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魚是我國特有物種,長得像泥鰍卻不是泥鰍,最大可長到6斤
文/ 農夫也瘋狂
南方這個時候正在忙著插秧,而在水田中就常見到泥鰍、黃鱔和一些小魚。對於泥鰍,估計很多人都是不陌生的,這種魚在農田中是最常見的,其對於稻穀的生長還是有利的。因為其在水田裡面活動,不僅能疏鬆泥土,並且還能促進根系的呼吸,同時泥鰍還會吃掉一些昆蟲和雜草,而它的排洩物更是很好的農家肥,所以對於莊稼的生長非常有利。另外泥鰍的營養價值也是非常高的,素來有著「水中人參」的美譽。不過,今天農夫要給大家介紹的這種魚並非泥鰍哦,只是和泥鰍長得很像而已。它是我國特有的物種,長得和泥鰍很像,並且是生長在江河底層的,體重最大可以長到6斤以上,而它的學名叫長薄鰍。各位朋友們,你們認識嗎?
長薄鰍是我國特有的物種,是鯉形目、鰍科、薄鰍屬的魚類,主要是分布在長江中下遊幹支流及其附屬的水域,從湖北、湖南至四川西部的長江中上遊水域均有分布。在過去農村地區長薄鰍是很常見,它在各地的叫法也不同,因為其長得很像泥鰍,身上又有一些花紋,很多地方都叫它花泥鰍、花斑鰍,或者是紅沙鰍鑽、花魚、火軍、花鰍等。
我們都知道,泥鰍一般是在有水源的泥巴裡面生長,比如泥田、魚塘、小河裡面,而長薄鰍卻是一種淡水魚,其是屬於溫水性底層魚類,一般是躲藏在江河中一些水流比較緩處的石礫縫間,經常在水底或者是巖石縫隙中活動、覓食。雖然長薄鰍長得像泥鰍,但卻是「紋身」了的泥鰍,所以食性方面也是有很大區別的。長薄鰍主要是捕食一些底層的小型魚類為食,並且還是一種比較兇猛的肉食性魚類。也是因為它很喜歡吃肉這個習性,長薄鰍的生長速度很快,塊頭也比較大,一兩年就能長到3斤左右,而有些年數長的,最重能長到6斤以上。
在過去有些農村地區,長薄鰍是比較常見的一種魚類,其中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食用價值也很高,。並且因為其身上的漂亮花紋,體型也比較好看,因此也常被當做觀賞魚類來飼養。據說,長薄鰍是觀賞魚類和鰍科魚類中個體最大的一種了。
但是近年來因為過度的捕撈,以及江河魚類資源量總體下降,長薄鰍可以食用的小雜魚類數量嚴重減少了,食物不充足,這樣也就導致了長薄鰍的生態環境受到了影響,因此它的數量這些年也是明顯減少了。
目前,長薄鰍在《中國物種紅色名錄》和《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 魚類》中均被列為易危(VU)等級。各位朋友,你們認識長薄鰍嗎?在你的家鄉還能見到長薄鰍嗎?喜歡文章的朋友們,記得點讚、分享和關注哦,農夫每天都會為大家免費分享一些農村的好玩、有趣的事情,謝謝大家支持(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