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三文魚去年出口創紀錄 中國是其增長最快市場

2020-12-25 環球網

【環球時報報導】法新社4日報導稱,根據挪威海鮮商會當日公開的數據,2016年挪威三文魚出口銷量創下歷史新高,收入總額達到653億挪威克朗(約合525.38億元人民幣),較前年大幅增長31%。受其影響,挪威當年海鮮出口收入總額也增長23%,達到916億挪威克朗。

三文魚是挪威主要出口產品,出口額佔據海鮮總出口額的2/3,最大出口對象為法國,但亞太特別是中國是其增長最快的市場。業界認為,在海冰導致挪威三文魚產量下降的情況下,強勁增長的海外需求,特別是來自中國的需求使得三文魚去年價格大幅上漲約40%。

由於中挪關係正常化,來自中國的進口需求將繼續拉動挪威三文魚出口增長,帶來更多外匯收入,從而部分緩解挪威政府因油價下降而造成的財政收入減少問題。▲ (魯 語)

相關焦點

  • 挪威對華出口增長強勁,國內三文魚市場競爭慘烈!
    挪威對華出口增長強勁,國內三文魚市場競爭慘烈!這得益於中國近些年海鮮需求量的不斷增加和航空、冷鏈產業及電商新零售市場的迅猛發展,2019年挪威海產對華出口持續增長。數據顯示,2019年,挪威海產業對中國市場海產品出口總量增長14%,達到4.025萬噸;對華出口總額同比增長超40%,達到12.6億挪威克朗(約合人民幣9.9億元)。
  • 4月挪威三文魚、鱈魚、帝王蟹出口下滑嚴重,鯖魚、鯡魚出口好轉
    2020年挪威海產出口形式可分為前後兩個部分,疫情衝擊前和疫情進行時。2020年挪威海產品出口開局良好,由於對挪威海鮮產品的需求增加,其出口額大幅增長。三文魚出口量、價低於去年同期水平四月份挪威三文魚出口總量為83100公噸,同比2019年下降了3%。出口額為54億挪威克朗(5.274億美元,4.887億歐元),與去年相比下降了13%,主要消費市場是波蘭、法國和美國。
  • 挪威三文魚在中國銷量增長92%,其它挪威魚類也躍躍欲試
    今年迄今,中國已成為挪威海產品出口增長最快的市場,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末,挪威海產品對華出口總量接近11.2萬噸,同比增長14%,達36億挪威克朗(約合人民幣27.93億元)。其中,挪威新鮮三文魚對華出口量漲幅高達92%。不僅絕對數量增長,挪威漁產的種類也在擴大:挪威北極鱈魚、挪威青花魚等品種對華出口也在增加。
  • 「失寵」的美味:挪威三文魚盼再上中國餐桌
    挪威海產局向界面新聞透露,2019年挪威三文魚對華出口量共計2.4萬噸,僅佔其總出口量的2%,但較2018年的1.3萬噸幾乎翻了一番。即便是在物流受阻的4月,挪威仍向中國出口1314噸,同比增長97%。
  • 10月份挪威三文魚出口量遠大於其它品種
    來自Seafood.no11月11日消息,10月份挪威出口12萬噸三文魚,價值65億挪威克朗,與去年同期相比出口量增長4%(換算成整魚,總量達138,674噸,這是單月的最高出口量),出口價值下降了1.24億挪威克朗,降幅為2%,波蘭、丹麥和法國是10月份挪威三文魚的最大市場。
  • 挪威鱈魚中國市場份額繼續增長,中國成挪威第一大鱈魚進口國!
    波蘭,法國和丹麥是第一季度挪威鮭魚最大的出口市場。挪威海產品委員會(NSC)的海產品分析師Paul&nbspT.&nbspAandahl說:「與去年同期相比,歐盟出口增長了5%,美國出口增長了20%。」
  • 中國暫停歐洲三文魚進口 挪威三文魚股中槍齊跌
    來源:新浪財經當地時間15日消息,由於北京新發地市場切割進口三文魚的案板中檢測到新冠病毒,之後挪威數家農場確認往中國出口三文魚已經被暫時叫停。中國佔據全球三文魚銷量的5%,此次進口三文魚風波已經引發整個行業在全球範圍內的小幅震蕩。
  • 挪威三文魚對華出口激增8倍,還有企業要來賣三文魚餃子
    據《今日挪威》(Norway Today)當地時間3月15日報導,今年1月,挪威三文魚對華出口量達1700噸,是去年全年的8倍,這歸功於中挪2017年籤署的關於三文魚出口的協議。此外,有外媒報導,為了向普通消費者推廣三文魚,已有挪威企業計劃在中國開設千家三文魚快餐店。屆時,三文魚餃子和炒飯可能登上中國人的餐桌。
  • 自挪威進口三文魚翻番:中國「修復性」消費已至
    這是一句來自挪威漁民的古老金句。剛剛好,挪威對接上了中國正在回暖的消費市場,迎來了意想不到的大賣。漁民們的智慧沒有過時——在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之際,石油和天然氣價格重挫。但根據挪威海產局的統計,挪威對華海產出口在3月和4月仍然實現了同比增長,特別是挪威三文魚對華出口勢頭更是強勁,4月份向中國出口了3141噸三文魚,數量同比增長97%。
  • 挪威繼續發力中國市場,三文魚、鯖魚、鯡魚銷售將是今年的重心
    不過,挪威海產局(NSC)中國與香港區總監Victoria&nbspBraathen女士認為,中國的養殖三文魚尚不足以同挪威一較高下。「中國消費者重視三文魚品質和食品安全,這恰恰是挪威產品的優勢所在。雖然中國在投入三文魚養殖的項目,其競爭力在未來一段時期還不足以同挪威媲美,只可能作為市場上的另一種選擇性產品。」Braathen說。
