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此修行過,春風四十年。——《寄敬亭清越》
「修行之士,功勤不小。識五行、逆順顛倒。」出自《解佩令·修行之士》,修行之人,勤勤懇懇,為達到修行的目的,他們也吃了不少的苦頭。世界各地都有修行之人,但所使用的修行方法卻各不相同,佛教、道教、基督教的規定本就不一樣,同樣的,各自信徒所使用的方式也會千差萬別,有些人旅行,有些人打坐。然而,有個別人總是宣導自己獨特的修行方式,不知是真還是只為了吸引眼球。而這個人就是來自印度的苦行僧,為了信仰13歲就開始絕食,78年來不吃飯不排洩,他現在怎麼樣?
皮拉拉徳·傑尼是這個苦行僧的名字,他是眾多有宗教信仰的印度人中的一個,拿他出來說也是因為他稱自己已經78年不吃不喝。在印度,宗教文化十分濃厚,他們不僅信奉印度教,更有佛教、伊斯蘭教等宗教的信徒,他們不會因為自己信奉哪一個宗教就排斥別的宗教,這就跟我國對民族的包容性一樣,來者不拒。也就是因為印度有如此多的宗教,曾被稱為是「宗教博物館」。
雖說對宗教包容性很高,但印度大多數人都信奉印度教,而印度教本身又被分為四個等級,也就是他們所說的種姓制度。等級最高的是婆羅門,以下依次是剎帝利、吠舍、首陀羅。作為等級最高的婆羅門自然就是印度教裡最為尊貴的等級,他們從一出生就有非常高的待遇,而下面三個等級的人們都是為他們服務的,作為等級最低的首陀羅自然就是這個教會裡身份最卑微的存在,他們不僅吃不飽穿不暖,還得要伺候比他們等級高的教徒。而且這些所謂的等級從一出生就是固定的,任你再努力都不可能提升自己的等級。
作為最為尊貴的婆羅門僧侶貴族,也被認為是和神靈最為接近的人,也最能得到神靈的庇護。但也有其他人希望能像這些貴族一樣,得到神的庇佑,而最快的方式就是做苦行僧,這個皮拉拉徳·傑尼打的就是這種主意。不過苦行僧生活最大的特點就是苦,不僅生活清苦,他們也不太注意個人衛生,似乎這樣就能得到神靈的注意。平常的苦行僧雖然生活艱苦,不理世間俗事,但他們也會有飲食,而皮拉拉徳·傑尼為了修行稱自己從13歲開始就不曾吃喝,維持身體健康也只依靠打坐和做瑜伽。
皮拉拉徳·傑尼修行的方式被大家所知曉之後,自然遭到了懷疑,憑藉常理來看,人類不吃不喝是不可能還如此活蹦亂跳的。餓了幾天幾夜的人連睜開眼睛都覺得疲憊,更何況是做瑜伽,這時也有人說他在私底下就曾吃過東西,也有排洩,無論如何,大家都對他不吃不喝的說法表示懷疑。很快他的修行之道傳到了軍方和醫生那裡,軍方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得到這種方式用在行軍打仗中,這樣大家對糧食的依賴也減少了許多。而醫生就是為了研究他的體質,看看是否能推行開來。
為驗證皮拉拉徳·傑尼所言的真實性,軍方把他關在一個完全封閉且沒有食物沒有廁所的地方,而皮拉拉徳·傑尼竟然真的在這十幾天內沒有吃喝,甚至沒有任何焦慮不安,似乎早就適應了這種生活。他在這裡的生活完全就是打坐和瑜伽交替進行,軍方終於忍不住,好奇地問他是怎麼做到的。皮拉拉徳·傑尼給的說法則是他之前誤區入一片森林,遇到了一個女神,那個女神在自己的下顎連續放了一個月的小藥丸,也是這之後他就再也沒有飢餓的感覺,也是這開始,他就決定不再吃飯,用心修行,就為了能和女神再次相見。《摩合羅》道:「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對於這個人的說法,是真是假也只有他自己最清楚,對旁人來說只能是個笑料而已。
參考資料:
《解佩令·修行之士》
《魔羅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