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包餃子必不可少,包餃子少不了韭菜。過年時候是韭菜身價最高的時候,品質卻是最差的時候。都是大棚育出來的,碰上鹽就出一半的水。誰不想買到味道濃鬱,菜質緊實的好韭菜?紅根的韭菜是深受 歡迎的品種。
那一年,白根韭菜3.5元,紅根5元。豬肉價格那時候是12.5元。吃菜和吃肉的價格差不多。對於老百姓來說最好是物美價廉,如果只是物美不價廉,那隻好減少消費量。紅根韭菜賣的艱難,白根的不好吃,自然銷量也不太好,有一個朋友年三十還在街上處理白根韭菜,沒賣了。大年初二又出來賣。為此和老公大吵一架。
這兩年出現一種黃韭,是把韭菜根種在地窖裡育出來。所用的韭菜根是一年不割韭菜,故意讓其根部膨大,秋天把韭菜根刨出來,晾乾。計算好春節上市的日子,移栽到2米深的地窖,上面蒙上塑料薄膜,這裡就成了韭菜的新家,只需要按時噴水,這些韭菜根就會把一生積攢的能量慢慢散發出來。也就是嫩如鵝黃的黃韭,是一種無公害蔬菜,最貴的時候18元一斤。
追求品質生活,從蔬菜開始,因為蔬菜是我們離不開的生活必需品,價格和品質都值得我們關心。賣菜時間長了,看到任何一種蔬菜都忍不住要去琢磨猜測它的產地品質,這是不是也是職業病的一種?我是個賣菜人,賣菜是我的職業,這就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