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大姐進京賣茶蛋年入40萬 開分店收洋徒弟

2020-12-23 人民網

張桂芝是東北農村婦女,有一手做茶葉蛋的好功夫,在北京賣,一年能賣出去40萬元。小小的茶蛋在她手裡,變成了「金蛋」。有人說,她的賺錢「手法」比劉謙還牛。

農村婦女北京賣蛋

張桂芝,今年52歲,本是黑龍江省大慶市肇源縣古恰鎮農民。2009年,兒子大學畢業在北京發展,在一家公司當上了經理。2010年,兒子把她接到了北京。

張桂芝是個勞碌命,讓她享清福,比蹲監獄還難受。總吵著要回老家種地。

有個親戚在廊坊開了個養雞場,每天都往北京送雞蛋。親戚跟張桂芝說,她閒著也是閒著,不如賣茶蛋。論做茶蛋,她也是個行家。當年,張桂芝做的茶蛋,在村裡都出名。她家的鍋蓋一掀,整個屯子都有香味。

張桂芝一琢磨,在家裡幹呆,不如出門賺點兒外快。她每天一大早就起來,煮一大鍋茶蛋,用自行車馱到兒子小區門口的報亭跟前。並用紙殼做了廣告牌,上面寫著:「茶蛋,一塊錢一個。」

奔馳男也愛吃茶蛋

張桂芝的茶蛋比別人的香,買過的人都成了回頭客。

兩年多來,有個老闆成了她的「鐵桿粉絲」。這個老闆非常神秘,每天來都開一輛長長的奔馳,西裝筆挺,皮鞋鋥亮。每次來,他一句話不說,買完就走。更奇怪的是,別人買茶蛋,往塑膠袋一裝,他卻把茶蛋裝到肯德基的盒子裡。

張桂芝覺得挺納悶,有一次就問他:「為啥用那玩意裝?」

這回,老闆才開口。他說,他是公司經理,他手下沒人吃這玩意,人家的早餐都挺有檔次。他愛吃茶蛋,又不好意思往外拿,只好找個洋盒子掩人耳目。

有一次露餡了。老闆手下有個員工在這個小區住。老闆剛把茶蛋裝到盒子裡,就撞見那個手下了。老闆反應挺快,說他來做個「市場調查」。張桂芝在旁邊聽了,差點兒沒笑出聲來。

那次以後,老闆改路子了。每天來買茶蛋比以前提前了10多分鐘,還戴上了墨鏡。嫌每次掏零錢麻煩,他就在張桂芝這兒存了500元錢,花完了再續。

還有個小夥子,經常來買茶蛋孝敬未來的丈母娘。女朋友的老媽,就愛吃這口。當初,丈母娘對這個小夥子還不太滿意。為了討好丈母娘,小夥子成了茶蛋攤的常客。有一次過節,小夥子去丈母娘家串門,買了20個茶蛋,外加幾包點心。出來之後,小夥子臉上樂開了花,跟張桂芝說,都是她的茶蛋起了作用,未來的丈母娘現在可喜歡他了,已經同意女兒和他交往了。

大明星也來買茶蛋

張桂芝沒想到,電視上的大明星也有來買茶蛋的。

一次,有個男的在她那兒買了10個茶蛋。她感覺這人挺眼熟,但是想不起在哪兒見過。還沒等她想明白,一旁賣報的老頭湊過來跟男子握手,說就愛看他演的電視劇。男子客氣了幾句上車走了。張桂芝問老頭:「這個人是誰呀?」一句話把老頭說愣了,指著張桂芝說:「張國立你都不認識,你看不看電視啊?」

聽了這話,張桂芝這個後悔呀:早知道是大明星,哪能要人家錢呢?

