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藏在小巷中的滷煮店,肥腸脆嫩火燒入味,20一碗味道獨特

2021-01-08 太原美食通

說到滷煮火燒,可能有些人的第一反應是嫌棄,因為有些人會覺得很多店家處理不乾淨滷煮火燒中的肉類,不乾淨的滷煮火燒吃起來不僅對身體不好,而且口感都會略差一些,當然,可能還有一些人的第一反應是正宗的北京滷煮火燒,能夠有這樣反應的人一定是很愛吃滷煮火燒的人,知道滷煮火燒這種食物是北京的傳統特色。

雖然滷煮火燒是北京的特色,但是全國各地都有愛吃滷煮火燒的人,故而除了北京外很多地方都開有滷煮火燒店,太原也不例外,太原有不少的滷煮火燒店,就在眾多的滷煮火燒店中有一家叫做李小臭滷煮火燒的店讓人不得不被吸引。

有人說這家李小臭滷煮火燒店能夠吸引人們的原因在於這家店的營銷策略做得足夠好,在一些網站上尋找小吃美食時,這家店的名字總是會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還有人說這家店能夠吸引人們的原因在於這家店的滷煮火燒味道的確很棒,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一探這家滷煮火燒店。

這家滷煮火燒店的主要食物有經典滷煮火燒、招牌滷煮、羊肉串、炒肝、北京炸醬麵,從食物的分量上來說,這家的滷煮、炸醬麵的分量都比較足,從食物的價格來說,這家的滷煮火燒價格偏高,最便宜的滷煮火燒價格也在20元,而且一份炸醬麵的價格是15元,跟一些別的滷煮店食物的價格相比,這樣的價格的確高了一些。

另外,既然滷煮火燒是這家的招牌,那麼我們就來具體說一說,這家的滷煮火燒中有炸豆腐、五花肉、肥腸、豬肺以及火燒,肥腸吃起來十分脆嫩,火燒不硬不軟比較入味,滷煮火燒的湯汁喝起來很鮮香,並且最重要的是這家的滷煮火燒很乾淨,也沒有腥味,除了滷煮火燒外,這家的羊肉串和炸醬麵味道還可以,羊肉串沒有腥味,吃起來很嫩,而炸醬麵中規中矩,吃起來口感不錯。

整體來說,這家的滷煮火燒有優點,也有缺點,它的缺點是豬肺比較少,而且肥腸和豬肺不是很入味,雖然沒有吃過正宗的北京滷煮火燒,但是這家的滷煮火燒味道可以說用比較獨特來形容。

