六。 菊科植物蛔蒿中含有驅除蛔蟲的有效成分,但是這種植物只在北極圈的國家才有,國內是沒有的。那個時候中蘇關係是蜜月期,前蘇聯也一直以老大哥的身份對中國進行援助。

1952年蛔蒿作為前蘇聯的援華項目,引進了我國進行試種。但是前蘇聯只給了20克,足以見種子的珍貴程度。為避免出現狀況,蛔蒿的種子被分成了四份,由公安人員護送到了呼和浩特、大同、西安、濰坊四個試種點。因為生長環境不同,也可能是水土不服,試種的蛔蒿只有濰坊的成功了。為了保證不被破壞,濰坊農場對外稱它為「一號除蟲菊」。

有了蛔蒿,我們研製出了驅蟲的寶塔糖,為了讓孩子們比較容易接受,所以添加了食用糖,並且製作成了淡粉色和淡黃色的寶塔形狀。當時為了迅速普及,降低成本,鼓勵農民大量種植蛔蒿,所以有一段時間蛔蒿可以說遍地都是,價格也一降再降,寶塔糖變得比糖果還便宜,成為孩子們的零食。

蛔蒿多了,價格自然下降,寶塔糖生產得多了,導致庫存飛漲,價格一路下跌,沒有了利潤空間,農民也不願意種植蛔蒿了,廠家也不願意生產寶塔糖了。加上人們的衛生意識增強,養成了量高的衛生習慣,蛔蟲病基本消除。而且也研發出了更經濟,更實惠,驅蟲效果更好地藥品,所以風靡一時的寶塔糖就此漸漸消失在人們的視野。

