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釣友講,我們本地有種魚叫木葉魚,是一種生活在沒有任何汙染的山澗小溪的小型冷水魚,十分好釣!而且肉質細嫩,只要是受到驚嚇就鑽進石縫,再釣就十分困難,唯有換釣位再施釣。由於本人沒見過這種魚,聽釣友這一講勾起了我極大興趣,在短短一個多月時間,與釣友先後三次到處進行搜尋,在極少數偏遠山澗小溪中還有少數木葉魚生存。
記得出釣的那天,天氣還不錯,晴天無風,是垂釣的好天氣。深山探釣首先要準備工具:
1、抄網(捕標本的那種,也可以用紗布自製,當然你也可以直接用手的,不過我建議你用抄網,別說我沒提醒你啊)。
2、容器(可以用可樂瓶燙透氣孔若干,透氣孔以鑽不出螞蚱為度。我用裝水果的尼龍紗網,缺點是怕擠壓,優點是透氣性能好)。
釣點選在峽口也就是一個狹窄的山口,河道在兩側山間急劇縮到不足7、8米寬,水流湍急,浪花飛濺,煞有氣勢。過了峽口,河道呈喇叭狀開放並形成大而深的漩渦,水下亂石林立,是木葉魚等山澗急流裡的冷水魚聚集越冬的典型窩子。
河水很清,能見度可達2米,站在礁石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成群結隊的小魚不時被水底急流衝到較淺處遊來蕩去,但由於水溫過低,魚吃鉤緩慢,上鉤後的掙扎也明顯的有些虛弱無力。不過,在這個季節的山裡能有如此釣境已是不錯了。
我們所使用的釣法也很簡單,只隨身帶了6.3m手竿、5套釣組和蟲餌、魚護等物徒步向上遊走去。河邊的草地踏上去很舒服,河水在十餘米寬的河床上靜靜流淌,不時有銀色小魚躍出水面。我沒有急於出手,先取出抓螞蚱時順便捕獲的小蟲,撈了幾把河底細沙拌溼,揚手拋入河中。這只是給魚的開胃菜,只要這段急流中有木葉魚,再急的水也不會把小蟲帶到遠處,不出20m就會被吞掉。接下來才組裝釣具,6.3m手竿,線通體用2.0#。漂用三目小溪流。魚鉤選的是12#的狐,齊竿一線雙鉤。
掛餌,鉤尖由螞蚱頭穿入尾部穿出再推回包住鉤尖。揚竿,帶著一道優美的拋物線,釣餌入水。湍急的水流迅速帶著小漂向下遊而去,帶回再放開,當我逗釣至一個漩渦時,突然一個黑漂,同時一陣激烈的拉力傳到手上,下意識地揚竿,那魚幾乎沒在水下停留,箭般地從水下躍起,我就勢將她蕩上岸來。是一條4兩多的小魚,這大概就是傳說中的木葉魚吧!
不錯,總算有收穫了,這釣組看起來很原始,但魚好釣,有時候也是收穫頗豐。稍事停留沒口就又揮竿重來,沒口再餵點誘餌,只要吃口,木葉魚吃口很兇猛,往往是看見浮子像箭一樣穿梭,提竿就中,很少假口。接下來是2條、3條清一色的木葉魚,一共釣了20餘條。望著她那鑲嵌著黑寶石的身軀,真箇是欲語還羞風情萬種。
三次出釣每次均有一兩斤的收穫,回家紅燒品嘗了一下,這魚口感細滑、鮮嫩!比鯽魚、鯉魚更出色,「木葉魚」畢竟是大家通俗稱謂,不知哪位釣友知道這魚的學名叫什麼?聽說有的地方也叫它「七星麻魚」。如今,很多年過去了,我再也沒有到那條小河垂釣過。不知道還有這種魚存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