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子裡明明有魚卻不咬鉤,原因是什麼?看看釣友都是怎麼做的

2020-12-23 釣魚七天樂

廣大釣友朋友們在釣魚過程中,肯定都會遇到一種怪現象,那就是魚窩裡面一直冒魚星,但魚漂卻好似定海神針,一動不動,很少有魚咬鉤。遇到這種情況,釣友往往是很苦惱,換了各種魚餌,各種辦法都嘗試了,還是無法有效解決。

最近就有釣友一直在說一個問題:魚窩裡面一直冒魚星,魚漂卻像定海神針,用什麼妙招能把魚釣上來?

今天七天樂就來和大家一起討論一下,窩子裡明明有魚卻不咬鉤,原因是什麼?看看釣友都是怎麼做的:

第一、看看窩料與魚餌的主次是不是搞錯了:窩子裡有魚星,證明有魚在吃食,那為什麼魚只吃窩料,不咬鉤呢?最重要的原因可能就是窩料的吸引力大於餌料,導致魚不咬鉤。這種情況下就要趕緊嘗試換一下餌料,可以將一隻鉤子掛餌料,另外一隻鉤子掛窩料,如果魚肯吃掛了窩料的那個鉤子,就要趕快更換魚餌了。

秋釣大鯽魚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窩料一下子打的太多,魚都在水底吃窩料,無暇顧及魚餌。

因此在秋冬季節,打窩時一定要控制一個量,絕對不能一大盆、一大盆的往魚窩裡面打,可以採用顆粒較小的酒米打窩,這樣魚一直在窩裡卻吃不到窩料,就會去吃魚餌,提升上鉤率。

第二、看魚兒是不是上浮了:秋季天氣溫差較大,特別是過了上午11點以後,氣溫大幅度升高,魚兒開始離底曬太陽。這時候魚可能都在上層吃霧化的碎屑,不會沉底咬鉤。遇到這種情況,釣半水試試可能效果會更好!

秋釣大鯽魚

第三、是不是魚餌不對路:有時候我們選擇的釣位,可能是之前別人已經打過窩子的位置,其實已經形成了魚窩,一直冒魚星,證明下面肯定有魚,這時候魚不咬鉤,就要考慮是否是魚餌不對路。

尤其是在深秋的時候,腥香型的餌可能效果會更好一些,這就需要多加一些動物蛋白型餌料,如紅蟲粉、蝦粉等,來提升魚餌的吸引力。必要時也可採用活餌紅蟲掛鈎(採用公蟲為佳),有時候上鉤的往往是大板鯽。

紅蟲

第四、魚鉤的大小是否合適:這一點是一些釣魚新手容易犯的低級錯誤,釣鯽魚選用5號以上的鉤子,未免有點小題大做了。

其實我們去一個熟悉的區域作釣,目標魚應該是非常明確的,如果這個地方都是小魚,尤其是這個季節,鯽魚居多,這時候選用1-2號鉤子足以解決半斤左右的大板鯽。

用5號以上的鉤子,鉤子本身就很重,在深秋魚口較輕的情況下,魚根本吸不到口中,除非有大魚出現,否則魚漂就可能像定海神針一樣,一動不動。

第五、可能是滑口魚過多:如果作釣水域滑口魚過多,比如黑坑中的魚,可能是釣了放,放了再釣,這樣的魚非常狡猾,對魚鉤已經形成一個條件反射,絕對不會輕易咬鉤。但再狡猾的魚,也經不起食物的引誘,但它們在吃食時非常謹慎,往往會試探數次,確保無危險之後才會放心就餌。

因此在這種地方釣魚,既要學會適當放口,又要眼疾手快,識別老滑魚吞鉤時的浮漂動作:往往時浮漂輕輕上頂半目,數次之後突然下頓,機會稍縱即逝,這時就要迅速抓好時機揚竿。

秋釣大鯽魚

當然還有一種辦法就是徹底釣鈍,比如調四目釣四目,釣友們可以試試,看是否有所改變。總之,魚不咬鉤的原因有很多,釣友們只有經常總結,並做出適當變化,才能在野釣中收穫大鯽大鯉!

