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中老年人來說,如何使自己的血壓更穩定,是大家非常關心的健康問題。一旦患上了高血壓之後,很多中老年人都需要靠藥物進行控制,藥吃多了,副作用一大堆。如果想要脫離藥物的依賴性,平時就要做好高血壓的調理。
研究表明,血壓在經過通宵循環後,清晨更容易上升,而且很容易引起其他併發症。高血壓的危害是很大的,很容易引起大腦、心臟、腎臟等器官的併發症。數據顯示,早上是心血管疾病發病的高峰期。
所以,高血脂患者,早上要記住3件事
1、慢慢起床
血壓在每個階段都會有一些波動。早晨血壓狀態不穩定,大腦仍不清醒。如果此時坐起來很快,很容易造成供血不足,導致血壓迅速升高。因此,建議高血壓患者早晨儘量慢點起床,起床前最好選擇在床上休息2-3分鐘。
2、慢慢起身
很多人早起大便後很快起身,這種行為會導致血壓迅速升高,並導致血壓併發症。早起大便後,身體處於蹲坐狀態,此時,最好起身慢一點,讓心、腦、血管可以緩衝一下。而且早期大便不適合太用力,不然血壓也容易升高。
3、注意皮膚保暖
高血壓患者最怕感冒。秋冬季節,氣溫比夏季低,高血壓患者在此期間需要保持皮膚溫暖,以防止冷空氣刺激血管,引起血管收縮和血壓升高。早起時,可以用溫水洗臉,出門前採取保暖措施,避免頸部、手腕、腳踝凍僵。
高血壓最怕3種食物,多吃一口,血壓嗖嗖上升。
1、辛辣食物
不合理的飲食通常會導致血壓波動,這是一些人高血壓的原因。例如,我們經常吃的辛辣食物,可能會升高血壓。許多人的血壓波動主要與經常攝入辛辣食物有關。
2、高鹽食物
高鹽食物是高血壓患者的「死對頭」,千萬不能多吃,不然就是天天吃藥也不管用。主要原因是高鹽食物含有大量的鈉離子,過量攝入鈉離子容易刺激身體,增加血壓。
3、含酒精的食物
過量攝入含酒精的食物確實對血壓有影響。酒精刺激身體之後,很多人的主要表現就是血壓升高,這是一種不利於健康的行為。
控制高血壓,有4個小妙招!
1、「降壓高手」找到了,並非苦瓜,每天來點,血管通暢,血壓乖乖降
相比於藥物降血壓,更健康的是營養降血壓,如果你平時的血壓不穩定,可以適當地攝入一些青 梅 多 肽 酶之類的營養素,它的營養來自於青梅、餘柑、枸杞、鮮雞蛋、淮山等十三種天然食物,綜合效果強,可以幫助中老年人降低血壓,降低血脂,還有提高免疫力、延緩衰老的作用。
2、控制飲食
一般來說,高血壓患者應控制飲食,以清淡口味為主,儘量少吃高鹽高油的食物。建議每天食用鹽6克以下、食用油25克以下,多吃高蛋白食品。日常生活中飲用大量白開水,有助於促進新陳代謝,保持健康的血壓。
3、適度運動
高血壓患者適合有氧運動。建議每天安排一些低強度的運動,如慢跑、散步、遊泳等,運動時間在半小時以上,以免過度疲勞,起到鍛鍊的效果。高血壓患者不建議進行高強度運動,因為它可能導致血壓和心率過高。
4、戒菸戒酒
高血壓患者忌諱菸酒,最好避免。尤其是吸菸,研究表明,吸菸者患冠心病的風險明顯高於不吸菸者,高血壓是導致冠心病的重要因素。酒精是高血壓的重要病因,5%-10%的高血壓患者是由飲酒引起的。因此,戒菸限酒是高血壓患者的日常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