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碗菜來源於瀏陽的「小碗蒸菜」,它歷史悠久,發源地在瀏陽大圍山鎮。它繼承和發揚了小碗瀏陽蒸菜的傳統,做法精湛,有數十種蒸製技法,是勤勞的瀏陽客家人500多年來一代一代傳承的物質財富。今天我想與大家分享的是封蒸的做法,我以一碗讓你直流口水的荷葉封蒸臘肉飯來做為代表。
寒來暑往,我們的一日三餐中會經常品嘗到封蒸的菜品,有讓你動心的荷味封蒸冬筍臘肉,也有讓你念念不忘的荷葉封蒸臘八豆臘牛肉、玲瓏剔透的荷葉封蒸香腸臘魚、也有讓你直流口水的荷葉封蒸臘肉飯等。總之,做法多樣,你想怎麼搭配就可怎麼搭配,做好後擺下盤,美味又養眼。那麼我們可否想過什麼是封蒸?要了解封蒸之做法,我們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首先,封蒸自然不能離開荷葉或錫紙,荷葉散發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
其次,封蒸的具體做法要弄清楚,封蒸就是在蒸主料時,諸如臘肉、臘魚、鮮活動物性原料,利用有蓋可蒸的容器,如汽鍋,或者用荷葉錫紙等包裹蓋緊,進行蒸製的方法。屈原在《九歌》十一篇《東皇太一》中有「蕙餚蒸兮蘭藉,奠桂酒蒸兮椒漿」的詩句,「蕙餚蒸兮蘭藉」的意思是「用蕙草包裹著肉餚,底下墊著芳香的蘭草進行蒸製。」這就是封蒸的製作方法最早記載。
再次,我們用一個具有代表性的荷葉封蒸臘肉飯來與大家分享封蒸的具體操作手法:
第一步,初步加工,選用優質的幹荷葉,泡發半小時待用。臘肉精選優質的肥瘦適中的臘肉,切成薄片狀,用溫水清洗乾淨,鍋裡放水,放桂皮八角焯水。香腸洗乾淨,切成薄片。大米洗乾淨,提前浸泡一晚;
第二步,荷葉放在小蒸籠上,把浸泡好的大米倒在荷葉上,用荷葉包起大米,放蒸櫃蒸15分鐘;
第三步,打開米飯,鋪上臘肉和香腸,整齊擺放成一定形狀;
第四步,調味,放入少許白糖、雞精和味精;
第五步,先用新鮮荷葉蓋在臘肉和香腸的表面,再用錫紙包住整個小蒸籠;
第六步,上蒸櫃蒸30分鐘後,撕開錫紙,揭去荷葉,撒上蔥花,一碗香噴噴的荷葉封蒸臘肉飯在彈指之間就做好放在你眼前啦!
封蒸這種做法,傳統而又歷史悠久,是一種古老的小碗蒸菜製作技法,流傳至今,源遠流長。它甚至作為宮廷菜系登上過輝煌的歷史舞臺!封蒸法由來已久,且在瀏陽蒸菜數十種蒸製技法中獨佔鰲頭!它是通過大火長時間加熱,使原料與荷葉的完美結合,荷香腊味飄香,封蒸別具一格!讓你在不經意間貴族氣質倍增,瞧,別幹看著直流口水,拿起筷子,盡情享受這公主般的待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