釣魚七天樂,分享釣魚技巧,和廣大釣友一起成長。如果釣友喜歡,別忘了給作者點讚、加關注予以支持,謝謝!

相關焦點

  • 窩子裡有魚卻不咬鉤?無非就是這5個原因,解決後魚就不難釣了
    在自然水域釣魚,魚情變化是最多的,常常會因為各種外界因素的幹擾而讓魚情發生變化。有時候同樣的餌料,同樣的釣位,昨天和今天的魚口都有很大的區別。明明感覺今天和昨天的溫度也沒有太大變化,可就是沒魚吃餌,有時候甚至感覺到窩子裡有魚,可浮漂就是不動。
  • 明明有魚在窩子裡「轉悠」,就是沒魚口,不妨調整下面幾點試試
    野釣本來就不易,如果再遇到明顯有魚在窩子裡「轉悠」,就是不見有效魚口的情況(不管是怎樣調節浮漂都是沒有用),難免讓人遺憾不已。實際上,遇到這種情況,並不是窩子裡的魚兒「不買帳」,而是我們在某些地方出現了問題。如果不能及時找到原因,及時調整的話,很有可能出現「散窩」的情況(本來野釣聚魚就不容易)。今天我就從自己這麼多年來的實際作釣經歷來詳細聊聊這個話題。
  • 野釣的時候,窩子裡有一大串魚泡,但就是不吃鉤的原因在此
    遇到問題中的情景,所謂的「魚泡」能夠判斷為真實魚星的話,那就恭喜你了,你的窩子裡已經打成了。這個時候,出現魚兒不咬鉤,只要找出原因針對性的調整,很大機率上可以避免「空軍」的。也就是說窩子裡出現了魚星,就代表窩子裡已經聚來魚了。但是,還有一種氣泡和魚星類似,但並不是魚兒覓食產生的。是因為水底的腐爛物在高溫的情況下發酵產生的一種氣體,這個也是我們常說的「沼氣泡」。所以,判斷所謂的「魚泡」是否為魚星是很重要的。實際上,沼氣泡和魚星雖然類似,但還是有區別的。
  • 同樣是咬鉤,大魚咬鉤和小魚到底有什麼不同?區別都在這些細節上
    很多人都說自己喜歡在自然水域釣魚,因為自然水域的魚種豐富個體懸殊,你根本不知道下一刻是什麼魚咬鉤。但是有些老釣友說,我雖然不一定知道水裡是什麼魚咬鉤,但我能分辨出是大魚咬鉤還是小魚咬鉤。關於這點,有人信也有人不信,但路人甲要說大魚咬鉤和小魚咬鉤真的區別挺大的,掌握了訣竅很容易就能分辨出來。首先,大魚進窩的跡象很明顯。在自然水域釣魚平常都是以小魚為主,一旦大魚進窩很容易從一些跡象上看出來。比如說水裡突然安靜下來,原來的小雜魚不咬鉤了。再比如說窩子裡魚星四起,兇猛魚類進窩的時候一些小魚小蝦甚至會跳起來。
  • 水裡有魚卻不咬鉤的謎團,5種最常見的原因,搞清楚就能避開!
    釣友們常打趣說:水裡魚多空鉤都能釣,水裡沒魚你就是掛人肉都沒用!這話真箇是話糙理不糙,常常被釣友提起。但是說真的,沒魚的水咱們釣魚人一眼就看得出來,也不能夠去沒魚的水裡。釣魚難就難在,明明水裡有魚,但就是釣不到,怎麼折騰就是不咬鉤,這才是最讓人頭痛的!
  • 釣點魚泡不斷,窩子裡魚花四濺,就是沒有魚咬鉤,這是什麼回事
    ;尤其是,當我們把目標魚,改為鯉草等大體型魚時,卻總是出現,釣點浮漂附近,時有魚泡浮起,甚至魚花、魚星也是左右開弓,就差魚不停地在浮漂附近躍水了;但是,除了浮漂輕微的點動、晃動,等很久都沒有魚給口,那麼問題來了,既然已經有發窩跡象,那必然是餌料、釣點沒有出問題,但是魚就是不吃,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呢?
  • 魚不咬鉤就只能幹瞪眼?記牢幾個小技巧,魚口馬上就有改善
