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身本就沉重,精神需要亮色

2020-12-17 文史教哲嚴究苑

二十四、柳外鞦韆出畫牆

上行杯

馮延巳

落梅著雨消殘粉,雲重煙輕寒食近。羅幕遮香,柳外鞦韆出畫牆。

春山顛倒釵橫鳳,飛絮入簾春睡重。夢裡佳期,只許庭花與月知。

梅花遭遇春雨,暗香消散,只見幾痕花粉

天上黑雲密布,寒食臨近,人間煙火稀疏

羅帳封鎖閨香,楊柳之外,鞦韆蕩出畫牆

玉體煞是性感,眉黛倒伏,金釵橫斜如鳳

柳絮飛入門帘,青春迷醉,濃濃睡意情重

夢裡與你約會,春宵一度,只有花月見知

上片寫景。梅花禁不起一陣春雨,飄落滿地,香氣消散了,花粉也被衝刷掉了。惜春還怕春來早,這正是春心萌動的季節,卻遇到了悽風苦雨。再加上寒食節快到了,天空烏雲濃黑低沉;根據習俗,家家都不能做飯,炊煙只有嫋嫋幾縷,毫無疑問,這只是前一天殘餘的幾縷炊煙——詩人營造出悽冷清寒的氣氛,為的反襯生命的亮色:無論怎樣的重重帷幕,想要封鎖一顆青春少女的芳心是不可能的,你看那楊柳掩映的畫牆之內,有一位少女耐不住寂寞,衝破種種世俗的規訓,還不是在那裡快活地蕩起了鞦韆?

前面描繪冷色調的景象,是為了後面反襯暖色調的少女形象。如此一暗一明,凸現少女青春亮麗、純真活潑的動人形象。她可受不了這種悽冷,青春不可禁錮,天性不可壓制,生命需要展示。閨房不是牢房,少女給自己的心靈放了一個假,一切世俗的禁忌在她自由處在地蕩鞦韆過程之中得到了徹底的釋放。這是人性的呼喚,這是人性的光芒。我們看到了一個天真活潑、率真灑脫、自由自在的少女在享受生命賜予的青春快活。

下片寫人。「春山」一詞,古典意味極濃,是一個常見的詩詞意象,字面上是指春日的青山,又因為春日的山色黛青,就喻指女人姣好的眉毛或畫眉。那婉轉的黛青畫眉極像起伏的遠處山巒,這也古典美女的標準之一。「顛倒」是指美女躺臥時不時翻轉身體的睡態,由此也自然而然聯想到另一個喻指男女情事的古典成語:鸞鳳顛倒。接下來,就讀到了「釵橫鳳」,這表面上只是描摹頭上鳳釵橫斜的情狀,實際上也在告知少女與情郎正在如火如荼地雲雨。「飛絮」即柳絮,喻指飛揚的情思,在這裡也可以喻指情郎;「春睡重」寫少女沉醉於春夢之中,在這裡也可以理解為嘿咻之後的酣睡。當然,這種竊雲偷雨是個人秘事,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花知月知。花既是自然植物的指稱,又是少女的喻指;月既是天上明月的指稱,又是思念(情郎)的喻指:花好月圓,十分美滿。

我們可以看出,下片還是沒有脫離「花間派」的粉脂氣,尤其是「春山顛倒釵橫鳳」這一句寫得非常香豔。這並不是馮延巳寫得最好的詞,但這是進化過程中重要的一鏈標本,可以看出馮詞是晚唐五代花間詞風與北宋詞風的一個承上啟下的中介,正如王國維所說,馮延巳之詞「雖不失五代風格」,但已經「開北宋一代風氣」。

尤其是「柳外鞦韆出畫牆」這一名句,不僅清新流暢,而且深婉蘊藉,塑造一個勇敢、純真、自由的少女形象,進而展示出一個想愛、敢愛、做愛的青春生命。僅此一點,馮延巳就已經走在了時代的前面,沒有陷入惜花憐花、傷春傷逝的窠臼,而是表現清新亮麗、生機盎然的境界;沒有因襲那種自憐自愛、纖弱愁苦的怨婦抒寫,而是創造出了一個健康純美、勇敢自為的少女形象。肉身本就沉重,精神需要亮色。

