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日本海軍高雄號重巡洋艦被英國袖珍潛艇擊沉記

2020-12-14 騰訊網

1945年7月,在新加坡北部的柔佛海峽日海軍基地內,躺著受傷後剛修復的日本重巡洋艦高雄號。曾經被稱為「馬來之虎」的山下奉文率領的日軍趕出新加坡的英國人,此時發現報仇時機已到…

為了襲擊高雄號,英海軍派出冥河號潛艇及袖珍潛艇Xe-3號。7月25日,冥河號潛艇拖帶Xe-3號從汶萊基地出發,順利地航渡了五個晝夜,30日夜到達了新加坡附近海面。於是Xe-3號袖珍潛艇離開了拖帶的母艇,開始了獨立的襲擊行動,它利用夜幕掩護一直在水面航行,31日拂曉前駛到了柔佛海峽。

在接近海峽時,Xe-3號遇到了兩艘護送油船航行的日本軍艦,Xe-3號立即潛水進行規避。之後又浮出水面繼續航行。10時到達了日海軍基地前的防潛網附近。恰好碰到該處有日本艦艇巡邏警戒,Xe-3號又潛入水中,從水下派出了潛水員用割網器在防潛網上開闢一條通道,從這個通道口穿過。

Xe-3號突破防潛障礙後,不久就發現了停靠在基地內的巡洋艦高雄號,於是快速向目標駛去。14時40分,Xe-3號駛至高雄號重巡洋艦旁,潛坐在海底上,接著派出了潛水員將六個設置好定時爆炸引信的磁性水雷安放在高雄號的艦殼上。潛水員完成任務回到Xe-3號,Xe-3號潛艇從高雄號旁的海床上浮,從水面離開了目標。

Xe-3號按照原來的路線,順利地鑽過了防潛網,駛出了柔佛海峽,到達預定的海面與冥河號潛艇會合。Xe-3號安全地返回了汶萊基地。21時30分,磁性水雷在規定的時間爆炸,將高雄號艦體炸開了一個長18米、寬9米的大洞,海水大量湧進艦內,使其喪失了出海作戰的能力,只有困居港內,日本投降時仍未修復。1946年10月29日,由英海軍拖曳航行至馬六甲海峽沉沒。參加這次襲擊高雄號作戰的四名官兵都受到了表彰,艇長還獲得了英國軍人的最高榮譽——維多利亞十字勳章。

高雄號1932年5月31日竣工,滿載排水量1.6萬噸,艦長203米, 寬21米,航速高達35.5節,裝備主炮203毫米口徑雙聯裝火炮10門和16具610毫米口徑魚雷發射管。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高雄號曾與日海軍戰列艦一起待命,用來對付英國遠東艦隊的威爾斯親王號戰列艦和反擊號戰列巡洋艦。

X型袖珍潛艇是英海軍研製的一種袖珍潛艇,艇長15米,最大直徑1.7米,排水量39噸。水面航行時,以柴油機為動力,水下航行時,用艇上的電動機推進,電力是由艇上的蓄電池供給。全艇劃分為4個水密艙,在艇的兩舷攜載有2個可分離的炸藥筒,每個炸藥筒可裝一噸烈性炸藥。二戰中X型袖珍潛艇的戰績除了奇襲高雄號外,還有參與擊沉德國巨型的戰列艦提爾比茨號,提爾比茨號在3艘X型袖珍潛艇攻擊下,艦體破損,遭到嚴重破壞,最後在英國航母艦載機的轟炸下,結束了它的一生。