張桂芝的買賣開張半年多,來買茶蛋的人越來越多,一天三四百個茶蛋都不夠賣。

掙了錢,本錢就不能差人家的。本錢大了,價自然也上來了,漲到了一塊五。

漲價後,開始有人講價了。別人講價,張桂芝能理解,沒想到,大明星也講價。

一天,張桂芝剛擺好攤,有個女的就過來了:「你的茶蛋咋這麼貴呀?」張桂芝一瞅,這人不是宋丹丹嗎?愣了半天,她才說了句話:「你們明星也吃茶蛋啊?」

宋丹丹邊拿蛋邊笑:「明星不也是人,不也得吃飯嗎?」張桂芝說啥也不要錢,宋丹丹把錢扔下就走了。

張桂芝說,在北京這兩年,明星她是沒少見,她就感覺,這些人下了電視,跟普通人也沒啥兩樣。

開「分店」收外國徒弟

如今,張桂芝的茶蛋生意越幹越大。到去年4月份,張桂芝已經開了兩家「分店」,加上「總店」,共三個攤,一天至少能賣出去一千多個茶蛋。每個月的毛收入,都在4萬塊錢以上。

到年底一算總帳,賣了40多萬。淨賺多少錢,張桂芝沒好意思說,只跟記者透了一句話:「跟兒子的收入差不多。」

不光掙了錢,張桂芝還「掙」了個外國徒弟。兒子有個朋友,是個英國小夥子。這小夥子,也愛吃她做的茶蛋,沒事兒就來吃幾個。他也不白吃,每次吃完,都站在攤子旁邊幫著吆喝。但他的中國話說得不地道,說「茶蛋」就跟「操蛋」一個音。