知識卡片

(1)寒食節:在夏曆冬至後105日,清明節前一二日。是日初為節時,禁菸火,只吃冷食。並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牽勾、鬥雞等風俗,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曾被稱為中國民間第一大祭日。寒食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唯一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日。

(2)王國維《人間詞話》之二十一:「歐九《浣溪沙》詞:『綠楊樓外出鞦韆』,晁補之謂『只一出字,便後人所不能道。』餘謂此本於正中(馮延巳)《上行杯》詞:『柳外鞦韆出畫牆』,但歐語尤工耳。」

相關焦點

  • 書|拯救什麼逍遙什麼肉身沉重精神何如
    《拯救與逍遙(修訂本二版)》華東師大出版社 劉小楓 著   真正開始閱讀劉小楓的書,還是從《沉重的肉身》開始的。後來陸續看過《這一代人的怕和愛》、《揀盡寒枝》兩本,這本《拯救與逍遙》應該是上個世紀80年代大學生的枕邊之書。延續了20多年後,我才開始看。用某朋友的話講:情何以堪啊。  閱讀劉小楓確實是一個受虐的過程,太多的術語,跨學科的體系,所幸,慢慢讀吧。
  • 《潛水鐘與蝴蝶》肉身沉重,思想自由
    是心臟提供給人體的動力,還是外界給予人們自身的無數外力支撐,亦或是奇蹟在冥冥之中降臨與人類的一種非自然的精神力量?有的人站在滿是人流的街道中會感覺孤獨,孤獨於精神的無所依託,無所指望。當硬生生的被切斷與外界的聯繫,拯救孤獨的人,只有自己。蝴蝶的思想帶領人們走出孤獨,離開冰冷的水面。阿蘭德波頓說:一個過程突然失去目的,人會感到荒謬。荒謬是清醒的人的感覺。這個失去了目的的過程,長久延續下去,人就會疲乏,麻木而荒謬感也就被無聊感取代了,僅在某些清醒的片刻浮現出來。
  •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說此佛偈的高僧,肉身至今栩栩如生
    所以每年的一些佛教景區,都會吸引大量的遊客到那裡去遊玩,人們在這裡面體會一下佛教的寧靜祥和,也可以求神拜佛祈求能夠得到平安,雖然說很多都是自我安慰,但人們在日常的生活中,需要的往往就是這種寄託。所以在假期的時候,往往會看到很多人都湧向佛教的旅遊景區,這樣一些佛教的景點賺得腦滿腸肥。
  • 九華山最著名的三大肉身菩薩,肉身不腐的坐缸菩薩!
    九華山最著名的三大肉身菩薩,肉身不腐的坐缸菩薩!我們都知道「活菩薩」,或者是「舍利子」都是來源於佛教,自古以來佛教認為,佛菩薩或高僧大德圓寂後,可得舍利。全身舍利即是指高僧示寂後,其身體經久不爛,常保原形而栩栩如生者。
  • 布加拉提,肉身已死精神不滅!
    布加拉提在將特莉休護送到老闆處,本想藉此一探究竟,看看老闆的容貌,殊不知老闆為了掩飾身份,不讓布加拉提接近自己,使用替身將女兒強行和布加拉提身份,不惜折斷她的手臂!布加拉提見狀趕緊追來上去,他認為老闆是無情的,不值得繼續追隨,更何況老闆旗下的生意包含」毒品「,布加拉提最痛恨的」毒品「。
  • 九華山裡的女性「肉身佛」,肉身和常人一樣,至今是一個謎