相關焦點

  • 曾風靡全國的「寶塔糖」,為何後來銷聲匿跡?網友:教訓不能忘!
    在很多人的記憶中,「寶塔糖」是伴隨著我們童年走過的,在當時生活條件並不好,中國的經濟條件很有限,糖果也是一個奢侈品,孩子把這種「寶塔糖」當作糖來吃,味道很甜。曾風靡全國的「寶塔糖」,為何後來銷聲匿跡?網友:教訓不能忘!不過這種「寶塔糖「慢慢就消失了,消失的時間大概是1985年,那麼寶塔糖又是因為什麼原因絕跡的呢?
  • 80年代風靡全國的寶塔糖,如今卻銷聲匿跡,蘇聯的教訓不能忘
    童年的記憶讓人印象深刻,有時候經常會想起小時候的事情,如今小孩子的娛樂方式更加先進多樣,而出生在八九十年代的人,雖然沒有手機電腦相伴,但仍然過得非常充實,且成為我們一生中最重要的回憶。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上世紀80年代風靡全國的「寶塔糖」,當年幾乎每家每戶都會在家中配備一點「寶塔糖」,小時候只知道吃過「寶塔糖」後便會從體內排出蟲子,長大些才知道那是蛔蟲。
  • 當年風靡全國的寶塔糖,為何後來不見了?蘇聯的教訓不能忘
    而伴隨70、80後長大,當年風靡全國的寶塔糖也消失不見。那寶塔糖究竟是什麼東西,它為何又會消失呢?咱們接著往下看。什麼是「寶塔糖」?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能聽到這樣的對話:「我又不是你肚子裡的蛔蟲,怎麼知道你在想什麼呢?」可見,在中國人的認知中,肚中出現蛔蟲的情況非常普遍。
  • 曾經風靡全國的「寶塔糖」,為何突然消失?你看當年蘇聯幹了什麼
    而這種糖果就是許多80後記憶中的「寶塔糖」。寶塔糖因為形似寶塔而得名,名字中雖然帶有一個「糖」字,可味道卻並不是普遍印象中的糖果。寶塔糖的味道,只有當年吃過的人才會知道。 當年的蛔蟲病幾乎在全國蔓延,所以寶塔糖也就成了風靡全國的產品,幾乎家家戶戶的小孩都吃過這種「糖果」。
  • 還記得「寶塔糖」嗎?80年代曾風靡全國,為何突然銷聲匿跡了?
    不知道大家還是否記得一個東西,它的形狀就像一座寶塔的頂部一樣,又有些像一個陀螺一樣,這個東西對於上世紀80、90年代出生的人來說一定非常的熟悉,因為小時候很多人都吃過,他就是「寶塔糖」,一些人也叫做「陀螺糖」。
  • 當年風靡全國的「寶塔糖」,為何突然消失?看看蘇聯當年幹了什麼
    因此,蛔蟲藥被設計成一個非常稚氣的形狀,就像寶塔,的塔頂,金色看起來像糖果,所以這種被稱為「寶塔糖」的蛔蟲藥是許多人童年的記憶。 只不過回憶中的「寶塔糖」,往往伴隨著「悔恨」和「噩夢」。
  • 曾風靡全國的寶塔糖,為什麼突然不見了?上個世紀孩子愛吃的糖果
    這裡我們要說的是我們之前在小時候經常吃的一種零食,寶塔糖,當年可謂是風靡全國,但是逐漸成為製藥史上的悲劇,現在消失不見蹤跡了。95年之前的孩子都對寶塔糖比較熟悉一些,名字和外形一樣是一座塔,當年大街小巷基本所有的孩子都喜歡吃並且手中拿有寶塔糖。寶塔糖這種童年美好的回憶卻消失了。
  • 曾風靡全國的寶塔糖,為何後來卻消失了,專家:看蘇聯幹了啥
    寶塔糖的形狀是圓錐形,外加不同顏色的波浪紋,「寶塔糖」是80後成長時最為特殊的「糖果」。相信它也是不少人的童年回憶,但是曾風靡全國的寶塔糖,為何後來卻消失了。寶塔糖其實說是「糖」,卻是一種驅蛔蟲的藥,在五十多年前的解放初期,因為公關衛生意識薄弱,再加上生活條件實在是太差,蛔蟲病在我國是一種城市與農村都大面積存在的非常普遍的疾病。這些蛔蟲會對人體造成很大的危害。
  • 當年風靡中國的寶塔糖,為什麼突然消失?中國製藥史的一大悲劇!
    現在孩子們的童年已經缺少了他們的出席,但是生活的富足和國家的進步也少不了他們的陪伴。 說到童年陪伴,還缺少了一樣東西:寶塔糖,這個名字或許大多數人已經陌生了,但是說到寶塔形狀,可以驅蟲的糖,回憶就一下子湧了上來。
  • 小時候吃過的「寶塔糖」,為何現在銷聲匿跡?當年的教訓發人深省
    人類的嬰幼兒時期的抵抗力相對較弱,再加上生長環境不理想,就會引發多種疾病,比成年人更容易罹患感染疾病,以及患上腸道寄生蟲,相信現在的成年人很多都在小時候吃過一種叫「寶塔糖」的驅蟲藥吧。寶塔糖顏色淡雅好似精緻甜品,香甜的味道也深受小朋友喜愛。但是現在的藥店裡已經看不到當年風靡一時的寶塔糖了。小時候吃過的"寶塔糖",為何現在銷聲匿跡?當年的教訓發人深省!其實寶塔糖的原料蛔蒿並非我國的原生植物,它一開始的生長在國外寒冷的地帶,我國在1952年從蘇聯進口了寶貴的20g蛔蒿種子,進行種植。
  • 風靡全國的寶塔糖,為何突然之間蹤跡全無,你看看蘇聯幹了什麼?
