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李嘉插圖
編者按
伴隨著歲月急匆匆的步履,今年已剩下最後一個月了。2016年,數不勝數的新詞熱詞、流行語可謂「你方唱罷我登場」:神舟十一、洪荒之力、表情包、小目標、猴塞雷、阿爾法狗、 詩和遠方、全是套路、砍柴的和放羊的、「抹平」長城、旅遊「黑名單」、吃瓜群眾、地鐵丟書、藍瘦香菇……這些紅極一時的流行熱詞不僅是2016年度的一個縮影,而且從不同側面折射出當今社會、文化以及人們心態的多元、多彩的視角和變化。期待大家在對流行熱詞進行梳理的同時,還能將自己的獨到見解抑或感悟發來哦……
「旅遊黑名單」為何仍然管不住旅遊中的不文明行為
馬頤新(17歲)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遊已成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然而旅遊中的糟心事卻往往令人高高興興旅遊去、鬱郁悶悶回家來,「旅遊黑名單」的出臺進而成為今年備受關注的一個熱詞。
2013年10月1日《旅遊法》實施,2015年4月國家旅遊局出臺《遊客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暫行辦法》,即俗稱的「遊客黑名單」。2016年6月1日國家旅遊局下發修訂後的《旅遊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暫行辦法》,將旅遊從業人員的違規行為納入「黑名單」。2016年8月國家旅遊局發布公告,形成《旅行社條例(修訂草案送審稿)》,規定如果遊客被納入「黑名單」,將可能被限制出境。很快,重慶、黃山、北京等城市相繼出臺「旅遊黑名單」制度,探索建立旅遊單位或個人信用系統和公示制度,建立聯合監管和懲戒機制,使失信的旅遊單位或個人付出巨大代價,以達到優化旅遊市場的目的。
在「旅遊黑名單」相關規章制度發布實施以來,上榜僅20餘人,而且監督效果甚微。「黑名單」 為什麼仍然管不住那些旅遊中的不文明行為?我認為主要存在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首先是違規成本低,被拉入「黑名單」的遊客,既有在國內旅遊不文明行為,又有在國外旅遊不文明行為,少數受到治安處罰,大部分只是保存了不良信息,最長時間僅為3至5年。二是執法不嚴,缺乏聯動機制,「黑名單」制度雖然規定將向公安、海關、邊檢、交通、金融等部門和機構通報不文明企業或個人的相關信息,實際上,除了旅遊方面,被記入「黑名單」的企業或個人在其它領域或行業的活動並未受到實質影響。
「旅遊黑名單」作為法律法規的一種補充,不應成為曲高和寡的一紙空文,要真正發揮作用,必須要政策、監督、措施等多管齊下,使「黑名單」成為不能觸碰的高壓線。同時,要加大懲罰力度,不僅要治安處罰,還要多部門聯動性處罰,讓違規者有切膚之痛。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使「旅遊黑名單」的監督效果越來越顯著,人們觀光、旅遊才能更身心愉悅,中國旅行團才有可能成為最受歡迎的旅遊團隊之一。
本文作者女,出生於1999年6月,現就讀於北京四中高三(7)班。
「表情包」有哪些利與弊
遲嘉會 (12歲)
表情包如今已經成了一種必不可少的聊天方式,它不僅能清晰地表達人們的想法,而且形象生動、妙趣橫生,今年最火的莫過於傅園慧的表情包了。
表情包,最初是指從影視作品中將人物表情剪輯下來,配上文字,以此表達自己的情感,一個人的多種不同表情便可以組成一個表情包。表情包在各種聊天軟體中都佔有一席之地,而且隨著時代的發展,表情包從單純的動畫發展到人像,從人像發展到藝術文字,又從文字發展到動物身上,將動物的神態通過軟體進行誇張化處理……看見表情包,腦海中便情不自禁地將其帶入發表情的人身上,頓時也明白了TA對此事的感受。假設你發一句「呵呵」,它帶有多種意思:有高興大笑,有微笑,有不滿,有無語……有時還有一種敷衍的意味,但如果你在後面加上了一個表情,所表達的意思就非常清晰明了了。
表情包其實不僅僅是2016年的一個流行熱詞,它還代表著一種趨勢,一種將所有事情都儘可能地簡單化的趨勢,就像我們將5×4×3×2×1簡寫為「5!」,將2×2×2寫成23……
但表情包也有其弊端,當我們經常用表情包的時候,往往就會過分地依賴它,而逐漸失去用語言準確表達事物、表達自己情感的能力。就像我們經常性地使用漢語拼音在電腦上打字,會逐漸失去書寫的能力,常常提筆忘字。同時,如果我們經常過於直接地表達自己的感情,我們頭腦也會變得「簡單化」,漸漸失去對自己與別人內在真實情感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本文作者女,出生於2004年1月,現就讀於北京五中分校初一(3)班。
我們是否中了「藍瘦香菇」的毒
孟雨萌(14歲)
近日,「藍瘦香菇」一詞火了,不僅登上微博熱門話題榜和熱搜榜,而且還衍生出各種表情包和不同版本的視頻,甚至深圳某公司還將其搶註成公司名。一時間滿眼都是「藍瘦香菇」,不明意思的老媽居然問我這是不是一道菜?
