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內陸地區河流眾多,最長的兩條河流就是長江魚黃河。大家都知道,河流的水是淡水,大海之中的水是鹹水,鹽分含量很高。所以淡水之中生存的生物,到了大海之中是不能生存的,會因為海水過鹹而死亡。那麼黃河流入大海之後,黃河中的魚去哪裡了呢?
黃河的水雖然比較渾濁,含沙量非常大,但是並不影響魚類的生存,黃河之中的魚類資源還是很豐富的。特別是黃河之中的鯉魚是非常名貴的一種魚,眼珠就是珍珠一般,尾部和魚鰭也有一抹紅色,所以也被稱作「紅魚」,這種魚肉質鮮美,營養豐富,相應的價格也是很高的。
黃河全長有5464公裡,一共流經我國9個省份,最後流入渤海。那麼黃河流入渤海之後,河中的魚都去哪裡了呢?如果跟隨黃河水進入大海,那豈不是都會死去嗎?
其實並不是這樣,魚類並都是順著水流遊的,相反,絕大多數魚類都喜歡逆流而行。魚類都是有一定範圍的棲息地的,一般它們不會離開自己棲息地太遠,就算遊遠了,也會逆流遊回來,因為這裡的環境更適合它們生存。
很多魚類到了繁殖季節之後,都會回遊到河流的上遊開始產卵,這樣魚兒就不會在還沒有孵化時被衝入到大海之中。一些魚類對於水中的鹽分都有一些適應能力,如果遊到不適合自己生存的環境後它們就會回遊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