    很多人都說釣魚是個需要靈活變通的活動,因為影響魚情的因素很多,而這些因素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所以釣魚的時候我們經常會因為各種原因導致沒魚咬鉤。特別是對一些一星期才能釣一次的釣友來說,如果這次機會把握不好那就要等下星期了。
  • 窩子裡鯽魚泡很多,卻釣不上來?教你這樣調整,效果很明顯
    不過不管在哪個季節釣魚都不會一帆風順,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尤其是在別人連竿上魚自己的窩子裡有魚星都不咬鉤的時候,真的會抓狂。但是如果不找到真正的原因,調整起來又一點效果沒有,折騰了幾下就散窩了。那麼今天這篇文章咱們就來聊聊,窩子裡魚星卻不咬鉤的現象,希望對新手釣友們有所幫助。
  • 沒魚咬鉤真不一定是水裡沒魚,想要魚口變好,可以試著這樣調整
    好不容易出門釣一次魚卻沒啥收穫甚至空手回家,我想大家對這種情況應該很熟悉了。為啥釣不到魚,很多釣友都會說水裡沒魚,這固然是一個原因,但如果同行的釣友有人釣得好呢?你還會不會說這是水裡沒魚?1,老釣位魚多很多釣友選釣位都喜歡選老釣位,因為從道理上來講老釣位一直有人釣魚,這裡也長期有人打,食物是非常充足的,這裡魚比較多。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老釣位雖然有這樣的優勢,但劣勢也同樣很明顯。比如說長期有人釣的地方魚不太靠岸,甚至會越釣越遠,特別是一些喜歡用短竿的釣友很容易吃悶虧。
  • 魚有咬鉤卻釣不上來?多半是你犯了4個錯,釣友:後悔才知道
    雖然野釣中最讓人發愁的就是雜魚鬧鉤,但除了這一煩惱,有時還會遇到有口不中魚,儘管漂相居多,魚咬鉤的頻率也很高,可就是每次揚竿都釣不上來魚。野釣1、釣餌狀態不夠理想儘管有口不中魚的原因有很多,但絕大部分都是餌料狀態不夠好,就比如在釣小鯽魚時,由於魚嘴小,餌料大,所以魚也能只能在餌料邊緣慢慢細食
  • 魚總是在窩邊翻,不下底、不吃鉤?試試這種釣法,命中率極高!
    不知道釣友們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找好釣位,打完窩子,作釣一段時間後窩子裡明顯來魚了,時不時的冒個泡,有的甚至直接翻出水面來,可就是不吃鉤?昨天小飛收到了一位釣友的私信,他正是遇到了這種情況。明明魚就在窩子裡翻可是不咬鉤到底是怎麼回事,難道是魚餌的誘惑力不夠?
  • 鯽魚的咬鉤動作是什麼樣?鯉魚、鯽魚、青魚和草魚的咬鉤動作講解
    我們在釣魚時,不同種類的魚咬鉤,呈現出不同樣式的漂相,魚漂的漂相和魚咬鉤的動作是息息相關的。不同的魚、同類魚在不同的狀況下的咬鉤動作都不一樣,要想學會釣魚,了解各種魚的咬鉤動作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我們分別以鯉魚、鯽魚、青魚和草魚為例講下魚兒的咬鉤動作。
  • 釣到「魚窩子」了!鄭州釣友黃河灘釣獲數十條牛尾巴魚
