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周子荑)隨著伊利、蒙牛、光明等幾大巨頭布局的加深,巴氏奶(低溫鮮奶)市場越來越熱鬧。近日,中國商報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巴氏奶迎來了一波打折促銷的浪潮,伊利、蒙牛、光明、三元等品牌幾乎全線「參戰」,他們為何在此時展開競爭?幾大龍頭的巴氏奶你又會pick(選擇)誰?
北京市西城區一家超市裡消費者正在選購奶製品 中國商報記者 周子荑/攝
巴氏奶迎來打折促銷季
上一輪常溫奶的打折促銷尚未結束,新一輪巴氏奶的促銷浪潮已經到來。近日,中國商報記者在京東平臺「一小時到家」欄目裡搜索關鍵詞「低溫鮮奶」發現,包括蒙牛鮮牛奶、光明新鮮牧場牛乳、蒙牛每日鮮語鮮牛奶等多產品都在降價促銷。中國商報記者隨後在北京市西城區一家超市走訪時發現,三元極致鮮牛奶也推出了「買一贈一」的促銷活動。
而在盒馬App上,中國商報記者發現,包括盒馬屋型鮮牛奶、盒馬日日鮮鮮牛奶、蒙牛每日鮮語鮮牛奶等產品都有不同程度的折扣。此外,在抖音平臺,有關新乳業天香鮮牛奶第二瓶1元等活動也正在進行。
在雪球投資平臺,中國商報記者發現,很多消費者留言,光明新鮮牧場牛乳的打折力度很大,接近半價,還有很多消費者發配圖留言伊利金典鮮牛奶「買一贈一」。
對此,乳業專家宋亮對中國商報記者坦言,此輪巴氏奶促銷是之前蒙牛特侖蘇、伊利經典等高端常溫奶大規模、長時間促銷帶動的。他認為,目前消費者對巴氏奶和常溫奶的區別尚不清晰,每次常溫奶促銷會導致巴氏奶增長放緩,企業不得不將巴氏奶加入促銷行列,但巴氏奶的促銷力度比常溫奶要小。
中國商報記者在北京市西城區一家超市發現,伊利經典、蒙牛特侖蘇、三元極致等常溫奶促銷場面可謂「壯觀」,大橫幅上寫著「伊利金典純牛奶禮盒兩提65元」,與之相比,巴氏奶的促銷力度較小。
北京市西城區一家超市的常溫奶展區
龍頭乳企「搶灘登陸」
促銷背後是幾大龍頭乳企在巴氏奶領域的不斷加碼。據悉,過去很長時間,巴氏奶都是光明、三元等區域型龍頭乳企的「專長」。利用自身牧場、渠道等優勢,光明、三元等企業在巴氏奶領域深耕多年。而2018年以來,隨著常溫奶業務增長觸頂以及生鮮電商等物流體系的崛起,伊利、蒙牛開始把目光投向毛利率較高的巴氏奶領域。
2018年1月,蒙牛正式入局巴氏奶,一年內推出了17款巴氏奶單品。2019年上半年,蒙牛位於廣東省清遠市和天津市的工廠正式投產。2019年底,阿里巴巴入股蒙牛訂奶平臺「天鮮配」,服務支持蒙牛巴氏奶的入戶冷鏈配送。今年4月,可口可樂中國與蒙牛新設合營企業落定,雙方將共同生產和銷售巴氏奶。
而伊利也不甘落後。2018年1月,伊利推出巴氏奶產品「百格特」,採用訂奶入戶模式,主要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運營。2019年底,伊利又發布了三款巴氏奶新品。
而「先行者」光明、三元、新乳業等也在巴氏奶領域進一步加碼。尤其是巴氏奶行業的「龍頭老大」光明於2019年底斥資7.5億元拍下輝山乳業在江蘇的基地項目,不久前又聯手寶銀集團成立了光明銀寶乳業工廠、銀寶光明牧業牧場。
此外,去年年初剛上市的新乳業一年多以來已經收購或入股了三家乳企,以擴大巴氏奶業務,包括福州澳牛、現代牧業、夏進乳業。三元則在2017年9月低調收購了加拿大有機巴氏奶企業AVALON。此外,外資巨頭恆天然也與盒馬、每日優鮮聯合推出了「日日鮮鮮牛奶」和「一隻誠實的牛」等產品。
巨頭紛紛「搶灘登陸」無疑是看重巴氏奶市場的發展。野村東方國際證券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巴氏奶市場規模約為343億元,同比增長11.6%,而高溫殺菌的常溫奶銷售規模約為942億元,同比僅增長1.7%。
消費者會pick誰
眾多龍頭的入局讓巴氏奶市場異常熱鬧。宋亮表示,具體哪個品牌銷售更好、哪個品牌促銷力度大恐怕要看具體的區域,畢竟各大乳企在不同地區的市場策略不同。他認為,巴氏奶市場的「新老隊員」各有優勢,光明作為巴氏奶行業的「龍頭老大」,擁有成熟的渠道和市場基礎;而伊利蒙牛作為全國性乳企優勢在於體量更大,布局範圍更廣,且其供應鏈體系也在不斷完善。
確實,紮根大本營上海的光明對上海市場依賴很大。金融數據和分析工具服務商萬得數據顯示,2019年光明上海地區毛利在公司大盤中的佔比約為34.15%。市場數據顯示,光明在上海地區共有14個牧場。
而布局巴氏奶積極性最高的蒙牛收穫頗豐。今年5月,蒙牛總裁盧敏放對外表示,蒙牛鮮奶業務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00%,市場份額已突破兩位數。據悉,前些年因利潤水平較高的奶粉業務發展受阻,蒙牛的毛利率水平明顯低於伊利,這使得蒙牛急於尋找新的高毛利產品進行突破。近兩年,蒙牛加碼巴氏奶業務使其毛利率水平明顯提升。萬得數據顯示,2016-2019年,蒙牛毛利率分別為32.79%、35.21%、37.38%、37.55%。
巴氏奶「江湖」吸引了眾多龍頭乳企「跑馬圈地」,新老入局者各有優勢,你會pick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