不過這也不要緊,他往那兒一站,格外吸引顧客。老外賣茶蛋,大夥都覺得新鮮,看完熱鬧,當然順手買一些茶蛋帶走。

沒事兒的時候,這英國小夥子還跟張桂芝學了幾招,打算回國時給家裡人露一手,煮幾個茶蛋讓他們嘗嘗。

相關焦點

  • 年近八十的老奶奶,賣特色小吃月入過萬,網友:奶奶你收徒弟嗎
    本文轉自百家號作者明哥聊農村推薦語:有些小吃很多人見都沒有見過,但因為風味獨特而吸引著顧客前往購買,有一位老奶奶就因為做一種小吃收入破萬了!中國有很多種類的食物,不同地方有很多種類的食物。由於地理環境和文化差異的不同,食物的味道也大不相同。
  • 東北大姐創業賣雞蛋灌餅,月收入比白領高几倍,8年收徒30個
    東北大姐創業賣雞蛋灌餅,月收入比白領高几倍,8年收徒30個。隨著時代的發展,如今人們的生活條件好了,這街邊小吃就開始多起來了,因為現在的吃貨越來越多,不管走到哪裡都離不開吃吃喝喝,所以這看似普通的街邊小吃攤,實際上每個月的收入都不少。於是就有很多人的開始賣街邊小吃了,像這個東北大姐自己創業賣雞蛋灌餅,月入兩萬元比白領工資高了幾倍呢。
  • 開封大姐15年只賣一樣飯,一鍋出600斤賣2萬,顧客開豪車等著吃
    在開封復興大道有一家秘制大骨頭店,大姐15年來只賣這一種飯,竟然帶動了整條街的美食發展。每天天還沒黑外面就停滿了豪車等著吃大骨頭的人,每天賣一鍋,來晚了就吃不上。現在大姐賣這個大骨頭已經十多年了,而且十幾年來一直只賣這一種。漸漸地大骨頭就在開封的餐飲行業中火了,但在開封大姐這家是最早的,可以說是大骨頭餐飲行業的創始人。現在開封也已經有了幾十上百家的大骨頭店,但都不如她家的生意火爆,很多人吃了十幾家後依然最喜歡她家的味道,覺得最為地道。
  • 東北農村大姐賣「黑饅頭」15年,1元2個,每天300個不夠賣
    有一個東北的農村大姐堅持賣這種「黑饅頭」15年,成為許多鄉親記憶中的美味,1塊錢兩個,香甜可口,每天300個都不夠賣。大姐家裡就是莊稼人,過去日子窮,很早就出來打工,後來廠子效益不好,大姐就回了老家。想著家裡辛苦種的糧食可以二次利用,於是就打算賣饅頭。
  • 開封大姐15年賣一樣飯,一鍋出六百斤賣2萬,顧客開豪車等著吃
    在開封復興大道有一家秘制大骨頭店,大姐15年來只賣這一種飯,竟然帶動了整條街的美食發展。每天天還沒黑外面就停滿了豪車等著吃大骨頭的人,每天賣一鍋,來晚了就吃不上。現在大姐賣這個大骨頭已經十多年了,而且十幾年來一直只賣這一種。
  • ...張桂芝|快遞員|美國_社會|中國東北|煎餅|小龍蝦|金蛋|黃亞媛|...
    自從最小的妹妹從1998年開始銷售煎餅以來,已有12年的歷史了黃亞媛的母親,姐妹和他本人都參與了煎餅的製作在煎餅生意的支持下,他甚至支持了整個家庭。5,西安小包子,年收入110萬美元據美國媒體報導,每天中午,「曼哈頓中心的西安美食」商店外面排著長隊,儘管排隊的人很多都不懂西安但是他們很清楚the頭,切面和bun頭-感謝紐約「西安名菜」的六個分店在紐約開業許多食客都在關注它。四年來,「西安名食品」新開了四個分店。
  • 他辭去投行工作,成功創業賣龍蝦堡,開40家店年入6000萬美元
    2007年,Luke從喬治城大學畢業後,聽從家人的建議,找了一份穩定的工作,到紐約一家投資銀行擔任理財專員。 這份工作年薪15萬美元,但Luke並不喜歡,也不快樂。 於是Luke 陷入了文章開頭提到的進退兩難的處境。
  • 大爺做臭豆腐40年,堅持滷水做法不開分店,連外國人都來吃
    大爺說自己從二十幾歲就在賣臭豆腐了,到今天已經是賣了40年的臭豆腐。這40年來大爺都是堅持原始的做法,都是堅持用滷水來製作臭豆腐了。大爺還聲稱自己收了不少的徒弟,只是這麼多年他從來都沒有想過開分店的事情。圖中這種臭豆腐就是大爺在賣的臭豆腐,雖然這臭豆腐看著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是它卻贏在了味道上。
  • 下崗姐和平路賣8毛良心蛋餅 十二年教會徒弟開攤遍合肥
    這年頭什麼不漲價,茶米油鹽醬醋茶、衣食住行玩樂購,都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飛漲。但是有些店就憑著一股執拗勁兒,將「不漲價」進行到底。今天介紹的這家不漲價小店,其實還算不得店,只能說是個小攤子。但是攤主卻憑著良心做生意,不用地溝油、不漲價、不缺斤短兩,大家稱它的小攤為「良心蛋餅」。
  • 東北大姐賣麻辣燙,一斤18,有點兒貴,大姐:貴有貴的道理!
    說起來麻辣拌最早是出現在東北,有一位東北大姐在天津開了一個麻辣拌店之後,人們才逐漸的了解到了他。而這種食物因為便宜又實惠,所以就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歡。而這位大姐賣的麻辣拌也顯得不太一樣,他做的味道吃起來特別的棒,而且哪一種口味他都能夠駕馭得了。所以他們家的店鋪生意顯得特別的紅火,每一天都是爆滿的,如果去得稍晚一些,可能就沒做了,想要吃還得等上一會兒。
