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東北的這個民族,竟用魚皮製作衣服,網友:餓了能吃嗎?
眾所周知中國有56個民族,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獨特文化,特別是在衣食住行上,更是體現了民俗文化上的區別。我們都知道很多民族在服飾上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傣族女子的服飾多是短上衣大統裙,壯族服裝以藍黑色衣裙、衣褲式短裝為主等,但小編在旅遊時發現在我們國家的東北區域有一個民族,竟然還能用魚皮來製作衣服,且製作出來的魚皮衣服質量還特別好。
這個民族叫做赫哲族,是我國東北地區一個歷史悠久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松花江、黑龍江、烏蘇里江交匯的三江平原地帶,當地人向小編介紹他們這個民族共有五千多人口,是中國人口最少的少數民族之一。他們主要是依靠捕魚為生,在春秋冬三季都是捕魚的好季節,也因此他們被人稱作是「捕魚達人」。狩獵也曾是赫哲族的經濟來源之一,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赫哲族放棄了狩獵,只剩下漁獵,所以魚在他們生活中已經成了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
雖然現在不是所有的族人都穿著魚皮衣,甚至小編只能依稀只看到有幾個有穿,不過在過去那可是人人都穿,並且還作為赫哲族的標誌性服飾。因著這民俗,族內還是有不少婦女懂得如何製作魚皮衣的,小編從當地人口中就找到了一個。首先他們會把捕撈得來的魚皮肉分開,將魚皮風乾後剝掉魚鱗,這樣就能得到一張完整的魚皮。之後赫哲族婦女會把讓魚皮保持溼潤,把魚肝油塗在魚皮上,再將魚皮切成線,這就成了縫製魚皮衣時需要用到的線。整個製作過程非常繁瑣,一般要用兩個月才能完成,不過成品的魚皮衣在冬天穿的時候非常抗寒和防水,重點是很耐穿。
用來製作魚皮衣的魚也是很有講究的,一般情況下是要挑重量在幾公斤到幾十公斤的魚,完成一件魚皮衣至少需要十幾條這樣的大魚,並且魚的種類還決定了做出來的魚皮衣的花紋,所以在挑魚時也是需要格外注意。
和我同行的小夥伴開玩笑說,那穿著魚皮衣豈不是有魚味,餓了還能撕下來嚼嚼。當地人笑著說他想多了,在製作過程中他們會用特殊手法來保證衣服沒有魚腥味,自然也不存在聞餓了吃掉的說法。赫哲族人製作魚皮衣已有上千多年歷史,這項技藝也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現在的赫哲族人已經很少會去穿魚皮衣了,小編覺得畢竟時代在發展,赫哲族人在服飾上著重輕便也是可以理解的,這項技藝依舊被好好地繼承著那就足夠了。大家對此又是怎麼看的呢?歡迎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