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三大戰役和渡江戰役勝利結束,國民政府的首都南京解放,盤踞在大西南的還有相當一部分國民黨大軍,其中以兩大軍事集團為首。這兩大軍事集團的統帥非常有緣分。
25年前,他們兩位是黃埔一期的同學,雖然當時不一定相互熟悉,但是沒有想到,25年後,他們卻陰錯陽差地走到了一起。好了不賣關子了,這兩位一位叫胡宗南,另一位叫宋希濂。
胡宗南是浙江鎮海人,宋希濂是湖南湘鄉人,從黃埔畢業後,他們作為蔣介石的嫡系,升遷速度都非常快。胡宗南當上師長是在1930年,宋希濂比他晚了幾年,但是也已經升遷非常快了。
在後來的歷史中,因為蔣介石的器重和提拔,胡宗南和宋希濂又都當上了軍長和集團軍總司令,最終形成了擁有十幾萬,乃至於數十萬大軍的軍事集團。
升遷都很快,但是他們的交集卻不多。直到解放戰爭後期,他們的緣分來了。蔣介石讓胡宗南把守川北的大門,而讓宋希濂扼守川東。他們二人好像蔣介石的哼哈二將,為蔣介石看守四川。
天下局勢如此,未來該何去何從呢?1949年,胡宗南和宋希濂有一個秘密的會晤,然後兩位老同學進行了一場深入的推心置腹的談話,從晚上八點一直談到凌晨兩點。
談些什麼呢?首先,他們有一個共識,那就是國民黨為什麼失敗那麼快?因為國民黨太腐敗了。然後,蔣介石所說的第三次世界大戰會不會打起來?他們都認為,不會。
當然了,最重要的是前程。在大西南,國民黨還有九十萬部隊,其中有一半以上都掌握在他們哥倆手中。即便如此,他們哥倆仍然堅持認為,西南守不住,他們不是共軍的對手。所以宋希濂提出,不如把主力撤到滇緬一帶,保存實力,將來就會有辦法的。
胡宗南深以為然。可是,當他們興衝衝地去找蔣介石匯報時。蔣介石卻把他們臭罵了一頓,又不聽我的話,西南不能放棄,一定要死守。好了,胡宗南和宋希濂的徹夜長談等於白費功夫,被蔣介石一句話否決了。
那就只好打了。結果呢?眼看失敗了,胡宗南想坐飛機跑,跑到海南島,又被蔣介石給叫回去了,繼續打,還是打不過,胡宗南只好狼狽地逃回了臺灣。
在臺灣啊,胡宗南的日子過得非常艱難,一方面沒有了工作,家計艱難,好在胡宗南的老婆是教授,能掙點錢,日子能過得下去。但是另一方面,政敵不放過胡宗南,彈劾他,要整死他。雖然蔣介石說話保住了胡宗南,可是胡宗南的晚景非常悽涼,只活了67歲就心臟病發作死了。
宋希濂呢?他沒有去臺灣,負隅頑抗到最後,想自殺卻又被屬下攔住了,只好做了俘虜。當時看來,宋希濂沒有胡宗南幸運,胡宗南好歹安全地去了臺灣,宋希濂卻被捕了,生死未卜啊。
其實不然。宋希濂經過十年的改造,1959年第一批獲得了特赦。宋希濂自由了。然後,宋希濂又給安排了體面的工作,還再次結了婚,日子過得真是幸福啊。80年代,宋希濂定居美國,一直活到了86歲高齡去世。
論最終結局,宋希濂和胡宗南真可謂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為什麼呢?作為敗軍之將,根本就不應該去臺灣,留下來,洗清罪孽,重新來過,那才能走向新生的光明大道。胡宗南如果留下來,結局不會那麼悽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