  • 挪威三文魚對華出口上周跌34%
    本報記者 餘 希 尹野平6月11日北京新發地市場發現新冠疫情,由於在處理過進口三文魚的案板上檢出新冠病毒,進口三文魚在中國多地下架。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15日表示,目前還很難斷定新發地市場的傳染源到底是什麼,但三文魚貿易已經遭遇打擊,有挪威三文魚生產商表示對華出口訂單被取消。挪威海產局18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上周,挪威冰鮮整條三文魚對中國出口量為240噸,同期相比下跌34%。有行業專家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雖然在切割三文魚的案板上檢查出新冠病毒,但並不代表魚本身有問題。
  • 挪威-中國海產峰會上挪威海產局表示挪威海產新品種在中國市場潛力...
    •挪威海產局的市場調查顯示在中國除了挪威的招牌出口海產品三文魚和北極鱈魚之外,另有13種海產品種在中國市場有很強的增長潛力。作為此次活動的一部分,挪威海產局披露了一份市場研究報告,介紹在中國知名度較低卻有著巨大市場潛力的挪威海產品種。 挪威-中國海產峰會現場27家挪威海產企業與中國買家洽談盛況   挪威海產局此次發布的報告旨在探索除了挪威的兩大王牌海產三文魚和北極鱈魚之外,其他挪威海產品種在中國的發展潛力。
  • 自挪威進口三文魚逆勢大漲,中國「修復性」消費信號來了
    這是一句來自挪威漁民的古老金句。剛剛好,挪威對接上了中國正在回暖的消費市場,迎來了意想不到的大賣。漁民們的智慧沒有過時——在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之際,石油和天然氣價格重挫。但根據挪威海產局的統計,挪威對華海產出口在3月和4月仍然實現了同比增長,特別是挪威三文魚對華出口勢頭更是強勁,4月份向中國出口了3141噸三文魚,數量同比增長97%。
  • 中國取消挪威三文魚進口禁令,未來有望成為最大消費市場
    但是在2015年3月,中國政府正式下令自當月23日起停止從挪威的南特倫德拉格郡(Sor-Trondelag)、諾爾蘭郡(Nordland )和特羅姆斯郡(Troms)三個郡中進口整條三文魚。其餘郡依然可以向中國出口三文魚,但是必須提供三文魚沒有患上胰腺疾病(PD)及傳染性三文魚貧血症(ISA)的證明。據畢思明介紹,收到禁令的三個郡包含著挪威40%的三文魚產量。
  • 挪威三文魚受關注!
    作為官方合作夥伴,挪威海產局及多家挪威海產企業全程參與了此次論壇,通過與中國產業合作夥伴重建聯結與合作,展現了挪威海產業對於中國市場的堅定承諾。正如他所強調,作為一個向全球140個市場供應海產的國家,挪威非常重視自身責任。2019年,中國是挪威三文魚出口增長最大的市場,挪威三文魚在中國勢頭強勁。展望未來,挪威海產業希望市場逐步回暖,消費需求穩健增長,為迎接下一個機遇做好準備。
  • 挪威克朗貶值,刺激上半年海產品出口
    六月份以來,挪威帝王蟹空運出口狀況得到改善,特別是亞洲市場,當月挪威共出口117噸帝王蟹,較去年同期增長6%。三文魚出口持平去年2020年上半年,挪威出口50.1萬噸大西洋鮭,出口量基本持平去年,產值約350億挪威克朗,較去年增長2%,冰鮮整條三文魚均價在NOK&nbsp64.62/kg。挪威海產局分析師Paul&nbspT.
  • 挪威海產局:三文魚對華出口上周下跌34%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餘希 尹野平】 最近幾周挪威三文魚出口價格上漲,挪威冰鮮整條三文魚的總出口量出現下滑。挪威海產局18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上周,挪威冰鮮整條三文魚對中國出口量為240噸,同期相比下跌34%。
  • 第29周,挪威冰鮮三文魚對華出口再度下滑
    作者/&nbspMaría&nbspFeijóo編譯/&nbsp胡路怡&nbsp挪威海產局(NSC)統計,2020年第29周,挪威向中國出口約68噸冰鮮三文魚
  • 挪威海產局否認當地三文魚高密度養殖 稱出口受波及
    在新冠疫情疊加三文魚相關輿情的背景下,挪威冰鮮三文魚出口中國的物流運輸造成了一定影響,預判未來出口走勢尚為時過早。挪威海產局稱ARTE報導缺乏依據6月9日,德法公共電視臺ARTE在社交平臺發布視頻報導稱,挪威三文魚兩成死亡率的背後,是高密度養殖的惡劣環境和魚蝨傳染;飼料餵養的三文魚不如吃蝦蟹的三文魚質量高。
  • 挪威海產局否認當地三文魚高密度養殖,稱出口受波及
    針對德法公共電視臺ARTE有關挪威三文魚高密度養殖環境惡劣、用飼料餵養質量不高的報導,6月19日,挪威海產局對新京報記者表示,該報導的說法缺乏事實依據。在新冠疫情疊加三文魚相關輿情的背景下,挪威冰鮮三文魚出口中國的物流運輸造成了一定影響,預判未來出口走勢尚為時過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