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發力訓練涵蓋了力量、體能和協調這三大基礎身體素質。
多做爆發力訓練,你的力量門檻會提高。
多做爆發力訓練,你的體能儲備會更多。
多做爆發力訓練,你的身體協調會更好。
說人話就是,你想要提高臥推重量嗎?你想要跑步體能更好嗎?你想要玩轉雙立臂嗎?那就多練爆發力訓練。
今天給大家帶來4個基礎動作,這4個動作幾乎涵蓋了全身所有的爆發功能。
每天練個十來分鐘,你的爆發力就會越來越強。
高拉引體——懸吊爆發
很多玩家反映說,自己做不了雙立臂,練背的時候力量上不去,其實是因為你的懸吊爆發力不夠強。
而懸吊爆發,可能是所有爆發力訓練當中,最難的一部分,因為下肢不著地,肩關節也不容易收緊。
那麼通過練高拉引體這個動作,可以迅速提高懸吊爆發力。
雙立臂就不用說了,至少可以讓你練背力量得到訓練提升。
雙手採用窄握距,眼睛看著單槓。主要是往下踩的那一部分,使勁往下踩。當身體張力開始回彈的時候,順勢上拉。前期可以採用跳著拉的方式進行。也可以用彈力帶進行輔助。
擊掌伏地挺身——支撐爆發
擊掌伏地挺身,其實很多人都做過,但是他們的做法不針對爆發力。
你做擊掌伏地挺身,首先要能鍛鍊到肩關節、手肘和手腕的強度。
其次還要能提升肩部爆發力和腰腹的穩定性。
那麼擊掌伏地挺身的做法,就有一定程度的不同。
儘量要去做「後擊掌伏地挺身」。
雙手採用寬距,這樣就能募集到肩背部的爆發力。推起的同時,抬起我們的臀部,這樣可以讓軀幹更加穩定。前期做不到後擊掌伏地挺身,可以用上斜姿勢代替。落地的時候要注意緩衝,注意手腕受傷。
箭步蹲跳——下肢爆發
下肢其實不缺爆發力,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這都是大關節,所以爆發力很強。
但是要想達到扣籃條件,那就需要多加練習才行。
除了常規的摸高之外,還需要一個動作,就是箭步蹲跳。
一方面,可以提高膝蓋、腳踝的穩定性,讓力量更加集中,另一方面可以讓身體平衡性更好。
這個動作經常練,配合摸高,說不定哪天就能扣籃了。
雙腿一後站立,然後下蹲。下蹲時,後面那條腿不能放鬆。跳起來之後交替雙腿,完成落地重複。不需要跳很高,跳高那是摸高的事情。
波比跳——核心爆發
其實最好的核心爆發訓練,是空翻或者鯉魚打挺,你如果能學會這兩個動作那就更好了。
但是太危險了,相對而言,波比跳的難度會更低一點。
波比跳是上肢和下肢協同的一個動作,同樣的,在你轉換動作時,核心也會具有很強的爆發訓練效果。
如果你對波比跳不太熟悉的話,那麼你可以不用做伏地挺身全程,也可以不用跳很高。
你只需要做俯臥到下蹲姿勢的轉換就可以。
用伏地挺身姿勢做準備。完成一個伏地挺身,然後迅速轉換成下蹲姿勢。這個過程越快越好,越快對核心爆發力刺激越大。下蹲姿勢完成後,進行一個蹲跳,不需要跳很高。
這4個動作每天都練,每個動作做20次,不需要很久,大概也就是個把星期,你會發現你的力量、體能、協調都有所提升。
而更重要的則是,你能感受到運動時,對每項運動的掌控感。
這就是爆發力訓練的好處。
#百裡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