    現如今生活是越來越好了,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是在不斷的提高,人們的消費水平已經不是當年的追求溫飽了,也慢慢的向更高的精神追求過渡,旅遊已經成為了一種風尚,受到了各國人民的追捧。在我們國家,寺廟的數量如今也是非常的繁多,更多的佛教信徒,還有一些不是佛教信徒的人們,出於好奇心或者是對佛教文化的所吸引,也會選擇去寺廟燒香拜佛祈求我佛保佑自己平安,在這一些寺廟當中會佇立著非常多的大佛,這一些佛教裡面最吸引人的就是那一些肉身佛了,這一些肉身佛,從古到今存在於寺廟的數量不會有太多。
  • 肉身坐佛歸來難:追索舉步維艱
    今年3月,福建省三明市大田縣肉身佛驚現匈牙利自然博物館,極有可能是大田縣陽春村20年前被盜走的「肉身菩薩」。這尊肉身佛像,讓世人開始關注肉身佛的未解之謎以及存世現狀。   溯源 最初的肉身佛像出現在唐朝   傳聞第一位有據可查的肉身佛是唐貞元六年的元際禪師,91歲高齡的他自知來日不多了,便悄然返回故鄉湖南衡山的南臺寺,停止進食。
  • 「肉身佛」真相:坐化後入缸密封 肉身不腐非常不易
    近日有關福建三明章公祖師肉身佛被盜20年後,出現在匈牙利博物館一事引起很多關注。據報導,碳14年份測定法顯示,該佛像內乾屍可追溯到11至12世紀之間,僧人死亡年份據推測在1022年至1155年之間。有關「肉身」何以保存千年的話題隨即也引起討論,而我國多地還有「肉身佛」留存。
  • 平庸沉重的生活需要一點甜
    對很多人來說,這才是他們在愛情拐角最需要面對的問題,但無論能否順利轉彎,都對他們的愛情觀造成衝擊,起碼不會再繼續相信言情小說或者韓劇裡的愛情童話。  有的觀眾因此遠離所謂的「甜寵劇」,也有的觀眾因此更愛它們。前者顯然更為現實,他們知道劇裡的那些愛情的糖都是騙人的,後者則更需要一種精神慰藉,平庸沉重的生活需要一點點甜,自己沒有,那就看別人的。
  • 吳昕曬近照,眼袋沉重精神不佳,照片背景中的男人還吸引了眼球
    從其微博上曬出的黑白自拍照來看,雖然底色是黑白色,但可以清晰的看到吳昕的眼袋沉重,整個人都有點萎靡,精神不佳。這個時間點恰好是吳昕在拍攝新劇《寫命師》的時候,之前吳昕還會忙裡偷閒給和大家直播互動,現在劇組和快本兩頭倒,她又是過敏體質,身體很容易得病。
  • 費城:美國自由與憲法精神的道成肉身
    華埠街口處的壁畫,注意那一雙雙的大手華埠外的林則徐像華埠內部美國精神的道成肉身從華埠出來,沿著RACE STREET一路向東,便是國家憲法中心。美國是一個極少需要過安檢的地方,即便是後來在華盛頓進國會參觀,也只是例行公事般地開包檢查,連安檢都沒過。可自由鐘的待遇不一般,想要見它,所有包裹一律上機安檢,口袋裡的所有東西也必須拿出來,最後再經安保大哥的搜身檢查,重視程度由此可見一斑。然而就是這麼個寶貝,美國自由的象徵,追溯起來,卻實在有幾分中看不中不用。1752年它剛被從英國運到費城,第一次試敲,就給敲裂了。
  • 黑龍江三大肉身舍利奇蹟 死後不腐尊為佛門聖物
    她母親常年生病,找人看說是需要吃花齋。為了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她替母吃齋。但初一、十五這日子常常被忘記,她乾脆改吃長齋,就這樣她吃了一輩子淨口素。1994年望奎成立了第一個佛堂,她聽說了就去皈依。佛堂有活兒她搶著幹,佛堂缺少啥她從家裡拿,從不攀比別人,也不圖希別人說她個好,只是實實在在地做,默默無聞地修。她25歲終於出嫁了。
  • 三明大田肉身菩薩追蹤:歸還肉身佛 荷蘭藏家提三條件