「藍瘦香菇」一詞來源於南寧一位小哥失戀後錄的視頻。他的話是這樣的:「藍瘦,香菇,本來新顛,高高興興,泥為什莫要說射種話?藍瘦,香菇,賽射裡,第一翅,為一個女孩屎射麼香菇,藍瘦。泥為什莫要說射種話,丟我一個人賽射裡,香菇,藍瘦,賽射裡,香菇。」其本意為:「難受,想哭。本來今天,高高興興,你為什麼要說這種話?難受,想哭,在這裡,第一次,為一個女孩子這麼想哭,難受。你為什麼要說這種話,丟我一個人在這裡,想哭,難受,在這裡,想哭。」這段博同情求安慰的視頻,卻不料小哥的普通話太過「迷人」,瞬間獲得無數次轉發和熱評:「小哥,你好好哭吧,我先笑一會兒!」 「南寧人發音太可愛了,我也是醉了。」「我好像中了一種叫藍瘦香菇的毒。」 每句留言後都帶著無數個笑哭的表情。不知那位南寧小哥看到這些留言會是什麼心情,也不知他發現自己因為這段視頻一夜走紅帶給一些人巨大商機甚至成了今年的一個流行熱詞後會怎麼想,反正我在弄清整個事件後有一種隱隱的惆悵與擔憂。
普通話是我們國家大力提倡的官方語言,可是,因為我國幅員遼闊,方言眾多,很多人的普通話說得不夠標準,但隨意模仿、譏笑哪怕是善意的取笑等等,都是不文明的表現。從另一個角度說,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網言網語層出不窮並快速傳播,也並不意味著所有的流行熱詞都是對人們有好處的,像「藍瘦香菇」這樣的網際網路語言快速傳播,就是有百害而無一利。
這件事讓我聯想起前些年出現的廣告諧音字的風波,曾經傳播量極廣的電視廣告大量使用諧音字詞,造成全國中小學生先入為主,記了很多錯別字。試想一下,如果「藍瘦香菇」按現在的傳播速度和傳播量發展下去,多年後當我們表達「難受、想哭」這種情緒時,會不會都要變成「藍瘦香菇」?而「難受、想哭」會不會只能出現在字典中了?這對於我們幾千年的傳統語言文化的打擊該有多大?所以,我們在進行網絡語言傳播時首先要多用頭腦分析分析,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去做人云亦云的鸚鵡!
本文作者女,出生於2002年5月,現就讀於北京中學九年級(5)班。
吃瓜群眾「吃瓜」時該不該小心點
楊瑞澤(12歲)
當下,「吃瓜群眾」已然成了一個新的網絡熱詞,比喻那些不明真相看熱鬧的人。其實,也常有一些「吃瓜群眾」因為「吃瓜」不小心而被「瓜汁」嗆到了。
曾經有一個「吃瓜群眾」圍觀車禍現場,卻被從後面疾馳而來的一輛汽車撞死了。這名「吃瓜群眾」怎麼也不會想到,他會因為好奇和看熱鬧而遭遇不幸。其實,如果他稍微想想就不至於發生如此慘劇,車禍現場在馬路中央,大家都知道儘量不要站在馬路中央,但那名「吃瓜群眾」卻因為好奇而忽略了這一點。
我也愛好「吃瓜」,有一次我就「吃瓜」不慎,在一個紅包群裡因為一些小事吵了起來,我說了一句「呵呵」,結果,他們就質問我:「呵什麼呵!說,這事是不是和你有關係!」結果,他們把火全撒在我身上,一場無妄之災啊!哎,真是 「藍瘦,香菇」!
過分好奇,是很多孩子的一個特徵,有科學調查顯示,小孩比較好動,原因就是好奇心強,而人在成長過程中,好奇心會隨著知識的增長和閱歷的豐富而逐漸減少。那麼,我們到底應不應該好奇呢?我想好奇是每個人的天性,但要把握分寸。它是一把雙刃劍,有利的同時一不小心也會傷害到自己。有一句話說得好:好奇害死貓。但有時好奇可以促使我們探索未知的領域,了解一些原先不知道的事。所以好奇可以,不能過了火,子曰:過猶不及!「吃瓜群眾」看熱鬧前,最好先想一想後果。還有,別什麼「瓜」都吃,「籽」太多、「沒熟」、「太澀」的就別吃了。
「吃瓜群眾」在「吃瓜」的時候一定要小心點啊!
本文作者男,出生於2004年12月,現就讀於海澱區實驗小學六年級(11)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