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我的原創書籍《曾國藩智慧全集之曾國藩的修身之術》之文章:靜心養性,保持一顆寧靜的心
【曾氏名言】
唯心到靜極時,所謂未發之中,寂然不動之體,皆竟未體驗出真靜來。意者,只是閉藏之極,逗出一點生意來,如冬至之陽動之時。
譯文:
只有心靜到極點時,身體才能寂然不動。所謂沒有絲毫雜念,但這畢竟未體驗出真正的「靜」境來。
真正的「靜」是在封閉潛伏到極點時,逗引出一點生動的意念來。就像冬至那一天,陰氣殆盡,陽氣初動,此時根正本固,才可以作為一切。
孔子說:「仁者靜。」
老子說:「致虛靜,守靜篤。」
靜不僅是哲學概念,更是一種精神狀態,一種修身養性的方法,一種為人處世之道。「靜」之一字,蘊含奧妙無窮的人生真諦和成功謀略。儒道釋三家都強調一個「靜」字。儒家講求修身、立志、治學皆以靜為本:道家講求「平和衝淡」;釋家禪宗講求靜坐以靜心。由此可見「靜」字功夫的要緊。「靜」乃是人生最高境界。
曾國藩認為,人的精神若無法安靜,那麼他的心也都是散的、亂的、對事情無法看清,做事也不會用勁全力,甚至連自己的身體也不知道怎麼保養。
他認為,保持心情舒暢的最好方式就是要一顆平常心、一顆淡泊名利之心。平常心談捨得很容易,但一旦身居高位、手握大權還能做到「淡泊」二字實在很難。何況曾國藩身居高位,政務、軍務纏身。他能夠踐行的就是不斷提醒自己,以古人胸懷開闊者為學習榜樣,讀他們的詩作文章,體會他們寬廣的胸襟。他還懂得去尋樂、求樂:他寫詩、練習書法,通過這種方式來調節自己的心理。
除此之外,曾國藩還將這種體會訴諸筆端。後人讀他的詩文,其中有自有一股雄輝之氣與淡定的情懷,但細細品味,又有一種閒談雅致。
他的文章風格也體現了他的辦事風格。他每日需要批閱的文件、書信很多,但寫出的東西非常認真、仔細、幽默,而且耐人回味。
寧靜就是心情平靜沉著。日常生活中能處處保持平靜的心態,不但可以澄明心境,把握身體氣血運動的全面平衡,以達到養心健身的功效,而且還能讓人全面仔細的考慮問題,有助於處理好周圍的一切事情。因此,保持內心的寧靜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有一天,一個工人在倉庫搬運貨物時一不小心把手錶弄丟了,到處都找不到。後來同伴也加入了尋找的行列。大夥都翻箱倒櫃,仍然一無所獲,無奈只好沮喪地回去吃午飯。這時候,有個小男孩偷偷溜進倉庫裡,沒費多少力氣和時間就把手錶找到了。人們詫異地問他是怎麼找到的。小孩回答道:「我只躺在地上,保持安靜,一會兒就聽到鐘錶的滴答聲。我是通過這個方式找到手錶的」。
偌大一個倉庫,想要找到一個手錶並不容易。但是那麼多人沒有想到,而一個小孩卻想到了;那麼多人費了很大的勁兒,沒有尋找到手錶,而一個小孩沒費多少力氣輕易地找到了。從這個小小的故事中,我們可以起得到一個啟示,人生在世,理想、志氣、勇氣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沒有一點靜氣,整天浮躁不安,是成不了什麼大事的。
因此,保持內心世界的寧靜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一個內心寧靜的人才能在紛繁複雜的世界面前看得深、看得遠,都是自己的思維閃爍出智慧的光輝,才能把自己的人生看得透徹、更完整。
有了司馬遷忍辱負重,才有了汪洋的華章;有了董仲舒孜孜求學,「三年不窺園」的靜氣,才會有真正的學問。
保持內心的寧靜就是要給自己增加一些學者的睿智。當人類越來越享受充裕的物質生活的時候,卻乾枯了增加的靈性。越來越快的工作節奏,越來越激烈的競爭,將人的自我逼向了角落。
保持內心的寧靜就是要遠離喧囂,進入一個寬鬆、和諧的世界。這個世界非常的閒適,是一把藤椅,一本閒書,一杯濃茶的閒適。或握卷在手,挑燈閱讀,摒棄雜念,聆聽心的吟詠,或斟酌文字,揮灑心跡,透過字裡行間,在寧靜淡泊的心境中書寫人生感悟。不為紛繁所擾,不為世俗所侵,讓寧靜的心靈滋潤平凡的生活。
寧靜是我們成熟的標誌,也是我們修養程度的展現。保持內心的寧靜,才會用心體會到這個世界的博大與人生的深邃,才能真正地與心相對視,才能像找手錶的男孩一樣聽到來自生活中的「滴答聲」。擁有寧靜,才懂得平平淡淡才是真。寧靜的人生就是在沉默中奮進。
阿林是一家軟體公司的項目經理,已經好幾年沒有在一線工作了,現在主要從事管理工作。
一天,總經理把他叫到辦公室,告訴他,外地有一個非常緊急的項目,需要一位經驗豐富的開發人員去駐地開發。雖然他沒有在一線工作好幾年了,但他又有豐富的經驗,並且這幾年也經手了許多項目,公司最終決定派他前去。
剛到那兒的第一天,阿林就基本熟悉了大概情況啊。阿林想儘快完成工作後回公司。而且公司的其他同事都是三周左右就完成一個項目,自己是老員工,怎麼也得比他們強!他給自己定了兩周的期限。可是他由於很長時間沒有開發軟體了,前兩天的工作基本上沒什麼進展。他認為自己比別人「強」,應該會做得更好,但是越是急越亂,連基本的都沒有完成。下午收工,他沒有回賓館,而是一個人在街上去散心,同時,好好反思一下自己這兩天的工作為什麼沒有做好。
「人生路途時常不如意,請用平常心,起落好壞依舊是自己……"突然,阿林聽到音響裡傳來的歌聲."平常心"這三個字映入了他的腦海.是啊,平常心!阿林找到了這兩天工作沒進展的癥結所在了。他一直以為自己比別人強,所以就急於表現自己,做事情太急躁,反而沒進展。其實不論是工作,還是做別的事情,都要有一顆平常心。不管以前有多大的成就,在開始一項新的工作時,都要把自己」清零「,一步一個腳印走下去。擁有了平常心的阿林兩周就把工作做好了。客戶非常滿意。他回到公司後也受到了總經理的嘉獎。
正如古雲所云」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不管我們身在何種環境,承受什麼樣的壓力,只要以平常心面對,就能夠輕鬆地走向成功。
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論從事何種工作,無論身處什麼位置,遇到的問題可能不同,但所面臨的壓力其實是一樣的。在漫長的工作生涯中,不分晝夜的加班,遇到困難、獲得褒獎、遭遇委屈,甚至是挫折連連,都是我們要經歷的事情。所以,我們應當努力學會且必須學會去適應環境,而不是怨天尤人、沾沾自喜,抑或是垂頭喪氣。我們應該保持一顆平常心,做到寵辱不驚、去留隨意,坦然地面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