最後,喜歡吃滷煮火燒的人們還是可以去這家店嘗一次他們家的滷煮火燒,看看這家店的滷煮火燒是否正宗,也看看它是否符合你的胃口。

相關焦點

  • 太原最有名的老北京滷煮,18元一大碗,滿是肥腸和肉片
    有人認為愛吃動物內臟的人都是重口味的,相信生活中有很多人都不吃豬肚、肥腸、豬肝、豬血之類的食物,認為這些食物帶有腥味, 實際上如果這些食物處理得好的話,它們的味道是非常鮮美的,就有一些人是這些食物的忠實愛好者,比如很多老北京人都非常喜歡滷煮火燒這種食物。
  • 淄博這家滷煮火燒,肥腸脆嫩火燒入味,比老北京的還好吃
    挑剔的胃總有一瞬間是難以被滿足的,尤其是久別一種味道,那種抓耳撓腮的想念。  回到臨淄之後,很慶幸遇到了被我們叫「滷煮小哥」的孫記滷煮。    而對於臨淄的食客來說,「孫記滷煮」也是不可替代的味道。  不管是傍晚,還是半夜餓了出門覓食,總是和朋友不約而同地選擇吃它,小份不過癮,必須來個大碗多加肥腸多加辣椒!
  • 北京火爆三十年的滷煮店,一碗大小腸滷煮四十元,湯底拌飯真美味
    一說到北京的特色美食,不得不說就是滷煮了。相信對於這一美食,小夥伴即使沒有聽過,多少也有所耳聞。所謂的滷煮,就是將火燒,豬肝,豬腸,豬肺等放在一起來煮,既是填飽肚子的主食,也是解嘴饞的小吃。不知道有多少小夥伴會喜歡吃滷煮呢?
  • 一碗滷煮的小題大做
    清朝在滾滾歷史洪流中走向謝幕,可是蘇造肉卻留了下來,成為地道的北京小吃。這名字進了北京民間,也不那麼文縐縐的了,改叫滷煮火燒,通俗易懂。民國時期,在京劇藝術火爆京津滬的歲月裡,那些名角兒、大老闆們在寒冬臘月演完夜場戲,腹內空空,總會走到北京前門、珠市口一代的街邊攤位上來一碗滷煮,一碗熱騰騰的滷煮下肚,這一天的疲乏勁兒就能緩解一大半兒。有這些名人示範,滷煮火燒的名氣很快傳開。
  • 小夥子號稱地道老北京火燒滷煮,18元一碗,食客:看到就沒食慾!
    小夥子號稱地道老北京火燒滷煮,18元一碗,食客:看到就沒食慾!美食的魔力非常的大,有的時候提到一個美食就能夠知道這個美食出自哪裡,比如說熱乾麵就知道是武漢,燴麵就知道是河南,還有酸辣粉臭豆腐,河粉,米粉等等。
  • 號稱地道老北京火燒滷煮,18元一碗,食客:這顏色看到就沒食慾!
    小編今天給大家講的就是北京的一種特色小吃,但是這個小吃卻不是在北京賣的,一個年輕的小夥子,他的小吃攤上賣的東西呢,他自己號稱是地道的老北京火燒滷煮,18塊錢一碗,周圍的食客看到後紛紛表示這顏色看著就沒食慾。
  • 退伍兵開滷煮店,因肥腸洗得太乾淨遭差評,網友:建議大腸刺身
    都說只要是吃貨,就會對美食了解頗多,其實不假,這些人們就是為了體驗不同地方的美食,不惜跑遍各個地方邊旅行邊尋找,因為美食一般就是隱藏在鄉間小巷深處,只要品嘗到就會有一種幸福感迸發出來,也許這就是美食的魅力吧,現在人都喜歡在外面吃東西,不喜歡自己在家做,總覺得沒有外面賣的好吃,有一位退伍兵回來之前就專門開了一家滷煮店
  • 這幾家肥腸店,是老北京人心照不宣的解饞聚點兒!
    彭記鐵鍋肥腸這家店在簋街附近,店很小,一進門就能聞見濃重的肥腸味,肥腸控們光聞著這味兒就能把饞蟲勾出來~吃起來軟糯,超級香,一道涼菜能做出這樣驚豔的味道,著實感人~店裡其他招牌菜味道也很好,推薦素三樣,
  • 除了滷煮和「九轉肥腸」,頂級私廚的收藏「豬大腸」還可以這樣吃
    老北京們提到肥腸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滷煮」,三九寒天來一份熱乎乎的滷煮,沒有多高雅的出場,一碗入肚整個從裡到外都是暖暖的。燒開水給洗淨的肥腸焯水,水煮沸後將肥腸入沸水中約焯3分鐘左右,以肥腸變軟為準,不易時間過長,但也不能時間太短,以免肥腸出現緊住縮水,焯水同時一定不能放鹽,不然會讓肥腸緊住,後面爆炒就不能很好的入味。2. 肥腸經過焯水後從熱水中撈出,用高壓鍋放熱水,同時放入山楂、八角、香葉,在鍋中煮壓煮40分鐘;3.
  • 北京土著老饕告訴你,哪家店的腸最美味
    很多去北京旅行的人,都吃過老北京滷煮火燒,這是京味招牌美食,但也有不少人吐槽:豬腸臭烘烘的嚼不爛,湯汁鹹得發苦,火燒硬的像塊石頭。這裡筆者要正本清源一下,並不是所有的老北京滷煮火燒都這樣,一定要吃老店的滷煮火燒,這些店往往都藏在不顯眼的地方。至於旅遊區快餐店賣的滷煮火燒,美食一條街小吃城裡的滷煮火燒,最好別吃,會糟蹋掉你對滷煮火燒的美好印象。
