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日料中的金槍魚,大家的第一印象似乎是:這個魚有點貴呀。在國內的日料店用餐,金槍魚大腩的價位總是讓人心神不寧。去日本的高級壽司店用餐,店家有時候有會充滿自信地提醒你,這個2 萬日元的套餐裡,有來自青森大間的野生藍鰭金槍魚!所以,大家不免會想,到底金槍魚貴在哪裡?什麼因素會影響金槍魚的價格呢?
也許你會說,我在超市裡買的金槍魚罐頭貌似價格不貴啊,這是為什麼呢?那是因為金槍魚其實並不是一種魚,而是八種魚的統稱。其中,可以稱為藍鰭金槍魚(黑金槍魚)的有三種:太平洋藍鰭金槍魚、大西洋藍鰭金槍魚和南方藍鰭金槍魚。另外五種金槍魚是黃鰭金槍魚、大眼金槍魚、長鰭金槍魚、長腰金槍魚、黑鰭金槍魚。用來製作金槍魚罐頭的一般是長鰭金槍魚、黃鰭金槍魚等,而我們通常認為很貴的那個是藍鰭金槍魚。
在國內的壽司店,我們可以吃到的藍鰭金槍魚主要是來自長崎的養殖金槍魚,也有數量不多的來自西班牙等地的大西洋野生藍鰭金槍魚,而來自日本近海的太平洋野生藍鰭金槍魚比較少見。那麼,在日本就可以隨心所欲地吃野生藍鰭金槍魚了嗎?也並非如此。由於野生藍鰭金槍魚資源不足,養殖金槍魚事業在各國如火如荼地發展,即使在日本國內的一般餐廳,吃到養殖金槍魚的可能性也非常大。畢竟,與品質好的野生金槍魚相比,養殖金槍魚的價格和藹可親很多。當然,高級壽司店依然會竭盡所能,拿到應季的野生金槍魚漁獲,取得優質漁獲的能力本身也是衡量壽司店優劣的重要標準。可是,有些吃過野生金槍魚的朋友私下「吐槽」說,野生金槍魚味道不過爾爾啊,並沒有傳說中那麼驚豔呢。
其實,野生金槍魚的個體品質差異很大,而個人口味也一向都是見仁見智。養殖金槍魚脂肪厚重、肉質柔軟,對於喜愛高油脂和柔軟食物的人來說,反而比野生金槍魚更易受到喜愛。而野生金槍魚的酸味和鮮味比養殖金槍魚要鮮明,魚肉中油脂的含量偏低,肉質偏緊實。小野二郎常說,日本近海野生藍鰭金槍魚味道中帶有可以在鼻腔中遊走的香氣和淡淡回甘,但誰知道他是吃了多少野生藍鰭金槍魚之後才這樣說的呢?不能將野生藍鰭金槍魚當作日常食物的我們只能默默攤手。開篇提到了日本大間的金槍魚備受推崇,很多日料愛好者常說要在冬季吃上大間金槍魚,認為在這個時令,這個產地,是金槍魚味道最美好的組合。然而,金槍魚其實是一種洄遊性魚類,並非整年都賴在大間。實際上,從北海道到衝繩都有野生藍鰭金槍魚的足跡。
那麼,在其他時間、地點捕撈的金槍魚味道怎麼樣呢?一般來說,在每年春夏季節,日本近海的野生藍鰭金槍魚南下,在溫暖海域產卵。它們會在每年4—7月到衝繩和我國臺灣地區的東側海域產卵,或者在6—8月遊到日本海西部的鳥取、島根附近產卵。幼魚在成長過程中會沿日本列島兩側一路北上,追逐魷魚、鯖魚、沙丁魚等食物,在秋冬季節到達青森、北海道附近,然後一路南下。
期間,它們所經過的長崎壹岐、和歌山勝浦、靜岡燒津、宮崎鹽釜、鳥取境港、新潟佐渡,都有躍躍欲試的藍鰭金槍魚捕撈隊伍在等待它們,這些地方也成了捕撈金槍魚的重要漁港。從夏季到冬季,青森和北海道的很多漁場都在捕撈藍鰭金槍魚。這些漁場雖青森大間金槍魚大腩壽司然大多分布在津輕海峽這樣一個寒暖流交匯、養料豐富的海峽,但不同漁港的海水溫度不同,可以成為金槍魚食物的海洋生物種類也有差異,金槍魚捕撈方式也不盡相同,所以金槍魚的品質亦有高低之分。
吃貨的書單料,不可缺少這本《別說你會吃日料》,日料控必讀經典!不端不裝的吃貨指南,有趣有愛的食材百科!日式料理愛好者的入門手冊,感受日本料理的奢華與本真。
大間金槍魚多採用一本釣的方式,魚本身的品質、捕撈方式、處理方式都很好,是秋冬季節金槍魚的逸品。與大間隔海相望的北海道一側的戶井也是著名的金槍魚產地,由於用延繩釣的方式捕撈,處理金槍魚速度很快,夏季金槍魚的品質更勝一籌。此外,位於津輕海峽西端的松前、噴火灣金槍魚也是很多人推崇的,同樣採取一本釣的方式,品質甚佳。所以,大間金槍魚雖好,也不用過於迷信。根據時令和產地,多嘗試一些不同的金槍魚,不僅會對金槍魚有更多新的感悟,也可能會尋覓到一些更高性價比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