    消除蛔蟲的寶塔糖,為何突然之間蹤跡全無,你看看蘇聯幹了什麼?曾經在中國有一款藥品風靡全國,它有一個特別的名字——寶塔糖。可能現在年輕一輩的人來說這個東西肯定十分陌生,但是絕大多數的70後、80後、甚至部分90後應該對它再熟悉不過了。當時寶塔糖的地位基本上都是家庭必需品,對於當時的中國人民來說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在當時我國還處在發展初期各方面的經濟水平都相對落後,而人民的生活水平並不像現在這樣的富裕。很多小孩子因為吃得不衛生導致蛔蟲在體內聚集,給很多小孩子的健康帶來了極大的威脅。
  • 80年代風靡全國的寶塔糖,後來為何不見了?蘇聯的教訓不能忘
    而伴隨70、80後長大,當年風靡全國的寶塔糖也消失不見。那寶塔糖究竟是什麼東西,它為何又會消失呢?咱們接著往下看。   什麼是「寶塔糖」?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能聽到這樣的對話:「我又不是你肚子裡的蛔蟲,怎麼知道你在想什麼呢?」可見,在中國人的認知中,肚中出現蛔蟲的情況非常普遍。
  • 童年時期常見的「寶塔糖」,為何後來很少見了?聽聽內行人怎麼說
    童年時期常見的「寶塔糖」,為何後來很少見了?聽聽內行人怎麼說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小時候的一種糖?這種湯因為外形長得像寶塔,因此還有個名字叫做寶塔糖,吃起來甜絲絲的,其實這是一種「打蛔蟲」的藥,為了預防和排出小孩子肚子裡的蟲,家長會把這些糖給孩子吃。雖然這是藥,但是在那個糖是奢侈物品的年代,這甜絲絲的打蟲藥,自然就很受孩子們歡迎了。如果沒到要吃的季節,孩子們還會找媽媽要著吃呢。
  • 風靡全國的寶塔糖原來是打蟲藥,雖遇挫折,還堅持生產到80年代
    每個年代的人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童年零食,像70後80後的回憶是一毛錢十塊的水果糖、炒熟的花生米,90後00後的回憶就是辣條、拖肥、巧克力等等。我們現在生活越來越富有,連零食的種類也越來越多,光是糖就有著軟糖、硬糖、棒棒糖等多種類型。
  • 曾經風靡全國的「寶塔糖」,為何突然消失了?專家:看蘇聯幹了啥
    據悉,寶塔糖的主要原料是蛔蒿,而蛔蒿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根據《中華本草》中記載,在8月到9月花蕾含苞欲放時對其採收,以外觀由綠色變為黃綠色,具有極強的耐寒性,主要採用冬播和春播。 在許多人的記憶當中,「寶塔糖」是伴隨著童年走過的。
  • 「寶塔糖」曾經風靡全國,為何如今卻「消失」了?
    "寶塔糖"這個詞,大概是80、90後再熟悉不過的兒時回憶了,幾乎人人皆知,對他們而言,這顆"寶塔糖"承載了那個困苦時期非凡的意義。那個年代,醫療欠缺,物資匱乏,五顏六色的糖果是當時富貴人家的小零食,但對於大部分平常家庭而言是極其奢侈的,只能眼睜睜羨慕。
  • 昔日火爆全國的「寶塔糖」,現在怎就消失不見?原來很無奈
    說起寶塔糖,那麼可以說是80後和90後的回憶,問下現在20多30多的青年人,他們小時候應該都是吃過的,這寶塔糖是非常特殊的「糖果」,我想很多人到現都還沒有辦法忘記那屬於寶塔糖的的獨特風味。寶塔糖那口味是真的不錯,但其實是一種藥物,其主要作用是幫人體排蟲,而寶塔糖之所以口感做的這麼好,主要就是就是為了讓孩子們更容易接受寶塔糖。但是後來寶塔糖卻卻消失在我們的生活中,這個風靡全國的「寶塔糖」,怎麼說不見就,接下來就和大家分享下原因。
  • 小時候常吃的「打蟲藥」寶塔糖,為何現在買不到了?原因讓人意外
    對於80後和90後來說,在小的時候,家長們也會經常地給我們吃打蟲藥,因為在那個年代,衛生健康並沒有現在講究,農村裡的很多孩子都是會患上蛔蟲病的,再加上寶塔糖的口感也挺好的,一說吃寶塔糖,孩子們都特別的高興,不過小時候常吃的「打蟲藥」寶塔糖,為何現在買不到了?
  • 「寶塔糖」曾經風靡全國,為何突然消失?你看蘇聯做了什麼
    如今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孩子們的物質生活也越來越充裕,但是在曾經,糖果對於小孩子來說也是奢侈品,比如寶塔糖就是很多成年人甜蜜的兒時回憶,雖然這種並不是真正的糖果,但是卻讓大家都感受到了童年的快樂,其實這種看起來甜蜜可愛的零食是一種藥物,曾經風靡全國。
  • 打蟲藥「寶塔糖」,為何忽然絕跡了?
    故而,人們都喜歡找一些舊時才有的事物,不為別的,只因那些東西曾經承載著他們過往的青春和回憶。寶塔糖就是其中一個,很多人都曾經吃過。但是現在的它已經消失於人們的視線之中,只能停留在吃過的人的記憶裡了。一、打蟲"神藥"---寶塔糖寶塔糖,又名六一寶塔糖,它的作用就是驅逐腸道中的寄生蟲。最主要的作用就是麻痺蛔蟲,使它不能繼續附著在人體的腸道壁上,後經過腸道蠕動隨人體的排洩物一起被排出體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