  • 貴州大姐賣蛋包糯米飯,一份8塊錢色香味俱全
    貴州大姐賣蛋包糯米飯,一份8塊錢色香味俱全,端上桌那一瞬間感覺自己賺了,蛋白飯大家都很熟悉,基本每個飯店老闆也會做,做好的一份蛋包飯都是要十多塊錢,但在貴州一樣在賣蛋包飯。許多人卻更追求於貴州大姐這家店所做的蛋包糯米飯,兩個煎鍋分別都做了不同的食物,關鍵好吃又便宜,顧客吃了也很追捧。
  • 東北人懶?雲南農民大哥看不下去了、賣朝鮮煙的大姐發火了
    東北人很懶——這種評價,不但東北人很委屈,連來自雲南的農民大哥老和都看不下去了。老和來自雲南曲靖,在東北這個四線小城的船上當了4年船員。老和說他跟東北人打了4年交道,懶不懶他最有發言權:我每年春節都回雲南過年,過完年就回來,3月份一般的船都不出海,我們幾個船的船員就搭夥出去打零工,4月份大批船出海了我們再回來,一會我們就要坐車去佳木斯幹活,坐在這裡的一溜兒都是東北人,他們懶嗎?火車站廣場的情形跟老和的說法一致。
  • 上海烤饅頭島內受歡迎 高雄分店每日可賣萬粒(圖)
    在臺灣北部造成轟動的上海烤饅頭,最近在南部開分店,高雄地區每家分店一天可賣1萬粒以上。   中新網10月27日電 在臺灣北部引起轟動的上海烤饅頭,最近業者到南部開分店
  • 大姐做雞湯豆腐,一天能賣20鍋,辣椒比老乾媽還香,帶30個徒弟
    這個大姐做雞湯豆腐已經20年了,每天能賣20鍋雞湯豆腐,配上大姐自製的辣椒,那滋味別提多香了,顧客說她家的辣椒比老乾媽還香,自己吃了這麼多年已經習慣了,就算給他一瓶免費的老乾媽,他也不喜歡。看名字就知道大姐家的雞湯豆腐是用雞湯煨出來的。所謂「千煮豆腐萬煮魚」。豆腐煮得時間越長味道越香。豆腐煮的時間長了之後比較有韌性,吃到嘴裡面非常有彈性,偶爾能吃到幾塊雞塊。
  • 40歲大姐路邊擺攤賣「新式炒飯」10元1份,路人都排著隊買!
    40歲大姐路邊擺攤賣「新式炒飯」10元1份,路人都排著隊買!每個地方都有當地的飲食文化,比如說咱們北方人普遍愛吃麵食,但是到了南方,大多數人都比較喜歡吃米飯。平時在家裡燜米飯吃,難免會吃不完,留下一些剩米飯,這些剩飯最好的處理方法就是,拿來做蛋炒飯吃。放上雞蛋,再加上一些配料上鍋炒一炒,吃起來特別的美味好吃。小編吃了幾十年的蛋炒飯,但是最近在街邊遇到了一位賣小吃的到大姐,她做的這種新式的炒飯,我還是頭一次見。這種新式炒飯,大姐一份賣10塊。
  • 80後大姐夜市賣「稀罕」小吃,1支35元,每晚賣幾百根!月入3萬元
    導讀:80後大姐夜市賣「稀罕」小吃,1支35元,每晚賣幾百根!其它的小吃這裡就不多介紹了,言歸正文,看一下我們今天的主角,80後大姐夜市賣的「稀罕」小吃,到底是個啥?
  • 河南大姐特產無鉛變蛋,好吃又好看,月入過萬!
    說到土特產,河南的土特產應該就是無鉛變蛋最出名了,很多人都聽說過,這次要介紹一下河南變蛋大姐一家人的土特產,無鉛變蛋!河南大姐特產無鉛變蛋,好吃又好看,月入過萬!扁擔的製作主要原料有兩個:鴨蛋和泥巴。製作時將新鮮鴨蛋放在配好的泥巴中,讓蛋外面包裹著泥巴,再把變蛋一層層的放在土中。大姐一家子都參與其中,一家人忙的不亦樂乎。就連小朋友也樂在其中!挑選雞蛋醃製一段時間後,皮蛋「出爐」。挑出一個個皮蛋,需要洗乾淨。然後封裝。變蛋一般涼拌的就非常好吃,我們這裡很流行這種涼菜。
  • 東北大姐按斤賣麻辣拌,一斤就要十八元,感覺比麻辣燙還貴
    麻辣拌其實源於東北,有位東北大姐就來天津開了個麻辣拌店,麻辣拌在我們心中的地位也就是小吃,便宜又實惠的那種。但是大姐家的麻辣拌可不一樣了,她做的麻辣拌味道可是一絕,各種口味都可以駕馭得了。據說大姐家的麻辣拌店平常都是爆滿,一天到晚都沒又座位。不過大姐家的麻辣拌還有個特色,那就是按斤賣,價格比麻辣燙都要貴,一斤就要十八元。
  • 樂山夫婦擺攤賣滷食起家,成就百億身家!4000家分店年入40億
    1、紫燕食品年營收達40億,預計創始人身家超百億根據上海證監局官網消息,紫燕食品已經接受上市輔導,準備上市A股。紫燕食品成立於2000年6月,是國內知名的佐餐滷製熟食企業之一,主營業務為佐餐滷製熟食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的主要產品為以雞、鴨、牛、豬等禽畜產品以及其他蔬菜、水產品為原材料的滷製熟食。
  • 東北50多歲的大姐賣「四合面大餅子」,2元一個,2小時能賣3鍋!
    東北50多歲的大姐賣「四合面大餅子」,2元一個,2小時能賣3鍋!東北的「四合面大餅子」,大姐憑著獨特的技術吸引眾多顧客!小吃的種類總是多種多樣的,無論在全國各地都有不同特色的小吃,更是吸引著擁有不同愛好者的吃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