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昭和十三年,北京城外有一個縣令叫鄭治,鄭治文武雙全,嫉惡如仇,脾氣超倔,但卻因經常醉酒,耽誤許多事。
這天,鄭治因為和上司不合,爭吵幾句,鄭治憤怒離去,在回家的路上越想越氣,看到前方的酒館還開著門,自己的酒癮也被勾上來了,鄭治推門而入,在喝的大醉時,想到今天發生的事,不由得破口大罵,這話被有心人聽到後,第二天鄭治就接到自己被調往江南的調令。
鄭治也樂得開心,至少不用再受那上司的刁難了,鄭治找好馬車,在京城買了一車酒,隨後就坐上馬上向江南駛去。
幾天後,鄭治來到江南城邊,見有一婦人在路邊哭泣,也無人上前詢問,鄭治有些看不下去了,於是醉醺醺地走上前去問道:「這位夫人,請問發生了何事,在此哭個不停。」
婦人抬起頭來,見是一個醉醺醺的酒鬼,穿的倒是像模像樣,只是這滿身的酒味一看就不是很靠譜。
鄭治見婦人不說話,以為是有什麼難言之隱就說道:「不要怕,本官乃是此地新任的縣令,有什麼苦衷只管如實道來。」
婦人看鄭治的眼神有點奇怪和不信任,鄭治伸入懷中,拿出自己的文書,婦人才答道:「民婦叫柳嫣,家中有一女兒叫夏暖晴,前幾日,女兒正在院子裡玩耍,天空突然烏雲密布,本想著下雨,讓女兒快點回屋,可是,烏雲之中突然探出一隻血紅色的爪子,抓住了我家女兒,然後隨著烏雲就消失不見了。」
鄭治感到很生氣,自己剛上任,就有邪祟找麻煩,真當自己好欺負?鄭治把柳嫣參扶起來堅定地答道:「你且在家等著,本官會幫你把女兒帶回來的。」
柳嫣見推辭不過,說道:「大人萬萬不可勉強,別丟了性命,要不然到時候民婦心裡可過意不去。「
鄭和擺了擺手道:「胡言亂語,我身為本地的父母官,怎麼能坐視不理呢?」鄭和擺了擺手,就急衝衝地向衙門跑去。
鄭和來到衙門見門口矗立的兩尊雕像,笑了笑了,拱手一禮,向衙內走去,表明身份後,就說出了剛才的事,讓幾個身手好的人,跟自己去降妖。
這群衙役過習慣了得過且過的日子,哪能答應這危險的任務,但自家大人發話,又不能不聽,只好勸說:「此事需要從長計議。」
鄭治哪能不知道這群是什麼人,也就是告訴他們一聲,鄭治也不理他們的勸阻,來到衙門口,此時的衙門口圍著大量的老百姓,鄭治喊道:「都讓一讓,本官今日就斬了那妖邪,還大家一個安寧。」
老百姓見鄭治是第一個站出來的官,紛紛鼓掌,鄭治也沒管,對著衙門口的石像上了幾炷香念叨:「你們可要幫我呀。」
鄭治飛身上馬,向山上駛去,酒一口一口地在嘴裡灌著,另一隻手握著劍柄,終於來到了妖怪所在的山洞。
鄭治喊到:「裡面的是何妖怪,為何如此不懂規矩,把手伸向了人世。」
從洞中傳來幾聲怒吼,一條蛟龍從洞中爬了出來,鄭治笑了笑,自己猜的沒錯,拔出寶劍就欺身而上,一陣響動,鄭治手中的劍崩了好幾個豁口。
鄭治被蛟龍一掃,撞到大樹上,吐出一口血,趴著不動了,不知生死,其實鄭治正在和身邊的龍商量,你家出了這麼一個玩意嗎,不動手解決了嗎?」
那蛟龍正要回洞,就看見鄭治搖搖晃晃的站了起來,一聲龍吟脫口而出,蛟龍瑟瑟發抖,鄭治揮劍而上,一刀肉眼可見的金色光芒,斬在了蛟龍的脖子上,蛟龍的脖子斷了,血噴得到處都是。
鄭治厭惡地皺了皺眉,揮了揮手,一頓電閃雷鳴劈在蛟龍的屍體上,幾分鐘後,啥東西也都不見了。
鄭治走進洞內,洞內金光閃閃,一女子正躺在石床上,鄭治搖醒女子,把事情和女子說了一遍,女子點了點頭和鄭治一塊下山去了。
鄭治平安的帶著夏暖晴來到山下,引起大家的歡呼,都稱鄭治勇猛,是一個好官。
鄭治來到衙門前,對著門口的兩座雕像又行了一禮,便進入了衙門。
幾年後,鄭治看著院子裡照顧孩子的夏暖晴,笑了笑,灌了一口酒,就沉沉地睡了過去。
聲明:本故事屬原創民間故事,不可與封建迷信掛鈎