  • 美食藏不住,它們門面簡單味道卻不一般
    姜撞奶,姜香奶清,味道香醇爽滑,甜中微辣。炸牛奶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名點,又稱炸鮮奶,外皮脆而不硬,內層鮮嫩可口。總之想吃最好多叫幾個小夥伴,一次可以多點幾種。 以前是一個小檔口叫好心腸風味滷煮,搬到新址釜餚集菜館,做老北京滷煮,據說老闆專門跑到北京去學的,一進門,還是那個味!滷煮裡面有豆腐泡,肥腸,五花肉,豬心,還有火燒!
  • 北京人吃滷煮,雙底雙料
    ,腸壁薄,肥油少,嚼起來筋道又香糯、火燒透而不黏,肉爛而不糟,肺頭、豆腐吸足了湯汁十分入味兒,偶爾吃到一片白肉更是滿口脂香!湯頭味道濃鬱,腸兒煮的軟爛,醬香被成功激發,但略鹹。火燒不是那麼死面,豆腐也炸的鬆散,二者吸足了湯汁吃起來特別入味兒。
  • 北京資深吃貨才能找到的滷煮老店都在這兒了!
    滷煮,可以說是不折不扣的北京特產了,它只與北京共存,只在京城流傳,除了北京人誰能想像的到它是怎麼樣的美食!老北京土生土長的傳統小吃,熱騰騰的一碗端上來,火燒、豆腐、小腸、肺頭吸足了湯汁,味道醇厚,讓人回味無窮。
  • 太原凌晨最紅火的地方,肥腸界的扛把子,深夜都要排隊
    但卻有不少人慕名而來,只為嘗一嘗當地人口中的「太原味道」!這碗「太原味道」以招牌肥腸面為主打,搭配豬皮豆豆、炒豆腐,為很多深夜美食愛好者送去了家的溫暖。有人喜歡溜肥腸配一碗白皮面,入口爽利順滑。而我更喜歡肥腸炒麵,軟而嫩的肥腸,混合爆炒過的面片兒,真是老太原的完美夜宵。作為一個從小在太原長大的人,不得不說,這樣一碗肥腸面下肚,勾起很多往日的回憶。
  • 北京美食探店~東四滷煮店
    有的老北京會調侃:「人世間多少煩心事兒,沒有一碗滷煮解決不了的。」玩笑之餘透著一股子豁達的老北京文化,用這種接地氣兒的方式告訴你--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兒,心大點兒就妥妥的。就像吃滷煮,雖然是大腸、肺頭、火燒、豆腐片兒加上韭菜花兒、豆腐乳、蒜汁兒、香菜等等,雜七雜八的很多東西,但只要拿一大碗,就都能熱乎乎的裝下盛好,就著濃厚的湯汁,便能細細品出民間百味。大家好,我是柏妍的爸爸。
  • 為什麼「滷煮」都會有股臭味?而吃到嘴了卻真香!
    滷煮此時有朋友會問了,川菜的紅燒肥腸、湘菜的乾鍋肥腸都有啊!人家怎麼沒味道了?多年的熬煮,加上每天都要下鍋的豬下水,這淡淡臭味也就傳承下來了,成為「滷煮」別具一格的特色。火燒沒說的,就是個戧麵餅,沒有味。而配料的選擇也許是當初可能考慮到「滷煮」的異味而選擇了是重口味的,或者模仿涮羊肉的感覺?配上了生蒜汁、腐乳(醬豆腐),韭菜花,這些都是味重的。
  • 成都藏在小巷深處的一家肥腸小館,每天顧客絡繹不絕,門庭若市
    有個朋友之前在高升橋上班,說在紅牌樓小巷裡有一家肥腸小館燒菜好吃,每天一到飯點就門庭若市位於一個路邊拐角,談不上什麼環境,店內一張餐桌都沒有,在門口擺了幾桌,很簡陋,颳風下雨很尷尬。中午生意很好,很多人,幾乎都坐滿了,顧客大多都是附近的街坊鄰居。
  • 北京最有名的滷肉煮火燒,口味獨特一碗35元,顧客踏破門檻也要吃
    北京最有名的滷肉煮火燒,口味獨特一碗35元,顧客踏破門檻也要吃說到滷肉煮火燒,很多人都不熟悉,不知道是什麼,北京人卻非常熟悉,滷肉煮火燒是北京人最喜歡的早餐,平常我們吃早餐不到十塊錢就能搞定了,但是這個滷肉煮火燒,價格不知道翻了好幾倍,而且更加貴
  • 北京人最愛的16碗滷煮,必須兩碗起步
    滷煮分為大腸和小腸的兩種,大腸兒滷煮比較油膩,味道厚重,加上幾片白花花的肥肉片,讓好多人忘卻退步,不過正是這股厚重才夠味兒!相對的,小腸滷煮就比較清淡,小腸處理的不錯,很利落。湯頭味道濃鬱,腸兒煮的軟爛,醬香被成功激發,但略鹹。火燒不是那麼死面,豆腐也炸的鬆散,二者吸足了湯汁吃起來特別入味兒。
  • 北京人最愛的16碗滷煮,必須兩碗起步!
    小腸陳滷煮 北京老字號滷煮店,始於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已有百年歷史。腸肥而不膩、肉爛而不糟、火燒透而不粘,湯濃厚而醇香。這句話說得正是他家!滷煮裡腸子和肺頭切得塊很小,肥油處理的乾淨,軟爛入味兒,但是量卻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