相關焦點

  • 袖珍潛艇悄無聲息水下藏11小時 萬噸巡洋艦一招被廢
    二戰時期,應形勢所需,袖珍潛艇應運而生。袖珍潛艇一般分為兩類,一種由一到兩名乘員操縱,攜帶魚雷的超小型化的潛艇;一種是蛙人直接操控的魚雷。在許多實戰中,袖珍潛艇取得了不俗的戰果,如義大利人操魚雷炸毀了英國戰列艦「伊莉莎白女王」號和「勇士」號,德國「海豹」袖珍潛艇擊沉了法國「戰鬥」號驅逐艦和3艘重量級貨輪,引起盟軍的恐慌和警惕。而二戰結束前夕,英國皇家海軍發動了最後一次教科書式水下襲擊行動,為袖珍潛艇作戰畫下圓滿句號。
  • 舊日本海軍巡洋艦——包括高雄號、愛宕號、摩耶號等……
    高雄號,艦名取自位於京都近郊的高雄山。於橫須賀海軍造船廠建造,1927年4月28日開工,1930年5月12日下水,1932年5月31日完工。1938年進行大改裝。1945年7月31日,停泊在新加坡遭到英國袖珍潛艇攻擊受傷,日本投降時仍未修復。
  • 日本新驅逐艦下水挑戰中國055,取舊海軍艦名想為軍國主義招魂
    ,甚至要挑戰中國的055萬噸大驅「摩耶」號是第三批次的日本宙斯盾型驅逐艦,第一批次的金剛級共建造了4艘,分別採用了舊日本海軍戰列艦「金剛」號、「霧島」號,以及舊日本海軍巡洋艦「妙高」、「鳥海」號的名稱。
  • 英國袖珍潛艇偷襲德國「提爾皮茨」號戰列艦,媒體:蚊子咬傷大象
    文/滅霸他爸「提爾皮茨」號是德國俾斯麥級戰列艦的第二艘,從下水之初,就被英國人視若仇讎,欲除之而後快。英國首相邱吉爾公然宣稱:「擊沉或者哪怕擊傷「提爾皮茨」號,是當前皇家海軍最大的戰事,沒有任何其他目標能與它相比!」
  • 它是日本海軍撞船最多的重巡洋艦,最後被己方的魚雷擊沉
    它是日本海軍撞船最多的重巡洋艦,最後被己方的魚雷擊沉它是日本海軍撞船最多的重巡洋艦,最後被己方的魚雷擊沉到1931年為止,日本海軍已經先後建造了古鷹級重巡洋艦2艘,青葉級重巡洋艦2艘,妙高級重巡洋艦4艘,高雄級重巡洋艦4艘,合計共12艘重巡洋艦,按照華盛頓會議達成的限制海軍軍備條約,日本海軍的重巡洋艦噸位和數量均已用完
  • 「妙高」級重巡洋艦——一戰時舊日本海軍巡洋艦
    妙高級重巡洋艦是20世紀20年代日本海軍建造的重巡洋艦。該級艦4艘,分別為妙高號、那智號、足柄號、羽黑號。妙高級重巡洋艦是舊日本帝國海軍在華盛頓海軍條約後,針對所謂的1萬噸排水量門檻規範所發展的條約級重巡洋艦,該艦的造艦計畫在1922年7月3日首次提交給海軍大臣加藤友三郎,主設計師同樣為設計古鷹級的平賀讓造船少將。
  • 1926年舊日本海軍第一型重巡洋艦——「古鷹」級重巡洋艦
    古鷹級重巡洋艦是舊日本海軍在華盛頓海軍條約籤定之後建造的最早裝備200毫米口徑主炮的巡洋艦,由著名日本海軍造船軍官平賀讓主持設計,之前他還設計了實驗性質的夕張號輕巡洋艦。古鷹級共建造了兩艘,同型包括古鷹號、加古號,兩艦於1926年完工服役。後續艦經過大幅改進設計,成為青葉級重巡洋艦。根據倫敦海軍條約的規定古鷹級艦被歸類為重巡洋艦。
  • 被稱為「驚人的違約艦」的舊日本海軍「最上」級重巡洋艦
    「最上」級重巡洋艦(日文:もがみ,英文:Mogami),原本是日本海軍為了避開軍備條約限制建造的一級輕巡洋艦,後來通過換裝主炮變身成為重巡洋艦。1922年,英國、美國、日本、法國、義大利籤定了華盛頓海軍條約限制各海軍強國主力艦建造,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列強海軍軍備競賽的勢頭,但對巡洋艦以下輔助艦艇的數量沒有限制。因此各締約國開始重點發展建造巡洋艦以下的其他艦艇,日本建造了妙高級和高雄級共八艘萬噸級巡洋艦。在"海軍假日"的前八年,各國圍繞條約型重巡洋艦展開了激烈的競爭。
  • 「皮薄餡大」:古鷹級重巡洋艦
    【話說軍世】在二戰的太平洋戰場上,舊日本海軍的戰艦曾經「耀武揚威」過好一段時間,多次壓制著美國海軍「一頓好打」,在1942年7月瓜島附近海域,舊日本海軍的重巡洋艦艦隊也曾重創美澳巡洋艦艦隊,其中就包括我們今天要說的日本古鷹級重巡洋艦。
  • 巴鐵打造百噸級微型潛艇,二戰時表現優異,曾擊沉萬噸級戰列艦
    美國外交學者網站報導,由於巴基斯坦海軍一直沿用的MG110微型潛艇已服役近30年,即將超過使用年限。因此,巴海軍為了替換這些老化嚴重的裝備,正在展開新一代微型潛艇的研製計劃。理論上,軍用潛艇按照大小可分為四類,即排水量超過2000噸的大型潛艇;600~2000噸中型潛艇;100~600噸小型潛艇。最後就是100噸以下的微型潛艇(袖珍潛艇)。
  • 劍指紐約,義大利袖珍潛艇的狂想