    10月6日下午,黃河鄭州馬渡段,一釣友在黃河野釣時,偶遇「黃軍窩」,一下午竟然釣獲數十條牛尾巴魚,也算是打破了近段時間的紀錄。 所謂「黃軍」,就是釣友們對黃河牛尾巴魚、黃辣丁的統稱。這個季節正是野釣黃河「黃軍」的好時候,不過這個假期由於氣溫異常下降,魚的活性低了很多,在黃河裡面想要連杆、爆護,除非找到魚窩子。
  • 釣友們,海竿爆炸鉤還是老跑魚。老釣友一句話道出其玄機,原來是...
    海竿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用了,畢竟放那還是比較省事的,再加上爆炸鉤基本上爆護不是問題,可是最近總有朋友反映說是老跑魚。我一問老釣友,才知道,竟然是我們這個習慣的動作害了自己!原因:1、提竿時過輕:因為害怕用力過大,弄破了魚嘴則提竿過輕。
  • 為什麼你開的搓餌總是無魚咬鉤?記住這4點,搓餌比拉餌效果更好
    ,因此就形成了一種「假象「:拉餌比搓餌更好用為什麼你開的搓餌總是無魚咬鉤?記住這4點,搓餌比拉餌效果更好我經常聽到身邊的釣魚吐槽:使用搓餌誘魚太慢,往往等半天浮漂都沒有信號;總是有口打不到、而換上拉餌立刻中魚等等拉餌有拉餌的好處,搓餌也有搓餌的優勢。
  • 野釣沒魚咬鉤怎麼辦?教你5個技巧輕鬆上魚,從此告別空軍!
    釣魚雖說是娛樂,很多人都說不為魚只為娛,但是真要空軍了,那肯定是誰都不樂意的。但是呢,但凡是釣魚,就難避免會遇到魚口不好的情況,氣溫、氣壓、天氣、釣位等多種因素都會影響魚兒的開口情況。遇到這些情況時,我們也不要氣餒,先冷靜分析原因,如果不是一些不可抗因素,就能有解決的辦法。
  • 打窩後口少、上魚慢、有泡不吃鉤,不是窩料不適口,這裡出了問題
    我們釣友一般到河邊後都會打窩,現在氣溫已經升高一般打窩等一段時間後,就會有魚進窩,有鯽魚泡,或者浮漂有小動作,能看到口,也能釣著魚,但口很慢、釣的不多,經常是「半天才上一個魚」,那麼碰到這些情況怎麼辦呢?有些釣友就會想著,是不是餌料味型不對路?狀態不好?窩料不留魚?或者窩料被吃光了?其實,光頭魚司令覺的有幾個條件要了解。
  • 釣友:大蒜能釣到魚的話,辣椒也可以!
    最近屢次看到有人說起大蒜釣魚,而且把效果說的神乎其神,什麼大鯽魚、大鯉魚、大草魚甚至大青魚,統統都能釣的上來。說的效果真是令七天樂也為之一怔,但在看了這些文章後,七天樂總感覺哪裡不對!大蒜真能釣上魚來嗎?百聞不如一試,來看看釣友們親自做的試驗就知道了!
  • 雨後河水渾濁,有魚打水,卻無魚咬鉤,找對原因連竿上魚
    喜歡野釣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在野外的河流當中,如果是下過大雨以後,水都會變得非常的渾濁,並且緩急,但是魚兒卻是非常多,也由於剛下過大雨,水裡氧氣充足,加上雨水把岸上的一些浮遊生物流入河中,在這個時候選擇出釣,非常容易中獲大魚!個人也有一些大雨過後釣渾水魚的經驗!
  • 為啥用玉米打大窩也釣不到魚?技巧不到位,窩料越多越沒魚咬鉤
    只要是個釣魚的就沒有不想釣大魚的,但實際上十個釣友有九個都以釣小魚為主。為啥呢?各種各樣的原因都有,主要還是資源不太給力,釣大魚需要時間守,打大窩,釣魚的人又多,你打窩之後一走開說不定別人就佔你位置了。而且有這麼多時間的釣友也不多,所以一般也都以釣小魚,快魚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