    中方數月前已告知藏家,廈門南普陀寺已開具證明,稱其自開山以來從未供奉過任何肉身像,現今也無意供奉章公祖師。  關於藏家到中國開展石刻研究的要求,中方已答覆:「將在雙方達成章公祖師像返還實際意向的前提下妥善安排。」
  • 她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女性,圓寂後成為肉身佛,她拉動了九華山經濟
    人們越來越注重享受生活,生活節奏越快,精神享受的需求越強烈,許多人也將休閒娛樂的選擇,傾向於前往宗教聖地,因此隨著人們的旅遊需求的增加,佛教景點越來越火熱,在眾多的佛教景點中,九華山成為了許多佛教信徒的首選,吸引信徒的不僅僅是九華山這一佛教聖地的秀美風光,還有一尊女性的肉身佛像,雖然很多人不知道肉身佛像的成因
  • 中國唯一尊女性肉身佛,肉身百年不朽,至今膚色與常人無異
    其中佛教聖地可以說是去的人數最多的,而今天要講的事就跟佛教有關,我們中國有唯一尊女性肉身佛,她的屍身百年不朽,至今膚色和常人沒區別。那麼她在哪裡呢?這其中又有著什麼故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其實這個唯一的女性肉身佛,就在佛教五大聖山的九華山中。
  • 姜堰現6尊「肉身佛」 皆金身不壞
    姜堰現6尊「肉身佛」 皆金身不壞 發布時間:2017-05-05 18:59:05.0南京網絡電視臺       這幾日,一尊從福建被盜在匈牙利展出的千年「肉身佛」,牽出了我國各地對「肉身佛」的關注。在寺廟雲集的泰州,也靜坐著6尊「肉身佛」,他們皆出自姜堰,金身不壞。
  • 汪民安:培根與當代藝術的肉身轉向
    但在作者看來,培根借重肉身的扭曲展現充滿力量、痛苦和歡愉的生命,探索人的困境與內在的生死掙扎,開啟了英國身體藝術的大門,並深深影響了新一代藝術家。可惜的是,在資本的消費主義法則之下,他們學習和發展的更多是形式,蘊含其中的人性張力和生命意識卻失落了。
  • 柒本味日本料理店「突然死亡」,這3個教訓農創人要謹記!
    ,據老闆段磊介紹,他是2012年開了柒本味這家店,經營7年,給店裡定了七大規矩:一,食材一律不打包。彼為魔幻的是,網友們在大眾點評把「手長爛瘡做大蝦」刷成了柒本味的推薦菜,不知道段老闆看到了會作何感想。在網友的深挖跟舉報下,5月3日下午,南京鼓樓區市場監管局,對柒本味進行了突擊檢查。市場監管執法人員在檢查中還發現,段磊無法提供營業執照和食品經營許可證,違反《食品經營許可管理辦法》,於是責令其立即停止經營。
  • 肉身佛3步驟:坐缸、封缸、開缸 僧侶顏面如生
    福建被盜20年的「六一祖師」肉身佛近日現身匈牙利,引起中國公眾關注的同時也帶來了好奇,肉身佛究竟是怎樣製作的呢?據悉肉身佛需3步驟,肉身佛3步驟分別是:坐缸、封缸、開缸,肉身佛3步驟的製作者不一定是僧侶,而是被當成一門工藝被傳承。肉身佛3步驟完成需要三年,如果肉體顏面如生、肉身不腐,則會被打造成金身。
  • 六祖惠能肉身為什麼可以千年不腐?弟子方辨是「幕後功臣」
    今天爆肝和大家聊聊傳說中的六祖惠能肉身千年不腐之謎, 以一首"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臺"聞名天下、聞《金剛經》而開悟,成為第六代祖的六祖惠能是我國傑出的禪宗大師,閱讀本文,一起來看看六祖惠能肉身千年不腐之謎吧。1、誰是六祖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