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17 14:53
很多人都是看體重來檢驗自己是不是肥胖,但這實際是不對的。在生活中,時常會有兩個體重一樣但是肥瘦差很多的人呢~
沒錯,你應該是看體脂肪率——體脂肪佔總體重的百分比。它反映人體內脂肪含量的多少。
為了檢驗一下大家的身材,上一些圖,大家感受下吧:
下圖形象列舉了生活中各種體型的女紙體脂率的估值。
11%~13% 背肌顯露,腹外斜肌分塊更加明顯(女子健美運動員競技狀態)
14%~16% 背肌顯露,腹肌分塊更加明顯。
17%~19% 理想型 全身各部位脂肪不鬆弛,腹肌分塊明顯。
20%~22% 理想型 全身各部位脂肪不鬆弛,腹肌開始顯露,分塊不明顯。
23%~25% 理想型 全身各部位脂肪基本不鬆弛,腹肌不顯露。
26%~28% 全身各部位脂肪就腰腹部明顯鬆弛,腹肌不顯露。
29%~31% 腹肌不顯露,腰圍通常是81~85釐米。
32%~34% 腹肌不顯露,腰圍通常是86~90釐米。
男士也可以對號入座。。。
4%~6% 臀大肌出現橫紋(健美運動員最理想的競技狀態)。
7%~9% 背肌顯露,腹肌、腹外斜肌分塊更加明顯(健美運動員競技狀態)。
10%~12%全身各部位脂肪不鬆弛,腹肌分塊明顯。
13%~15%全身各部位脂肪基本不鬆弛,腹肌開始顯露,分塊不明顯。
16%~18%全身各部位脂肪就腰腹部較鬆弛,腹肌不顯露。
19%~21% 腹肌不顯露,腰圍通常是81~85釐米。
22%~24% 腹肌不顯露,腰圍通常是86~90釐米。
25%~27% 腹肌不顯露,腰圍通常是91~95釐米。
28%~30% 腹肌不顯露,腰圍通常是96~100釐米。
31%以上 腹肌不顯露,腰圍通常是101釐米以上。
BIA測量法
傳統上,測量體脂率的方法較為複雜,以DEXA測量為主,但所耗費時間及費用都相當不經濟,因此這幾年出現了較方便的生物電阻測量法(Bio-impedance analysis, 簡稱BIA),即在很短的時間內即可獲得頗準確的測量值,適合在家庭中及醫師在門診使用。
BIA測量法的主要原理乃是將身體簡單分為導電的體液、肌肉等,以及不導電的脂肪組織,測量時由電極片發出極微小電流經過身體,若脂肪比率高,則所測得的生物電阻較大,反之亦然,BIA就是經由此種機轉來做體脂率的測量。
BMI計算法
如果你想了解自己的體脂率概數是多少,那麼你可以運用以下兩個公式。
1.BMI=體重(公斤)÷(身高×身高)(米)
2.體脂率:1.2×BMI+0.23×年齡-5.4-10.8×性別(男為1,女為0)
體脂肪%的計算
應用Broxek(1963)改良公式計算體脂肪%,據認為Broxek改良公式計算體脂肪%是較可靠的一種計算方法,其公式為:
身體脂肪%=(4.57/身體密度-4.142)X100身體脂肪重量=體重(公斤)X身體脂肪%
淨體重(去脂體重)=體重(公斤)-體脂肪量(公斤)
最後是彩蛋時間,小編放幾個男神慘遭幻滅的瞬間,童鞋們可以猜猜,目測一下他們的體脂率現在是多少啊?
從風度翩翩到大腹便便——天了嚕,一定是我們打開的方式不對……
小李子,都不忍心吐槽你了。。。
你不一定能叫出他的名字但你一定認識他的臉。但這這這真的是同一個人嗎?
據健康男士、搜狐等
14503352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