    二戰義大利海軍中,袖珍潛艇部隊絕對是耀眼的明星。1941年12月18日第10快艇支隊的6名突擊隊員駕駛3條「豬」式袖珍潛艇潛入戒備森嚴的亞歷山大港,一舉炸沉英國戰列艦伊莉莎白女王號和剛勇號,其勇氣和技術無可挑剔。
  • 日軍高雄級重型巡洋艦(圖)
    日本海軍重巡洋艦  ——高雄號(Takao)  【艦史】  高雄級共四艘:高雄、愛宕(音dang)、鳥海、摩耶,為日本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剛下水不久的新戰艦。因為日南遣艦隊的艦船航速低,火力弱,故把「鳥海」號臨時編為第一南遣艦隊的旗艦;「摩耶」號和第5戰隊被派到第3艦隊協助進攻菲律賓;剩下的「高雄」號和「愛宕」號則與高速戰列艦「金剛」號及「榛名」號一起在後方待命。本打算用來對付英國遠東艦隊的「威爾斯親王」號戰列艦和「反擊」號戰列巡洋艦,不過這兩條巨艦都被西貢航空隊的飛機擊沉。
  • 二戰日本海軍完爆英國海軍?加上大和號都不夠,指揮官更差得遠
    ■1941年12月10日的馬來海戰是日本海軍對陣英國海軍取得的最著名勝利,當天日本海軍的59架九六式陸攻和26架一式陸攻乾淨利落地擊沉了英國海軍的威爾斯親王號戰列艦和反擊號戰列巡洋艦,自身僅損失3架飛機。
  • [視頻]澳大利亞雪梨海域發現二戰日軍袖珍潛艇
    [視頻]澳大利亞雪梨海域發現二戰日軍袖珍潛艇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5月21日 22:57 來源:CCTV.com 進入[晚間新聞報導]>>      CCTV.com消息(晚間新聞):21號,
  • 灰獵犬號擊沉3艘潛艇,被稱為神劇,二戰美軍1艘驅逐艦擊沉了6艘日本...
    在電影《灰獵犬號》裡面,美軍的弗萊徹級驅逐艦參加了前往英國的護航行動,在護航的途中遭到德國潛艇的襲擊,美國驅逐艦和英國、加拿大的護航艦艇在途中與德軍潛艇鬥智鬥勇,在戰鬥中擊沉了3艘德國潛艇。由於劇中德軍潛艇的異樣表現被人們稱為抗德神劇,因為潛艇遇到護航軍艦隻能進行躲避,而劇中卻反其道而行之,這就是被人詬病的地方。
  • 第三帝國最成功的袖珍潛艇,德國海軍XXVIIB「海豹」
    二戰中德國海軍曾建造多種袖珍潛艇,如「黑人」、「海狸」等型號,其中最成功的當屬戰爭末期建造的XXVIIB型「海豹」(Seehund)。
  • 體積小本領大,英推出新型袖珍潛艇
    來源:科技日報Victa潛艇可由CH-47直升機吊運英國《每日郵報》近日報導稱,一家英國快艇製造公司推出一款名為「Victa」的潛艇。對此,軍事評論員彰海雄科普道:「因為常規意義的潛艇更重視水下航行性能的優化,重視水下航行速度,因此水面航行速度一般不快,一般也就幾節到十多節的航速。而英國推出了這款跨界潛艇,更重視水面航行的速度,兼顧了水下航行能力。可以說,它的特點是用快艇的速度快速抵達任務區,用潛艇的隱蔽隱藏自己。」
  • 被稱為「驚人的違約艦」的舊日本海軍重艦——「最上」級重巡洋艦
    「最上」級重巡洋艦(日文:もがみ,英文:Mogami),原本是日本海軍為了避開軍備條約限制建造的一級輕巡洋艦,後來通過換裝主炮變身成為重巡洋艦。1922年,英國、美國、日本、法國、義大利籤定了華盛頓海軍條約限制各海軍強國主力艦建造,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列強海軍軍備競賽的勢頭,但對巡洋艦以下輔助艦艇的數量沒有限制。因此各締約國開始重點發展建造巡洋艦以下的其他艦艇,日本建造了妙高級和高雄級共八艘萬噸級巡洋艦。在"海軍假日"的前八年,各國圍繞條約型重巡洋艦展開了激烈的競爭。
  • 二戰日本戰艦盤點,重巡洋艦編隊實力非常強!
    圖為足柄號重巡洋艦,排水量14743噸,航速33節(約61公裡),乘員773人,配各式艦炮18門,203毫米口徑艦炮10門,魚雷發射管16門,另可搭載水上飛機3架。足柄號為川崎所建,太平洋戰爭之前,足柄號長期在我國沿海遊戈,1945年,和羽黑號一起在馬六甲被英軍艦隊擊沉。
  • 它是日本最弱的重巡洋艦,也是世界第一級重巡洋艦
    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各國建造的重巡洋艦,大多都屬於條約型重巡洋艦。其他不屬於條約型重巡洋艦的,如德國海軍的希佩爾海軍上將級,美國海軍的巴爾的摩級、得梅因級以及日本海軍的利根級,基本都建造於倫敦海軍條約失效後,而唯一一級建造於條約時代來臨前的重巡洋艦,就是日本的古鷹級重巡洋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